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五彩嘉兴」如今客商云集的古镇,数百年前就曾“富甲一方”?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有着7000年文明史的嘉兴,最厚重的是以历史人文为积淀的文化“青色”。

在嘉兴众多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中,濮院古镇称得上是一颗蕴藏丰富文化的璀璨之星。前不久,濮院古镇被列入嘉兴第二批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天阿宝就带你领略一下它的文化魅力

濮院古镇

濮院,位于桐乡东部。东、南与嘉兴秀洲区接壤,西与梧桐街道毗邻,北与乌镇镇相连。濮院古属槜李,明弘治《嘉兴府志》:“槜李城,在桐乡县濮院之西,濮院即古槜李墟也,其地有范蠡坞。”清陈曾祉《濮川旧迹》诗序云:“吾里在春秋时为槜李,吴越往来孔道,盖即战争地也。”

濮院历史溯源于著作郎濮凤,此人曾随宋高宗南渡,以驸马都尉驾临安,后迁居幽湖,濮院遂为濮氏世居地。

据清光绪《桐乡县志》卷一记载:

“濮院镇,在梧桐乡,县东北十七里,古檇李墟也。西南属桐乡,东北属秀水,东南隅又为嘉兴县所辖。宋建炎以前特御儿一草市,自河南濮凤随宋高宗南渡,卜居于此,六世孙斗南以援立理宗擢吏部侍郎,赐第曰‘濮院’,镇遂以名。”濮院正式建镇在宋建炎二年(1128)。

元时濮院疏浚市河,两岸植梅,故又称“梅泾”。濮彦仁《梅泾即事》:“泾居风味倍萧森,常有流莺送好音。一夜雨余梅子熟,小庭香满伴清吟。”另有幽湖、濮川、永乐市之称。在方孝孺的《泊舟幽湖》曾有诗:“十载飘零一梦中,桃花依旧艳东风。濮家旧院今何在?到处机杼说女红。”

濮院在明、清时,分属嘉兴、秀水、桐乡三县。辛亥革命后,镇以市河为界,东北属嘉兴县,称嘉濮镇,西南属桐乡县,称桐濮镇。直到1950年合称濮院镇,属桐乡县。1958年为濮院人民公社(含新生、永安乡)。

1961年分置为濮院镇和新生、濮院人民公社。1983年为濮院乡。

濮院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河道纵横交错,屋宇傍河而筑,街、巷依河延伸,桥梁众多。濮院古桥群,保存完好的现有9座,属清代建筑8座,民国时期1座。这些古桥见证了濮院的发展变迁,当中有一部分仍在发挥重要的交通作用。其中,众安桥、女儿桥、大德桥、定泉桥、王板桥为单孔石拱桥;栖凤桥、大有桥、秀桐桥为三孔石梁桥,大积桥为单孔石梁桥。濮院古桥群于2011年1月7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栖凤桥]

[女儿桥]

[章宅]

濮院镇位于大有桥街40~46号的章宅,乃是清末本地商人章辅臣所建,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章以经营南货及米行发家,遂起建大宅,为三进三开间天井院式建筑,坐西朝东,占地210平方米。前院建筑依次为照墙、披屋、前天井、平厅和后天井,临街照墙气势恢弘,中有石库门,右设小边门,均为石质门柱、横梁和门槛。进正门,经披屋过道,是大块条石铺设的天井。后面是正屋,三开间平厅,五架梁,前后双步,梁架结构保存完好,硬山顶,屋顶两侧有风火墙。平厅中轴线上和左右两边,原来各有通道穿过厅后的狭长天井,与第二进院落相通。现左右两边通道上的建筑已坍塌不存,中轴线上的通道还是原来的模样。

章宅后院与前院以墙相隔,院墙中轴线通道上原有的砖雕门楼现已拆除,门楼石质基座雕刻精细,保存完好。后院进门为条石天井,正面楼厅,五架梁,前后双步,左右两侧有厢楼,木结构梁架完整,用料粗壮,雕刻精细。正面清一色花格蛎壳长窗,做工精致;两边厢楼完整,小巧玲珑。楼厅背后有一小天井,院墙外为市河,小天井两边设边门,分别建有二座临水石埠,保存完好。院墙高耸,气势恢弘,又不失精致内敛,传递出鱼米之乡富裕人家的生活情调。隔水背眺,临市河而建的二座河埠,又可窥见这座商贾之家曾经的繁华。2011年,章宅与濮院古桥群同时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翔云观

