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2日 星期日

瑞银:SPAC并购交易持续升温,亚洲优质标的更受追捧

澎湃新闻记者 孙铭蔚

“由于一般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都有24个月内并购的时间限制,因此大部分在美国上市的亚洲背景SPAC都倾向于关注一些亚洲尤其是东南亚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市场的标的公司。”9月29日,在瑞银举行的亚洲及中国并购市场展望媒体电话会上,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亚洲并购部主管卢穗诚透露。

去年以来,美股SPAC上市模式火爆,此后多个国家及地区引入SPAC上市机制。近期,中国香港、新加坡也相继推出SPAC相关政策咨询,亚洲区内的SPAC并购交易(De-SPAC)迅速升温。

SPAC,全称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公司上市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上市后一段预设期限内收购目标公司,即De-SPAC。一般来说,SPAC管理者通常需要在18至24个月的时间内,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形式,确定和完成收购目标公司,否则SPAC将被进行清算。

卢穗诚表示,今年以来,瑞银已参与了三宗SPAC相关的并购交易,市场成交十分活跃,“由于一般SPAC都有24个月内并购的时间限制,因此大部分在美国上市的亚洲背景SPAC都倾向于关注一些亚洲尤其是东南亚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市场的标的公司。”

卢穗诚进一步介绍,目前在美国上市的SPAC中大约有40家有亚洲背景,包括由亚洲私募基金、亚洲富豪等设立。根据港交所的统计,目前在美国上市的SPAC公司中,有25家总部设在大中华区,近年来约有12家亚洲公司被SPAC上市收购。

在卢穗诚看来,这些SPAC的收购对象会倾向于聚焦亚洲地区的公司。虽然内地也有很多独角兽企业,但考虑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此前对VIE的表态以及审批流程的不明朗因素,他们短期更倾向于一些可以快速完成交割的东南亚标的公司。

“标的公司通常为一些高增长的行业,包括电子商务、消费者科技、金融科技、生物科技等不同行业,这类公司大都为独角兽,或者估值已经达到10亿美元的水平。”卢穗诚说。

与此同时,尽管新冠疫情的影响并未散去,但并购交易依然势头强劲。

数据公司Dealogic统计显示,截至今年9月20日,亚洲除日本以外的并购交易金额达到6480亿美元,同比增加20.2%。其中,中国的交易金额达到380亿美元。瑞银预测,全年亚洲除日本以外的兼并收购交易金额同比增幅在20%-25%。

卢穗诚指出,亚洲并购市场的一大推动因素来自于私有化交易。他透露,目前香港上市的市值超过1亿美元的公司中,有大约160家上市公司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70%,私有化交易较为容易操作。

“过去三四年由于疫情、贸易摩擦、社会冲突等多种因素,一些公司的股价表现不符合公司创始人的预期,股价被严重低估,因此他们都在积极考虑私有化。”卢穗诚说,“保留上市平台对于公司创始人而言,必须面对股东、分析师、基金等的压力。因此,他们会倾向于先私有化,然后重组其中一个大业务板块分拆上市,或者寻求A股再上市等。”

责任编辑:王杰

校对:丁晓

上一篇新闻

打车软件“巨头”滴滴赴美上市,层层拨开VIE股权架构神秘面纱

下一篇新闻

海底捞创始人为什么选择携全家移民新加坡?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