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D&G辱华事件:只有改变傲慢与偏见 才能真正了解中国

D&G辱华事件:只有改变傲慢与偏见 才能真正了解中国

图为杜嘉班纳在中国拍摄的宣传海报。(图片来源:官网截图)

【欧洲时报网】21日,即将在中国上海举行大秀的意大利品牌杜嘉班纳(Dolce&Gabbana),被曝出其设计师在社交网站上发布涉嫌辱华的言论,引发争议,最终遭到抵制。这个事件展现出D&G对中国根深蒂固的“偏见”,与不愿真正去了解的“傲慢”,值得所有想进入中国的外国企业深思。

综合环球网、新浪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事件起因是因为D&G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几条题为“起筷吃饭”宣传片。其本意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意大利经典饮食相结合,但片中旁白所用的“中式发音”、傲慢的语气以及模特用筷子的奇怪姿势,均被质疑存在歧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嫌疑。

D&G辱华事件:只有改变傲慢与偏见 才能真正了解中国

图为引起争议的宣传片截图与网友评论。(图片来源:美媒ABC报道截图)

因为此事,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与杜嘉班纳创始人之一、设计师斯特凡诺·嘉班纳(Stefano Gabbana)争辩起来。设计师随后恼羞成怒、大骂出口,甚至使用“无知又肮脏”、“屎一样的国家”、“难闻的垃圾黑帮”等言论形容中国,继而引起中国网民的愤怒。

与设计师的言论不同,引起争议的这组广告竟然是是“DG爱中国”系列活动中的一部分。随后,杜嘉班纳迅速道歉,声明中说“我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始终一贯的热爱与尊重”,仿佛“精神分裂”的态度令人咋舌。

美国CNBC网站报道,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每年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占世界奢侈品消费的1/3。杜嘉班纳在中国有25家分店,他们为了不失去中国市场,“两度道歉”的原因也不难理解。

D&G辱华事件:只有改变傲慢与偏见 才能真正了解中国

图为D&G称账户被黑客入侵,不是设计师本人的言论。(图片来源:美媒CNN报道截图)

那么,外国人眼里的中国,究竟是“极具潜力的市场”还是“落后欧洲几十年的国家”呢?

答案恐怕是同时存在。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总裁、知名汉学家彭轲(Frank Pieke)在一次访谈中指出了欧洲社会对中国的三种常见刻板印象:第一种是把中国看做一种威胁,一种永远无法理解,试图称霸的“他者”。第二种是更文明、更富有,可以参考借鉴的远方榜样。第三种则是把中国视为现代化进程的失败者。

彭轲表示,虽然这三种情况互相矛盾,但奇怪的是,每当西方国家的人评论时,他们会同时提到这三种情况,从每种情况中选出合适的例子,然后组建出他们对中国的个人看法。所以西方对中国的理解永远是不完整的。他们总有相互矛盾的不同意见。一个人可以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是世界的榜样,也可以说中国是一个受压迫的国家。这些意见是可以并存的。

作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门户之一,留学生群体最常受到这三种刻板印象的影响。澳大利亚“对话”网站的一个研究提到,一些英国人对中国留学生最常见的观点就是互相矛盾的:中国学生富有,他们不在乎学习成绩,只想着聚会狂欢;中国学生非常爱学习,他们性情孤僻,不愿意把时间花在其他活动上。这项研究详细分析了这几项刻板印象,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学生的学术水平、社会背景与个性都多种多样,他们将高等教育本身视为一种价值。在其他方面,难以简单地被定义,与他们的英国同龄人一样。

在杜嘉班纳毫无诚意的回应后,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均已下架DG商品。新加坡“asiaone”网站评论说,从备受期待的品牌大秀到活动取消,杜嘉班纳只用4天就自己关上了中国市场的大门。

D&G辱华事件:只有改变傲慢与偏见 才能真正了解中国

图为D&G发布的道歉声明。(图片来源:美媒CNN报道截图)

随着中国不断开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寻求来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分得一杯羹。但是,像杜嘉班纳这样,一边赚着中国人钱,一边拿着中国人当傻子耍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所说,中方欢迎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同时在华经营的外国企业也应当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中国法律,尊重中国人民民族感情。这也是任何企业到其他国家投资兴业、开展合作最起码的遵循。而像彭轲先生提到的那样,外国企业应该把中国看作一个一直在变化的社会,了解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活生生的人,不要简单地把中国框在刻板印象里。这个态度不仅是在中国,放之四海而皆准。

上一篇新闻

【专访】中意设计:一个在中国生活12年的意大利设计师所思所想

下一篇新闻

D&G真作死!学学这部温子仁力荐,火遍美国的全亚裔阵容电影吧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