• 11月23日 星期六

“迪尔·雅辛”行动:嫌阿以冲突不够乱,日本人又公然插上一腿


“迪尔·雅辛”行动:嫌阿以冲突不够乱,日本人又公然插上一腿

【代号名称】“迪尔·雅辛”行动

【英文名称】Operation Deid Yassin

【发起者】日本赤军、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

【行动时间】1972年5月30日

【目的】打击以色列卢德机场,为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助力,为殉难的战友复仇

“迪尔·雅辛”行动:嫌阿以冲突不够乱,日本人又公然插上一腿

【背景】

美国一联邦法院2014年宣判对朝鲜处以3亿美元罚款,该法院称朝鲜情报部门1972年曾帮助日本赤军组织袭击在以色列的美国人。

1972年5月30日,3名日本赤军成员在以色列卢德机场(现本-古里安机场)发动袭击,造成上百人伤亡。这一袭击行动震惊了全世界,赤军也由此成为与意大利赤色旅(“历史脉动”曾经发布过该组织发动的“宝石”行动:这伙人的成功却导致震惊世界的双输局面)、爱尔兰共和军(“历史脉动”曾经发布“弗洛维斯”行动:为消灭犯罪却挑起更大暴乱究竟是失败还是成功)齐名的国际恐怖组织。

日本赤军是在20世纪60年代全球左翼学生运动的大潮中形成的。当时,一些激进的日本学生团体站在民主运动的前列,要求社会和政治革命。同时,社会主义阵营的中苏关系恶化,日本国内左翼势力内部不断分裂,以大学生为主的一些势力发起“新左派运动”,开始进行社会和政治革命。

1969年5月,“新左派”中极左的一支——“共产主义者同盟赤军派”成立。该组织的负责人是京都大学的盐见孝也,由他任议长。另外还选出“政治局成员”7人,“中央委员”24人。“准确地说,日本赤军共分为"赤军派"、"联合赤军"和"日本赤军"三派,相继在1969年到1971年之间成立:

联合赤军在1972年2月28日一次悲惨的包围战("浅间山庄事件")中被日本警方歼灭;

幸存者加入了日本赤军;

而赤军派则于更早的一次警/察突击中被歼灭。

“迪尔·雅辛”行动:嫌阿以冲突不够乱,日本人又公然插上一腿

日本赤军

“赤军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革命在日本成立作为世界革命最高司令部的党和军队,在革命后的日本和作为革命最主要敌人的美帝国主义之间进行“环太平洋革命战争”。他们认为,“不能只在日本国内进行革命,应该把革命战争的火焰烧到海外,到反美斗争的最前沿去改造自己,改造世界。”

而被他们视为“反美斗争最前沿”的莫过于朝鲜半岛、印度支那和中东。

在国内遭到镇压的情况下,赤军将目光转向了海外。主要目标是在日本和美帝国主义之间进行“环太平洋革命战争”。认为,“不能只在日本国内进行革命,应该把革命战争的火焰烧到海外”。而他们视为“反美斗争最前沿”的,就是朝鲜半岛和中东地区。于是他们在1970年劫机到了朝鲜,1971年先后到了中东,与当地游击队一起战斗。

1970年3月31日,9名“赤军派”成员劫持了从东京羽田机场飞往板付机场的日航航班,降落在朝鲜美林军用机场。

“迪尔·雅辛”行动:嫌阿以冲突不够乱,日本人又公然插上一腿

“赤军派”劫持飞往降落在朝鲜美林军用机场

4月4日,朝鲜发表声明:“从人道主义的观点出发返还机体及乘务人员。”至于“赤军”人员,朝鲜以“继续进行必要调查”为由,允许他们滞留朝鲜。

劫机事件后,“赤军派”遭到日本警方严打,主要干部大都被捕或被通缉。

1971年2月,以奥平刚士和重信房子夫妇为首的几名“赤军派”成员来到黎巴嫩,并得到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简称“人阵”)的保护。他们在受叙利亚控制的黎巴嫩贝卡谷地设立基地。最初,该组织被称为“阿拉伯赤军”、“赤军派阿拉伯委员会”,不过很快该组织就从“赤军派”独立出来,成为人们熟知的日本赤军。

