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即将被AI取代的10个职业

即将被AI取代的10个职业

在不久的将来,容易被AI取代的职业有哪些?又有哪些能力是AI学不会、抢不走的?

2012年起,全球电子商务龙头亚马逊(Amazon)的订单数量依旧、物流程序如常,只是理货的主力不再是人类,而是地上那一台名为Amazon Robotics的橘色碟盘状机器车。

在亚马逊的仓储中,这些橘色小兵会自动阅读订单内容,接着把商品从货架取出、移到物流台,供物流人员检核、出货。它们身形虽小,却能扛重物,且不太需要休息,更不必领薪水。

人类的工作会被AI取代吗?Google工程总监雷蒙德.库兹威尔(Ray Kurzweil)预测,如果AI持续发展,到2045年,它将超越人类智慧,许多人的饭碗恐怕也将被淘汰。

今年1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发表了〈未来工作:自动化、就业与生产力〉报告,分析自动化(automation)趋势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报告指出,虽然能被科技全盘取代的职业不超过5%,但在近6成的职业中,至少有30%的工作内容将被自动化。

报告同时建议,如果要评估你的工作是否容易被取代,可从这5个面向来看:

1.专业程度:比起医师、律师,如果工作没有严格的入行门槛,也不需专业证照,被取代的机率比较高。

2.创意程度:相较于作家、设计师,如果工作不必发挥创意,只是处理固定、制式的内容,也是高危险群。

3.管理:和CEO、人力资源主管相比,如果职位并不涉及管理,只是依据指令作业的基层人员,被取代性大幅提高。

4.沟通复杂度:如果工作不必像律师、心理谘商师进行复杂的沟通、辩驳,只是简单、制式的对话,就比较容易被淘汰。

5.可预测的体力劳动:有别于消防员需机动判断火势而采取行动,如果工作步骤制式、明确,则较易被愈来愈聪明、精准的机器取代。

除了产业的整体自动化趋势,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马丁学院团队进一步分析702种职业被自动化的程度。依据被取代的风险排名,最易被取代的是电销/客服人员,最不易被取代的是艺术治疗师。

牛津大学团队说明,试问自己在工作中“是否需要自主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需要帮助他人”、“工作空间是否不受限制”以及“是否需要频繁与他人协商”,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就得更加当心自己的职务是否能常存。

在不久的将来,容易被AI取代的职业有哪些?又有哪些能力是AI学不会、抢不走的?

■电销/客服人员被取代率99.0%

电销、客服人员的被取代机率居所有职业之冠,最有可能被AI浪潮冲走。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在接下来几年中,绝大多数的电话行销工作将可交由机器人执行。

今年7月,新光人寿的24小时线上客服“小新”正式上工,它是一个内建各种保险专业知识的智能机器人,举凡保险商品、保费缴交、保户服务等问题,“小新”都能在正式客服人员没上班时回答。

■快递/外送员被取代率97.8%

星舰科技(Starship Technologies)研发了“星舰快递机器人”(Starship Delivery Robot),2016年开始在美国矽谷帮忙餐饮业者送餐,平均15~30分钟就可完成送餐任务,吸引许多知名连锁店聘用这群机器人。

在星舰快递机器人执勤过程中,顾客订购的餐食放在它封闭的外送箱里,从手机上收到密码并正确输入后,才可以打开箱子取货。如果多次输入错误,它会自动发送讯息给店家,让顾客亲自与业者对话,确认密码再重新开锁取件。

■会计师被取代率93.5%

许多专家预言,财务相关工作很快就会完全自动化。如德国的Smacc公司已发展自动化的会计流程,系统内建的AI能够自动追踪发票、成本额度,以及资产流动状况,更能协助会计师验证发票、增值税号与鉴定发票人。这使得会计工作不再繁琐,人为出错率跟着大幅降低。

■零售业店员被取代率92.3%

对零售业者来说,推展库存管理和物流的自动化,必然能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美国Amazon Go无人商店是零售业的创举,店内没有员工补货,也没有人负责收银。只需要用手机扫一下QR Code,就可以开始挑选商品,且拿了就走,帐款全靠AI处理,省去排队结帐的时间,也让人们预见零售店员可能受到的冲击。

■导游被取代率90.6%

2017年起,若想畅游日本东京,可以轻松在羽田机场租一个RoBoHoN,它精通日、中、英3种语言,能带你游遍东京30多个著名景点。

这是由夏普(Sharp)开发的机器人导游,内建完备的GPS,能介绍沿途景点的历史、特色,还能指示离你最近的车站、出租车等交通资讯,不怕迷路。另外,对它发出“唱歌”或“倒立”等指令,它也会乖乖做出反应,让旅程更有意思,也让独行背包客享受有旅伴的感觉。

