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自行车变速器卡脖子的由来

前段时间无意中看到了中国去年来出口自行车数量的大幅度飙升,但因自行变速器的短缺,订单交期不被确认或无限期延期交货,让我对这一细小行业产生兴趣!做为一名拥有十五年制造业采购经验的采购人士,保供应,降成本,供应商池动态稳定与平衡等方面一直是我的职责。所以,一看到,缺货,涨价,卡脖子等字眼,就想探个究竟。

就自行车变速器方面,国内一直没能突破高端市场,究其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市场容量小,一年需求约800万套;

行业龙头地位稳固,专利多;

自行车行业利润薄,企业也不愿意持续投入资金搞研发。

至于,材料,设计和制造精度,装配,我不认为是主要瓶颈。

百度查到3大主要自行车变速器品牌, 此外,还有广东珠海的蓝图,和广东顺德的顺泰。(广东的制造业还是很牛X的)

喜马诺/Shimano

喜马诺山地车变速器的优点就是档位细腻,做工很精致,不同档次、不同价位的变速器都很出色,所以用户群体比较广泛。按不同速别来分,有专业级和入门级两个不同档次,其中大家比较常用的就是入门级的,比如xtr、saint、deorext、slx、deore lx等。

速联/sram

速联是目前全球第二大自行车配件生产商,总部位于美国,在变速器方面仅次于喜马诺的。但是综合来看速联的配件性价比要优于喜马诺,但变速器的级别相对要少一些,速联山地车变速器的优点是档位清晰硬朗,口碑好。

微转/microshift

这个牌子的变速器是台湾的一家自行车配件品牌。其山地车变速器的优点是价格实惠,手感比喜马诺的硬很多,比较干脆。但是前拨的不是特别好,其变速器的档次一直是趋于平民化的,能够被大部分骑友所接收。如果不是参加比赛的话,微转的变速器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现在市场上80%的自行车变速器,都是日本和美国的产品。国内市场1000元以上的自行车变速器,一年需求约800万套,95%的份额被日本禧玛诺和美国速联占据。"(据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余世光)

上面说的自行车变速器其实是指一整套自行车变速系统,它每一个零部件的协作来实现的,包括了花鼓、塔轮、前拨链器、后拨链器,链条,手柄、变速线和线管。

它通常包含6大部件,每个部件又由多个零件组成。但是为何在材料和加工设备都高速发展的今天还未能攻克,还让国外品牌独占鳌头呢?

下面这篇报道让我对自行车变速器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自行车王国为何受制于小小的变速器

新华网客户端2020-12-07 11:59:3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图为在河北固安举行的禧玛诺车迷节。

新华社资料照片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中国自行车企业订单接到手软,甚至一些厂商已开始谈2022年的生意行情火爆的同时,中国自行车产业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的问题暴露无遗。企业一边为不愁订单欣喜,一边为禧玛诺、速联等国际品牌变速器供应不足苦恼变速器是自行车传动系统最核心的部分,也是自行车产业链利润最大的环节。但这个市场长期被日本禧玛诺、美国速联等国际品牌占据为什么自行车王国会被小小的变速器“卡脖子”?

本期议事厅邀请了行业人士共同探讨这一话题拒绝共享单车火爆时的疯狂

主持人: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今年第三季度自行车出口金额达到11亿美元,创近25年来单季新高。自行车行情为何如此火爆?

余世光:今年中国自行车产业能赶上这一波行情,主要是因为我国短时间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企业顺利复工复产。疫情之下,为避免交叉感染,民众趋向使用个人交通工具通勤。据我所知,在欧美市场上,连仓库积压都一扫而空。行情出来后,要承接住,离不开企业自身努力。疫情之初,有人对今年的前景很悲观,但很多企业快速调整自己的销售策略,采取线上销售、线下服务的模式危中寻机。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疫情严重时,线上销售占70%左右。

梁霄凌:现在很多企业的订单排到了2021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甚至有的客户提出要谈2022年的订单。

刘春生:除了疫情因素,现在重视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也是销售火爆的原因之一。过去,消费者对自行车的需求主要是通勤,现在通勤和运动差不多一半一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客观上促进了自行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吴锦程:国内国外市场都增长了不少。、春节前后,大伙儿都待在家里,很多小孩就在小区骑骑车。国外很多工厂和大卖场都关闭了,订单涌向中国,但现在电子商务方便,亚马逊送货上门,国外消费者不担心渠道问题。疫情拉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消费者,重新回归自行车运动。

主持人:前些年,一些自行车企业在共享单车热潮中,盲目扩大产能,最终栽了跟头。面对这一轮的火爆行情,车企做何选择?

