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我们下沙这些年(下)

我们下沙这些年(下)

张宇灿 郭峰 陈素萍 应陶 陶青/文 郑体兵/摄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勤劳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今年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25周年,25年艰苦奋斗,25年铿锵前行,25年春华秋实。开发区人用辛勤汗水滋润了下沙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

25年的发展历程中,开发区人始终牢记“人民给我一方土,我还人民一座城”的庄严承诺,勇于改革创新,敢于直面曲折,善于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昔日的滩涂地崛起了一座现代化新城。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站在新的起点,迈入新的征程,开发区人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励精图治,迎接更大的挑战,实现更新的跨越,拥抱更好的未来!

效力大都市

建设宜业宜居宜学美丽新城

2001年,新一轮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启动编制,首次提出杭州未来城市空间布局要着力形成“一主三副六组团”的格局。为助力构筑大都市,作为副城之一的下沙新城围绕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三大目标”,加快了从“建区”向“造城”的历史性转变。

2004年之前,开发区规划布局主要以工业区和高教园区为主,居民绝大部分为12个村的原住民。城市化转型,首先要从“撤村建居”开始。

2005年,开发区启动撤村建居工作,全区12个村采取整村拆迁、临时过渡、多层公寓集中安置的方式实施城中村改造。

“拆迁工作,难啊!”下沙社区居民漏君锋经历了整个拆迁过程。他回忆说:“因为各种因素,很多村民都不愿意拆,我家旁边有户人家就一直不同意,工作人员经常半夜还在他家里劝导。”

完成了12个村的整体拆迁,开发区整整用了3年。拆迁之后就是安置,自2011年实施回迁安置以来,到2017年底,开发区已完成湾南社区、头格社区等12个社区的安置工作。至此,下沙“城中村”成为历史,下沙也成为了杭州市第一个实现回迁安置“清零”的区域。

“建区”侧重的是“筑巢引凤”,而“造城”则更需要吸引人流。如何吸引人流呢?加快房地产开发和商业配套设施建设显得极为重要。为此,开发区整合各方力量,主动到全国各地推介、招商引资,吸引了一大批名商来到开发区。龙湖、保利、宝龙等知名房地产企业,杭州首站纷纷选择了下沙。

宝龙地产杭州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是说:“当初下沙人口并不多,但是我们看好这里,它作为较早的国家级开发区,享有多方面的政府政策支持,同时,宝龙下沙项目所处的大学城北板块,拥有浙江省最大规模的高教园区,集聚约25万名师生,商业潜质巨大。”

商业配套的完善,带来了人流的涌入。数据显示,2011~2015年,开发区规划建设了440万方商品住宅、30万方人才专用房、140万方拆迁安置房、100万方外来人口公寓的多元化住宅保障体系。

面对开发区“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城市经济的增长不再依赖于大规模工业品生产,而更多地依赖于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空间对人才、技术的吸引力和城市生态竞争力。

2013年,开发区启动“美丽东部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同年,全面开展水环境保护和整治;2015年起,启动实施3年大气污染防治计划;2016年,区内12个企业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施工,并同时开展区域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等多方面工作。

持续多年的环境治理提升,如今的开发区已获评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宜业、宜居、宜学的下沙新城,正向着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不断转变。这里,目前已集聚了70万人口;这里,地铁一号线、之江东路、德胜快速路等实现主城半小时“无缝链接”;这里,将为“拥江发展”时代的杭州不断助力。

开发金沙湖

绽放东部“城市之眼”光芒

时光仿佛善于魔法,赋予一片土地万千变化。

下沙,地处钱塘江畔,与水相生相伴,有“水韵新城”之称。多少年来,钱塘江、幸福河,无私润泽着这片土地,滋养着生生不息的一代又一代下沙人。

改变是下沙与生俱来的基因,如同水一般流淌于开发区的骨肉血脉中。如果说开发区的发展承载着下沙25年的历史,那么金沙湖则浸润着下沙新城10年发展的轨迹。从酝酿到塑造再到成形,变化的不仅是金沙湖,更是开发区整体发展的思维跃升与不断开阔的视野和格局,以及对长远发展的深度考量。

