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红树林之城”的超级造林计划

“红树林之城”的超级造林计划

湛江霞山观海长廊人行步道边,红树林上的白鹭嘤鸣。(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靠海讨生活的人,没有不认识红树林的。

62岁的林维肤色黝黑,几乎与脚下的土石堤融为一体。背靠北部湾,沙脚村长年受强劲的西南季风影响,加上肆扰频繁的台风,特别是最近台风“暹芭”带来的暴雨,让土石堤堤围出现多个缺口,堤头溃塌。

“三年不到,村民一起凑钱出力搭的土石堤已经没用,浪马上就要打到家里来了,海岸什么时候能种上红树林?”林维操着口音浓重的普通话询问前来调研的官员。

蔚蓝海洋和土壤陆地的交错地带,红树林每天伴随潮水周期性地起落浸润。涨潮时,这片海上森林仅露出绿色树冠,退潮时,人们就能看到它的根系牢牢扎入淤泥,形状各异,如笋如膝,如板如蛇。正因周期性被海水浸没,一旦剖开树皮将树的躯干暴露在空气中,树皮内富含的一种叫“单宁酸”的物质会迅速氧化、变红,这也是红树林得名由来。

林维的期盼与红树林“海岸卫士”的美誉相关。沙脚村村民们亲眼目睹,没有种红树林的海岸线逐年逼近村庄,而种了红树林的地方情况要好得多。

沙脚村是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湛江市西北海岸线上的一个小村庄。从地图上看,湛江形若蛟龙,龙尾一摆,便把苍茫大海分为三界:雷州半岛以东是广阔的南海,以西是风高浪急的北部湾,以南则是琼州海峡和海南岛。

如今,全国每3棵红树林就有1棵在湛江,不仅如此,这座拥有全国最大面积红树林的城市,还在打造一项有史以来最大的造林工程——到2025年,营造2813公顷、修复1370公顷红树林,二者相加之大超过200个鸟巢。

全球红树林以每年1%的速率毁损凋零,湛江的红树林面积却在逆势增长,被国际湿地专家称为世界湿地恢复的成功范例。在此基础上,湛江顺势提出建设“红树林之城”,守望南中国大陆尽头的这条蛟龙,能否成为红树林满载星辉、安稳入梦的家园?

拯救红树林

造林计划提出之初,好多人都替湛江捏了一把汗:单看数字,令人咋舌。

根据国家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广东省营造和修复红树林的面积为全国最大,2500公顷的修复面积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5500公顷的营造面积比其余四省区(福建、海南、广西、浙江)加起来都大。原本广东红树林保护修复任务还要翻个倍,现在敲定的数字已是反复权衡后的结果。

而湛江分到的营造和修复红树林面积均为广东省一半任务量以上。“中国红树林保护修复主要看广东,广东主要看湛江。”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一位处长这样评价。

听闻造林工程后,湛江雷州市一位红树林种苗大户皱起了眉头:“要是今年种下去好好的,明年台风来了被吹走了怎么办?”有据可查的是,从1951-1990年四十年间,登陆和影响湛江的7级以上台风82个,年均雷暴日高达85-108天。

林维所在的沙脚村就是“受害者”。因风高浪急、潮差4米、沙质滩涂,而且未做一些起垄加高措施,2021年种下的红树林,早已被风浪冲走,渺无踪迹。

“一年生、二年死、三年死光光”,这是红树林行业内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也反映出造林不易。一棵小苗长成红树大约需要五年,滩涂高程、海水盐度、风浪大小、土壤、树种、外来入侵物种等自然因素都不得不提前考虑。

更重要的是人为因素影响。过去受围海造田、围塘养殖、砍伐采薪等影响,国内红树林群落趋向单一,生态功能退化,2000年红树林面积下降至2.2万公顷,仅为20世纪50年代初的45%。

从全球来看,1996-2016年红树林更是净减少六千余平方公里——相当于8个新加坡。全球仅剩的13.6万平方公里的红树林,如同一位远古的歌者,守卫着脆弱的海岸和世间的烟火。

好在人进树退慢慢扭转为人退树进。1995年以来湛江红树林人工造林超过2000公顷,其中2015-2021年期间保护区新增红树林造林477.4公顷,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种类增至15科25种,成为中国大陆海岸红树林种类最多的地方。

不过,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保护区)副局长张苇还是有遗憾,“尽管我们很努力让红树林逆势增长,但和解放初期相比,现在的面积还是减少了很多。”

“红树林之城”的超级造林计划

湛江特呈岛上的红树林栈道,游客从这里可以近距离欣赏红树林和海洋美景。 (郎树臣/图)

超级保护区

要种如此数量惊人的红树林,地从何来?

