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人物」燕之屋创始人黄健:“敢说、敢做、敢担当”
从1997年创业至今,燕之屋品牌创始人黄健在行业内留下过无数的纪录:创新推出“鲜炖”连锁专卖、率先打响明星产品“碗装即食燕窝——碗燕”、首次建立通过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的燕窝技术中心……20年来,伴随着燕窝产业的成长成熟,燕之屋在他的带领下一路前行,最终炼就成为业界知名的燕窝品牌。燕之屋碗燕更是在今年年初,被中国品牌价值500强评审委员会评出了81.69亿元的品牌价值。
现今想来,黄健进入燕窝这个行业,十分偶然。一两年的劳务输出从业经历后,他接受身处新加坡的妹妹建议,在一窍不通的木材和燕窝生意之间,选择了进入燕窝行业。没曾想刚一进来,他不仅创新了干货燕窝用模具定型的做法,反向对印尼输出标准,并且开设燕窝专卖店,一改以往燕窝干货统一于药店销售的现状。
凭借着敢为人先的勇气,初入燕窝行业的黄健尝到了甜头。而后来燕之屋品牌以及碗燕的大获成功,则与他“敢说”、“敢做”、“敢担当”的胆识脱不了关系。
燕之屋品牌创始人及董事长黄健
“敢说”
“敢说”的背后,是黄健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坚定。据姐姐黄丹艳回忆,黄健曾向她描绘这样一幅场景:“我们同心协力做一款产品,只靠这款单品就能打遍天下。我们要做到工厂门口车水马龙,让经销商们排队提货。”
这款产品,就是热销全国的碗燕,10年一晃而过,黄健的话真的实现了。碗燕在2017年常常卖到断货,前来翔安的货车不时在厂门口排起了队伍。2018年1月30日,中国品牌价值500强评审委员会给碗燕评出的品牌价值为81.69亿元。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当然不会仅仅因为黄健“敢说”,也更因为他“敢做”。
燕之屋碗燕海报
“敢做”
与所有产品创新企业一样,黄健对碗燕绝非只做单个方面的创新,而是一个系统的创新,生产之外,还有管理、营销到服务。
生产上,碗燕看似简单,实际不容易做。封口的膜、炖煮的工艺不能有一点偏差,还要解决杀菌、口感、封条三大严峻问题。这让燕之屋对原料的检验及每一批碗都极为小心,逐一验证,连黄丹艳都不得不承认“被折磨得不行”,因为黄健“对品质的要求,是时时刻刻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管理上,2014年,黄健将燕之屋和一支具有丰富保健品运营经验的“铁军”进行重组。引入包括如今的燕之屋总裁郑文滨、监事会会长傅煜、执行董事兼CEO李友全,为燕之屋的管理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燕之屋碗燕产品图
营销上,黄健带领团队讲好碗燕的品牌故事,提高品牌价值。除了聘请刘嘉玲、林志玲做明星代言之外,他还积极与像东阿阿胶这样的著名品牌建立异业合作关系。此外,汲取以往投放广告的经验,黄健将碗燕的广告精准地投放在电台、机场等地,在市场洞察的基础上复制出新的成功。
“敢担当”
今天成为行业明星产品的燕之屋碗燕,其实也诞生于一场风波之中。2011年,受因信息不对称爆发的行业乌龙“血燕事件”影响,燕之屋500多家门店关掉大半,还得赔付巨款。对此,黄健主动承担起企业掌舵人的责任与担当。为给经销商和消费者无条件退货,为维持公司的继续运营,他以个人名义借款上亿,为此背负高额利息。
同时,他还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查清事件的来龙去脉,进一步配合国家建立燕窝进口标准,确立一盏一码、可溯源可追责的燕窝追溯体系。最终,事件真相水落石出,燕窝被证实蒙上了不白之冤。因为黄健的个人魅力,在公司遭遇困境的过程中,公司一大批骨干,像生产中心副总经理范群艳、品牌中心总监沈晓聪、采购部经理魏溦、设备工程部经理曹志平、仓储部经理谭启志等人,无一离开。
其实早在2011年之前,燕之屋就已经开始研发碗燕。风波过后,这款创新产品愈发显示出了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唯有更安全、更标准化的产品,才能让消费者在选择时坚定信心。于是黄健重振旗鼓,集结了企业重组后的新老两支队伍,向打响碗燕产品的战役发起了冲锋,并最终收获了全面胜利。
燕之屋厦门加工厂
从谷底重归事业巅峰,黄健靠的是坚定的信念,是超强的执行力,是永不缺席的责任与担当,像金丝燕一样,吐哺归心,永不落地。
未来,燕之屋在黄健和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还将为实现“让1亿中国人吃上一碗好燕窝”的美好愿望砥砺前行,为燕窝食养文化的传承、乃至全民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