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3日 星期日

孟维瞻:他们几十年来一直在忽悠中国,但中国没有跟进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孟维瞻】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二战期间,对日本人的性格进行了深入剖析。她的报告被美国政府采纳之后,有效地指导了美国对日本的战争,并且在战后成功改造了日本。1946年出版的《菊与刀》一书,曾经引发轰动。尽管现在看来这本书已经过时,但当时它对美国的国家利益贡献极大。

孟维瞻:他们几十年来一直在忽悠中国,但中国没有跟进

美国的汉学界似乎并未出现一部《菊与刀》这样的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成功著作

然而,研究中国似乎比研究日本困难得多。美国学者对中国的分析和预测,似乎总是被证明与事实不符,期待总是“落空”。历史上,美国政府、智库和大学中的“中国通”往往会卷入争议,一代又一代“知华派”总是遭受美国国内舆论的指责。有人说,知华派们向政府提供了不准确的情报,误导了决策,以至于几十年来美国对华政策一错再错,最终使得美国在今天的亚洲地缘政治中处于不利的局面,有人惊呼“麦金德的噩梦即将实现”。

虽然不能说所有的“知华派”都是“友华派”,但是历史上绝大多数能熟练使用汉语、经常访问中国、在中国居住和生活过、富有人脉关系的政治家和学者,对中国往往深有好感。最著名的有二战期间的史迪威将军、外交官约翰·谢伟思,以及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他们都曾经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同情,以及对蒋介石腐败政府的憎恶。1949年之后,这些人被指责为破坏美国国家利益,欺骗了公众,使得美国政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以至于“丢掉了中国”。在麦卡锡时代,他们首当其冲,有的被清除出政府和大学,有的备受污名化。

孟维瞻:他们几十年来一直在忽悠中国,但中国没有跟进

哈佛大学费正清教授因为同情中国而遭到反华右派的不公正对待

美国“知华派”对中国态度的变化

几十年来,美国知华派们对中国性质的判断,一直主导着美国各界。美国政府曾经多次试图改变对华政策,但是无法得到主流学界知识上的支持,因而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在20世纪90年代初,老布什和克林顿曾经试图对中国施加压力,以影响中国的发展道路。但知识界认为,美国完全可以使用温和的、低成本的方式引导中国的发展方向。

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的前八个月,他已经摆出了要和中国对抗的姿态,但9·11事件之后,美国迅速调整战略,使得之后的八年成了冷战后中美关系最好的时期。这也是因为美国学术界、战略界有充分的知识积累,政府没有采取与之相悖的政策。2008年之后,美国政界和知识界展开了针对“中国是否正在变得强势”的争论。2015年左右,美国国内再次展开对中国的争论,强硬派取代温和派占据主流。

但要指出的是,即使在今天,极端反华派仍然没有占据美国政界和学界的主流。强硬派(或鹰派)不同于极端反华派,二者之间的分歧,要大于温和派和强硬派之间的分歧,极端反华派与这两派同时为敌。

最近有两封公开信很著名,一个是2019年6月《华盛顿邮报》刊发题为“中国不是敌人”的公开信,很快有人又搞了一个要求美国与中国对抗的公开信。前者的签署人,包括美国政界的知名官员、企业家和学者,既有温和派也有强硬派;后者主要是退役的军官、情报人员,以及7-8个名不见经传的学者,还有很多是没有任何身份的人。尽管很多人可能出于不同的原因没有在任何一份名单中签字,但可以肯定的是,主流精英依然主张对中国采取“接触”(engagement)政策,只不过方式比以前变得更加强硬。

孟维瞻:他们几十年来一直在忽悠中国,但中国没有跟进

美国政商学界知名人物发起“中国不是敌人”百人信签名活动,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也签了名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哈尔·布兰兹(Hal Brands)发表的几篇文章。他将美国学术界分为“大国通”(大战略家)和“中国通”(知华派)。他认为,历史已经证明,知华派们大多对中国做出了错误的预测和判断,而大战略家在几十年的预测则得到了验证,例如历史学家罗伯特·卡根(Robert Kagan)、普林斯顿大学的亚伦·弗里德伯格(Aaron Friedberg)和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家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他宣称要如何尊重知华派,但使用的是嘲讽的语气。

