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8日 星期二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01

顶的男人


当我一个周末竟然要两次路过五山路口市团校隔壁的兰州拉面,走进八层小楼时,我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顶的男人。如果需要前缀,前面还可以加一个“突”字,突入,突进,突顶。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北有庄的男人,黄庄;东有场的男人,五角场;南有顶的男人,岗顶。


学而思的高端班不基本都在珠城吗?拜托,那只是一家机构,而且主要是低年级,要说广州中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教培中心,那绝对是岗顶,无他,因为她在这。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华晟(BX)大厦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学家包场


为何是男人?读者继续心生疑窦。因为我发现,自打进入中高年级的数学拓展课,渐渐男人陪课的比例越来越大了。


三年级以后,奥数题目难度陡增。不再是玩一二年级数学启蒙那一套,开始出现大量应用题,数论等杂题也有所涉及。


部分数学功力欠缺的老母亲,渐渐力不从心,不得不转而求助之前一直被批斗的猪队了,男人在家中鸡娃角色地位开始了火箭般蹿升。


原来男人可以不止是这个,还可以是那个。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还可以是: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左脑发达的女汉子,不用急,你的地位仍然没变。


如果还没整明白为啥三年级开始难了?看看这个图算是明白了,小奥知识点大头都在四五年级呢!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双11手贱,为了凑单买了几本书,小小翼翼揭开塑料包装,兴致勃勃地阅读前言,我发现原来前言里也有知识点年级分布的表格。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传说中的大白皮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没错,数论是三年级开始


看完前言,然后随手往后翻了翻。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三年级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四年级

“膨胀了,膨胀了,居然研究起大白皮来了。”内心有个声音在呐喊。翻了不到三分钟,我赶紧把书合上了,一看,幸好塑料包装还能封上,还有,万能X宝还有运费险!

天啦,好险,小心脏吓得砰砰直跳。

02

迷局小升初


在72小时内退完书,没有大白皮的日子轻松又惬意。但听完T妈的话后,我又没法淡定了。


JGF的奥数考题,一年比一年难了啊,快赶上竞赛的难度了。


T妈幽幽地说着。


“不会吧?我亲自做过HGF的MK题啊!没觉得有多难啊,就学而思综测的难度吧。”我差点跳了起来。


你那是HGF,跟DA和JGF还不是一个难度级别的。


T妈的话瞬间颠覆了我长期积累的理解认知,击溃了我不惧民校MK的心理防线。


于是我又翻回手机里几年前的存货,我们“万人迷”洪大神的讲座内容,想找点依据作为反击武器: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考试难度等级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占比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侵犯了洪大的肖像权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讲座送给孩子的“礼物”


证据在手,我底气也足了:“这不,考试难度阶梯里,民校单考难度不才二级,学而思综测还是难度三级呢!”

从这张图的难度进阶表上,我也明白了我外甥的华杯决赛一等奖难度有多大,含金量有多足了。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华杯获奖证书真容,为满足好奇心,大晚上叫我姐翻箱倒柜找到后拍照给我。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华杯决赛,是小学阶段奥数难度最高的考试。还有WMO,这个就商业化高一些、含金量低一点了。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现在华杯已被禁赛,取而代之是华数之星。嗯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扯远了,接着与T妈的问答。

啥时候的讲座?你那是老黄历啦。你瞧瞧,洪大的发际线那时候还那么低。

听完T妈的话,我犹如挨了一记闷棍,眼冒金星,猛然想起了恒润廖校的话来:

“现在的民校的补录名额比较少,想通过补录被录取的孩子必须非常优秀!”


具体优秀到什么程度,廖校直接说了,就是大致班上前三名,四十五人的小学班,就是头部前百分之六到七!本应该招两百人左右的恒润,只剩下三四十个自主招生名额,缩水了八成啊!

这,大概就是MK奥数题变难了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只有更难提高了区分度,才能吹尽黄沙始到金

03

何去何从


现实摆在眼前。


小升初格局在民校摇号后发生了深刻变化:连原本承载着小升初重要选拔功能的奥数,地位也变得尴尬起来。


Q:初中豪门之前为何如此重视奥数?

A:首先奥数玩得好的孩子,智商都不会太低;其次奥数好的孩子,往往学习习惯也不错;当然更重要的是:奥数也包含了部分初高中知识点,有奥数基础的孩子自然初高中理科更容易冒尖。还有名校高中基本都有六大学科竞赛校队,要在初中就开始选拔储备人才帮学校参赛争光。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奥数是一套独立的数学体系


Q:奥数是否只适合有天赋的孩子?