“广东看湛江,湛江能否完成任务还得看保护区。”多位熟悉湛江情况的学者这样指出。

仔细看保护区地图,偌大的保护区沿着海岸线勾勒出68个分散的保护小区,最大限度保护了红树林分布区和适宜种植红树林的湿地,只是4800公顷养殖塘也被一起划在里面。

如何清退碎片分布的养殖塘,一直是保护区和地方政府的心病。2016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在湛江时曾指出,红树林保护区存在“历史形成的养殖塘还没有清退”“局部侵占或破坏红树林”“规划边界与实际管控边界不一致”等问题。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辛琨团队调研发现,许多养殖塘在保护区成立之前便已存在,权属性质非常复杂,清退需要层层点头且同意赔偿方案。“雷州市很重视一个退塘还林项目,开始只要赔偿1.5万元/亩,后来金额不停涨,项目推动艰难。”

湛江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岭头岛红树林核心区养殖塘410.5公顷被清退,而实验区4570.5公顷养殖塘,由政府牵头、保护区管理局与周边村沟通,签订了红树林自然资源共管协议。

辛琨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有荒废的养殖塘存在一些豁口,红树林种子漂进来,三五年就长起来了,不用人工费力去种。“如果能顺利退塘还林,湛江分配的巨量保护修复任务也是合理的,也能完成。”

现实情况是,保护区大面积退塘还林尚无法实现,自然资源部门希望保护区能在空出来的滩涂地种植红树林。不过,由于需要机械施工及起垄垫高,这与保护区相关管理规定及保护修复理念——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有冲突。

在张苇看来,保护修复红树林不能一味强调种树,而要整体修复生态功能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给万物一个家。“现在保护区2万公顷里只有七千多公顷的红树林,我们要给鸟类、鱼虾蟹贝类一个活动、栖息、觅食的空间。”

“红树林之城”的超级造林计划

湛江雷州土角村,红树林像一条绿色的巨龙,缠绕在海堤与鱼塘之间。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资本垂涎“红树林之城”

令林维高兴的是,终有企业对沙脚村红树林造林项目很感兴趣,“计划尽快向单位申请立项”。

企业算的是一笔更大的账。与政府部门研讨中,参与沙脚村现场调研的一家央企负责生态环境项目的分院院长,就流露出对项目附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的兴趣——这也是各路资本垂涎“红树林之城”的主要原因。

国家《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规定,自然资源部将按年度红树林造林合格面积的40%,对地方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

上述文件出台后,湛江市测算过,完成相应造林任务后将为该市增加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6875亩,相当于2020年度湛江全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不含经开区)的两倍有余,“这将极大缓解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的用地压力”。

前述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的一位处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广东省很重视红树林保护,2022年又在国家文件基础上加大了扶持——两者相加每新营造1亩总共奖励0.5亩新增建设用地。

一时,这个地处偏远、人口700万的粤西城市,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不少央企、国企以及知名社会资本都希望参与湛江红树林的造林工程。

据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廖宝文了解,为了上述指标,好几家央企甚至想揽下全部保护修复任务,“种1亩红树林成本最高也就五六万,1亩建设用地可以达到20万,你说哪个人不会打这个算盘?”

不过,分一杯羹并不容易。7月15日,南方周末记者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得到的答复是,“关于这个指标如何分配和实施等细则还在研究落实中,所以目前暂无实际案例。”

在政策没有完全落地之时,湛江主要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截至2022年4月,湛江市已争取上级财政资金约3.8亿元。其中,湛江徐闻和雷州正推进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

“我们鼓励当地群众参与示范区建设,将红树林保护成果转化为经济收入,结合乡村振兴、生态产业探索红树林绿色发展方式,探索产业和生态融合发展模式,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前述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的一位处长说。

一切为红树林让路

“城市的扩张,必然会对红树林产生一定的挤压效应。如围填海活动,导致滨海湿地大面积减少,而滨海湿地中有相当部分是历史上的红树林生长区。”湛江市自然资源局海经科科长杨锋感叹。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也意识到与海争地、与红树林争地并不光彩。