布兰兹教授或许有一定道理,知华派喜欢炫耀他们在中国的人脉关系,但忽视了国际政治中最为根本性的变量因素,如权力结构。虽然他主张二者应通力合作,才能应对中国,但是他似乎夸大了知华派和大战略家之间的区别。

布兰兹的一位同事说,美国的很多战略错误并不是中国通们造成的,例如卡特时期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里根时期的国务卿黑格都是大战略家,但他们在对苏关系上把“中国牌”看得太重了,以至于对中国做了很多不必要的让步。布兰兹在霍普金斯大学的另一位同事告诉我,他的观点虽然独特而且很吸引人,但远远不是美国学术界的主流。不少知华派最近几年已经调整了对中国的看法,他们不认为自己是温和派,但并不主张“遏制”中国。

与中国“接触”的主张早在艾奇逊任国务卿的时代,就已经有一定影响力了。美国精英之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持温和态度,主要是因为他们坚信中国最终可以自己拥抱美国价值观,因此美国只需要“帮助”中国朝那个方向走即可。

在美国人看来,在整个非西方世界中,中国最有可能被改造成为基督教国家。中国政府和民间从19世纪开始的一系列行为,如洋务运动、西学东渐,以及朝廷和民间一致自发的反儒批孔运动,使得美国人坚信中国与他们的文明是非常同质化的,甚至美国人觉得他们与中国的“共享价值”要多于与他们曾经一度痛恨的欧洲旧大陆。

1911年建立的中华民国,是非西方世界第一个民主共和政体,而当时的日本、韩国和其他亚洲国家都是君主政体,欧洲有一半以上的国家也不是民主政体。一战时期,中国加入协约国一边,反对同盟国,前者大多是相对民主的政体(除了俄国之外),后者几乎全部为君主专制政体。二战时,美国人对中国的同情达到了顶峰,罗斯福坚定地维护与中国的亲密盟友关系,认为美国可以通过中国的支持来主导战后的亚洲秩序。

即使在1949年之后,美国主流的知华派依然认为,要同情在苦难中挣扎的中国人,腐败的蒋介石政府被中国人抛弃是合理的,但共产主义与中国传统文明不相容,只要给以足够的时间,中国必然会重新拥抱美国价值观和模式。尽管美国政客在语言上攻击中国,但美国对华政策几经波折却始终没有摆脱艾奇逊的遗产。

孟维瞻:他们几十年来一直在忽悠中国,但中国没有跟进

1905年美国向中国“退回”部分庚子赔款,用于建立清华学堂和选拔赴美留学生

然而,让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们不解的是,他们眼中的好学生,却始终没有走上美国的道路。一个在近代历史上如此向往西方的国家,却始终没有成为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一部分,而且现在美国人的期待似乎越来越落空。美国人曾经对“中国人民”寄予厚望,但是现在却变得失望,以至于有人认为这已经不是一场意识形态冲突,而是“文明的冲突”。

近几年,美国一部分自称长期致力于两国关系友好的学者,开始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帮办、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教授谢淑丽(Susan L. Shirk)曾经多次抱怨,现在在美国为中国说话越来越难,美国人对中国态度恶化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并且对中国的现状感到“惊讶”。

曾经对中国政治发展有过积极评价的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对中国的看法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并且辩解说,不是他自己变了,而是“中国变了”。沈大伟教授尽管喜欢对中国指指点点,经常对中国学者的观点表示不屑态度,但是他坚信自己对中国的友好情节是发自内心的,他“真诚地”希望中国走上一条他希望的“正确道路”。

类似的学者在美国还有很多,如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黎安友(Andrew Nathan)、普林斯顿大学汉学家林培瑞(Perry Link)、哈佛大学和纽约大学法学专家孔杰荣(Jerome Cohen)等,他们几十年前就转变了对中国的观点,但依然以对中国“友好”而自诩。

在美国的知识界,批评中国也是有潜规则的,有的话可以讲,有的不可以。我总结了相关的三个特征:第一,违反美国政治正确的话不能讲,例如不能从文明、种族视角来攻击中国;

第二,对中国人民表达失望的观点不能讲,尽管有的保守派人士内心持这种观点;

第三,破坏知华派在中国人脉关系的话不能讲,否则会损害主流知识界的既得利益,以至于遭到他们的集体打压,学术圈之外的人或许有可能说一说,但是学术圈的人不敢。

知华派何以“惊讶”于中国的现状?