A:由于大多数家长小时候并没有学过奥数,所以您也别把985小硕博时刻挂在嘴上,奥数竞赛题难度就是专治不服,家长解不出来没什么丢人的。清华附中校长、原清华数学系教授王殿军,都称有些奥数题他做不出来。


但奥数还是有两个不同体系的:普奥和竞赛。两者难度和目标完全不同,小学高年级有实力冲击各大杯赛一等奖的,走的是竞赛路线,其余大多数娃,只能说玩得是普奥。


走竞赛奥数路线的孩子,高年级两到三个机构高端班,每天至少两小时奥数学习,这个可以说是必备条件。


竞赛奥数是残酷的,一将功成万骨枯。老生常谈5%的孩子适合奥数的理论,其实主要指的是竞赛奥数,甚至可以说,连5%都没到。


Q:如何判断自己孩子是否适合学奥数?

A:判断是否适合走竞赛奥数的路子,一般是在三年级。因为一二年级玩得是启蒙和思维,到三年级难度陡增后,大致就能看出孩子是否适合了。打过比方,如果在三年级都不能独立完成“高思竞赛导引”中的拓展篇,也考不进机构高端班的话,基本可以放弃竞赛奥数了,课内学有余力就玩玩普奥吧。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Q:小学奥数是否在初高中无用?

A:奥数初高中无用论也甚嚣尘上,从我外甥的学习历程看,奥数对小学课内考试确实帮助不太大,因为小学课内考试区分度太低,主要拼的是习惯和细致;就算到了初中和针对中考,也存在中考题目过易科目太多,稀释了学奥数作用的问题;但到了高中,理科题目难度上去后,需要考虑的技巧增多,奥数学习的优势,如完整数学思维体系等开始发挥出来了。


外甥在高中阶段算是如鱼得水,不但课内排名年级前列,数理化三科都有实力进入校队。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上图为近年高考理科数学题,13题和16题拿给外甥做,10秒钟他就能给出答案,13题的技巧在于比正点率0.98高于低的车次刚好相互抵消,所以答案就是0.98;而16题,上下分别为1/8/8/8/1个面,答案是26个面。


高考数学解题需要大量技巧,而这些技巧的基础可能就藏在小学奥数里。


Q:普娃学习奥数的原则有哪些?

A:普娃学奥数,注意把握三个原则:1. 课内优先; 课内学有余力,才学奥数;2.难度合适普奥在于建立体系和培养习惯,选择合适孩子的难度的教材和课程;3.保持兴趣;正如北极熊企鹅生来就应该在寒带极地,黑猩猩和大象就喜欢热带雨林和草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如果强迫学习奥数,被经常责备与打击孩子,他很快会形成对数学的恐惧与排斥感,并可能将这种印象带入初高中。


Q:广州本地有哪些奥数名师?

A:奥数作为没有明确大纲,属于课标外独立的体系,对老师的水平其实要求很高的,名师和普师讲出来差距很大。广州近年确实也损失了一些奥数名师,比如林承舟、招仲佳、史要文。目前还在广州的有这些:悦教育:黄锦熙、王天喜、郑华哲;/ 誉优: 黄珂、唐博、陈泽桐;/ 学而思: 陈绍伦、罗诗荣、张运达、林诗宇、胡宜尧;/ 沃伦:黄达鹏/晓培优:王渊、侍世磊;/单干:万锦、陈培杰 、王毅,吴大民等等。水平有限了解不多,还有名师没列举的,大家可以在留言中反馈。


当然,我作为家长亲自跟过长期班数学课的老师,特别好的还有赖少雄、王冬霞、洪锋等,毕竟,自己长期跟过班听过课,才更有发言权哈。


Q:幼小阶段如何培养数学思维?

A:幼小阶段着重培养数学思维,幼小的数学思维其实与小奥一脉相承,但学习方法不应相同,幼小孩子主要强调在玩中学,需要遵循具象化思维—形象好思维—抽象化思维过渡原则,不可揠苗助长。


特别推荐我家老二最喜欢的一套书吧:摩比爱数学,书中有大量的贴纸,还有如摩比豆,红小豆,坏坏虫等卡通人物。18本书分为萌芽、探索、飞跃等几个阶梯,可以在幼儿园一两年时间学完。大家放心,我不卖书。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当今局势,普娃究竟还要不要学奥数?


04

最后结语

写完全篇,其实内心非常沉重。


因为现在中上娃的路子,越发艰难,这个在廖校的宣讲中很明确指出来的,而且特别说了是前十名左右的孩子最难。


目前的小升初的局势看,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只是看看简历或者其他方式了,剩下的一两家,主要是HF和GF,对奥数要求非常高。如果想把奥数作为敲门砖,说实话没鸡到华数一等二等的程度,真有点拿不出手。


我外甥是竞赛奥数受益的很好例子,作为曾经入选数学竞赛国家集训队,以及中国七年级唯一选手参加WMO新加坡亚洲精英赛并获金奖的资历,这个我就真不谦虚了 ,关键是我想谦虚,他实力也不允许啊。


但大多数孩子,很可能注定在奥数上付出很多,最后仍然在小升初择校上不如人意,这是眼前不争的现实。


只能说:风物长宜放眼量。


最后感谢我姐姐和我外甥,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

上一篇新闻

《留学》一周资讯(4.11-4.17)

下一篇新闻

学而思国际学员托福佳绩频传,早规划成就国际实力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