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抽烟的你,可知昔日“香烟大王”的简氏兄弟?

广东南海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两位出自佛山的著名实业家和爱国华侨--简照南、简玉阶兄弟。简照南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简玉阶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他俩是佛山澜石黎涌乡人。

抽烟的你,可知昔日“香烟大王”的简氏兄弟?

简照南

抽烟的你,可知昔日“香烟大王”的简氏兄弟?

简玉阶

佛山的地理位置紧靠广州,交通便利,在明清时代就是全国闻名的手工业区,商业也比较发达。简汉达靠着从事建筑业养活一家人,日子还算过得去。可是,随着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侵略,中国逐渐变成了外国资本家倾销商品的市场,佛山的手工业也开始衰落。简汉达家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艰难了。

小照南正在上小学的年纪,简汉达就因为劳累过度,终于一病不起离开人世,离开了妻子和两个儿子简照南和简玉阶。家里一下失去了顶梁柱,母亲潘氏集用模具捏制泥茶煲出售,挣得微薄的收入,养活小照南兄弟5人,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13岁的小照南已经懂事了,他主动向母亲提出,他不再去上学了。身为长子,他要以稚嫩的肩膀分担家庭的重担。母亲虽然不忍心品学兼优的儿子失学,但又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于是,小照南每天清早脚蹬草鞋,手握利斧,上山砍柴,到傍晚背着沉重的柴捆下山。晚上,他又在微弱的豆油灯下,自学着学校的功课。他牢记着父亲生前的教诲:人穷志不短,才能成大器!

17岁那年,简照南终于得到了走出穷山沟的机会。他有个在香港做生意的叔父简铭石,回乡探亲,愿意把小侄儿带到香港闯天下。简照南虽然舍不得离开故乡、离开相依为命的母亲,但是一个有志气的年轻人,总不能一辈子守在家中吧!而且他也深知,只有在外边闯出名堂来,才有可能改变家中的贫困状况。母亲理解自己的儿子,尽管在临别前夜,母子抱头大哭,但是第二天,她仍坚强地把儿子送上了去香港的轮船。

轮船驶出了港湾。简照南站在甲板上,眺望着碧波万顷的大海,顿时觉得心胸开阔了许多,一股豪气油然而生。他暗暗下定了决心:不管等待着他的是怎样的命运,无论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要像当年上山砍柴那样,不顾一切地向上攀登、攀登!

简铭石原来在香港朋友开设的巨隆瓷器店做事,主要工作是去日本收取账款。简照南来后,他就把这项工作交给了侄儿。简照南往返于香港和日本之间,虽然旅途奔波,但他不怕吃苦,办事细心、严谨,收取账款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很受老板的赏识。不久,老板又派简铭石和简照南去越南处理客户的欠款。可是巨隆瓷器店却因为资金不足而倒闭了,简铭石和简照南只好在越南自己做生意谋生,先后开办了陶器、玉器和棉布店。几年以后,叔侄俩积累了一些资本。简铭石看侄儿确有经商才能,便拨出一笔资金,让他自立门户谋求发展。

简照南想到,他当年多次去日本收款,对日本商业市场的情况比较熟悉,也认识不少客户,加上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商业更为发达,便将生意转到了日本。他在海滨城市神户开设了东盛泰商号,经营日本海产品和布匹,并将其贩运到泰国(当时称暹罗)、新加坡等地销售。业务扩大后,他一个人忙不过来,便在1890年回老家,将18岁的弟弟简玉阶接到日本学习经商,帮他抄写电文和记账。玉阶是个聪明精干的青年,弟兄俩同心协力,就这样开始了事业。

当时,香港的商业已经十分繁荣。简照南经过比较,认为最好的经商地点还是香港,所以便带着弟弟又回到了香港,开设了怡兴泰商号,从日本贩运瓷器等杂货,向东南亚各国推销。由于简氏兄弟在经营中讲究信誉,尊重客户,很得南洋商业界的好评,不久就在剧烈的竞争中站住了脚跟,收入也逐渐提高。

因为他们的业务一直与航运有关,所以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他们很自然地将眼光瞄准了航运业,创设了顺泰轮船公司。开始是租船跑运输,往来于越南、缅甸等地;后来买下了“广东丸号”船。“广东丸号”的航线越跑越远,简氏兄弟在南洋一带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不幸的是,“广东丸号”在一次驶向日本的航程中,遇到台风海潮而沉没,船上的旅客虽被抢救脱险,但顺泰轮船公司蒙受损失太大,不得不宣告破产。

