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8日 星期二

广 西 沃 柑 产 业 发 展 现 状 与 对 策 建 议

广 西 柑 产 业 发 展 现 与 对 策 建 议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7YFD0202000 、 2017YFD0202006 - 01 );广西创新驱动专项(桂科 AA17204045 - 4、桂科 AA17202017 - 2 、桂科 AA20108003 - 2 、桂科 AA20108003 - 4 );中国农科院 - 广西农科院协同创新项目( CAAS -GXAAS - XTCX2019026 - 2 );国家柑桔产业体系( CARS - 27 );广西武鸣柑桔试验站(桂 TS2016001 );果树无病良种繁育中心的建立;南宁市武鸣区科技项目( 201501217 、 20160301 )资助。

黄其椿等

沃柑( Orah )是晚熟的杂交柑桔新品种,起源于以色列,后经美国、韩国引入我国重庆市,而后引入广西 。广西是柑桔生态和种植适宜区,是全国柑桔重点产区,也是沃柑的优良产区。沃柑引入广西后因其具有早结丰产、外观漂亮、品质优良、适应性广和生产效益好等特点而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短短几年,种植面积达 10 万 hm2 ,占全国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沃柑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推动了沃柑全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总结和分析广西沃柑产业现状,有助于推动广西沃柑产业的良性发展。

沃柑自2004年从韩国济州岛引入我国重庆后, 2011年对沃柑在重庆的植物学特征、丰产性、抗逆性、栽培要点、评价进行了论述 。 2014年沃柑在广西武鸣的物候期、农艺性状、果实品质等栽培表现始见报道 ,此后,沃柑在广西各地的栽培表现和丰产技术陆续见诸报端 ,沃柑在广西发展的优劣分析及对策探讨 、马山县沃柑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等产业类文献也陆续报道。沃柑黄化 原 因 、沃 柑 落 花 落 果 规 律 的 观 察 分析 以及不同砧木对沃柑树体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等沃柑的相关研究为广西沃柑栽培提供了技术保障。随着沃柑市场的扩大,广西沃柑产业雏形逐渐形成,沃柑相关研究也不断深入,然而有关广西沃柑产业现状与对策研究未见报道。通过深入果园、企业调研,分析广西沃柑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提升广西沃柑产业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1  广西沃柑产业发展现状

1.1  沃柑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栽培表现优异

2012年3月20日南宁市武鸣区太平镇定植一批资阳香橙砧沃柑裸根苗,行株距为3.0m×2.2m ,每667m2种植101株。 2015年2月组织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广西优质农产品开发中心等单位专家进行田间测定,沃柑平均单果质量为165.1g ,平均果实纵径55.0mm ,平均果实横径71.5mm ,果形指数 0.77 ,果皮平均厚度 2.56mm ,可食率78.8%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0% ,果肉橙红或橙色,细嫩化渣,风味香甜,平均种子数 20 粒。测产结果为 3 年生树 平 均 株 产 64.6kg ,每 667 m2产 量6 462.3kg ,统果收购价12.0元/ kg 。

2016年2 月测产结果,该果园株产 18.8kg,每667m2产量 1 876.1kg ,统果收购价 9.6 元/kg。 2017年 2 月又组织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武鸣水果办等单位专家对该果园测产,株产 68.1kg,每667m2 产 6 805.2kg ,统果收购价 11.2 元/kg。综上所述,该果园 2015 —2017 年 3 年平均每 667m2 产量 5 047.9kg ,平均产值 57 258.8 元。综合评价认为沃柑在武鸣丰产稳产,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1.2  广西部分沃柑果园经济效益显著

在广西近 30 多年来的水果行业中,沃柑的发展速度名列前茅,发展规模之大、经济效益之显著是其他水果所不能企及的。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韦某, 2014 年 3 月种植沃柑4hm2 ,株行距2 m×3 m ,每 667 m2种植110株, 2017年4月首次批量挂果出售,平均单株产量50kg ,每667m2产量超过5 000kg,田间统果价20元/kg ,每667m2产值超过了10万元。另有2 500kg 左右留到当年5月初出售,更是高达30元/kg ,当年总收入达 500 万元。在高额利润的吸引下,自 2014年起各行业资本竞相进入沃柑生产领域,广西沃柑发展提速。广西鸣鸣果业有限公司、广西农垦国有东风农场、广西南宁万锦农业有限公司、广西桂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广西南宁市桂柑科技有限公司、来宾海升农业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短短几年间沃柑种植面积发展到了数千hm2 。

