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天津风味小吃“三绝”背后的故事

天津风味小吃“三绝”背后的故事

天津之眼摩天轮

很多人节假日都会选择来我的家乡——天津旅游,关注比较多的是哪的东西好吃、哪的旅游景点更出名等,今天更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天津风味小吃“三绝”背后的故事。

狗不理包子

在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有个姓高的人家,高家有个儿子生性活泼好动,其父担心孩子不好养大,就给他起了一个贱名叫“狗子”。狗子十四岁的时候,来到天津一家刘家蒸吃铺做徒弟,因为勤学好动,很受师傅的喜爱。因为师傅的特殊关照,狗子的厨艺突飞猛进。出师之后,狗子就踏上了创业之路,独自开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狗子开始潜心研究做包子的技术,开创了让业界为之赞叹的特色面食。

由于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引得十里百里的人都来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狗子当时没有太多资金去雇工人,他只好身兼数职,既要做包子,又要卖包子,忙得不可开交,连收钱也顾不上来,只好在柜台前摆一个大碗,买包子的人自觉把钱放到碗中,狗子按钱分包子。

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天津风味小吃“三绝”背后的故事

狗不理包子



1916年“狗子”病故,其子子承父业,又经历了20余年发展,狗不理包子先后在天津北大关、南市、法租界(天祥后门)设立分号同时经营,达到了鼎盛时期。1947年狗不理由第三代继承,由于经营不利,几个店相继倒闭。

到1956年,天津市人民政府为恢复经济、繁荣市场,决定恢复本地风味食品,于1月18日在辽宁路原宋竹梅饭庄归址“国营天津包子铺”开张纳客,开业后,顾客蜂拥而至,由于面积小,终日排长队,为此于同年3月15日又将“国营天津包子铺”迁到山东路原“丰泽园饭庄”旧址,主营狗不理包子,又增添了风味炒菜,业务十分红火,并在院内门脸上悬挂了“狗不理”牌匾。

1992年以狗不理包子总店为核心成立了天津狗不理包子饮食(集团)公司,并冲破单体经营的困囿积极开发特许连锁店,在全国21千省市建立了80多个分店,同时还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建立了特许连锁店,从而“狗不理”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1994年与香港浩平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天津狗不理包子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在河北省丰南县成立了天津狗不理包子速冻食品厂,还建立了狗不理包子速冻食品销售中心,使狗不理速冻食品经销全国。

“狗不理”作为我国最早的“中国驰名商标”之一、国家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先后被国家认定为“全国十大餐饮品牌企业”、“全国商业名牌企业”等重大荣誉称号,奖项数十项,在各种国际、国内知名行业评比、大赛评选中屡获殊荣。2007年,中国权威机构认定:“狗不理”品牌价值7.57亿,位居天津老字号之首、全国第二十六名。在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08年度全国餐饮行业百强榜中,狗不理集团由原来的五十四位跃升到第18位。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清朝末年,在天津卫海河西侧,繁华喧闹的小白楼南端,有一条名为“十八街”的巷子,有一个叫刘老八的人在这个巷子里开了一家小小的麻花铺,字号称作“桂发祥”。这个人炸麻花 有一手绝活,炸的麻花真材实料,选用精白面粉,上等清油。他的铺子总是顾客盈门。

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开了店面。开始还算是宾客满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越来越觉得麻花有点乏而生腻,渐渐的生意就不如以往了。后来店里有个少掌柜的,一次出去游玩,回到家是又累又饿,就要点心吃,可巧点心没有了,只剩下一些点心渣,又没有别的什么吃的,那少掌柜的灵机一动,让人把点心渣与麻花面和在一起做成麻花下锅炸。结果炸出的麻花和以前的不一样,除了酥脆不艮和香气扑鼻,味道可口。

按照这个方法,刘老八研究在麻花的白条和麻条之间夹进了什锦酥馅。桂花、闽姜、核桃仁、花生、芝麻、青红丝和冰糖。为了使自己的麻花与众不同,增强口感味道,把放置时间延长,取材也是越来越精细,如用杭州西湖桂花加工而成的精品咸桂花、岭甫种植甘蔗制成的冰糖、精制小麦粉等等。如今“桂发祥”的招牌是由书法名家赵半知所题写,最终形成什锦夹馅大麻花,“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成为“天津三绝”之首。

天津风味小吃“三绝”背后的故事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起源于清光绪庚子年间(1892年),当时的北门外大街是去往京师的通得街大道,东西两侧的估衣街、针市街、竹杆巷等有着全市最大的干鲜果、皮货、染料、药材市场。商号鳞次楷比,顾客车水马龙,吸引了众多经营各种食品的小商贩来此摆摊设点,招揽生意。

耳朵眼炸糕店的第一代掌柜刘万春(1874年─1962年)就是由原来推着独轮车在鼓楼,北大关一带走街串巷流动售货,改为在估衣街西口的北门外大街上摆摊设点现做现卖的。后来,刘万春与他的外甥张魁元合伙,在北门外大街租下一间八尺见方的门脸,挂起“刘记”炸糕的招牌,办起了炸糕店。

起初,每天不过卖二、三十斤左右,由于刘万春的炸糕选料精,制作细,物美价廉,因而在北门外大街卖的炸糕中,出类拔萃、独树一帜,使刘万春赢得了“炸糕刘”的绰号,买卖日渐兴隆。以后刘万春的儿子刘玉才、刘玉山、刘玉书等陆续进店,每天炸糕销售量达100多公斤,逢年过节,人们借“糕”字的谐音,取步步登高之意,争先购买,互相馈送,销售量达400多公斤。每逢生孩子,过生日,办喜寿事,人们更是提前预约,大量购买,使得炸糕生意蒸蒸日上,刘记炸糕店开始显露名声。

炸糕店紧靠一条只有一米多宽的狭胡同——耳朵眼胡同,所以人们便风趣地以耳朵眼来称呼刘记炸糕。日伪时期,耳朵眼炸糕店被迫加入商会,起名“增盛成”,但并不为群众所接受。久而久之,增盛成的官号逐渐被人们遗忘,而耳朵眼的绰号却不径而走,广为流传。

天津风味小吃“三绝”背后的故事

耳朵眼炸糕



了解天津风味小吃“三绝”背后的故事之后再去品尝它们,感受会不会不太一样呢?

文字谱写不出味蕾的感受,来吧朋友们,我在天津等你们。

天津风味小吃“三绝”背后的故事


上一篇新闻

各路大咖高度评价天津食品产业 饮食文化有传承有创新

下一篇新闻

香出国门!刘震云也为新乡这种小吃打call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