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烟国际IPO,躺着挣钱的时代快结束了?
有媒体报道,中烟国际将于6月5日定价,6月12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作者 | 筠筠
来源 | IPO那点事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去年12月31日,中国烟草子公司中烟国际(香港)神秘地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一份拟募资1亿-2亿美元的IPO材料,随即准确无误地搭上了2018年的末班车。
彼时,该公司要在港交所IPO的消息立马在网上掀起了“巨浪”,大众纷纷好奇道:
“不差钱的中烟国际上市,究竟是为了什么?”
如今,根据种种网上传来的声音来看,中烟国际上市的进程似乎真得又拉近了一步,即该公司IPO将于5月28日开簿。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还有媒体报道,中烟国际将于6月5日定价,6月12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消息不死,热度不灭,中烟国际上市的消息今日又再一次勾起了大众的好奇心。
1
不差钱的烟草公司
在中国,什么行业最赚钱?
或许,下面一组数据可以告诉你答案。
今年年初,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在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公布了这样的一组数据:
“2018年,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总额11556亿元,同比增长3.69%;上缴国家财政总额10000.8亿元,同比增长3.37%;实现工业增加值7877亿元,同比增长4.88%;全年实现烟农种烟总收入550亿元,户均种烟收入5.4万元,帮助4.1万户贫困烟农实现脱贫。”
税利总额11556亿元,是什么概念呢?
就拿国防的开支来说,2018年中国国防开支为11070亿元人民币,这也就是说仅一项烟草税利收入就可覆盖掉我国去年以“下饺子”速度造舰产生的年国防支出。
毫无疑问,中国最赚钱的行业便是烟草行业。而在这其中,有一家烟草公司的纳税总额也可谓是“亮瞎了众人眼”。
2017年,中国烟草一年的净利润为11556亿,上交的税收超过一万亿。需要指出的是,这纳税一万亿可不是小数目。毕竟当年全国的总税收收入才14万亿,全国人民上交的全部个人所得税也就一万亿多一点,而它一家公司就能够达到万亿级别,独占逾7%的份额,这看起来也真得是非常强悍。
而更有意思的是,拿中国烟草和BAT、宇宙行的盈利水平来说,你会发现BAT,宇宙行在它面前都是“渣渣”。
2017年,百度、阿里及腾讯的税前总利润分别是212.83亿元、796.11亿元和882.15亿元。这三者的税前总利润也只是中国烟草(11556亿)的零头。而宇宙行老大哥——工商银行,利润虽以3646.41亿位居A股首位,但和它相比也依旧是“小巫见大巫”。
而在母公司盈利能力如此强悍的情况下,子公司中烟国际(香港)的业绩自然也差不到哪儿去。
根据其招股书申请披露,在过去2015、2016、2017三个年度和2018年前九个月, 中烟国际(香港)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6.2亿港元、63.1亿港元、78.1亿港元和50.77亿港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3.91亿港元、3.38亿港元、3.47亿港元和2.22亿港元。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不差钱的烟草公司,中烟国际此番上市究竟是为了啥。
2
躺着挣钱的时代结束了
实际上,结合烟草行业的整体走势来看,或许能够找出一点中烟国际上市的“答案”。
据公开资料显示,烟草最早出自于南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便随探险队传至欧洲,随后经过种种传播于18世纪流传到世界各地,至今已逾500年的历史。
前文已经提到,烟草行业是中国名副其实的“纳税大户”,近几年来的税收均超过一万亿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际控烟形势趋严和民众消费意识的提高,传统的烟草市场进入下行区间,相关企业已然过的不是那么舒服了。
从全球市场来看,2018年,印尼、美国、俄罗斯(除中国外前三大卷烟消费国)分别消费卷烟605万箱、491万箱和476万箱,合计占有主要卷烟消费国销量份额的38%,相较2017年分别减少了1.9%、2.9%和8.1%,总体上,呈现出一种“传统卷烟主要市场遇冷,销量负增长”的状态。
而反观国内市场,烟草行业也遇到一定的“打击”。自2014年,中国卷烟销量5099万箱达到历史顶峰之后便迎来了转折点,2015年国内烟草行业迈入下行通道,彼时销售量下2.4%,成为1995年以来首次出现的现象。
随后情势并没有逆转,销量的下滑也限制了相关企业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规模以上的烟草制品业企业数量近年来整体有所减少,2017年在132个左右,2018年10月底的企业总数为116个,较年初减少了16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销量下滑之际,国内控烟的举动却变的愈发强烈,也进一步压缩烟草企业的生存空间。