如果粗略地把美国知识界大体分为左派和右派,那么可以发现,左派有传教士精神,经常宣称对中国友好,他们认为有能力改造中国,也喜欢批评中国,尤其要对着中国人批评中国。而右派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并不太关心,他们更多的是从美国国家战略的视角出发,讨论针对中国的具体政策,有时更容易克服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对国家利益的阻碍。

知华派有固有弱点,大多数知华派对中国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美国中心主义的基础上的。他们实际上是认为,只有中国接受美国的经验、采用美国的模式、听从美国的教导、融入美国主导的秩序,才可以真正繁荣和强大。他们在分析中国问题时,不考虑中国的实践经验,而是将西方的逻辑强加在中国的事实之上。

例如,美国的知华派和友华派们经常说,他们喜欢中国的这个政治人物,不喜欢那个政治人物;这个时期的中国是进步的,那个时期是倒退的;中国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错的。尽管他们的逻辑能够自圆其说,但是从来没有意识到,他们所认为的中国一些看似不合理的做法,恰恰是中国人民从自己的政治实践、长期摸索和反复试错中产生的,中国国家建构的过程和美国自下而上的赋权逻辑有根本不同。

美国的很多知华派的确是发自内心地对中国“友好”,但本质上他们的“友好”是建立在对中国不尊重的基础之上,是一种西方中心式的傲慢,夸大某一国价值观的普遍适用性,却无视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信仰体系和实践过程。他们否定中国的成就,在他们眼里,中国在西方模式之外取得的一切都不算成就,中国在“普世价值”之外不可能走和平道路。他们评论中国,就好像是在博物馆里欣赏生物标本,虽然他们确实很喜欢,但却无视生命体的演化过程。

最近一些知华派和友华派,似乎默认了对中国“接触”失败这种说法,并且将责任归咎于中国。但他们忽视了一个事实,美国从来没有真正尊重过中国的主权完整,对中国的“接触”是不认真的、不彻底的,2019年美国对香港做的一件件事情,只能导致中国各界对美国的失望。这种偏见,妨碍了知华派们准确预测中国,难怪观点总是处处碰壁,总是在美国国内遭到批评,他们的遭遇是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造成的而不是中国造成的。

当然,并非所有的知华派都囿于偏见,像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前主任傅高义(Ezra F. Vogel)、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哈佛大学政府系教授江忆恩(Alastair Iain Johnston)、前助理国防部长傅立民(Charles Freeman)在分析中国问题时都能置身于中国的具体情境之中。还有一些人是为了维持自己在中国的人脉关系而表面上不敢得罪中国,但他们并未真正从历史制度演变的角度来分析中国。

与一部分长期专门研究中国的学者相比,米尔斯海默这样的现实主义者似乎对中国的了解更为透彻,对中国问题看得更为深入,事实上比知华派们更加知华。他很早就指出,从自由主义价值观的视角看待中国并制定战略,根本不可能有利于美国的利益。很多人觉得米尔斯海默是反华的,但在笔者看来,他恰恰比那些知华派更为“友好”。他所谈论的“中国威胁”,不是价值观和文明意义上的,而仅仅是因为中国的实力。换句话说,他的理论对中国和西方是一视同仁的,他对中国共产党合法性来源的理解也是基本符合事实的,没有像多数知华派那样将美国的逻辑强加于中国。

但遗憾的是,米尔斯海默在美国是孤独的,美国政界和主流战略学界受到自由主义偏见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他们依然在犯米尔斯海默所反复指出的错误,例如在台湾和香港问题上消耗权力而非联合其他国家对中国进行“离岸制衡”以有效打击中国的软肋。

孟维瞻:他们几十年来一直在忽悠中国,但中国没有跟进

米尔斯海默看待中国,视角犀利而毒辣,却赢得了中国同行的尊重

中国应该如何平视美国?