翔云观,初名玄明观。元至大二年(1309),建观于濮鉴宅左。元统三年(1335),邹道宁募建三清阁,书法家董其昌题写“三宝宝阁”“三元宝殿”匾额。清康熙间,避讳改名“翔云观”。清乾隆时重修,翔云观为一占地约6000平方米的古建筑群,曾与姑苏玄妙观、乌镇修真观齐名,并称江南三大名观。现山门宛在,正门上额刻有“翔云高眺”,为清乾隆进士、左都御史窦光鼐所书。两边马蹄形门分镌“春和”“秋爽”。观中翔云石,为观后濮氏园中之石,高20余尺,耸峭玲珑,相传为五代间物。

香海禅寺

香海寺,江南名刹之一。位于庙桥河北岸,初称福善寺。元至大间濮鉴舍宅施建,崇福、积善二庵并入,故名福善寺。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为大雄宝殿题梁。明屡次重修,清康熙间建阁修殿,六十一年(1722)敕赐福善寺为香海寺。香海寺有银杏二株,一在千佛阁前,一在西园,为南宋濮凤亲手种植。其中一棵高约27米,干围4.2米,另一棵高约33米,干围4.5米,曾遭雷击,树干伤痕明显,却依然顽强生长,枝繁叶茂。

濮院发展鼎盛时期,为江南五大镇之一。濮院最出名的濮绸源于盛唐,有个名叫诸载的人从中原迁到杭州,带来了中原较为先进的机织技术。这技术传到了濮院后,经当地能工巧匠的改进,便“得机杼之巧甲天下”。优质的土丝原料加先进的织造技术,在工艺上采用了与众不同的“双格经”制作,生产出来的濮绸具有质地细密,柔软滑爽,色彩艳丽,牢度特强等特点,“宋锦人传出秀州,清歌无复用缠头;如今花样新翻出,海内争夸濮院绸。”因此,濮绸与当时的杭纺、湖绉、罗锻合称江南四大名绸,不仅远销海内外,而且还是历代朝廷的贡绸。濮绸织造工艺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濮氏家族鉴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出资构屋开街,建行贸易,形成了一个繁荣的丝绸市场。

明代,四方商贾云集,据《濮川所闻记》载:“淳熙后,机杼之利,日生万金”。至清康乾间,织绸业日盛,“濮绸”驰名遐迩。朱彝尊曾在《鸳湖棹歌》诗曰 :“春绢秋罗软胜绵,折枝花小样争传。舟移濮九娘桥宿,夜半鸣梭搅客眠。”当时的濮院,民多以织绢绸为生,所产濮绸品种繁多,绸有花绸,绢有花绢、官绢、箩筐绢、素绢、帐绢、画绢,绫有花、素、锦,罗有三梭、五梭、花罗、素罗,纱有花纱、脚踏纱、绉纱等。清后期又摹仿湖绉,盛产濮绉。濮绸行销全国,尤以“大富贵”“小富贵”等花样的濮绸,更受北方人喜爱。

濮院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有“岳麻雀”之誉的百岁画家岳石尘出生于此。

岳石尘

岳石尘(1902—2003),字曼倩,晚号肯堂老人。宋民族英雄岳飞28世孙,文史学家岳珂后裔。擅长花鸟画,尤善绘雀。曾多次在北京、上海、杭州、苏州、长春、吉林等地举办画展。代表作《岳石尘花鸟画集》于1993年出版。其作品曾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地展出,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生前为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会员、嘉兴市国画院院长、君匋艺术院顾问、桐乡市文联名誉主席。

岳老生前作品

如今,濮院拥有中国羊毛衫名镇、中国毛衫第一市、服装专业市场等称号,为全国重点镇。目前,在建的古镇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动工,竣工后必将极大地提升古镇的文化品位。

(照片由濮院镇提供)

来源: 读嘉新闻客户端 文字记者:谢梦骑 通讯员:应建斌 编辑:谢梦骑 责编:应丽斋

上一篇新闻

28岁爱上浪子男友,37岁生子惨遭出轨,歌坛“大姐大”的彪悍情史

下一篇新闻

红黄蓝业绩插水英文更名 虐童案余波难消市值一年蒸发66%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