1.3  广西沃柑产业发展迅速,但价格波动较大

重庆市培育的第一批沃柑苗7万株,于2012年初引入南宁市武鸣区试种,在2013年底至2014年初开始收获果实,平均每株产量 10 kg左 右,当 时 平 均 田 间 收 购 价 在16元/kg。试种成功后,从2014年开始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目前,仅南宁市武鸣区沃柑种植面积达到了近3.5万hm2 ,武鸣已经成为全国种植沃柑最大的县区。南宁市也是全国沃柑种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现有面积达到4.5万hm2以上。2016 — 2018年广西每年沃柑新增种植面积都超过1.33万hm2 。短短几年间,广西沃柑面积从无到有,现全区 14 个地级市均有种植,截至2019年广西种植面积达9.72万hm2 ,2019 年产量 174.15 万 t 。田间收购价2014 — 2017年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后呈下降趋势。 2018 年价格波动较大,春节前至元宵节前收购价多在 12~14 元/kg ,元宵节过后价格波动较大,先是下降到6~8元/kg ,以后维 持 在 9~11元/kg。 2019 年 价 格 为6.0~10.0 元/kg (见表1 )。导致 2018 年春节前后价格波动较大的主要原因,一是沃柑、沙糖桔面积发展过快,产量剧增,但品质良莠不齐。二是果农惜售。因前几年沙糖桔、沃柑的价格都是在春节后更高,如 2017 年春节过后桂林荔浦沙糖桔收购价攀升至 14~16元/kg,比年前的8~10元/kg高出不少。南宁市武鸣区沃柑2017年留到3-4月的果收购价高达15~20元/kg ,也比春节前10~12元/kg高出许多,受到暴利的诱惑,许多果农在春节前沃柑10~12 元/kg仍不愿出 售。

表 1   2012 — 2019 年广西沃柑种植面积、产量及单价


广 西 沃 柑 产 业 发 展 现 状 与 对 策 建 议

注:表中数据为通过走访调查相关管理部门的专家、育苗商、种植户等估算而得。第 3 年平均每 hm 2 产量按30.17t计算。

三是田间收购价偏高,果商压力大,部分果商收果销售后亏本,表示不敢再收果,坐待观望形势明朗再说。

2  广西沃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产量品质差别大沃柑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但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近年来,沃柑跟风种植现象严重,出现了技术不过关、管理水平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技术及管理水平较低的果园日灼果比例高、果实偏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等现象较严重,而技术到位、管理水平高的果园日灼果少、果实较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到 13%~18% 。此外,在沃柑容易过量载果条件下,大多数果园不进行合理疏果,使得果实偏小,大小不均,内质良莠不齐,难以形成优质果品。

笔者收集整理了南宁市几家果园不同管理水平下产量品质对比(见表2 ), A 案例中主要问题是管理水平不够,虽为同一批沃柑苗,但 A1 4年的产量只能与 A2 3年的产量相当,并且品质不如 A2 。

B案例中, B1是枳砧沃柑, B2是资阳香橙砧沃柑,两种砧木的抗病能力不同, B1购买时须注意选择无病苗,种植过程中还需注意防治碎叶病、裂皮病等,如 B1 发现感病时应及时清除病株或靠接抗病砧木。 C 案例中,红桔、酸桔类的砧木在促花、保花、保果中除注意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外,还可配合环割,否则花少果少。 D 案例中,放秋梢要根据时间、地点、树势、挂果量、水肥等条件来决定,不充分老熟的秋梢是难以开花结果的,而夏梢也可以开花结果。