更不幸的是,由于中国各界长期受到美国思想的影响,在分析中国政治和中美关系的时候,有人往往会不自觉地将美国人喜欢的逻辑套用在中国的身上,中国也缺少米尔斯海默那样的人物。比如在分析中美关系近期变化的时候,有人会将两国关系恶化的责任归咎于中国,认为是中国变了而不是美国变了。对于贸易战这样的事件,会认为美国对华政策是善意的,不是美国反悔了而是因为中国不遵守美国制定的规矩。

长期以来,由于美国知华派对中国确实表现了真诚友好的态度,为中美关系做了不少贡献,才会有人更容易轻信他们的逻辑。他们总是强调,自己在美国一直坚持“为中国说话”因而遭受到了压力,更使得我们认为他们帮助中国是多么的不容易。

这种友好实际上造成了一种对中国知识界的软性支配,中国人在分析中美关系时可能会受到美国政治学思维的影响,甚至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以至于几十年来始终不能平视美国。有人竟然也和美国的知华派一样,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看作“常识”,对中国没有走上美国的道路感到“惊讶”,而我对这种“惊讶”却感到惊讶。今天美国的两党之争、特朗普和建制派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空前的程度,而这些人依然坚信只要是美国做的事情一定就是对的。

当然,走到另一个极端并不是正确的选择,指责知华派“不懂中国”或者将他们全部推到敌视中国的那一边,对中国利益的损害将会可想而知。假如20世纪70年代知华派不能向美国政府提供足够的知识和政策参考,美国拒绝调整对华政策,我们改革开放将会遇到更大阻碍;如果90年代初克林顿政府拒绝对中国采取接触政策,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难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如果小布什坚持其在2001年的既定方针,或者听从了米尔斯海默的苦心忠告而没有卷入到伊拉克战争的泥潭,中国这二十年也很难有如此飞速的发展。

今天虽然美国对华态度似乎出现了跨党派共识,但是在具体对华政策上并没有出现共识,甚至各派的主张是截然相反、相互抵消的。这意味着知华派对于华盛顿的政策细节依然非常重要,因此他们依然是中国应该争取的对象。对于一些“诤友”我们应该给予尊重和宽容,而对某些试图忽悠中国“上路”的美国人,我们确实应该警惕。

从知识界的角度来讲,解决办法应该是和美国的知识界进行平等的对话,拒绝盲目仰视。我知道,一些美国的媒体和学术期刊的编辑,他们非常希望听到中国人的声音以增进双方沟通。但是很遗憾,除了双方举办过一些范围极其有限的学术会议,美国知识界很多人依然在抱怨中国内地学者不愿意表达中国的观点,没有撰写过几部能系统解释中国内政外交的著作。我们很多年来一直太热衷于把美国的思想、理论介绍到中国,但基本上没有做过反方向的努力,没有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如果我们不能在美国主流期刊和媒体上表达,那么双方就无法实现知识上的接触(engagement),成为各说各话的自我娱乐。

孟维瞻:他们几十年来一直在忽悠中国,但中国没有跟进

新加坡国立大学郑永年教授致力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他反对套用西方理论解释中国,强调重视中国的实践过程

传统上,中国要么是任凭知华派攻击指责中国,要么是把一部分知华派推倒敌人一边,导致美国主流对华态度右转,中国利益受损。只有国家重视推动“中国学”新学科的发展,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让美国人读懂中国,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对美国的平视,获得美国对我们的尊重,而这关系到未来几十年中国的国家利益。

孟维瞻:他们几十年来一直在忽悠中国,但中国没有跟进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机构尝试建立“中国学”新学科

【本文是作者在2019年12月28日由南京尚道社会研究所主办的“2019年中国与世界政治发展回顾及展望座谈会”上的发言。授权观察者网发布,略有删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上一篇新闻

人口导向影响天然气贸易流向

下一篇新闻

毕业展 | 新加坡国立大学2019建筑系毕业生作品展(上)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