梁霄凌:今年的行情是被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偶发事件驱动的,并非行业基本面发生了多大的变化。现在,行业内部比较谨慎,除了原本就有计划扩大产能的企业,大多数车企,以及上游零件厂商,面对做不完的订单,更偏向选择添加临时人手,而非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所以,自行车行业不会出现前几年共享单车火爆时的疯狂。电子变速器或是国产品牌突破口

主持人: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国自行车企业不愁订单,却为海外零件商供应跟不上而苦恼。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自行车产能,但被称为自行车“心脏”的变速器,长期为日本禧玛诺和美国速联等少数企业垄断。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吴锦程:从4月中旬开始,海外市场拉动起来了,一段时间里国内零部件供应不上。目前缺口最大的是禧玛诺变速器。因为疫情,它在菲律宾、新加坡的工厂停产了。禧玛诺在中国设有工厂,但核心零件仍要从海外进口。我们四五月份下的订单,交付期都得到明年的七八月份了。今年八九月份下的订单,现在都没有一个明确的交付期回复。

梁霄凌:今年年中,禧玛诺供应跟不上车企订单的问题暴露出来。第二季度,国内企业已复工复产,但禧玛诺布局在其他国家的一些工厂,受疫情影响,生产没有跟上。到第三季度,它的生产基本恢复了,但因行情火爆,订单实在太多了,根本生产不过来。自行车变速器不是简单的通用零件。在制造工艺、品牌形象、市场推广等多方面的积淀,国外企业比中国厂商深厚得多。中国企业在技术、品牌、渠道等各方面,都需要时间累积经验。

余世光:现在市场上80%的自行车变速器,都是日本和美国的产品。国内市场1000元以上的自行车变速器,一年需求约800万套,95%的份额被日本禧玛诺和美国速联占据。以占据市场最大份额的禧玛诺为例,自行车一旦用上它的变速器,价格顿时上一两个档次。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响到禧玛诺全球生产线的稳定。它打喷嚏,国内车企就感冒,这样“卡脖子”的现象长期存在。

自行车各部件中,变速器的技术含量最高。它是精密复杂的机械系统,制造精度达到微米级别。小小的变速器在各种温度条件下,在长期使用磨损中,都要保持稳定,这需要相当高的技术含量。

其次,不论是禧玛诺,还是速联,国外企业的专利保护非常完备。他们通过严密的知识产权壁垒,阻碍其他竞争者进入行业。后来者一不小心就会侵犯他的知识产权。

另外,他们两家的品牌效应非常厉害。这跟他们长期重视产品技术质量、宣传服务、品牌建设以及专利保护是分不开的。

刘春生:专利是头号拦路虎。禧玛诺是百年企业,速联也有三十多年历史,据我所知,他们在中国申请了2400多件专利,在全球申请了五六千件专利。后来者要追赶,很多路被封死了。变速器看似简单,实则精密。它通常包含六大部件,每个部件又由多个零件组成。六大部件怎么配合好,从材料到结构,从压铸、锻造到碳纤维加工工艺,均有涉及。部件间的协调平衡是最难掌握的,外行人很难弄清楚该从何处着手。举个例子,变速的时候,国外产品响声清脆,我们的产品一开始没声音,这里涉及几十个弹簧的弹力的比例关系。我们花了三四个月才摸索出门道。国外品牌发展到现在,产品迭代了几十次,累积的经验值与我们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自行车变速器不像智能手机,一款经典的IPhone4给后来的厂商指明了道路。变速器品类上千种,眼花缭乱。即使市场追随者想学习借鉴禧玛诺,从哪一款学起,学会了有没有市场,如果不是长期在这个行业中摸爬滚打,很难搞清楚。

主持人:有网友认为,变速器被“卡脖子”,主要是因为这个细分市场的利润空间太小,资本市场不感兴趣。如何评价这个观点?