表 2   沃柑不同管理技术水平下产量及品质对比

广 西 沃 柑 产 业 发 展 现 状 与 对 策 建 议


广 西 沃 柑 产 业 发 展 现 状 与 对 策 建 议


2.2  资金不充裕,过度扩张种植造成风险

目前广西沃柑生产行业里,出现了不少果园转让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资金不足。如在南宁市武鸣区某基地,某沃柑种植商有000多万元资金,若种植100hm2沃柑则资金周转充裕,但实际种植面积250hm2 ,2年后发现资金不足,只能转让部分果园。多数果商对种植沃柑的成本投资估算不足,贪大求多,往往种植面积是现有资金能力的2~3倍,导致挂果收益前资金不足。目前,每667m2种植80株左右,需要投入资金1.5~2 万元,含人工、地租、种苗、整地、修路、水肥一体化、农药、肥料、管理等。

2.3  苗木质量良莠不齐,病虫为害严重

近年来广西的沃柑面积发展速度极快,无病健康苗特别是无病容器大苗供不应求,完全不携带柑桔黄龙病、溃疡病等病害的苗木十分紧缺 。苗木乱繁滥引现象十分严重,带病接穗、带病砧木、品种不适宜的问题突显。种植劣质苗木使果园的果树长势差、隐患大,较难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广西大部分的沃柑园都发现了柑桔黄龙病。 2017年底,对沃柑、茂谷柑、贡柑、沙糖桔等品种的果园的调查显示,采集的25个柑桔黄龙病疑似样品,超过80%检测出柑桔黄龙病病原菌,树上采集到“红鼻子果”的样品均检测为阳性。一些沃柑园柑桔黄龙病发生率第 1 年为 3%,第2 年为 9%,第3 年为 27% ,每年呈指数级发展,面临毁园危险。

沃柑长势强,萌发的新梢不整齐,枝梢带刺,加之武鸣地区高温多雨,许多沃柑果园溃疡病多发高发,特别是暴风雨过后,大部分果园均有一定程度的感病。另外,广西气候适宜沃柑的快速生长,但同时也适宜有害生物的快速繁殖,导致一些果园溃疡病、蚜虫、潜叶蛾、红蜘蛛、蓟马、木虱等害虫多发,极大地威胁沃柑产业的健康发展。

2.4  沃柑黄化问题多发

在广西,沃柑黄化非常普遍。除柑桔黄龙病、柑桔碎叶病等引起的黄化外,还有许多因素可导致沃柑黄化,如缺素(缺锌、铁、镁、钾、氮等),环境、气候条件恶化(土壤积水、质地黏重、通气透水性差、土壤偏酸或偏碱、遭受冻害等),嫁接亲和性低(嫁接口木质部有黄褐色环圈,嫁接口以上接穗肿大),农艺管理措施不当(断根过多、防鼠工作不足、挂果过多、滥用除草剂等药害、施用未经发酵腐熟的有机肥)以及脚腐病、天牛为害等,不少果园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沃柑黄化 。

2.5  过于追求暴利,扎堆上市导致价格下跌

有时果农认为春节后沃柑价格最高,春节前不愿出售。如 2018 年春节前部分果农果价为 10~12 元/kg时仍不愿出售,待春节后果价上涨再出售,期望更高利润。结果春节后扎堆上市,为尽快出售而竞相降价,导致价格 下 跌 严 重,市 场 价 格 波 动 大,损 害 自身利益。

2.6  沃柑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亟待提高,技术力量仍然薄弱

广西的沃柑产业虽已蓬勃发展,但科研创新水平仍比较落后。新产品、新技术的专利少、标准少、论文少,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少,国家级、自治区级的沃柑科技项目较少,未建立沃柑的工程技术中心和专门的研究中心、院所。另外,企业在沃柑创新研发方面的投入少,产业附加值较低,能服务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技术力量仍然薄弱。

2.7  技术工人稀缺,人工成本逐年攀升

近年来,随着大量沃柑园、育苗圃的建设,工人紧缺现象越来越普遍。定植、除草、打药、剪枝、施肥等都需要人工,特别是春节前后采果时需要大量的人工,人工费高达100~150元/天。在平时的生产管理中,熟悉沃柑生产技术又热爱沃柑事业的技术性工人十分紧缺,许多企业都面临招人难的问题。

在南宁市武鸣区周边,临时工的工费从 2014年的 50~60 元/天 涨 到 2019 年 的 100~120元/天,固定工的工资从 2 000~3 000元/月涨到3 000~4 000元/月,人工成本逐年上涨。

