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01日 星期六

李子柒做泡菜竟被韩国网友骂上热搜?别酸了中国文化可远不止这些

这几天,韩国网友正在上演一场“贼喊捉贼”的大戏!

起因,是中国网红博主李子柒在Youtube上更新了一则制作泡菜的视频,被韩国网友看到后炸了。不少韩国网友用“泡菜本来就是我们的传统食物”、“泡菜是韩国每顿都要吃的”、“几十年前全世界都知道泡菜是韩国的”等言论纷纷表示不满。

其实,早在3100年前我们的祖辈就开始制作泡菜,因此泡菜不仅仅是我们的饭桌小菜,也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

那为何我国已流传几千年的泡菜文化,会被建国历史还没泡菜历史长的韩国人认为是他们的?

李子柒做泡菜竟被韩国网友骂上热搜?别酸了中国文化可远不止这些

传统文化出海势在必行

事实上,此次泡菜事件已经不是韩国第一次想将中国事物“私有化”。

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中医之争”、再到“汉服源于韩服”、“长白山也是韩国的”等一系列事件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或许有人不太理解,韩国人为什么要“抢”我们的传统文化?

这就不得不说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的精华,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们对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一种认同,也让我们“知来处,明去处”。眼看着有越来越多的中华传统文化被“窃取”,因此,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方式,让世界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

拿王者荣耀的国家宝藏系列举例,它将李白的各种生平事迹应用到了游戏中,甚至将李白唯一的传世书法真迹——《上阳台帖》巧妙化用到了游戏中,以星元皮肤的方式将文化瑰宝与游戏娱乐联结起来。虞姬的“霸王别姬”皮肤,与敦煌合作的杨玉环“飞天”皮肤,甄姬脱胎于昆曲艺术的“游园惊梦”皮肤,这些匠心独运的设计,成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独特方式,让传统文化在当代有了更为丰富的表现力。

除了游戏,从本次泡菜事件也可看出,李子柒借助短视频,既将自己的生活有层次、多样化地呈现给大众,又将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表现出来。

所以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文化有了新的传播方式,而数字化传承传统文化已成为时下趋势。

数字化传承传统文化成为趋势

在游戏、短视频之外,近些年来中国电视剧也深受海外民众喜爱,为他们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只是相比起现代剧来说,古装剧出海的数量及热度更高。2015年,《甄嬛传》登陆美国主流媒介平台,被视为中国影视剧“出海”的里程碑。由易烊千玺主演的《长安十二时辰》也被授权给美国亚马逊、马来西亚Astro、新加坡StarHub等多家视频网站播出。

另外,诸如《延禧攻略》《如懿传》《陈情令》《庆余年》等古装剧都已实现海外传播。其中,2019年末大爆的《庆余年》就是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共同传播的又一个典型。

《庆余年》剧中男主以现代人的身份重生古代,以现代文化与古代文化交融的方式将故事徐徐展开,剧情穿插了杜甫的《登高》,曹雪芹的《红楼梦》等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了《庆余年》强大的故事余地,有趣的现代文化又给了《庆余年》爆点和热点,两者互补给了观众一次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爆炸所激发的视觉享受,因此,《庆余年》不仅在国内圈粉无数,国外网友也为之疯狂。

李子柒做泡菜竟被韩国网友骂上热搜?别酸了中国文化可远不止这些

但《庆余年》的火爆并不是偶然,而是与腾讯的新文创战略有很大的关系,腾讯新文创战略意在通过IP+制作的方式,在数字文化内容领域加大拓展尝试,以推动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良性循环,实现文化传播与产业价值互相赋能。

《庆余年》火爆也印证了这种传播方式的可行性,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式不仅深受观众的喜爱,也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1月14日,腾讯新文创案例被哈佛商学院正式收录。

以上种种,都是中国文化“出海”模式的一种积极探索。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在先进互联网技术的驱动下正在快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搭上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将得到更好的传承。

上一篇新闻

在中国不行却火遍了全世界?“限韩令”到底有没有用

下一篇新闻

李子柒视频在外网火爆,她能成为第二个办公室小野,走向世界么?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