刘春生:自行车变速器的市场空间,当然不能和汽车行业比,但禧玛诺和速联两家企业的年净利润超过百亿元,有很多企业希望进入这个领域。但正如前面所说,因为禧玛诺和速联积淀非常深厚,后来者很可能花四五年时间,砸上亿费用,也冒不了一个泡。六大部件,总共100多个零件,其中1个零件出问题,可能影响另外100多个。其中逻辑关系,需要深入研究。而国内企业往往急于一两年就看到成果,很难静下心来做研发。蓝图创办至今,已投入了四五千万元研发费用,前面还有很多坑,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完善。另一方面,现在组装一架自行车的利润很低,车企难以负担高额的研发费用。这个行业又不像芯片、医疗器械等产业受社会资本青睐。我2013年创业,中途难以为继,差点放弃,机缘巧合引入了投资,才坚持到今天。

主持人:目前,国产自行车变速器研发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刘春生:自行车没有变速器,就像手机没有芯片。今年禧玛诺供不上货,我们做了一些替代。可以说,我们可以对国外品牌的某些系列实现国产替代了。变速器95%的产品性能指标,我们都能做到禧玛诺的水平,某些细小指标上,甚至可以超越它。但我们还需时间沉淀,相信再过三五年,某些领域有希望实现弯道超车,比如电子变速器领域。对方的机械变速器已迭代了几十次,遥遥领先。但在电子变速器领域,大家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的电子工业也不差,我们有希望从这方面突破。余世光:国产变速器经过我们行业技术人员的努力,质量上有了很大提升。我们不仅开发了机械变速器,还有电子变速器,同时形成了自己的专利和自主产权,完全避开了对方的专利壁垒。在夹缝中找突破口,蛮艰辛的,现在算是有了好的开端。

梁霄凌:因为禧玛诺供应跟不上,今年包括千里达在内的很多车企,都选择同国内变速器厂商合作。国产变速器和禧玛诺,在入门级产品的技术差距已经很小了。但禧玛诺在行业内深耕多年,不论是质量保障体系,还是生产团队的稳定等方面,肯定是占据优势的。疫情打破了市场平衡,国内变速器厂商获得了加速发展的机会,原本需5到10年走完的路,现在一两年就走完了。但疫情过去之后,能留下多少份额,要看厂商自己的能力。市场是最聪明的,车企会从产品质量、价格、品牌各方面综合考虑。我个人判断,国内厂商至少抓住机会把货铺到渠道中去了,等行情恢复正常,国产变速器多少能保留部分新增的市场份额。

吴锦程:禧玛诺供应不上,我们用美国速联、台湾微转替代一小部分。国内品牌知名度差一些,品质还需要沉淀和磨练。国外变速器对材料要求比较高,国内的钢材暂时替代不了。自行车王国地位短期难以撼动

主持人:自行车产业从欧美转移到日本,再从日本转移到台湾,现在到了中国大陆。转移过程中,对方在核心零部件变速器的生产制造上形成了垄断地位。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余世光:禧玛诺变速器代表的自行车产业高档零部件,它的生产体系已布局全球,但产品开发留在日本。个人认为,它的启示有以下几点——产品要做精、做高端。产品是企业的生命,没有消费者喜欢的产品,企业就没有生命力。禧玛诺以及速联,不断创新,不断开发新技术,值得我们学习。另外,国外企业不断申请知识产权保护,以此维护自己的垄断地位,这说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中国自行车协会在“十四五”期间,将组织国内零部件企业,成立工作组,重点突破关键零部件的基础供应机制,提升零部件性能和稳定性,形成自主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第三是品牌建设。中自协正在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同时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力度,建立完善品牌运行体系,增强核心竞争力。

梁霄凌:高端产品和先进技术,不是说转移就能转移的,涉及人才储备、设计管理水平,社会发展程度、法治环境等多个因素。资本是流动的,市场是自由的,最后还看经营者的决策。

主持人:中国自行车企业如何应对产业转移?余世光:产业链条重新布局是趋势。但再怎么调整,现在很多零部件还是从国内出口的。人力成本低的地区,产业链上下游基础还不成熟,目前影响不是很大。

