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7日 星期四

走进英国“贵族摇篮”:了解英国公学的前世今生!

英国公学英文里叫public school,此public非彼public。虽然被称为“public school”,公学不表示学校是由政府设立的,只是表示学校可以公开招生,并且不光限定某种宗教、种族或地理地区的学生。


走进英国“贵族摇篮”:了解英国公学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公学?

公学的概念(Public School)产生于14世纪末。英国的公共学校,公学最初由私人捐助或公众集资创办,最早时是为比较贫穷人家或平民的子弟提供教育的场所,但到十八世纪逐渐发展成为贵族学校,入读这种学校的基本条件并不是学费,而是家庭背景。由于公学毕业生大多进入牛津,剑桥大学深造,之后获得了社会地位较高的宗教职务,使得公学的地位不断攀升。 如今这些学校在英国中学里依然地位显赫,门槛极高,校方会先衡量申请者的家庭是否合乎学校的校风,即指该家庭是否属于中产或贵族,才决定招收这位学生与否。


走进英国“贵族摇篮”:了解英国公学的前世今生!


伊丽莎白女王婚礼全家福

走进英国“贵族摇篮”:了解英国公学的前世今生!

公学的历史背景

14世纪前后,英国在贵族人士、国务活动家、宗教团体和慈善团体的倡议和资助下创办的文法中学。一部分办得较好的文法中学,由于得到上流社会的支持和捐款的增多,逐渐成为纯贵族化的膳宿学校。从19世纪初叶起称为“公学”。英国有9所著名的公学。


走进英国“贵族摇篮”:了解英国公学的前世今生!


1937年英格兰的穷孩子和富孩子。两个在哈罗公学读书的富孩子,身着哈罗公学制服,内衬小马甲, 头戴高顶硬礼帽,胸前别着花束,手里握着手杖,简直是“烨然若神人”

最早出现的公学是14世纪时创立的温切斯特公学,之后英王亨利六世又于1440年创立了伊顿公学。公学最早时是为比较贫穷人家的子弟提供教育的场所,但到18世纪逐渐发展成为贵族学校,学费也变得非常昂贵。由公学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学术成绩优异,而且在体育方面表现也很出色,毕业后大多进入牛津、剑桥等一流大学。

直到19世纪以前,公学的总数不过20~30所。1828~1842年,拉格比公学的校长T.阿诺德对公学进行改革,以感化代替粗暴对待学生的传统,并对语文、历史的教学作了改进,以适应培养社会活动家的要求。1861年皇家委员会承认上述9所公学。1868年通过的公学法案只正式承认了除圣保罗公学和商业缝纫公学(因两校走读)的其他7所公学。1869年校长联合会成立。规定其下属成员学校都可称为公学。此后有许多文法中学和私立中学改为公学,工厂企业对公学的捐款也大量增加,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公学。


走进英国“贵族摇篮”:了解英国公学的前世今生!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贫寒子弟在公学毕业之后大多都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较高的宗教职位,久而久之,这使得公学的地位不断攀升。在工业革命之前的几个世纪,很多英国贫寒子弟通过公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提升了自己的阶级地位,跻身于上流社会。这样一来,公学,这种本来属于贫寒子弟的教会学校,地位节节攀升。大批的校友捐款使得公学的软硬件水平大大改善,教学水平也逐渐提高,不仅仅局限于基督教知识的传授,而是系统地传授古典文化。在校学生人数不多,一般男校120人,女校80人。一个班级的学生数也不多,大约不超过20人。学生一般都寄宿在校内。公学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学生于13、14岁从预备学校毕业后,再经过考试合格才得入学。各公学的课程设置不完全相同,最初注重人文学科,古典科占相当大的比重。19世纪初,自然科学和数学的比重有所增加。现在大多数公学都设有古典、现代语和数理三科。此外,公学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绅士风度。宗教教育一直是公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还特别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学团体和研究各种问题的俱乐部以及其他各种社团活动。校内和校际的运动竞赛在学校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走进英国“贵族摇篮”:了解英国公学的前世今生!


