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演绎发展“加速度”——苏滁现代产业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苏滁现代产业园是2011年长三角区域合作峰会重要成果之一,是苏州工业园区首个省外合作共建项目,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省际间协调推进的示范项目。

园区由苏州工业园区开发主体中新集团和滁州市合作共建,计划通过10—15年的努力,在36平方公里区域内,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0亿元,带动区域投资 1300 亿元,实现 GDP700—

1000 亿元,常住人口 25 万人,融产业、商贸、金融、居住于一体的现代产业新城,成为苏州工业园异地复制提升的新典范和滁州经济社会发展一个重要增长极。

演绎发展“加速度”——苏滁现代产业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速产业集聚 以产兴城实现新的突破

产城融合,产业先行,按市委市政府要求,园区始终坚持实施产业带动战略,坚持项目为王,全员招商,加速产业集聚,以产兴城,12平方公里产业片区功能日益完善。主导产业加速集聚,而且势头迅猛。今年前三季度,园区签约引进的工业制造业项目,较去年同期增长135%,年底前可确保翻番实现年度目标。

新签约项目中,90%以上均符合园区主导产业;其中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占比约30%;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占比约27%;家电电子产业项目占比约19%;营养健康产业项目占比约15%,园区产业链条不断增强和完善。

演绎发展“加速度”——苏滁现代产业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达亮电子、宇峰食品等重大项目全面开工,长久轿运车、南方黑芝麻、宝辰新材料等一批项目实现投产,其中当年新签约项目转化率达34%以上,位居全市前列。招大引强不断突破。坚持“外资、品牌、高端”战略,突出引进高端制造业项目,突出引进外资品牌项目。今年以来,已引进外资项目10多个,其中包括新加坡项目2个,韩资项目2个,俄罗斯项目1个等,外资项目落户呈现加速集聚态势。

新引进总投资3亿美元的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 — —达亮电子项目。

10月26日,投资60亿元的北京国能电池项目签约落户园区,致力打造长三角地区最大的软包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这不仅是苏滁现代产业园招大引强的又一重大成果,更是滁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件盛事喜事。

演绎发展“加速度”——苏滁现代产业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产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规划建设50万平方米工业厂房,为项目集聚和产业配套发挥“筑巢引凤”作用,成为招商载体供给侧改革的创新亮点。首批30万平方米厂房被37家企业抢订一空,正在建设的20万平方米厂房将于明年初竣工交付。

完善城市配套 以城助产取得新的进展

在产业先行的情况下,园区坚持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提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产业片区、城市片区协调发展,首期12平方公里城市片区基础设施不断拓展,城市配套功能显著提升。

演绎发展“加速度”——苏滁现代产业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人居环境建设“双百”提升。开工金鹏玲珑湾东院、三巽和悦郡等113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项目,建成后可集聚人口约5万人;开工清流河四期景观带、鱼尾狮公园等100万平方米的景观绿化建设,高标准打造“两廊两带两公园”。

重大节点工程建设取得突破。琅狮大桥竣工通车,成为连接城南新区和苏滁园区的一条快捷通道,从市政府到苏滁现代产业园只要8到10分钟。

公共服务功能稳步提升。围绕产业招商配套,全力加快医院学校建设。实验中学苏滁分校项目主体结构完工,明年正式招生办学;南京鼓楼医院苏滁分院一期工程主体完工;苏州外国语学校正在入驻,集聚优质教学资源,助力招商引资; 南京琅琊路小学苏滁分校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

演绎发展“加速度”——苏滁现代产业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提效。拉开城市框架,今年又新竣工道路13条,9.7公里;新开工道路14条,11.1公里;新增地下雨污水管道40公里;新建河道1条,0.65公里,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宽。