2.8  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落后,冷链、贸易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南宁市武鸣区、西乡塘区等地的部分企业已经引进法国迈夫、江西绿盟的沃柑采后处理线,但总体数量仍较少,不如江西赣州等地的采后处理线规模大、技术先进,导致高档水果没有卖上高端价格,部分沃柑在冷链贮藏过程中出现果实变质的现象。沃柑目前市场流向主要是广东、北京、上海、江浙等国内发达地区,国外市场和部分国内偏远地区的市场有待发掘。

2.9  沃柑品牌打造不够,宣传力度仍不足

在广西,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沃柑品牌,如鸣鸣果园、富沅、甜弯弯等,但能媲美美国新奇士、云南褚橙等柑桔类的品牌仍没有,比较知名的品牌还不够多、不够强。在宣传推广上,武鸣虽然提出“中国沃柑看武鸣”的口号,并且每年举办沃柑上市发布会等,但是还有许多果商、消费者没有听说或了解广西沃柑。

3  广西沃柑产业发展优势

3.1  品种优势

沃柑是目前在广西综合表现最好的柑桔品种,将挤占沙糖桔、贡柑、茂谷柑、 W ·默科特等上市期与其重叠的柑桔市场份额,其主要优点有以下几点。

3.1.1  外观漂亮,大小适中。优质的沃柑外观诱人,标准单果质量约 160~180g ,横径6.5~8cm ,纵径5.5~6.5cm ,是送礼佳品。

3.1.2  晚熟高糖,品质极优。沃柑主要成熟期为1— 3 月,品质好的可溶性固形物 13%~15%,最高可达18% ,固酸比25~40 ,可食率73%~80% 。果肉橙红色,细嫩化渣,多汁味甜,有香味,种子数 9~20 粒,成片种植的种子数可减少到4~10 粒,品质极优。

3.1.3  早结丰产,投产快,效益好。管理水平较高者定植3年就可丰产,在武鸣定植3年最高株产可达100kg 以上,种植无病容器大苗满2年株产可达20kg 以上。

3.1.4  上市时间长,耐贮运。枳砧或营养充足的沃柑最早可于 11 月上市,资阳香橙砧、红桔砧、酸桔砧或留树保鲜的沃柑可留树到5月。新鲜干净的果实常温下可放1个月左右,进冷库可放3个月左右,供应时间较长。

3.2  气候和土地资源优势

沃柑适宜种植区为年均温17.8 ℃以上的中 亚 热 带。 广 西 位 于 北 纬 20°54′~26°24′ ,北 回 归 线 横 贯 中 部,年 平 均 气 温17.5~23.5 ℃ , 10 ℃ 以 上 年 有 效 积 温 为5 953~8 158℃ ,是全国积温较高的省(自治区)之一。广西年降水量 841.2~3 387.5mm ,平均年降水量 1 694.8mm ,平均年日照时数1 540.4h 。桂林以南的广大区域基本无霜冻和冰雪冻害,晚熟柑桔果实均可以安全过冬。因此,广西是柑桔生态最适区和种植适宜区,是全国柑桔重点产区,也是沃柑的优良产区。 2017 年,广 西 耕 地 面 积442.54 万hm2 ,其中甘蔗种植面积 93.5 万hm2 ,木薯面积 20.1万hm2 ,果园面积130.8万hm 2 ,绝大多数耕地均适合沃柑的生长。因此,有足够的优良土地资源用于发展沃柑产业。

3.3  产业基础和人才、技术优势

近10年来广西大力抓黄龙病的防控工作,在技术上大力推行“种无病苗、杀灭木虱、清除病树”的工作原则,在管理上制定各种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加强宣传培训。广西柑桔面积、产 量、产值、品 质 稳 步 提 升。截 至2018年 底,广 西 柑 桔 种 植 面 积 50.14 万hm2 ,产量836.5万t ,产值超过300亿元,居全国领先水平。

广西各地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柑桔产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安排资金扶持,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诞生了一批柑桔地理标志,如荔浦沙糖桔、西林沙糖桔、柳城蜜桔、钟山贡柑、富川脐橙、容县沙田柚等。