“迪尔·雅辛”行动:嫌阿以冲突不够乱,日本人又公然插上一腿

赤军领袖重信房子,一个时代不可磨灭的符号性人物

资料显示,1971年底,在贝卡谷地接受各类游击战及“特种攻击”训练的日本赤军成员有40多人。在此期间,"黑发魔女"、"女皇"重信房子和“人阵”政治委员卡纳法尼还进行了全面的政治教育工作,强调“不流血的斗争是不可能成功的”,教育大家“跳出民族主义的圈子,成为国际主义者”。

为了“崇高的巴勒斯坦人民解放斗争”,1972年4月,赤军成员奥平刚士主动向“人阵”总书记哈巴什请缨,为两年前丧生的“烈士”阿圭略报仇。——后者在1970年9月6日试图劫持从比利时起飞的一架以色列航空公司班机时被击杀。

考虑到过去没有任何黄种人卷入阿以冲突,哈巴什感到让“赤军”出马可能有突袭之效,因此表示大力协助。

经过十几天的筹划,“人阵”负责海外行动的瓦迪·哈达德制定出代号为“迪尔·雅辛”的自杀式袭击行动计划,参与者是奥平刚士和另两名赤军成员安田安之、冈本公三。

在哈达德安排下,3人化装成游客,搭乘从罗马起飞的法航132航班前往特拉维夫。

“迪尔·雅辛”行动:嫌阿以冲突不够乱,日本人又公然插上一腿

奥平刚士、安田安之和冈本公三

【行动经过】

1972年5月30日,从意大利罗马起飞的法航132航班抵达特拉维夫卢德机场。由于这里曾多次遭受过袭击,因此以色列设置的安检力量相当强大,但他们没有注意这3名长着亚洲面孔、穿着保守、拿着细长小提琴盒的旅客。

晚上10时30分,当从航班上下来的乘客进入海关检查通道时,3名“日本游客”突然打开小提琴盒,组装好锯掉枪托的捷克造Vz-58突击步枪,向在场的旅客和机场工作人员扫射,整个机场顿时陷入混乱之中。

以色列警/察的反应可说相当迅速,但依然来不及采取措施。扫射持续了两分钟,当以色列警/察冲进大厅时,3人的子弹已经所剩无几。

25岁的奥平刚士(日本赤军干部,“迪尔·雅辛”行动领导者,日本赤军领袖重信房子的丈夫)在子弹打光后,用手榴弹将自己炸死;

“迪尔·雅辛”行动:嫌阿以冲突不够乱,日本人又公然插上一腿

大学时的奥平刚士,在“迪尔·雅辛”行动以身殉道

27岁的安田安之(京都大学学生)则手拿手榴弹,迎向以色列警/察,结果在乱枪中被引爆——当时日本人参加巴勒斯坦斗争是非常秘密的活动,为了不让以色列人拿到自己的指纹,奥平和安田都用手捏住了手榴弹而把手指炸得粉碎;

“迪尔·雅辛”行动:嫌阿以冲突不够乱,日本人又公然插上一腿

安田安之与奥平刚士一同取义

最后只剩下25岁的冈本公三(鹿儿岛大学学生),当他企图拉响手榴弹自爆时,被从斜向冲来的以色列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制服。在被按倒的一刹那,冈本公三高喊:“我们是日本赤军!”

“迪尔·雅辛”行动:嫌阿以冲突不够乱,日本人又公然插上一腿

“迪尔·雅辛”行动:嫌阿以冲突不够乱,日本人又公然插上一腿

一脸青涩的冈本公三被捕

【后续】

事后查明,这次袭击共造成26人死亡,80多人受伤,大多数为无辜平民,死难者中包括16名来自波多黎各的朝圣者。

1、就在日本赤军袭击卢德机场仅几小时后,“人阵”就通过黎巴嫩报纸发布了对此负责的声明,并对“日本战友”的献身精神表示无比钦佩,声称此举是为了报复1948年犹太军事组织“伊尔贡”制造的迪尔·雅辛村大屠杀。

2、紧接着,重信房子也在接受黎巴嫩报纸采访时说:“是时候向帝国主义者表明,斗争是解放受压迫人民唯一人道的方式了。”