刘春生:产业转移不可避免。现在很多工厂去越南、柬埔寨、乌克兰,还有葡萄牙,但目前转出去都是低端车,车架子从国内焊好再运出去。像中高端的崔克、闪电等品牌,生产制造还离不开中国。中国自行车王国的地位,短时间难以撼动。

梁霄凌:我们在俄罗斯、印度、菲律宾都有工厂。不单是自行车,轻工业往欠发达国家转移是大趋势,原因是人工成本。但除了人工,还要考量关税、质量等多个因素,现在中国自行车的综合成本,还是很有竞争力的。中国自行车产业有非常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车架、零配件、烤漆、橡胶轮胎,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全产业链。中国还有巨大的内销市场,本地市场不大的地区,成本很难降下来。

责任编辑: 詹婧

禧玛诺之所以在世界各地拥有如此广泛的爱好者及声望,主要是源于其指导自行车零部件生产的功能系统设计思想。禧玛诺打破了以往静态的、以单独零件为核心进行设计的思想,大胆采用了以功能零件为目的、以自行车系统的综合机能为纲的动态式设计方式,树立了其独树一帜的功能系统设计思想,创造了众多的革命性产品。不断推进着自行车的改革与进化。禧玛诺集团创立于1921年,总公司设立在日本大阪府。发展历史1921年Shozaburo Shimano创立禧玛诺钢铁厂,着手生产禧玛诺飞轮。1931年开始出口禧玛诺飞轮业务。1940年改组为股份公司,同时改名为禧玛诺钢铁股份公司。1951年改名为禧玛诺工业股份公司。1956年着手生产禧玛诺变速器。1957年着手生产禧玛诺内装齿轮式3速后花鼓。1960年开发冷锻技术。在日本首次研制成手把控制式三速花鼓。1965年在美国纽约设立禧玛诺美利坚联合公司。1967年开始生产Skylark变速器和自动连接器件。1970年于日本Yamaguchi辖区成立禧玛诺Yamaguchi股份公司。 新组建的渔具部开始生产鱼杆和卷轮。 1972 在西德杜塞尔多尔夫设立禧玛诺欧洲公司。发表自行车赛车零件DURA-ACE系列。股票在大阪第二部上市。1973年成立了禧玛诺新加坡公司。公司股票同时在大阪和东京第一部上市。1974年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成立了禧玛诺销售联合公司。1978年在美国成立渔具部销售办公室。1980年发表禧玛诺AX空气动力赛车系统件系列。1981年发表“1-2-3变档”齿轮转换系统。1982年发表山地自行车组件DEORE XT系列。1984年发表SIS和新的DURA-ACE系列。禧玛诺杯钓鱼系列比赛开幕。1986年合并禧玛诺美利坚公司和禧玛诺销售公司在加利福尼亚Irvine成立新的禧玛诺美利坚公司。1989年皇太子殿下Naruhito亲临日本Sakai总部视察。1990年成立禧玛诺马来西亚零件公司。1991年在日本Sakai建立禧玛诺自行车开发中心。公司名改为禧玛诺股份公司。于印度尼西亚成立P.T.禧玛诺 Batam。 同年禧玛诺RE-EX横贯日本MTB大赛开幕。并发表山地车零件禧玛诺XTR系列。1992年于日本Sakai开设禧玛诺自行车中心和自行车博物馆。同年在中国江苏省昆山市设立禧玛诺昆山自行车零件公司。1995年禧玛诺股份公司直接接管禧玛诺Yamaguchi和禧玛诺渔具销售公司。1996年禧玛诺研发双控手变,命名DCL,并使用在新款的DURA-ACE 7700套件上。1997年发表自动换挡的Auto-D后花鼓。同年建立物理运动部。1998年公司通过ISO 9002认证。建立意大利制造工厂。 同年Dura-Ace自行车赛车零件系列发表25周年。1999 发表禧玛诺航空变速系统。同年发表公路赛车轮圈组。2000年通过ISO14001/9001认证。发表数字化集合智能自行车零件概念。禧玛诺并入法国的Ets. Bertin的发行商。2001年建立禧玛诺捷克共和国分厂和禧玛诺上海分公司。2002年建立禧玛诺台湾分公司2003年禧玛诺(昆山)渔具有限公司和禧玛诺(天津)自行车零件有限公司成立2005年禧玛诺熊本公司在日本成立2006年禧玛诺(连云港)实业有限公司成立2007年禧玛诺拉丁美洲公司成立R&P Pawlak Sp. Z o.o. 加入禧玛诺2008年PEARL IZUMI 美国加入禧玛诺2009年Dura-Ace 7970电子变速发布2011年禧玛诺(柬埔寨)有限公司成立2012年禧玛诺(上海)更名为禧玛诺(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发展阶段STJ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03年04月STJ在天津正式注册2003年10月STJ工厂动土兴建2004年07月STJ一期工程竣工2005年10月STJ一次性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个体系的认证2005年12月STJ二期工程动土兴建俱乐部禧玛诺自行车俱乐部始建于2002年5月1日,吸纳广大自行车爱好者,拓展群众性的自行车活动,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为宗旨,提高中国自行车运动的方向.现有俱乐部成员25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俱乐部成立至今,已组织大型活动数多次。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紧紧依靠广大车迷朋友,努力发展自身群众性、专业性的优势;以策划、承办各种层次的竞赛、培训和交流为载体;以拓展技巧性、趣味性、探险性为主的“发烧级”运动为重点;不断扩大和提高群众性自行车运动的规模、水平和影响力。产品介绍Shimano产品档次划分运动级别的山地越野用套件,从高到低的名称依次是:XTR、XT、SLX、Deore、Alivio、Acera、Altus、Tourney,更低的SIS、mf之类民用变速不在此列,另外还有Zee(介于XT和SLX之间,适用重型XC和AM)、Saint(介于XTR和XT之间,适用于DH和FR)、适用于BMX的DXR,Capreo。运动级别公路用套件,从高到低的名称依次是:Dura-Ace、Ultegra、105、Tiagra、Sora、Claris,更低的用于民用的A050和SIS。