简照南在经商道路上,第一次遭到了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但他并没有消沉。几年来涉足商界,使他逐渐认识到,世界上无论干什么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想真正成就一番大事业,那就只能鼓气,不能泄气!而且,他已经不是那个刚刚走出山沟的穷小子,而是南洋一带颇有名气的富商了。他的人生经验和经济实力,都使他能够经得起失败了。

正当简照南重新设计自己的创业道路时,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洋货、收回利权的实业救国热潮。这对海外华人也是一个极大的震动。简照南兄弟受了爱国精神的感召,决心转向国内谋求发展,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结缘香烟

但是,回国之后究竟干什么呢?简照南选定了香烟工业。

自从17世纪初,烟草由菲律宾传入中国,中国就有人吸食烟草,而且在很多地区种植烟草。烟瘾大的人宁可少吃一顿饭,也不肯少吸一袋烟。但是中国人过去只习惯于用水烟袋吸水烟或用旱烟袋吸旱烟,并不生产香烟。19世纪末,外国香烟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外国烟商雇用了大批中国人担任推销员,在街头推销“洋烟”,这些推销员头戴礼帽,身穿西装,专拣繁华热闹地段宣传:“快来看,快来瞧,水烟旱烟哪有洋烟好,抽水烟伤肚子,抽旱烟呛鼻子,洋烟又有味来又过瘾……”不但当场表演吸洋烟,而且免费散发请人品尝。这些人一已吸惯了香烟,就只好自己掏钱去买来抽了。由于腐败的清政府对外国香烟不征收进口关税,英国和美国的烟商获取了丰厚的利润。为了进一步垄断中国这个巨大的香烟市场,并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烟草资源生产香烟,牟取更高的利润,1902年,英美烟商联合起来,成立了“驻华英美烟草有限公司”,并很快在上海、香港、汉口、沈阳等地开设了烟厂,还建立了伸向全国城镇的销售组织。一时间,“大英”、“老刀”、“哈德门”、“三炮台”等洋烟铺天盖地而来,残酷地榨取中国人民的财富。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简照南目睹当时的中国香烟市场被英美烟草公司霸占,决心兴办民族烟厂,为国争光。光绪三十二年(1906),简氏兄弟在香港创办了"南洋烟草公司",生产"飞马"、"双喜"、"白鸽"等名牌香烟,备受欢迎。1909年,公司更名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照南任总经理,简玉阶任副总经理。

抽烟的你,可知昔日“香烟大王”的简氏兄弟?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总部旧址

简氏兄弟提出"不用美国货"、"不吸美国烟"、"中国人吸中国烟"的口号,受到了国内人民和广大华侨的支持。1915年,该公司资本额增至100万元,并成为股份公司,分厂遍布上海、广州、汉口、北平、东北等地。1918年,总公司移至上海。

正当事业的鼎盛时期,简照南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22年10月在上海病逝,终年52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美烟公司利用中外企业在纳税上的不平等,使南洋烟草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由历年赢利转为亏损,到抗战前夕,由于企业管理混乱以及简氏家族内部矛盾的扩大,企业面临奄奄一息的境地,1936年,简玉阶把公司部分股份以低价卖给了宋子文,转向其它方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简玉阶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15名工商代表之一,随后被任命为国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政府委员,后又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至1957年去世,终年80岁。

简氏兄弟不仅创办实业为国争光,而且热心公益、慈善和教育事业。

复旦教学楼--简公堂(今200号)

抽烟的你,可知昔日“香烟大王”的简氏兄弟?

抽烟的你,可知昔日“香烟大王”的简氏兄弟?

1915年特大洪水灾害,佛山、石湾、澜石及珠江三角洲各地皆成泽国,简氏马上在广州捐出巨资和数十万斤大米,救济灾民。1919年,简氏在家乡出资兴办了"母训女学校",随后又出资在石湾创为了"杏浓学校",资助贫苦大众子弟入学。1921年,简照南及其弟简玉阶捐资建造上海复旦大学建造教学大楼,命名简公堂。

抽烟的你,可知昔日“香烟大王”的简氏兄弟?

简氏现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的故居

上一篇新闻

民国烟草大王被宋子文掠夺?有人背锅了!

下一篇新闻

南京人 12条地铁、5大商业中心、3大乐园!一大波重磅利好来临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