城市管理上创建品牌。全面复制借鉴新加坡和苏州工业园区经验,打造苏滁城市管理“物业化”品牌。建立城市部件数据库,对园区道路、绿化、管网等城市部件实施“身份证式”管理,新标注城市部件约 2 万个。按照每平方公里建成区 1名管理人员标准,实现道路保洁、地下管沟、绿化亮化等 29 项城市功能一体化管理,“城市管理物业化”成为园区一张响亮的品牌。

演绎发展“加速度”——苏滁现代产业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立园区地理信息系统,利用苏州圆信公司强大的技术力量,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今年完成了“智慧苏滁”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PC端和移动端软件安装使用,可在平台上直接查询各类地块参数(规划容积率、建筑密度要求等)、建成厂房面积,地下管线位置和接驳点、土地征收补偿情况等。

推进人口市民化转移 城镇化质量有了新的提升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断积聚园区人气,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目前,园区常住和就业人口由建区前不足1万人,增加到现在的3万多人。

落户政策促转化。全面放开户籍准入,允许园区内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园区务工人员及其直系亲属,在园区内有合法固定住所或租住成套住房并取得居住证1年以上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落户园区。强化教育培训促转化。把居民素质提升与文明城市创建结合起来,建立“市民学校”,探索社区商业、管理、服务和组织建设“四位一体”的实现路径,着力推动农民向

居民转变、村组向社区转变、传统三农向新型城市社区管理转变。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转化。建立覆盖园区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制度,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子女就学等优惠政策。

坚持创新发展 转型升级集聚新动力

坚持以“创新立园、创新强园”的发展思路为引领,凝聚园区发展和产业升级新动力。

谋划战新基地建设。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突破口,依托嘉远电动汽车、午星精密科技、傲威电动车等企业,编制园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实施方案。目前市委、市政府已明确由苏滁现代产业园、滁州经开区、南谯经开区等3家单位为主体,打造滁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实施企业培育工程。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省、市印发的“三重一创”、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文件,组织开展政策宣讲和项目申报,制定园区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大禹防水材料、艾贤磁性器件、环泰新材料3家企业获批高新技术企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7家。中康大数据展示中心完成装修、投入使用。引进千人计划专家3人、博士11人。

演绎发展“加速度”——苏滁现代产业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搭建科研合作平台。建立钟山院士工作站,积极推进南大苏滁研究院筹建工作。建立校企合作平台,胜华波汽车电器、大禹防水、艾贤磁性器件、沛愉包装等园区企业分别与国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

落实创新扶持政策。年初兑现了企业科技创新奖励资金,设立了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制定出台园区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推动10亿元的“调转促”产业发展基金实现放款使用,与深圳创天长有限公司合作设立1亿元创元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创新。

下一步,苏滁现代产业园将以纵深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为中心,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抓手,围绕打造“国际产业转移承接区、安徽产业升级示范区、东部田园都市样板区”定位,着力打造创新发展高地、产城融合家园。

强化“招大引强”。招引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前10强和上市公司投资项目,争取5至10个旗舰性品牌项目落户;抓外资项目招引,重点推进外资品牌项目招引,打造外资项目集聚区,最终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气集聚,推动人口城镇化率的提升。

演绎发展“加速度”——苏滁现代产业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强化“功能提升”。按照“创苏滁品牌、创苏滁速度,创苏滁特色”的要求,进一步打响苏滁建设品牌,推进产城并进。加快医院和学校建设;积极谋划推进五星级商业酒店建设;加快商业地产项目建设,积极启动国际商务中心周边地块的土地推介和开发工作,打造新的商住集聚区;推动“一路一廊两园四河”绿化景观建设,打造成为园区绿化景观新亮点.

强化“招才引智”。牢固树立“引进资金不如引进技术、引进技术不如引进人才”的理念,实施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计划,充分发挥市天使投资基金、滁州市创元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做好基金引才育才的文章,引进具有核心科技成果、引领企业创新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团队3个以上,助推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上一篇新闻

2018年欢乐春节暨“美好安徽 皖如仙境”新加坡·中国安徽文化年拉开序幕

下一篇新闻

新一轮加征关税影响可控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