没有湖泊的城市,性情总显粗犷。一个湖,是一个城市的眼睛,是生态环境的硬性指标,更是综合竞争力的软性体现。2008年,江河环绕的下沙开始酝酿金沙湖的规划,描绘善睐的东部“城市之眼”。这个杭州最大的人工湖,面积相当于西湖北里湖的90%,与昆明翠湖和济南大明湖相近。

2009年春节过后不久,金沙湖开挖正式启动,各种棘手问题也接踵而来。由于湖区地块为滩涂地质,渗透性较好,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得先做验证,比如为确定用哪种湖底泥才能更好防渗水,曾挖了好几个“小样”以及一片50多亩的区域,先做三个月的实验;又譬如,为了考察湖边人造沙滩的沙子,多次远赴沿海各地调研考察,最终才从威海确定沙源,辗转运抵金沙湖边调配铺垫。

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其实是金沙湖进度缓慢的众多因素之一。金沙湖规划腹地曾是下沙集镇所在地,农贸市场、供销社、邮局、卫生院等一系列拆迁遗留问题,更让二三期的建设“举步维艰”,贯穿下沙南北的金沙湖下穿隧道甚至因此停工好几年。

保证工程质量本身的压力就已巨大,而社会对金沙湖项目的关注更是远超人们的想象。金沙湖启动建设后,未来的预期被无限放大,周边的房价高涨。由于建设进度的缓慢,房价随着楼市波动潮起潮落,坊间对于湖挖不挖的议论,时不时流传着。

2017年,开发区吹响“三次创业”的号角。近50名工作人员,组成专班奔赴一线,挨家挨户劝导,算经济账、算法律账。仅用两个月时间,下沙集镇57户签约、拆除,金沙湖规划区域内的遗留户全面“清零”,拖了十年的拆迁“硬骨头”终于啃下,金沙湖建设随即紧锣密鼓地持续推进:2月二期工程开工,3月三期工程开工,10月湖体基本成型,11月正式注水,12月底注水完成……

蓄水完成的金沙湖,静如碧玉,淼淼烟波,风姿卓越,更显下沙新城“明眸善睐”的秀美。金沙湖隧道的通车、湖畔中心的落成、大剧院的规划出炉,一个个好消息纷至沓来,金沙湖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有湖的城市,才能散发出万种风情。一道夕阳斜卧于湖面,摇曳着橙色的光芒,鸟儿不停划过湖面追逐着。年轻的创业者慢跑在繁花簇锦的绿道中,孩子们嬉戏在湖边的沙滩上,老人们相约在湖边散步……空气中充满湖水的清澈气息,微凉的风吹得人如痴如醉,在喧嚣的城市中,回归自然,这才是生活原本的面貌,是下沙这座新城能给予你安定和前行的力量。

有湖的城市,总是让人心生向往。未来的金沙湖畔,媲美悉尼歌剧院的1200座大剧院落成,国际会议中心、文体中心交付使用,环湖四周的金沙湖公园全面完工,2000余车位的地下停车场启用,一个集行政办公、商务金融、产业总部、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国际化CBD商务区将完美呈现,辐射杭城东部。

打造双小镇

构筑下沙“双创”主平台

下沙科技城内,除了大学城、产业园区、综合保税区,两个“高科技”打造的产业小镇,正在迸发勃勃生机。一个是杭州医药港小镇,主打生物医药产业;一个是大创小镇,聚焦创新创业,均已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作为“拥江发展”产业带的重点板块,两个小镇是开发区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也是全区创业创新最主要的承载点。

“这里集聚了人才、资本、平台、研发机构等各类要素。特别是医药产业上下游企业已经形成一个产业集群。”杭州和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我省规模最大的专业药品研发机构之一,对于选择落户下沙,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倪晟表示笃定和庆幸。

曾经,这片土地是下沙草莓的种植地,大棚遍地。现在,规划3.4平方公里的杭州医药港小镇,产、学、研、资正交融发展:云集海内外英才,生物医药从业人才超过2万名;坚持大项目带动,奕安济世、华海药业、九洲药业、科惠医疗、贝瑞和康、歌礼生物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至沓来;构筑海量级平台,国家级孵化器、加速器、生命科技中心等载体正在建成;打造全链式生态,已配置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院、国家新药安评中心浙江分中心、浙大一院杭州医药港临床试验中心,集聚了一批生物医药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小镇功能配套和生态环境建设也被定为重头戏。靓丽的小镇客厅、温馨的人才公寓已经投入使用,高端的教育医疗资源,完善的商业配套、多功能的文体中心、优美的生态景观正在建设,将打造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美丽家园。