■计程车司机被取代率89.4%

2016年,自动驾驶车Uber开始在美国匹兹堡试行计程车服务。Uber认为,如果发展顺利,未来10年内将通行于更多城市,逐步取代传统计程车的地位。

新加坡nuTonomy公司抢先落实自驾车业的远景,使新加坡成了全世界第一个正式推出自驾计程车服务的国家。nuTonomy规划在2018年组织无人车队,提供更普遍的载客服务。如果成真,新加坡的计程车司机可得苦思职业转型之路了。

■不动产经纪人被取代率86.4%

房屋是高单价商品,消费者在下订前要参考大量资讯,而不动产经纪人在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2017年4月,台湾房屋开发地产机器人Chatbot,采用了微软LUIS的语意理解技术,分析消费者购屋意图,并提供适当资料,让消费者查询成交行情、试算房贷,以及取得生活机能等资讯,Chatbot更提供即时问答服务。未来买房时,你比较想征询房仲人员,还是问它?

■演员被取代率37.4%

“动画电影的票房逐年增长,电影场面常由电脑合成的CGI技术制成,愈来愈多虚拟影像变得真实。不久后,我们将能凭技术创造出看起来像真人一样的电影明星,”因应AI崛起,美国演员艾希顿.库奇(Ashton Kutcher)曾提出这样的担忧,认为演员都该存有被AI取代的危机意识。

■财务分析/理财专员被取代率23.3%

机器人理专取代人类饭碗的预言,恐怕即将发生。美国贝莱德(BlackRock)资产管理公司今年宣布,未来将改用AI来挑选股票,预估裁去40名基金经理人与分析师,以节省人力成本。贝莱德的下一步即是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发大量的机器人理财顾问。

在台湾,金管会今年甫通过“自动化理财顾问服务”(Robo-Advisor) 作业要点,多家银行的机器人理专正式上工,未来理专很有可能都不是人。

■记者被取代率11.4%

“我是一名AI实习记者,任务是将热门PTT文章写成新闻草稿,好给辛苦的记者们参考。”今年8月,PTT的实习记者诞生,声称自己要写新闻“让记者来抄”,证明新闻写作对AI来说并不成问题。

其实,早在2014年,美联社就开始运用机器人撰稿平台Wordsmith编写企业财报新闻。Wordsmith可以在15~20分钟内,撰写出一篇约130字的简短报导,后来更开始撰写美国职棒大联盟的体育新闻,冲击愈来愈多线上记者的饭碗。

5 能力, 人类的进击之道!

面对AI浪潮,《Cheers》整理5种机器取代不了的工作能力,供职业生涯还很漫长的你善加充实,以求自保。

人机合作力

与其仇视AI为抢走工作的敌人,不如与它们合作,各取所长,互补其短。充分了解它们的基本概念、运作逻辑是首要之务。

懂得善用大数据,也是一大利器,例如,服务业透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行为,提供更到位的服务品质。

创作(造)力

发挥创意是人类独有的天赋,机器人无法驾驭无指令可循的创作,因此,必须更加善用大脑思维,体察不具规则性的现象,或是开创前所未有的新局。

举例来说,AI虽然会撰写新闻稿,但具有质量、有趣的新闻作品,仍旧得仰赖记者对事物的独到观察。

沟通/社交力

机器不理解人的情感,无法像真人那般交流谈心、体验生活的甜酸苦。因此,打造AI取代不了的职务,先从加值和人与人间的互动开始。

例如,未来的导游如果仍只负责带团、处理票务,迟早会被AI取代,但若进一步替旅客打造有人情味、有特色的旅行体验,相信依旧能吸引旅客埋单。

管理决策力

牛津大学马丁学院团队分析702种职业易被自动化技术取代的程度,并指出CEO是最不易被取代的职务之一,显示管理决策力的不可取代性。

学习力

AI需要靠人提供大量资料才能自动进行机器学习,但是你不用!

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若能常保学习新事物的习惯,以及培养快速汇整新知的软实力,便能永远领先AI,掌握它们无法触及的风景。

上一篇新闻

「区块链百家讲谈」郭建琼:区块链重构未来商业生态

下一篇新闻

国产游戏“全球升温”游族网络领衔出海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