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号称天下无敌的梨花枪法竟创自一个青春美少女,戚继光赞叹有加


号称天下无敌的梨花枪法竟创自一个青春美少女,戚继光赞叹有加

一代武侠小说宗师金庸的作品可谓魅力无穷。

自从香港83版的《射雕英雄传》电视连续剧创收视纪录后,《射雕英雄传》一书即被不同地区(包括台湾地区、新加坡、越南等等)影视制作公司进行翻拍。而不论翻拍的水平如何,都会掀起新一轮的收视热潮。

今年,2017年,又有一版新的《射雕英雄传》电视连续剧在网上热播,再次引发万民浸入到金庸大师所营造的江湖武侠世界中去。

《射雕英雄传》一开篇,就涉及到一个沉重的话题。

号称天下无敌的梨花枪法竟创自一个青春美少女,戚继光赞叹有加

说,河北说书人张十五从金国占领区南逃到南宋都城临安近郊的牛家村说书,说《叶三姐节烈记》,说的是沦陷区汉人遭受金人摧残蹂躏的悲惨故事。

一段书说完,张十五无比愤慨地说:“为人切莫用欺心,举头三尺有神明。若还作恶无报应,天下凶徒人吃人。可是那金兵占了我大宋天下,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却又不见他遭到什么报应。只怪我大宋官家不争气,我中国本来兵多将广,可是一见到金兵到来,便远远的逃之夭夭,只剩下老百姓遭殃。”

张十五的话激起了同样从沦陷区逃到江南的义士郭啸天、杨铁心的共鸣,两人齐声高呼道:“我两兄弟原是山东人氏。只因受不了金狗的肮脏气,三年前来到此间,爱这里人情厚,便住了下来。刚才听得先生说道,我们住在江南,犹似在天堂里一般,怕只怕金兵何日到来!”

号称天下无敌的梨花枪法竟创自一个青春美少女,戚继光赞叹有加

……

金庸实在不负武侠小说宗师之名,三个人物间的寥寥对话,就把南宋、金对峙局面下南、北方百姓的生活现象作了鲜明刻画和对比。

不用说,生活在北方沦陷区的百姓是悲惨的,他们不知何时才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年年都是“遗民泪尽胡尘里”。

不过,这些百姓,也不都全是忍气吞声地活着,也有拔刀而起,拼着一身剐与金国统治者死磕到底的。

益都(今属山东)人杨安儿便是这样一位抗金大英雄。

杨安儿原名杨安国,益都武术名家,以卖鞍材为业,人称杨鞍儿,后讹称为杨安儿。其于金章宗泰和年间聚众起义,起义者穿红袄作标记,故名“红袄军”。

1212年,蒙古大军围攻金中都,金国上下乱作一团。

杨安儿势力迅速膨胀,拥众有二十万人,抚有莒州、密州、莱阳、登州、宁海、潍州等地,称王号,置官属,立年号天顺。

可惜的是,1214年,金宣宗向蒙古屈膝求和成功,缓过了气来,以倾国之力前来围剿杨安儿。

杨安儿兵败入海,被舟人陷害,堕水而死。

杨安儿虽死,但他的事业并未终结。

杨安儿有一个妹妹,名叫杨妙真,排行四,人称“四娘子”,端的是天香国色,妩媚动人,却勇悍善骑射,小小年纪,自创有一套九转梨花枪法,未逢敌手。

号称天下无敌的梨花枪法竟创自一个青春美少女,戚继光赞叹有加

潍州人李全,出身武术世家,使一条镔铁大枪,枪挑八方,纵横山东,人称“李铁枪”。

“李铁枪”听人说梨花枪法精妙绝伦,心中不忿,曾专门到益都找杨妙真比试。

这场比试过程,有不同的两个版本。

周密《齐东野语》载,李全与杨妙真“酣战,终日无胜负”。第二日,李全先“令二壮士执钩刀夜伏筱中”,然后再登门约战,靠埋伏者的帮助,用刀钩止杨妙真的马足,终于取胜。

宇文懋昭《大金国志》记载,杨妙真其实并未与李全动手比试,而是“飞马植枪,深入一尺”,让李全“飞马而拔之”。可是,“全不能拔,下马屈服”。

不管从哪个版本来看,杨妙真的功夫都是在李全之上。

杨安儿死后,杨妙真接管了哥哥的部队;而李全也不愧是乱世中一名顶天立地的好男儿,在杨安儿称王时,他与兄李福等人在潍州发起起义,响应杨安儿,攻打临朐,进取益都,响震一时。