(公学着装)


公学的行政领导是校长和通常由10~12人组成的学务委员会。校长是经过候选竞选而被任用的,除负责学校的领导工作外,并每周亲自授课15学时。牛津、剑桥两所大学也为公学提供优良的师资。

英国的最高统治者大多出身于公学。据1952年统计,大约有87%的将军、83%的主教、67%的高级官吏、82%的殖民地总督、85%的法官、95%的高级外交官和88%的大使,都曾在公学学习过。

英国的公学制度曾经屡次被批评为是一种不民主的教育制度。公学委员会在1968年和1970年的报告中也提出了一些改良措施,试图扩大招生的范围,并与国家的普通教育制度相平行,以缓和社会矛盾。但是,这种符合统治阶级利益,在国家生活中起过重要作用的教育机构,目前仍未从根本上有所改变。

走进英国“贵族摇篮”:了解英国公学的前世今生!

英国九大公学是哪些?

最传统最早成立的中学,一共有九所,被外界称为“Original 9”-九大公学。英国政府在1864年发布了对公学的第一份调查报告。政府考察了九所当时比较著名的公学,在此基础上,出版了《公学年鉴》(Public School Act)。年鉴中包括的九所公学,就被称为“九大公学”。

点击这里获取九大公学详细介绍

按照成立的年代时间,九大公学分别是:

威斯敏斯特公学 (Westminster School)

温彻斯特公学 (Winchester College)

伊顿公学 (Eaton College)

舒兹伯利公学 (Shrewsbury School)

麦钱特泰勒斯公学 (Merchant Taylor School)

拉格比公学 (Rugby School)

哈罗公学 (Harrow School)

切特豪斯公学 (Charterhouse School)

圣保罗女子公学 (St. Paul's Girl School)


走进英国“贵族摇篮”:了解英国公学的前世今生!


(伊顿公学校园)


在1886年,英国政府发布了第二份调查报告。在原有的9所公学的基础上,《公学年鉴》又加了16所私立中学。

所以现在提到的公学,英国一共有25所。

按照学校名字的字母顺序,分别是:

贝德弗得学校 (Bedford School)

布莱顿公学 (Brighton College)

切特豪斯公学 (Charterhouse School)

切尔滕纳姆学院(Cheltenham College)

克利弗顿学院 (Clifton College)

多佛学院 (Dover College)

德威学院 (Dulwich College,又译“道尔维奇公学”)

伊顿公学 (Eton College)

基督公学 (Christ's Hospital School)

哈罗公学 (Harrow School)

蓝星学院 (Lancing College)

玛文圣詹姆斯学院 (Malvern St. James College)

马尔巴罗公学 (Marlborough College)

拉德利学院 (Radley College)

莱普顿学校 (Repton School)

罗萨尔学校 (Rossall School)

拉格比公学 (Rugby School)

谢伯恩学校 (Sherborne School)

舒兹伯利公学(Shrewsbury School)

圣保罗公学 (St.Paul's School)

汤布里奇公学 (Tonbridge School)

阿宾汉姆公学 (Uppingham School

威灵顿公学 (Wellington College)

威斯敏斯特公学 (Westminster School)

温彻斯特公学 (Winchester College)

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七分之一的国家现任国家元首曾在英国上过学。英国的学校培养出了澳大利亚、伊朗、伯利兹、加拿大、爱尔兰、新加坡、马来西亚、芬兰、哥伦比亚、挪威、比利时、汤加、卡塔尔、斯威士兰、约旦和摩纳哥的现任领导人,这一卷名人录实在令人吃惊。


走进英国“贵族摇篮”:了解英国公学的前世今生!


(公学学生)


是什么让英国教育如此强势?仅能置身全球名人校友人脉网,本身就是一种无价的资源。英校不仅以运动闻名,还以音乐、戏剧、辩论、DT技术和艺术闻名。所有这些都受到各国家长的喜爱。所以如果实力允许基础教育从英国开始,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不断向更好努力,孩子距离英国公学又近了一步。

上一篇新闻

泰国国际学校大盘点!学费最低不到7万,东南亚成中国陪读首选地

下一篇新闻

盛事|2020第四届加拿大国际青少年演讲和写作大赛圆满闭幕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