“自行车变速器是自行车传动系统最核心的部分,相当精密和复杂,占到了整车价格的40%左右,也是产业链利润最大的一部分。”蓝图科技创始人刘春生告诉记者。

珠海蓝图控制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图科技”)即是前述自行车企业的国产替代方案合作供应商。创立蓝图科技以前,刘春生在美国SRAM有8年参与自行车变速器研发的工作经验,“这个市场大约有95%是被日本SHI-MANO和美国SRAM长期占据的,变速器是他们的顶级旗舰产品。”

2020年11月26日,国内一家知名老牌自行车企业负责人陈文华(化名)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上游有两种零件对整个产业有制约。

一方面是国内精密零件的供应问题,尤其是重资产投入、靠熟手工制造的产品,企业主并没有特别大的意愿在短时间内把产能提上来。

另一方面,在中高档的产品类别里,公司通常会采用进口日本SHIMANO、美国SRAM的变速器,但现在这些企业的交期很长。“在过去二、三十年里,除了一些极度高端的核心部件,大部分零部件陆陆续续完成了国产化,但一直以来只有像变速器、传动系统,就像汽车的发动机那样,一直没有能实现国产化,并且得到世界认同。“蓝图科技和陈文华的公司在这次合作前,已经大约有两年的磨合基础。“他们是优质客户,最早的合作其实不多,每个月大约是2、3千套,我们也是初创,他们对我们产品稳定性等还是有顾虑的。”“3月,他们来的时候就带了大约一两万套的订单,交货期是1个月左右。”刘春生称,自那以后,新增的订单就开始按月增加。“我们以前是30个工人,后来加到60个,现在是300个工人,陈文华的公司订单就每个月、每个月,翻倍的下,现在每个月是30万套左右。”除此之外,业内别的新增订单也开始来,和陈文华公司的情况相似。“以前,不管国内外的企业,都用习惯了日本、美国的变速器,并不愿意尝试新的。这些龙头企业几乎垄断整个行业,而今年他们的交货要求变得很苛刻,要预付金、要一年的交货期。”刘春生说。“我们现在做主力供货商的,一般控制在35天交货,快速反应、不需要预付金,交易条件也很灵活。”刘春生说,两家龙头的变速器生产企业的利润是“非常高,净利润在50%以上,也不愁卖”,国产可以把利润再降一半,对企业来说也很有吸引力珠海蓝图简介珠海蓝图控制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中高端自行车变速器研发设计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全球自行车传动系统生产商和整体方案解决商品牌之一。拥有58项自主核心专利和全球布局思维,获得珠海清华科创、佛山黄飞鸿、广州国民投资风投,目前已完成独立研发中心和法务部建设,产品已经应用于国内各大品牌自行车。公司起步以中高端变速系统为主打,先后与国内一百多家客户建立了销售合作关系。

