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7日 星期五

从“琼海县志”看海南渔民经略南海史实

(原创) 南海老林

从“琼海县志”看海南渔民经略南海史实

琼海市谭门镇位于海南省东北部,是国家一级渔港,离西沙群岛最近的港口。这里渔民祖祖辈辈就有远赴西沙群岛并转往中沙、南沙群岛进行捕捞作业的传统。根据《琼海县志》记载,从1681年起谭门渔民就依靠没有动力风帆船闯荡南海。南海岛礁远离大陆,岛屿很小,缺乏淡水,常居困难。在临近岛礁居住时,退潮时长在礁盘上“赶海”,这种作业方式叫“行盘”,渔民拎着网兜或编织袋,手里拿带钩小铁棍,钩章鱼、墨鱼,扒开礁石捡贝螺,撬鲍鱼抓螃蟹,有的晒成干品,有的岛上自己食用。

渔民张帆前往南沙诸岛,海路遥远,船小浪大,不可能当日或次日往返,渔获也不可能及时运回海南本土销售 。往往在岛上住一年半载才能返回。海南渔民的捕捞作业不同于东海、黄海渔民,用撒网或拖网作业方式,他们的作业方式主要是礁盘潜水与钩钓作业。潜水捕捉对象是海参、龙虾、砗磲、马蹄螺、大法螺等。钩钓对象为鲨鱼、马鲛鱼、金枪鱼、石斑鱼、鲷鱼等。钩钓的鲨鱼只割取鱼翅、鱼肚;鱼体大多丢弃海中。其他鱼种取鱼肚后剖切成块,这些高价值鱼类随即在岛上加工,日晒成干制品。

海南渔民巧妙利用海洋季风气候作为动力,往返南海诸岛至海南本土。每年农历冬至后东北风吹起,他们便驾船南下,航行至西沙各岛礁,不少船只逐岛作业,一直航行到南沙群岛,并在此落脚。经过冬春大约半年捕捞作业,至次年清明谷雨期间乘西南风北返。据记载还有些渔民将加工海产品运到距离不远的新加坡港销售。当时有不少侨居新加坡的海南人在此地谋生。新加坡工商业发达,华人之间语言相通,交流方便。有的便在当地临时打工,滞留到次年西南季风起,采购一些洋油(煤油)、洋灰(水泥)、肥皂等海南紧缺商品,顺风北运回海南潭门港。

渔民到南海诸岛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季节性流动式,二是长期定居式。前者是一批渔民利用季凤期,在礁盘岛屿间从事流动性捕捞。长期定居式是一般无船只渔民,结伙搭伴乘船到某一特定岛礁,长期从事捕捞作业。

渔民将这种定居式作业称为“住峙”,通常由父子、兄弟或亲友合伙组成。上岛后用珊瑚块石搭建简陋低矮棚房作为栖身之所,“住峙”渔民饮用水主要靠天水,只有少数岛屿有淡水资源,大多数都要想办法接取雨水,并尽可能储存。为了生存必须节约使用淡水,少洗衣服、少洗澡,不少渔民赤身裸体下海作业,皮肤晒得油光乌亮,很少理发,头发长得像野人,过着如“鲁宾逊漂流记”那样荒岛求生的生活。渔民要克服思念家乡,挂念亲人,长期孤独心理。有的还要忍受岛上无医无药的病痛折磨,甚至经历台风肆虐,环境异变而暴病意外死亡,葬身荒岛的悲惨境地。

在长期的南海生产实践中,渔民总结出经验,创造了免于下潜或下潜深度不大的捕捞方式。砗磲又叫蚵,是世界上最大的双肌贝壳,大的重达100多公斤,壳长1米多,壳龄在100年以上。蚵肉系美味海珍,价值很高。砗磲在海底礁盘中张开它美丽唇边的双壳,滤食周边营养物质;若这时伸手插入它壳内,砗磲应激双壳用力闭合,人手会被紧紧夹断,致人溺水而亡。所以渔民都不敢下潜触碰它。潭门渔民发明了一种简易捕捉方法,站在船头透过海水看清水下砗磲后,趁其张开双壳之时,用粗胶系缚着带钩尖刺,在刺上绑上一枚铁锤,对准砗磲双壳中间丢下去,砗磲被扎插进肉,二扇壳迅速闭合,这时挽绳便把砗磲吊上船上,再用长柄凿刀伸入壳里将蚵筋隔断,取出达几十斤的蚵肉,晒干即可。现在捕捉砗磲,及海龟与海洋环保政策相悖。砗磲与海龟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海洋生物,禁止捕捞加工及其制品。

现在谭门港里建有国家级南海博物馆,建筑宏伟,展品众多,内容全面。人们可以在此探寻了解海南渔民经略南海的史迹,获得南海历史沿革的爱国主义和海南科普的教育。港口镇区还有不少海洋文化商品及海鲜一条街售卖,人们可以在此获得南海海洋美食的品赏,满足精神及物质享受需求。

从“琼海县志”看海南渔民经略南海史实

上一篇新闻

建城筑景 共铸未来——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下一篇新闻

85%外国人迷茫在华未来?外教圈背后的隐秘角落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