同时还推广一些实用技术,推动柑桔产业的发展。如沙糖桔覆膜技术、茂谷柑涂白技术、全园土壤深耕深松的整地技术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另外,政府、媒体、行业协会、产业联合会、企业等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培养了大批青年农场主、新型主体、职业农民、技术 员,造 就 了 大 量 的 经 营 管 理 人 才、技术人才。

4  广西沃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政府相关部门应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果

农应积极主动学习高效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广西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科研单位、行业协会、产业联合会、企业、村委均可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科学技术协会、各级农业局、农资企业等举办的青年农场主培训、柑桔种植技术培训、柑桔高峰论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广大果农学习的积极性极高,为管理及技术人才培养打下基础。专家们也可以总结经验,编写成专著发行。计划种植或已经种植沃柑的果农要善于学习,虚心学习,积极主动地向专家学者、经验丰富的种植户学习,要掌握柑桔生产技术,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植物生理学等基础知识。

4.2  政府应加强项目和金融扶持,投资者应善于经营管理

政府机构的财政、农业、科技、扶贫等部门都应加强对沃柑项目的支持力度,金融机构中的各大银行、信用社应增加沃柑项目的融资额度。同时,沃柑是一项投资周期长、风险较大的行业。投资者在种植沃柑前应做好预算,特别是大企业,更要加强经营管理,避免种植面积过大,在经营过程中资金不足,管理不到位,导致病虫害暴发,严重减产。因为企业投资所需的人工、地租成本较高,投资者还应留足后备资金,以备沃柑价格跌落时还能有资金维持正常的经营管理。

4.3  病虫害防控应“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确保沃柑食用安全

由于高温、暴风雨天气,每年6 —9月是广西沃柑病虫害高发的季节,特别是柑桔溃疡病、蚜虫、蓟马等,病虫害防控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联防联治,绿色防治”的原则。在日常管理中,推广应用诱虫灯、黄板、性激素诱虫剂、围防虫网隔离种植和挂捕食螨等物理、生物防治方法,提倡使用矿物油、有机硅、阿维菌素、苦参碱、印楝素、苏云金杆菌、多角体病毒等非化学农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采收前应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含有丁硫克百威、丙溴磷成分的农药,确保沃柑食用安全。

在管理和技术上共同做好黄龙病的防控工作。在管理上,政府部门应出台法律法规,防止沃柑带病苗木随意销售。另外,各级相关部门、企业应加强组织培训,使广大种植户掌握如何识别柑桔黄龙病、杀灭木虱、科学清除病树等技术。各村委会也可制定村规民约,推动及时清除病树。在技术上,“种无病苗、杀灭木虱、清除病树”仍然是当前防控黄龙病最有效的办法。此外,在防治柑桔溃疡病上,提倡种植防风林,定期清理果园,烧毁病枝病叶,加强喷药防治,加强肥水管理等。

4.4  狠抓沃柑无病苗木繁育体系建设,大力提升无病苗供应能力

柑桔黄龙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碎叶病等高发多发,已经严重威胁沃柑产业的健康发展。沃柑良种繁育体系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沃柑产业的成败,发展沃柑产业首先要建设无病良种繁育体系。广西柑桔无病苗木年生产能力仅 600 万 株,远 远 不能满足每年近1 500万 ~2 000万株的需求,应加快建设无病苗种子园、母本园、采穗圃、砧木繁育园、嫁接培育圃等,制订管理操作规程及生产标准,建立健全无病优质种苗繁育体系,为广西沃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广西沃柑主产区各级人民政府可立项扶持有基础的科研单位、有育苗资质的企业或合作社,大力提升沃柑无病苗特别是无病容器大苗的供应能力。

