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海岱新闻 济南这2处老建筑,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海岱新闻 济南这2处老建筑,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在济南上新街南端,

有一个复古风格的大宅子,

整个建筑群壮观大气,气势恢宏,

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不过可能很少有人能够叫得出名字

——万字会旧址

而就在几天前,

这里和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

一起入围了第三批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

万字会旧址,早在2006年5月就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次它又入选了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使得这座饱经沧桑的历史建筑又增添了一个值得骄傲的名号。

该旧址南北长约215米,东西宽约65米,主要建筑面积约42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晚清建筑风格的大型宫殿庙宇混合式建筑群。它的独到之处,是创造了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完全模仿宫殿大木做结构的典型实例,在全国范围内也十分罕见。

1

30米长照壁比北京九龙壁还高大


11月27日下午,记者前来探访万字会旧址。只见建筑群的东小门旁边,挂着的“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牌子格外醒目。从门口北望,上新街西侧高大雄伟的万字会旧址围墙,衬托得整个街巷细长幽深。

海岱新闻 济南这2处老建筑,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走进入院内,在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技术资料室主任、副研究馆员吕承佳的领引下,记者先来到建筑群位于中轴线的二进院正门。从门口往南看,是整个建筑群前院的南围墙,在围墙的正中,有一面高大的无殿顶照壁。只见照壁的墙体是用大型方砖砌筑,两侧和中心位置,均有用黄绿琉璃构件装饰的花卉图案,底座为须弥座。


海岱新闻 济南这2处老建筑,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吕承佳介绍说,这个照壁长约30米,高约6米多,应比北京北海公园的九龙壁还要高大,如此大体量的照壁十分罕见。另外,一般照壁要么建在大门外,要么建在大门内,这个照壁却直接建在围墙上,和围墙合为一体,这样的情况也十分罕见,至今不明原因。


海岱新闻 济南这2处老建筑,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吕承佳边走边解释说,这个建筑群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建筑布局手法,前后共有四进院落,沿中轴线依次为照壁、正门、前厅、正殿、晨光阁等主要建筑,两侧东西厢房以廊相连。中轴线上各建筑由南往北,逐渐抬高,层次分明,使得整组建筑群看起来宁静幽深、富丽堂皇。

2

核心建筑晨光阁堪比雍和宫万福阁


绕过前殿,进入第三进院落。这个院落更为壮观大气。里面寂静无人,宽大的主甬道用大方砖铺成,甬道直通后殿。后殿为九开间庑殿顶建筑,体量比前殿要大。

建筑的房檐上挂着风铃,屋脊上有望兽,斗拱虽是钢筋水泥做成,但做工精细,和木斗拱相比毫不逊色。两侧的连廊,也设计得是十分精巧别致,廊檐下雕梁画栋,有许多精美的彩绘。一些斗拱的出头处,绘有莲花、或“卍”字图案。


海岱新闻 济南这2处老建筑,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由后殿回廊再往北走,就进入了万字会建筑群的第四进院,也就是后院了。后院前面左右两侧各有一座重檐八角亭,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十分精致。

说起这个院落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其中一个就是高大气派的晨光阁了。晨光阁主楼为三开间,东西两配楼为两开间。整个建筑错落有致,顶棚彩绘精美靓丽。晨光阁称得上这个建筑群中的核心建筑,也可以说是最精美的建筑。其建筑形式很像北京雍和宫的万福阁,建筑档次也很高。


海岱新闻 济南这2处老建筑,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3

56幅精美彩绘记录老济南风景


“整个万字会建筑群装饰的木雕、石雕,刻工精细,构图丰富多彩,充分展现了我国精湛的传统雕刻艺术。”吕承佳主任介绍说。


海岱新闻 济南这2处老建筑,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分布在建筑群中的56幅彩绘作品,十分传神精彩。这些彩绘的画面反映的都是老济南的景色,没有一幅是重复的,画有大明湖、趵突泉、灵岩寺等景点。由于彩绘的颜料采用的都是天然矿物质,并且着彩较厚,至今仍然退色很少,画面仍然清晰。

万字会旧址


海岱新闻 济南这2处老建筑,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据介绍,万字会旧址也叫“母院”或“道院”。

“母院”的名称来源于民国初年世界红卍字会济南道院,是1921年由滨州人杜秉宾等在济创建的,至1939年国内各地建道院436处,在我国香港、神户、新加坡等地建道院修道点200余处。济南因是始创地故被奉为总部和母院。

据了解,当时的济南道院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门生萧怡九、朱兆雪、于皋民等设计,由元兴工厂和恒茂工厂承建,总监修为陶继光。它是济南近代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仿古建筑群,在我国近现代建筑史上有非常高的地位,这次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确实是实至名归。

1948年红卍会被取消后,该建筑群被山东省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接管。1956年后,为山东省博物馆陈列室。1995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移驻该院办公,一直到现在。

吕承佳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已经另外选址新建办公楼,明年底或后年,他们将搬离此地。至于以后这里做什么使用,是否对外开放,要等主管部门的批复。


原胶济铁路建筑群


海岱新闻 济南这2处老建筑,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该建筑群位于天桥区经一路路北,北临济南火车站,建设于1904-1915年间,主要包括原胶济铁路济南站、办公用房、车站邮局和站长室等,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可以说,它见证了济南乃至全国铁路发展的历史。其建筑在新型材料应用、建筑立面艺术处理手段等各个方面都代表了当时的建筑水平,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济南共3处入选

记者了解到,“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评选,是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始创,极具权威性。2016年,首批98个项目的名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宝蕴楼公布;第二批100个项目的名录于2017年在安徽池州发布,济南的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入选。从2016年第一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公布至今,加上今年入选的两处历史建筑,济南市总共有3处入选。其中,这次入选的另一建筑群——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曾在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生活日报记者 郭学军

上一篇新闻

喜看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下一篇新闻

三名优秀创业者分享经验与心得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