杨妙真虽然接管了哥哥的部队,但进退失据,无奈之下,率部前去与李全会合。

在接下来的烽烟岁月里,两人同患难、共进退,建立下深厚感情,结为夫妇。

史料载:杨妙真不但“花枪天下无敌手”,而且通晓兵法,有勇有谋,爱护兵卒,深得军民爱戴,在军中被尊称为“姑姑”。

杨妙真所领导的红袄军组织严密,英勇善战,军械虽不如金兵,但“心协力齐,奋不顾死”,屡败金兵,在山东打出了一片局面,被宋廷封为山东忠义军。

宋嘉定十二年,李全俘杀金国“四驸马”,凭战功进封刺史,杨妙真也因此被封为“令人”。

不过,南宋统治者始终对红袄军心存猜忌,密令镇江滁州兵马攻打李全、杨妙真夫妻。

李全在扬州城外一个叫新塘的地方中伏,马陷泥淖,动弹不得,惨遭乱箭射死。

李全的死法,与南宋初年的抗金英雄杨再兴是一样的,当时,杨再兴马陷小商河,被金兵乱箭射死。不过,杨再兴是死于抗金事业,死得其所。李全却是死在自己人的箭下,真让人倍感悲愤。

丈夫被害,杨妙真对南宋朝廷恨之入骨,提兵与宋军交战。

号称天下无敌的梨花枪法竟创自一个青春美少女,戚继光赞叹有加

值得一提的是,杨妙真曾据摩云崮阻断宋朝发来的千军万马。吃了败仗的宋朝将军写了一首诗,命人凿在摩云崮崖壁上,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称:

王师浩荡似鲸吞,

倒海排山如卷尘,

今念清波杨府事,

暂留小命显皇恩。

诗的开头写得很威风,结尾却灰溜溜地找借口说,姑且念在清波府杨家将保大宋的忠心上,暂且不杀你,以显示皇上的恩典。

杨妙真读了这首诗,也题了一首,同样刻于在后面的崖壁:

官家小儿不知羞,

武艺何曾过半头,

本寨临时睡一觉,

花枪底下把魂收。

号称天下无敌的梨花枪法竟创自一个青春美少女,戚继光赞叹有加

不管怎么样,杨妙真一支孤军终不能与南宋一国相抗。但她又不能投靠杀兄仇人金国,最后,迤逦向北,投入了蒙古。

后来蒙古、南宋之间爆发全面战争,杨妙真曾参加了对淮南的进攻,并出任按赤台的副手。南宋大臣袁甫在《陈时事疏》里有提到:“台与逆全妻,将自山东窥我淮甸。”其中的“台”指的是赤台;“逆全妻”则是说杨妙真。

号称天下无敌的梨花枪法竟创自一个青春美少女,戚继光赞叹有加

杨妙真为蒙古军屡建功勋,曾去和林朝见窝阔台皇帝,被升为山东淮南行省。

杨妙真名义上受蒙古招安,实则保持独立,她以“避牝鸡司晨之讥”为由辞官。当时任中书令的耶律楚材曾专门写了一篇《答杨行省书》劝杨妙真“无忘北阙之恩”,安心供职。

但杨妙真最终还是辞政,专心经营自己在山东的地盘。

1234年,杨妙真病逝,其子李璮接替了母亲的事业,据有山东东部40余城。

不久,元军进讨,李璮战死于济南大明湖。

杨妙真夫妇、儿子虽死,但杨妙真的九转梨花枪法却流传了下来。

明朝抗倭战神戚继光曾在《纪效新书》里载有该枪法及图解,并高度评价梨花枪法:“长枪之法,始於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其妙在於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精用不滞,又莫贵於静也,静而心不妄动,而处之裕如,变幻莫测,神化无穷。”

何良臣在《阵纪》中也高度评价说:“天下无敌者,惟杨家梨花枪法也。”

上一篇新闻

大别山里的“天香茶王”(连载之十四:让全世界人民受益)

下一篇新闻

沉香入门之惠安系与星洲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