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8日 星期六

小切口看长三角 | 中新苏滁高新区:跨省园区如何共建共享?

视频加载中...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莉莎 宁宁

“你们有没有留意,我们园区的产业大道上,几乎没有企业大门。”8月18日,记者一行来到位于安徽省滁州市主城区东南的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周仁君特意提醒记者,“这是从苏州工业园区学习的经验,这样可以快速通行、不堵车。”

这个产业园区由苏州中新集团和滁州市政府合作共建,也是大名鼎鼎的苏州工业园走出江苏的首个省外合作共建项目。2012年4月开建,园区36平方公里,借鉴了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理念,相当于苏州工业园的“克隆版”。

近年来,这里迅速发展成为滁州市东部产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2019年成为省级高新区。跨省共建园区飞速发展,有哪些经验可循?

小切口看长三角 | 中新苏滁高新区:跨省园区如何共建共享?

中新苏滁高新区的现代工业坊,滁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苏滁跨省“牵手”

2010年底,滁州招商团队获悉,苏州工业园区开发主体——中新集团有意走出苏州,寻找新的区域以更高的水准建设工业园区。

苏滁两地的高铁互通优势和当地的优惠政策、产业基础,让滁州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中新集团走出江苏的第一个合作者。

牵手的第一步,“首先是软件的承接转移。开放创新发展、营商服务环境、园区建设管理的理念,是苏州工业园区最宝贵的软件”,周仁君深有感触。

自高新区成立以来,中新集团分期、分批组织滁州市的一线干部,赴新加坡、苏州学习培训。大到政策方针解读、经济形势研判,小到红绿灯设置、行道树栽种,“全是苏州工业园区的创建元老给我们上课。”这样的培训,也被周仁君称为“思想的洗礼”。

在园区规划馆,两张饼状图清晰展示了“双主体”管理运行机制。管理主体为园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中新集团持股56%、滁州城投持股44%的开发公司,作为开发主体。

管理主体和开发主体时常对接沟通,双方着手建立了“一会两委”工作机制,即定期召开管委会、开发公司联席会议,成立招商引资委员会和国土规划委员会,重大事项坚持共同协商、共同决策。

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改规划

有一张图,是中新苏滁高新区给客人们重点介绍的对象。这是高新区委托新加坡城邦规划院等单位编制的规划,投入3000万元,历时8个多月,九易其稿,形成各类规划共计30项。

小切口看长三角 | 中新苏滁高新区:跨省园区如何共建共享?

2020年8月19日摄,安徽滁州中新苏滁产业园区位地图

“棕色是工业用地,黄色是居住用地,其余为公建配套。”周仁君手指规划图介绍。记者细看图纸,棕、黄和其他色块的面积刚好各三分之一,“三个1/3”产城融合理念,就是产城共兴的精髓。

周仁君说,现在看苏州工业园的地图,和1994年规划设计的图纸几乎一模一样。中新苏滁高新区也确定了一次性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开发的理念。这套规划具有强制性,意味着任何人不得因为任何项目、任何理由随便改动,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

“苏州经验的另一个亮点是规划的超前性。”周仁君说。他以中新苏滁高新区邻里中心举例,传统的社区居民生活服务设施是“天女散花”式的。邻里中心则是为半径3公里的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把商业配套和社会服务设施,包括农贸市场、邮政所、门诊所、电影院等都集中在一起。同时,长三角地区的优质公共配套项目纷纷入驻,先后引进苏州国际外语学校、上海兰卫高端医疗机构、南京琅琊路小学等项目,提升了功能配套,集聚了规模人气。

近年来园区“借船出海”,利用中新集团全球招商网络和资源,积极招引优质企业。8年来,高新区已形成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营养健康等主导产业,累计签约引进项目270余个,总投资超700亿元,持续获得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溢出”红利。

中新苏滁高新区的建设发展,也为滁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滁州市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970.7亿元,跃升到2019年的2909.1亿元,GDP从安徽第5跃居第3,进入全国百强。

上一篇新闻

《人民日报海外版》安徽:从改革发源地到创新新高地

下一篇新闻

滁州登上人民网总网头条!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