日本公众最初对此报道持怀疑态度,直到一位日本大使到特拉维夫医院确认冈本公三系日本公民时才肯相信。

3、在以色列军事法庭上,冈本公三如此陈述自己的动机:“作为日本人,当然应该回日本闹革命,但我认为世界革命应该在全世界发起,不应该有地域特点。”最终,冈本公三被以色列法庭宣判为终生监禁。

4、1985年,巴解运动、黎巴嫩真主党和以色列政府三方终于以《日内瓦公约》为原则,完成一揽子交换战俘活动,冈本公三和1000多名遭关押的巴勒斯坦、黎巴嫩抵抗组织成员一起被释放。

冈本公三回到赤军阵营没几年,国际局势发生变化——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中东和平进程启动。赤军的支持者越来越少,该组织也走上末路。

1997年,日本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向黎巴嫩提出引渡仍滞留当地的赤军分子,为达到目的,日本政府甚至把引渡与经济援助挂钩。结果黎巴嫩当局逮捕冈本公三等5名赤军成员时,仅有400万人口的小国黎巴嫩,居然有250名律师自愿免费为他们辩护。黎巴嫩政府最后将其余4名赤军成员驱逐出境,而同意冈本公三的政治避难。

5、特别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这次对特拉维夫机场的袭击,使得阿拉伯世界对日本人的感觉变得很好。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日本虽然是西方阵营中的一员,但因日本国民对阿拉伯世界的支持和友好而被撤下“敌对国名单”,据说赤军的这次行动有很大功劳。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他们所憎恶的“日本资本主义”延命,这倒是那些勇士们始料未及的。

“迪尔·雅辛”行动:嫌阿以冲突不够乱,日本人又公然插上一腿

日本赤军的最高信仰来源于中国的伟大领袖

6、日本赤军袭击以色列特拉维夫机场只是一系列激进行动的开始。之后,他们在1974年9月,袭击了位于海牙的法国使馆。1975年8月,袭击了吉隆坡的美国大使馆。但暴力事件的频发和升级并没有令赤军的“世界革命”获得成功,而是使他们一步步走向孤立。尤其是东西方冷战的结束,更使他们赖以生存的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些原来愿意为他们提供栖身地的国家也不愿意再为他们提供庇护,走投无路的赤军成员一个个被逮捕。

2001年4月14日,重信房子宣布,她将解散赤军组织。55岁的重信房子在一封致支持者的信中写道:"在过去的特殊时代和情况下,赤军所做的代表人们的需求,但是现在,我将解散日本赤军组织,在法律之内继续奋斗。"

其实,重信房子在30多年前就意识到了她们的失败,那是在电视上看到浅间山庄事件的时候。1972年在日本发生的浅间山庄事件,是一出革命者内部残酷斗争的日本浓缩版,14名联合赤军(含一位怀孕8个月的女赤军)被自己的同志残酷地凌虐而死。一开始重信房子们还在为日本国内终于开始了“武装斗争”而欢欣鼓舞,而几小时以后越洋电话里的哭泣则把她们带入了绝望的深渊:“那不是斗争,那是肃反整风,不止一个,死了十几个人,惠美子也死了”。自己人为什么要杀自己人?当时的重信和奥平无法解释这个问题。赤军的成员有一部分是死在战友们的猜疑之手。日本这种革命组织内部的残杀,甚至在今天依然有发生。

浅间山庄事件对日本赤军的打击不亚于尼克松访华消息的打击。当时,阻止成田机场建设的居民与日本左翼青年联合起来与日本警/察进行了一场规模巨大的长期对峙,近25000反对者在机场附近挖掘地下壕道,修建简易碉堡。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世界革命的领袖”毛主席将与“西方帝国主义头子”尼克松握手(“波罗”行动,“历史脉动”前期已经发布),当年的参加者今天回忆时,仍然无法忘记收音机中传来这一消息时的巨大震惊。而这一消息传来时,正是浅间山庄抵抗最激烈之时,日本警方充分利用这一消息,把一位叫吉野雅邦的赤军成员的母亲找来现场喊话:“时代已经变了,美国总统同毛主席握手了,毛主席交给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孩子,回家吧!”绝望的儿子遂向母亲开炮。