生物医药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开发区目前已落户生物医药企业480余家,实现年产值250亿元。杭州医药港小镇镇长卢建军介绍说,未来要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技研发型医药小镇,计划到2020年,实现年产规模500亿元。

下沙的双创核心区域,大创小镇今年的成绩单同样十分亮眼:每月新增上百家创新型企业。大创小镇之所以快速崛起,源自于新加坡杭州科技园和国家级高科技孵化器平台基础,并整合了周边高校资源和力量。

在小镇3.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截至目前已落户各类企业4300多家,其中半数以上为科技类企业,包括搜狗研究院、士兰集成、立昂微电子、中科极光、网创科技、达内软件等。

今年,大创小镇迎来千人规模“会客厅”——国际创博中心正式亮相。随后,这幢现代化建筑里,相继成功举办首个杭州国际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海外青年走进大创小镇主题活动、国际柔性电子大会、浙江省首届“大创杯”创客大赛、第二届中新国际技术创新高峰论坛等10余场高端国际会议论坛。12月8日,2018杭州国际众创大会也在此启幕。

国际创博中心的热闹,只是大创小镇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下沙科技城引领创新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从2017年1月开始筹备建立以来,小镇日新月异。

未来,大创小镇将努力打造高端人才汇聚、特色产业鲜明、配套体系完善的“三生融合”国际化特色小镇。

逐梦东部湾

争当拥江发展排头兵

从空中俯瞰下沙16.2公里江岸线,即将入海的钱塘江在这里拐出一个U型大弯,这“最美东部湾”让多少下沙人引以为豪。

面向东方,江风拂面,又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这一片滩涂地生长出来的热土,自诞生起,就从没缺少过传奇。从赶潮围垦的先驱者,到对外开放主窗口,从招商引资大平台、产业发展主战场,到转型升级的生力军,开发区人眼里不断见证着沧桑巨变,心中始终涌动着前行的波澜。

党的十九大之后,历史又走向了新征程,开发区人踌躇满志,再一次把准了时代脉搏。2017年6月召开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省委省政府明确部署今后五年要重点建设杭州湾经济区,提出“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重点建设杭州湾经济区”;2017年11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拥江发展”战略的意见》,着力打造“沿江开发、跨江发展”升级版。面向未来描绘蓝图,杭城进入了后工业化发展时期,走向了以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升级带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下沙地处“大湾区”核心区域,位列“拥江发展”重要节点,也就此迎来了全面深化产城融合、加快建设美丽智慧新城的重大机遇。下沙人紧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以无可替代的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舍我其谁的雄心胆略,争做城东智造大走廊的引领区、国家开发区转型升级示范区、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新城区。

2018年伊始,开发区积极抢抓机遇,全面部署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产城融合”三大战略,加快推进“三次创业”,全力打造“下沙科技城”和“下沙新城”,开创全面转型发展的新局面。

这一年,开发区紧紧围绕项目大推进、创新大提速、平台大开发、空间大整合、环境大提升、改革大深化这“六大硬仗”,攻坚克难,持续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幸福路下穿金沙湖隧道通车,金沙大道便道贯通,地铁一号线延伸机场段、艮山东路提升改造、运河二通道等重点交通工程有序推进,杭州东部交通枢纽的重心地位进一步夯实。杭州医药港小镇和大创小镇持续发力,综合保税区获批,金沙湖商务区继续完善,东部湾总部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已经投用的沿江景观公园东区和正在建设的西区,进一步完善滨水绿地设施;亚运轮滑馆、大剧院、国际会展中心、职工文体中心等“五大文体设施”开建在即……多种业态协同共进,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最美东部湾”的未来更加令人向往。

25年来,开发区始终屹立时代潮头,一次又一次创新思路,突破制约,保持高质量发展。眺望未来,不忘初心,梦想依然前行。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历史的接力棒如今已握在手中,开发区人唯有以奋斗的姿态、决胜的勇气和澎湃的活力,继续书写新时代新发展的绚丽篇章,奔向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明天!

上一篇新闻

故宫:越开放越美丽

下一篇新闻

清控科创 & 新加坡创业行动社群跨境云路演活动圆满落幕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