蓝图最早创立于2012年,和其他几家国产自行车变速器厂商一样,创始人刘春生也有长期在SRAM公司工作的背景。自主创业后,蓝图致力于山地车/民用级自行车套件的研发和生产,逐渐获得了多个国产自行车品牌的OE订单。2016年从中山坦洲搬迁至珠海金湾之后,蓝图公司也在高端产品以及公路车产品上有了新的布局。坚定创新,稳步发展 珠海蓝图变速器总部参观2020-08-31 14:40:40 出处 : Biketo.com|美骑网 作者 : Fun倪 评论 : 16 珠海蓝图是中国自行车传动系统生产商和整体方案解决商品牌之一,在国际品牌的专利围墙之下依旧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打破了垄断,填补了我国在自行车变速器领域的空白。近年蓝图还推出了12速、13速等领先变速器套件,而今年更是推出了具备广泛兼容性的无线变速器,展现出了强大的研发实力,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国家工信部的重视。8月29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司长及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珠海市各级领导一行人前往珠海蓝图参观指导,下面请看美骑网带来的报道。蓝图的创始人刘春生先生正在为领导们分享一些变速器的知识。刘总为大家展示蓝图最新的13速山地车套件。蓝图目前最高级别的13速后拨。目前自行车变速器共涉及2400多份专利,技术壁垒非常高。这意味着想要自己开发一套变速器,分分钟就要踩进“专利雷区”,所以对目前已申请过的每项专利都要烂熟于心。两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带来了很多优秀的产品。变速器导板的样品,蓝图在高端产品上已经使用了碳纤维材料。蓝图今年发布的重磅技术:无线电子变速系统,通过无线指拨控制外置拉线器,实现无线变速的功能,支持多种拉线比,兼容性出色。大家都对蓝图变速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蓝图自身对于产品有很高的要求,都要进行严格的测试才能上市。每一只变速器都由工人精心装配。蓝图工厂也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促进了周边的发展。受疫情刺激,全球自行车市场需求猛增,导致很多关键零部件供应不上。而蓝图自复工以来便加足马力,保证订单按时按量出货,为自行车产业的恢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2013年至今,蓝图变速器凭借出色的产品逐渐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其品质和出货效率也得到了很多客户的肯定,而蓝图在专利上的突破更是打破了国际垄断,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未来我们也希望蓝图能带来更多优质出色的产品,在核心技术上超越竞争对手,做出最好的变速器。相信即便是刚入门的吃瓜车友,对各大套件厂商之间的专利大战也会略有耳闻。少数两三家技术实力雄厚、历史悠久的大厂早已在全球各地申请了大量极具价值的专利,甚至是自身产品不会使用(或者尚未使用)的技术也会防御性的注册,以防竞争对手有施展的空间。因此,对于三大套件厂商之外的厂商而言,想要进入变速套件这个领域,无异于戴着脚镣跳舞。微转作为“外卡选手”中的佼佼者,在主流市场上颇受阻力;传了100年要做公路车套件的FSA,也只是直到最近才凭借“半无线电子变速”套件WE突出半个身位(目前还是无限期货状态);国产厂商中的顺泰凭借“夹在大小S中间”的变速逻辑,推出Empire公路车套件更是不易。可以想见,专利大棒是横在所有厂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对于蓝图来说,同样如此。

自行车变速器卡脖子的由来


自行车变速器卡脖子的由来


自行车变速器卡脖子的由来


自行车变速器卡脖子的由来


自行车变速器卡脖子的由来


自行车变速器卡脖子的由来


自行车变速器卡脖子的由来


自行车变速器卡脖子的由来

上一篇新闻

10条地铁将同时在建!南京2018年479个重大项目出炉

下一篇新闻

韩都衣舍X新锐艺术家许京甫 全新联名<治愈电台>系列玩趣来袭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