以浅间山庄事件分野,轰轰烈烈的日本左翼运动自此进入低潮、一蹶不振,当年最激进热烈的日本左翼青年不少在1972年-1975年间相继自杀。

“迪尔·雅辛”行动:嫌阿以冲突不够乱,日本人又公然插上一腿

日本也有一段社会动荡的历史时期,这在中国民众中鲜为人知

对赤军以及全球左翼革命风潮最彻底的打击,也许来自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些人为了梦想而放弃世俗生活的理想主义小集团,他们的支持者是普通日本人,当中国社会——他们奋斗的目标大白于日本社会,下层日本国民放弃了对赤军的支持,他们也同时失去了外部的精神激励源泉。在中国人看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仅仅是改变了自身,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社会变革对世界人民和发展潮流无与伦比的冲击。

36年以后,在狱中的重信房子终于能够心平气和地思考了,她终于知道了她们选择了的是一种错误的方法。在宣布解散赤军的同时,她还向所有受过他们伤害的人谢罪。她说:“谢罪并不是后悔,而是期待在要求一个更好的日本的时候能够吸收他们的教训。”

7、但是,“迪尔·雅辛”行动并未因时间流逝而淡化,它所激起的余波始终在这个世界回荡——

在卢德机场袭击事件中死伤最重的美属波多黎各,整个国家一直难忘那场飞来横祸。30多年后的2006年6月,波多黎各议会全票通过一项立法,把每年5月30日确立为“卢德惨案纪念日”,用以纪念那些遇难者;

由于朝鲜方面同日本赤军的来往,据说对日本赤军成员进行了资金和武器援助,并被认为卷入了1972年的机场扫射事件,所以,2008年,在当年事件中遇难和受伤的两个波多黎各公民的家庭,向联邦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指责朝鲜支持巴解“人阵”和日本赤军,为它们的袭击行动提供物质支持。

2014年7月16日,美法院正式宣判,朝鲜应支付受害者家庭3.78亿美元以作补偿。

或许是为了感谢美国“主持正义”的“恩情”,2017年6月11日,波多黎各全民公投,以97%的支持率愿意携带着720亿美元的欠款申请并入美国。

【影响】

1、冈本公三3人在阿拉伯世界成了英雄,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在此后与以色列进行的每一次换俘交易中,总会将冈本公三列为第一人。

而在1972年出生的阿拉伯男孩中,据说有相当多人叫“奥平”,以纪念奥平刚士。同样以给初生婴儿取名方式纪念这次恐怖袭击的,还有重信房子。重信房子在丈夫奥平刚士死后,继续投身阿拉伯民族解放斗争事业,并与一位阿拉伯人结婚,诞有二女,为纪念献身阿拉伯解放事业的奥平,她为其中一个女儿起名“重信五月”(Shigeinobu May),——袭击事件发生在5月。

不过,重信五月的名片上的汉字为重信 命(“May”在日语中也可写作“命”),重信五月解释“命”这个字的意思时说道:“和平的含意是共生和尊重生命,而不是简单地指没有战争。我为28年来第一次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名字而感到自豪。”

2、“迪尔·雅辛”行动立即震惊了全世界,日本赤军也由此成为与意大利的红色旅、北爱尔兰的爱尔兰共和军齐名的“国际恐怖组织”,并且是三个组织中名气最大的——本质上,这里的所谓“国际恐怖组织”,完全是西方世界的观点、认知与定性,这与我国的想法不完全一致——这也凸显出所谓“双重标准”的困境。

3、由于有这样的惨痛经历,所以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安检人员对黄皮肤的亚洲人员,不但没有丝毫懈怠之意,反倒是更加严格审慎。

有不可思议的是,当年日本赤军在特拉维夫的袭击事件,居然为20年后成功拯救日本人质埋下伏笔。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时,萨达姆·侯赛因使用“人间盾牌”战术,将西方国家侨民拘禁于重要战略据点周围以对抗多国联军可能的轰炸。当时在阿拉伯世界颇有口碑的西德前总理勃兰特,访问伊拉克后带走了西德人质,日本政府也想照此办理,但苦于和萨达姆·侯赛因接不上头,后来还是辗转通过重信房子从中斡旋,由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访问伊拉克才带回被拘留的日本人质。