2017年,按规划方案,湛江东雷高速公路的通明海特大桥直线跨海,恰好穿越两岸的红树林保护区,该片红树林保护区有一百六十多亩,树龄上百年,属于保护区的核心区。

为了保护红树林,经多次实地勘察和多方案比选论证后,当地最终选择了让大桥“绕道”红树林的方案,大桥跨海部分增长约1公里,项目线路总长增长约2公里,增加投资约3亿元。

类似事件还有不少。2018年,廉江安铺镇南堤围鲤鱼潭路段绕了一个半径约170米的半圈,而后才按直线延伸,因为鲤鱼潭有上百亩数百年的红树林,不仅是保护区的一部分,也是很多候鸟的栖息地。

45岁的湛江渡头村村主任劳建伟的感受更直接。2022年是他正式巡护红树林的第四个年头。因为咸淡水交汇和淤泥积聚的缘故,鸡笼山红树林生长茂盛,为保护红树林和水域生态,廉江市鸡笼山保护小区沿岸的渡头村和湍流村中间至今没有修桥,外出就医、上学全靠摆渡,六代摆渡人从木船撑到了玻璃钢船。

2015年,劳建伟接手了撑船的任务,每天接送13个学生摆渡上学。他对当地媒体说:“我有船嘛,进进出出都看得到,我的职责就是看好红树林,不给人破坏海堤,保护好红树林和海鸟”。

随着红树林保护理念深入,民众也开始感受到了红树林的大美。热播剧《隐秘的角落》让湛江的赤坎老街成功出圈,其实湛江市区还有一处霞山观海长廊也是“网红打卡地”,早先人们觉得这里的红树林不好看还挡视线,甚至要求砍去红树林,现在已成笑谈。

7月5日,暮色笼罩观海长廊,远处浅滩停泊着避风的大小船只,近处市民在高矮不一的红树林间寻找螃蟹和贝壳,小朋友追逐打闹的声音惊起白鹭一片。

“红树林之城”的超级造林计划

湛江雷州土角村,大批的红嘴鸥在红树林的上空盘旋。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将红树林变成“金树林”

如何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把红树林变成“金树林”,可以说是对湛江上下的一次极致考验。

最直接的是“卖空气”——红树林被誉为“海洋绿肺”。2021年6月,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签署首笔5880吨的碳减排量转让协议。这是湛江乃至全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如果按新种2813公顷红树林计算,则产出二氧化碳减排量为4万余吨。

以前红树林碳汇在国内是一片空白,这次由湛江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制定核算方法。该局副局长林伟中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湛江市虽空气质量常年位居全省前列,但碳排放压力还是不小,现有14家控排企业,均有限定的排放量,一旦超量只能停产,不想停产就要去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购买指标,全省碳配额价格是70-80元/吨,碳普惠制核证减排量价格是20-30元/吨,“保护红树林、发展红树林碳汇非常重要”。

并不是所有基层官员都像林伟中一样理解红树林之于这座城市的长远意义。一名乡镇干部就担忧,“以后如果这里要引入新项目,发展经济建设或者旅游,红树林挡住我们了该怎么办?”

这个担忧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心声。每一寸土地种上红树林就要被划入生态红线严格管理,不仅工程建设和新业态难施拳脚,以海为生的村民也会受影响。

“红树林之城”的超级造林计划

湛江廉江安铺,一群归巢的鹭鸟盘旋在红树林上空。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实际上,保护红树林反倒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距离湛江市区一小时车程的东海岛,现在已经聚集了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和巴斯夫项目及上下游产业,正迅速崛起绿色钢铁和绿色石化两大千亿级临港工业集群,这也是湛江近年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大力实施建设‘红树林之城’行动方案,将‘湛江红树林’打造成为广东生态建设的新名片。”2022年1月,湛江市委书记刘红兵接受《南方杂志》采访时表示。

如果一切顺利,沙脚村临海横向三千米、纵深三百米的沙滩上,将种上生长力强劲的红树林树种,其中预留的数条通道是为了方便周围渔船进出或者村民赶海。届时,挂着“平安家庭”铭牌的林维家将在北部湾吹来的季风中卸下所有的担忧。

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卓

上一篇新闻

打卡新加坡,几何A要做吉利新能源国际化的新起点?

下一篇新闻

姜丰、季翔、严嘉、蒋昌建25年后再聚狮城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