4.5  加强科学管理,降低黄化发生率

沃柑的快速生长需要大量水肥,水肥不足则容易缺素,其中枳砧沃柑最易出现缺素症状。肥力管理可结合配方施肥进行,应重点加强有机肥的使用,注重补充中微量元素。农家肥应充分堆沤,在厌氧、高温条件下发酵1~2个月,低温季节应发酵3~4个月,或加入过磷酸钙、发酵菌加速发酵腐熟后方可施用。注意配合施用生物菌肥,有效的益生菌群能改良土壤结构,克服质地黏重、土壤板结问题。通过施用有机肥、生石灰、种植绿肥等来解决土壤偏酸或偏碱问题。果园应设排水沟,做到涝能排、旱能灌,避免积水或干旱造成果树黄化。桂北地区注意防冻害,确保入冬之前秋梢充分老熟,也可结合盖膜、熏烟等措施进行御寒。冬季进行树干涂白,可减少脚腐病、鼠害、天牛危害的发生。黄化树如无救治价值,应及时换种沃柑健康大苗,争取早日恢复树势。提倡果园生草栽培,尽量少使用除草剂。

广 西 沃 柑 产 业 发 展 现 状 与 对 策 建 议


4.6  果农应端正心态,适时出售鲜果

种植户应端正心态,追求合理利润,在适合的时期出售。枳砧沃柑可比其他砧木提早成熟15 天左右,因此,建议以资阳香橙砧沃柑为主,枳、酸桔、红桔等砧木为辅,但枳砧沃柑需注意选择不带柑桔碎叶病等病毒的苗木,后期也要注意防控。上市时间以1-3月为主,其他在可溶性固形物达到 13% 以上,口感较好,有消费需求即可提前上市,通过留树保鲜可留至 4 — 5 月延后上市。

4.7  加强科研条件建设,提升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是广西沃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沃柑作为广西一种地方特色、优势作物,做大做强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因此完善科研体系工作尤为重要。建议设立重大专项,鼓励科研单位、高校、企业共同参与研发,重点突破技术瓶颈,加强沃柑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建设。成立国家或广西沃柑工程技术中心、广西沃柑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鼓励产学研共建。农业部门应构建广西沃柑产业技术体系,各级科技 管理部门在相关项目中给予倾斜和扶持。通过项目或平台建设,加强培养广西沃柑科技人才队伍。

4.8  培养技术型工人,提升机械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通过定期邀请专家、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开展针对性业务培训,定期组织技术骨干去示范基地学习观摩,培养技术总监、业务骨干,将普通的劳动工人或文化水平较高的工人培养成技术型工人。提升机械化水平,如土壤深耕、整地、打药、除草等使用大马力单犁头拖拉机、勾机、起垄机、开沟机、割草机等农业机械。推广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做到信息化、自动化、智慧化,果园安装高清摄像头进行安全管理、考核及病虫害的监控。推动果园农机、农技专业化服务组织或技术劳务队伍建立,以政府购买公益服务、农机装备补贴、技术支持等方式,扶持专业化服务企业或组织做大做强,使之成为种植基地或企业重要技术中坚力量,保证科学规范管理技术准确及时落地实施,有效提高果园管理水平。

4.9  提升商品化处理及冷链水平,扩大出口贸易额

向商品化处理水平、冷链水平较高的江西赣州、湖北宜昌等地学习,采果后用法国迈夫、江西绿萌等先进设备进行采后处理。加大建设冷库面积,提升贮藏、运输、货架的冷藏能力。既抓国内市场,又抓国外市场,国内市场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外,可扩展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在国际上,除出口到俄罗斯、韩国、朝鲜等国家外,也可充分发挥广西沿海延边的区位优势,扩大出口到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建议在南宁武鸣建设广西沃柑集散中心或交易市场。

4.10  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品牌沃柑,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信息、资源、技术、资金优势,按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商品化经营的方式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农资投入、统一商品化加工、统一品牌销售等,带动沃柑产业发展。各地要立足自身资源和市场优势,加快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发展沃柑产业,在巩固、配套、完善和提高传统柑桔基地的基础上,集中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有较大规模的沃柑基地,提高沃柑竞争力。企业可发挥“龙头企业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 农户”的模式打造企业品牌、产品商标。各级组织应充分发挥宣传优势,在电视台播放宣传片,制作巨型广告,通过举办沃柑节、沃柑上市发布会,报纸、网络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沃柑。

上一篇新闻

120款酱油送检,儿童酱油被打脸!还有海天、李锦记……

下一篇新闻

“全面二孩”拉响母婴健康和生育力保卫战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