“迪尔·雅辛”行动:嫌阿以冲突不够乱,日本人又公然插上一腿

冈本公三近照

【评论】

1、首先要肯定的是,屠杀平民肯定是错误的。但中东这个地方,几乎所有的势力都有意识屠杀过敌对方的平民,而以色列在这方面是最不干净的,这就成了一个怪圈:一方的屠杀导致对手更激烈的报复,从而导致冲突与屠杀的无限制的升级。因此,遇到以色列屠杀乖乖自认倒霉,别义正言辞地讲道理,没人听、没意义,这就是西方人所希望阿拉伯人的做法。

日本人插手阿以冲突,这可能会令人大感意外。实际上,二战后到冷战结束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西方国家此起彼伏,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二战的三大罪魁首当其冲。只是这些运动、组织及领导人普遍不如切·格瓦拉和菲德尔·卡斯特罗名气那么大。他们的很多理论都是十分切中要害的,包括“迪尔·雅辛”行动中的“……世界革命应该在全世界发起,不应该有地域特点”的辩护等,很受普通民众拥护的。但是正所谓“精满自溢”、“月盈则亏”,经受二战痛苦折磨的民众,因为这些组织过于僵化、机械地执着于血腥、暴力,致使希望能够平静下来、不愿再流血死人的民众越来越不满,逐渐丧失群众基础——可是《共产党宣言》指导的斗争方式就是如此,剥削阶级、帝国主义不会自动放弃剥削的强势地位及收益,没办法。

2、在西方世界的眼中,这3个人及日本赤军是无恶不作的恐怖分子,但在那个年代饱受压迫、无家可归的巴勒斯坦人心中,日本赤军被阿拉伯人视为流血牺牲的英雄。不同大价值观,在这个问题上永远不会有完整的合集。我们总是指责西方的“双重标准”,可是,难道“恐怖分子”对敌视我们的西方利益的打击,难道不符合阿拉伯人甚至我们的内心深处的期许吗?西方人敢于赤裸裸地玩“双重标准”,实际是他们对此的真心认识,这不是简单话语权的问题。我们对此不该掩耳盗铃——“非敌方人员”就是“非敌方人员”,它与“恐怖分子”是有区别的。

3、但是,对于日本赤军,“历史脉动”认为他们并非是纯粹的世界正义中坚,恰恰相反,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衣钵传承者。

4、鉴于波多黎各是美国托管地,法理上美国具有司法审判权。但是,美国想做这个世界的法官,可惜它比所有的对手都肮脏一些。

克里米亚公投回归俄罗斯,波多黎各公投归附美利坚,台湾、琉球何时有通过公投回归的时刻呢?

“迪尔·雅辛”行动:嫌阿以冲突不够乱,日本人又公然插上一腿

波多黎各

【相关资料】

1、日本赤军比较重要的行动主要是:

特拉维夫机场扫射事件:1972年5月30日,24名平民与2名日本赤军成员丧生。就是本次的“迪尔·雅辛”行动。

迪拜事件:1973年7月20日,丸冈修等人劫持从巴黎经阿姆斯特丹往羽田空港的日本航空的波音-747飞机,后经由阿联酋的迪拜飞往利比亚。在释放乘务人员和乘客以后,炸毁了飞机。

新加坡事件:1974年1月31日,和光晴生和山田义昭及两名巴勒斯坦武装分子炸毁了新加坡的壳牌公司炼油厂。

科威特日本大使馆占领事件:1974年2月6日。

海牙事件:1974年9月13号,西川纯、奥平纯三(奥平刚士的弟弟)、和光晴生等3人,为了被捕同志的获释而袭击了荷兰海牙的法国大使馆,法国政府只好释放在押的日本赤军成员。

吉隆坡事件:1975年8月4日,为了被捕同志的获释而占领了位于马来西亚首都科伦坡的美国和瑞典大使馆,美国总领事被绑为人质。日本政府被迫释放在押犯人。

值得说明的是,在当时赤军所提出名单上的在联合赤军中排名第3的中央委员会书记长坂口弘当时已经被判处死刑,但他拒绝了释放,选择了服刑以偿还所犯罪行。1993年被最高法院判决死刑,1995年执行。

