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风险周末版——火柴如果是中国人发明的,那为什么叫洋火
周末版
现在要说起“洋车”“洋火儿”“洋蜡”“洋面”……这些名词儿,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 其实就是自行车、火柴、蜡烛和白面。 其中火柴随着打火机以及其他取火工具的出现,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那么, 这些东西为什么要加个“洋”字? 很简单,当时都是从洋人那边搞过来的,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进口的。
普遍认为,现代火柴是由英国人于 1827年发明的,J·沃克把氯酸钾和三硫化锑用树胶粘在小木棒端部作药头,手持小木棒将药头在砂纸上用力擦划,就能发火燃烧。
根据历史资料,最早的火柴是我国在公元577年发明的。 当时是南北朝时期,战事四起,北齐腹背受敌,物资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种,烧饭都成问题。 当时后妃和一班宫女将硫磺沾在小木棒上,借助于火种或火刀火石,能很方便地把“阴火”引发为“阳火”。 这可视为当前记载中原始的火柴。
据北宋人陶谷的《清异录》记载: “夜有急,苦于作灯之缓。 有智者,批杉条染硫磺,置之待用,一与火遇,得焰穗然。 既神之,呼引光奴。 今遂有货者,易名火寸。 ”这说明,北宋时期民间百姓已流行用一种涂上硫磺的杉木条引火的方法。
到了南宋时期,杭州的大小街道上,已经有了出售火柴的小贩,只不过当时并不叫“火柴”,而是“发烛”,其流行范围也比较小。 到了明清时期,“发烛”一词更为大众化,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一书中提到: “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碎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 ”不过,古代的“发烛”虽能熊熊燃烧,却只用于引火,不能像火柴一样自行发火,因此不能算作现代意义的火柴。
在欧洲,火柴出现于古罗马时期。 当时一些小贩,将木柴浸泡在硫磺中出售。 这种被浸泡在硫磺中的木柴本身并不起火,而是可以用来引火。 人们用铁块撞击火石,让溅出的火星落在这些木柴上,就能获得火种。 到了中世纪时期,欧洲人又用芦苇取代了木柴,成为引火的材料。
不过没有历史证明,说现在的火柴是根据我国早期的火柴技术发明的,但结合历史,许多研究者认为,这项发明很可能是由欧洲旅游者直接从中国带回的。 其中一种说法就是马可波罗把中国早期的火柴技术传入欧洲,后来欧洲人就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改进一度被中国人称为“洋火”的火柴。
1844年,世界上开始出现无磷火柴,它最早出现在瑞典,又叫瑞典火柴。 这是火柴发展史上一次大的革命,这种火柴头是用三硫化三锑、氯酸钾等化学药品制成的。 只有在涂了红磷的摩擦面上摩擦,才能燃烧,在其他表面摩擦则点不着。 因此,当时每包火柴中都附有一个摩擦面。 后来,又把摩擦面贴在火柴盒两侧,这就成了我们今天常用的火柴了。 这种火柴又叫安全火柴。 这项发明由于制作工艺复杂,长期未能走出实验室。 直至1862年,被后人称为“瑞典火柴工业之父”隆德斯特鲁姆终于大批量地生产出安全火柴。 瑞典安全火柴在1855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引起轰动,并荣获银牌。
外国火柴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输入我国的,所以人们把火柴称为“洋火”或“洋取灯”。 火柴进入我国的最早记录是孙玉璋撰《异闻琐录》一书, 文中说 道: “道光间,英夷所贡杂物,多淫巧好玩,中有自束火者,长仅盈寸,一端五色洋药,擦之而火爆发。 士大夫见之莫不惊奇,叹为鬼物。 今各大商埠均有市者,唯索值奇昂,非豪商显宦无力求之耳。 ”
当初火柴在清廷被视为宝贝,只在宫廷里的重要宴会上或盛大节日里由大臣们使用,庶民百姓是根本见不到的。 到19世纪末期,瑞典资本家在我国开办了第一家火柴厂,生产“凤凰”牌火柴,这是我国最早的火柴工厂,但机器设备和商标都是从瑞典运来的。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山西巡抚胡聘之等筹资创办山西火柴局,厂址设在太原三桥街。 这才正式有了我国自己创立的火柴厂。 火柴局仿造瑞典五色火柴,以筒为装,每筒100根,日产500筒。 以后,我国兴建了更多的火柴工业。 1930年前后, 民族资本家刘鸿生开办的“大中华火柴公司”,生产赤碳面的“美丽”牌火柴。 这种火柴在与外商竞争中,获得了优势,远销到马来亚、菲律宾、新加坡、南洋群岛一带。 刘鸿生被当时国人称为“火柴大王”。
- E N D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