2015年6月1日起,一部全面禁止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的立法——《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开始生效。那是迄今为止中国最严格的控烟立法,要求北京的工作场所、餐厅、宾馆、机场等所有公共场所的室内区域一律百分之百禁烟。其他一些重点城市随后跟进。此外,中国政府还从当年的5月10日起上调烟草税,幅度为6个百分点,将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税率由5%提高至11%,并按0.005元/支加征从量税。
与此同时,全球的控烟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环保和健康等理念也在逐渐普及。截至2017年,全球FCTC公约(禁烟公约)的缔约国家达到181个,而全球吸烟率也从1990的29.4%下降到2015年15.3%。
(资料来源:东吴证券)
而需要注意的是,新型烟草等替代物的出现,也侵蚀了传统烟草行业的发展空间。
根据世界烟草报告显示,作为替代品的新型烟草市场因减害效果突出而高速成长。2017年全球新型烟草制品市场规模约290亿美元,同比增长27.2%。其中,传统电子烟收入120亿美元,同比增长20%;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收入50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并预计到21年市场规模超过150亿美元,有望成为烟草消费趋势。
于是,值此之际,中烟国际不得不在招股书发出这样的呐喊:
“中烟国际(香港)非常依赖垄断的市场机制,一旦这一机制发生变化,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一旦它的垄断机制打破,中烟国际躺着赚钱的时代便要“game over”了。
可照现如今烟草行业的局势来看,这一天显然到来了。
3
向国外市场“进击”
前面说到,传统烟草躺着赚钱的时代已不复以往,那么身处其中的中烟国际自然也受到一些波及。
据悉,中烟国际(香港)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主要负责资本运作和国际业务拓展的烟草境外平台,是中国烟草的全资子公司,承担总公司的管理及运营工作。其主营业务具体如下:
1、给中烟买烟叶,它从巴西、美国、阿根廷采购烟叶卖给中国烟草。
2、给中烟往外卖烟草,公司独家经营烟叶卖北侧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
3、将玉溪、云烟、红塔山、中华及利群等独家对免税店出口。
一句话来说,它就是中国烟草对外对内烟草贸易的中转站,专门帮母公司“跑腿”的。
不过,虽然说是干着跑腿的活,但中烟国际(香港)的盈利能力也不算低。自2015到2018年前九个月, 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6.2亿港元、63.1亿港元、78.1亿港元和50.77亿港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3.91亿港元、3.38亿港元、3.47亿港元和2.22亿港元。
但由于近年来烟草政策的收紧,传统烟草市场“遇冷”,中烟国际(香港)的毛利率和净利率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了。自2015到2018年前九个月,其的毛利率和纯利率分别从7.4%、5.1%下降到6.3%、4.5%。
(资料来源:中烟国际招股书)
至此,传统的老路不太好走的情况下,中烟国际只能“另谋出路”了。
据招股书显示,该公司此番登陆资本市场想融资用于扩大东南亚等主要目标市场的销售渠道、户部业务的投资、收购以及数据分析平台的搭建。短期来看是扩大目前的出口销售业务,积极处理过剩的烟草类产品库存。长期来看,则是为母公司扩大出口市场铺路,并通过投资或收购上游生产及下游供应商、卷烟品牌和销售渠道,纵向整合增强国际竞争力。
一言以蔽之,中烟国际(香港)想通过上市进一步瞄准国外市场。
对此,有行业人士表示:
“各个国家对烟草的监管力度越来越严格,人们的健康意识在不断加强、对于禁烟的呼声也日益增多,加热不燃烧等新型烟草产品受到更多人的追捧、导致国内卷烟市场销量下降等等,中烟国际才考虑上市。”
4
结 语
虽说躺着挣钱的时代要结束了,但实际上烟草这个还是“有利可图”的。
首先,广大烟民是禁不完的。具体而言,只要还有吸烟人,那么卷烟这个消费市场也就会继续存在着,对于比酒类利润还要大、成瘾性更强、社会出现频率更高的烟草这一物品来说,岂是一纸“禁令”能禁得完的。
其次,财政税收恐怕不会同意。对国家而言,烟草可是财政的重要基石。甚至于曾经烟草的官员就和卫生部的官员对掐,表示“你们控烟等于是在卖国,你们是公务员,工资的十分之一都是拿的我们的钱。”由此,虽然高层控烟的声音很大,但谁也不敢动这块万亿税收的“蛋糕”。
另外,新型烟草又是一个新风口。随着国家对新型烟草市场的重视度不断增强,逐步完善行业规范与监管政策,新型烟草有望进入有序发展阶段,且预计到2021年市场规模超过150亿美元吗,成为烟草消费趋势。于是大概可以推测出,新型烟草或许会成为中烟国际(香港)布局发展的新风口。
至此可知,即便躺着挣钱快要结束了,但中烟国际还是可以换一种“睡姿”继续躺着捞一把了,口中还说着:“兄弟,要不要再来一根?”
免责声明: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谨慎依此进行投资决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