达卡劫持日航飞机事件:1977年9月,在印度洋上空,日本航空的DC-9飞机被日本赤军所劫持降落于孟加拉国的达卡机场,日本政府答应了犯人的要求,释放了6名赤军成员,支付了600万美元的赎金。被释放的犯人在达卡机场和日本赤军成员会师,在叙利亚的大马士革机场加油以后在阿尔及利亚的达尼尔机场释放了人质。

就是从这次事件以后,日本政府才组织了特殊警/察部队。

雅加达事件:1986年5月14日。

三井物产马尼拉支店长绑架事件:1986年11月15日,三井物产马尼拉支店长被菲共的新人民军绑架,在付出1000万美元的赎金以后,人质于第二年3月3日被释放。1991年犯人被抓获而供出绑架事件得到了日本赤军的协助。

那波里事件:1988年4月,日本赤军用汽车炸弹攻击了意大利那波里的一个夜总会,炸死美军士兵和一般民众5人。

“迪尔·雅辛”行动:嫌阿以冲突不够乱,日本人又公然插上一腿

2、此次行动又是与犹太人和以色列有关的,因此势必又会有争议。

在“历史脉动”的所有行动计划资料中,几乎就没见过以色列这个国家和犹太民族做出过什么好事。欧洲是有着长期的反犹历史的,犹太人不但经常会遭到限制、迫害,有时还会遭到屠杀。其原因各国都不尽相同,但很难说犹太人是完全无辜的。

形象一点说: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充满宗教迷信的时代,与周围的邻居大都有相同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彼此通婚,工作生活,进行宗教活动,庆贺各种节日。可是你有那么少数几个邻居,从不与大多数人来往,总是眼睛看着天,自视是神的唯一子民,只互相来往通婚,关起门来进行些诡秘的宗教仪式。对于这样一小撮把自己与周围人隔离开来的人,周围的大多数人会有好印象吗?在那个充满迷信的时代,神秘的宗教仪式是什么用意?为什么见不得人?是不是要谋害别人?农场的瘟疫与此有无关联?邻家的孩子失踪是不是与此有关?等等等等……让人根本无法安心。

那么犹太人是不是被误解的善良的小白兔?恐怕在古代历史上,犹太人的形象并不良善。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记载了一些事件可供了解古代的犹太人在欧洲人心目中是怎样的:

“在埃及、塞浦路斯和昔兰尼加等地区,城市里的犹太人一直不露声色,假装友好的跟毫无戒备心的当地人生活在一起,后来却进行种种可怕的残暴活动”。

在这段话下面吉本还有注解:

“……根据迪翁卡修斯的记载,犹太人在昔兰尼加屠杀了22万希腊人,在塞浦路斯杀了24万人,在埃及杀得更多。有很多不幸的受害人按照大卫王献祭牺牲的先例,被活活锯成两半。战胜的犹太人吃人肉,喝人血,将肚子剖开来,把内脏像带子一样绕在尸体上……”

当年犹太人的行为与今日的以色列是不是一脉相承?获胜的犹太人为何如此狂暴?用反恐来解释怕难以自圆其说,问题还在于犹太人自身。

犹太人笃信他们自己的宗教教义,自认为是上帝的唯一选民,认为巴勒斯坦是上帝赐与犹太人的,耶路撒冷是犹太人的圣地,因此犹太人对巴勒斯坦有不容置疑的所有权——上帝赐与的只有上帝才能剥夺。摩西《十戒》里关于异教徒、关于禁止崇拜伪神等的教义都被犹太人严格遵守并执行下来。所以屠杀异教徒不但无罪反而有功。

犹太人在欧洲心目中留下的如果都是这种印象,就难怪全欧洲到处都会反犹、排犹了。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里的夏洛克是欧洲人心中的另一种犹太人形象——贪婪、自私、猥琐、残忍,如果说夏洛克是文艺作品里的人物,艺术源于生活,夏洛克这个人物在生活中怕不是没有来源的,至少2008年金融危机中揭露出的美国“麦道夫案”里的麦道夫就是这种人。

历史上犹太人在欧洲许多国家被禁止拥有土地和不动产,禁止从事许多行业,所以只能做些掮客生意,后来由钱币兑换生意发展成银行业,再成现在的金融业。在做生意时犹太人总是引入自己人逐渐形成自己民族的小圈子,只信赖和接受自己人,互相帮助扶持,毫不留情的将其他人的生意挤垮,直到将外人完全排除。譬如,大名鼎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家规规定,为了保证财产不外流,只在家族内通婚(后来放宽到与其他金融界的犹太家族通婚),公司不上市,合作伙伴也大都是其他犹太家族银行,为了赚钱,不惜发战争财,与战争双方做生意,两边赚钱,等等。

今天的以色列国继承了全部的犹太人的宗教极端观念和处事哲学,只对恩主美国表达无限的感激和顺从(如同罗斯柴尔德家早期的对黑森亲王,中期对俾斯麦),而对其他国家和人民的愤怒和谴责从不放在心上。

有美国这个恶霸罩着,以色列可以随意作恶。但是,它恐怕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了:美国衰落以后,以色列该怎么办?

“迪尔·雅辛”行动:嫌阿以冲突不够乱,日本人又公然插上一腿

【代号说明】

“迪尔·雅辛”,是一个很有阿拉伯特点的代号。之所以选择此名称作为代号,是有一段血腥杀戮的痛苦来源的:

1947年末,40多万名犹太人移民到达巴勒斯坦。此时,联合国欲出面干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不停的斗争。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在没有巴勒斯坦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强行通过了第181项决议,将巴勒斯坦划分为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并于1948年5月15日终止英国对巴勒斯坦的托管。

根据这项决议,只有耶路撒冷才能处于联合国管理之下,因此,该决议有许多明显的缺陷。例如,两国边境的划分非常随意:阿拉伯国家被划分为4个几乎相互割裂的独立地区,50万名巴勒斯坦人现在居住在划分给犹太人的区域。

局势因此变得十分紧张。

从能找到的较早的资料来看,犹太人早在现代以色列做为一个国家成立之前,就已经在巴勒斯坦对英国占领当局和当地阿拉伯人开始了恐怖主义活动。从1948年起,犹太复国主义极端分子制造了一系列恐怖事件,企图以此迫使阿拉伯人出逃。同一时期,在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伊拉克等地也频繁地发生犹太人实施的暗杀、爆炸等恐怖事件。

1948年,犹太人的准军事组织“斯特恩”暗杀了联合国调停人、瑞典政治家福克伯纳·多特;

4月,后来的以色列总理贝京领导的犹太民兵组织“伊尔贡”,在耶路撒冷附近的“迪尔·雅辛”村杀害约245名阿拉伯平民。这次对无辜百姓的肆意屠杀行动,理所当然地受到世界舆论的谴责,但贝京却辩解说,这是一次必要的军事行动。这还只是在迪尔·雅辛村一地。

5月15日,这一天英国永远撤出了巴勒斯坦,犹太人宣布以色列国家政权独立,克莱姆·魏茨曼为共和国总统,大卫·本·古里安为总理。

而巴勒斯坦人既不想成立联合政府,也不想建立独立国家,他们以一系列的进攻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在“埃奇奥恩·吉布茨村”对村民展开屠杀,希望以此来恐吓犹太人离开阿拉伯人的家园,同时也向世界传达他们保卫家园、打击侵略的决心——当然屠刀对准的同样是普通犹太民众。

至此,巴以生存空间之争终于从民间仇视上升为民族对撞。

“迪尔·雅辛”屠杀,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不共戴天的仇恨的主要起点之一,它标志着受尽凌辱的阿拉伯人终于开始觉醒、奋起反击。“迪尔·雅辛”已经成为反抗民族欺凌的符号,因此,以此作为行动代号,不难想见巴勒斯坦人和赤军的悲愤内心。

“迪尔·雅辛”行动:嫌阿以冲突不够乱,日本人又公然插上一腿

如果感到本文有些意思,请劳动您宝贵的小手指,或关注、或评论、互收藏、或转发,这将成为坚定“历史脉动”为您地提供各类行动计划不竭的强大动力。谢谢!

上一篇新闻

家装风水是迷信?各国科学研究跟你说“不”

下一篇新闻

优衣库更衣室又在新加坡上热搜,引网友狂点赞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