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毒王”XBB.1.5一个月成美国主流毒株,阳康的都要注意了
12月25日,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日新增报告阳性人数已经突破100万例。
这是报告了的,还有很多没有报告的。
有的买不到抗原试纸,很多在家里测量了阳性的,并不会向疫情防控指挥部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现在阳的比例没有准确的数字,但我通过周边一些单位的反馈再平均,预计已经达到60%-70%。
照这个速度,没几天时间,除了完全断绝外界联系的,全部阳一遍的“小目标”即将实现。
是不是真如张文宏所说,我们即将走出疫情了呢?
1
不知道张文宏发表言论的底气从何而来,在我看来,纯粹就是放嘴炮、过嘴瘾,一厢情愿,信口胡诌,奥密克戎可没答应。
自从12月7日“新十条”发布,到现在才20天的时间,确实大家都快阳过一遍了。
可见,放开之后,全阳一遍的时间可能只需要一个月。
一个月之后就走出疫情了吗?
只需要横向看看身边比我们先放开的国家,就可以大致看到我们的后疫情时代。
大部分国家在防控政策放开之后,在3个月内都遭受了第一轮疫情冲击,几乎全都阳了一遍。
但是,这些国家的疫情,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反而都曾出现了数个“感染波峰”。
日、韩、新加坡、德国等在放开疫情管控后,新增确诊人数多次反复。
日本在2022年3月全面放开疫情管控,2022年6月-8月经历第二轮疫情感染上升期。2022年9月开始,新一轮感染高峰再次出现。
韩国政府于2021年10月发布《与新冠共存》,11月即出现第一波冲击,2022年3月后疫情形势放缓。
2022年6月起,韩国又出现第二波疫情。
2022年后,新加坡经历了3轮疫情反复。从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新加坡经历Omicron病毒的“第一轮冲击”。
2022年6-7月份与9-10月份,新加坡又有两波快速的新增感染人数爬坡。
德国今年3月20日取消大部分全国性防疫措施。放开之后,6-7月份与9-10月份均有一波快速的新增感染人数爬坡。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防疫放开后逐渐叫停核酸检测,新增确诊人数回落,并不代表确诊人数真的少了,而是没了核酸检测,报告的少了。
谷歌“发热”搜索指数在今年秋冬大幅上升,反映欧美疫情也在重新反弹。
美国比我们提前一年放开,照病毒这个传播速度和张文宏的理论,疫情早该结束好久了。
但是,美国公布的数据,上周(12月14日-20日)新增确诊病例仍有34万多例。
美国不得不收紧了疫情防控政策。
这么看来,疫情并不会就此偃旗息鼓,我们还要做好面对多轮疫情冲击的充分准备。
2
一轮又一轮的“感染波峰”,说明“阳过”的人还有再阳的可能性,而且这个可能性还不小。
原本我们以为阳过了就可以脱下口罩,放浪形骸起来了,以致于一些还没阳的人,争着要去感染一些轻症的毒株,想要获得免疫力。
结果,奥密克戎狠狠地扇了我们一个耳光:小样,给我老实呆着!
这还是源于新冠病毒强大的变异能力。
经过变异的病毒虽然还叫奥密克戎,虽然取了不同的代号,我们认为它是一种病毒,但是免疫系统不这么认为。
已经阳过的人的免疫系统不认识新来的病毒变种,于是还得感染一遍。
比如说,你感染了BF.7毒株,体内产生了抗体,再有BF.7毒株进入体内,会被迅速绞杀。
但是,如果又感染了BA.5毒株,虽然你已经阳过了,有了抗体,但是,这个抗体只吃BF.7毒株,不认识BA.5毒株。
于是,免疫系统又得从头来过,生产针对BA.5的抗体,带给你的反应又是发烧、咳嗽等症状。
这一轮感染,在国内肆虐的毒株主要就是BF.7毒株和BA.5毒株。
BF.7比较喜欢干燥寒冷的环境,主要在北方发展,通常称作“北京版本”,BA.5则比较喜欢湿热的环境,主要在南方发展,又叫做“广州版本”。
这两个版本在国际上属于比较落后的版本。
国际上现在流行的是BQ.1毒株和XBB毒株,也叫做“地狱犬”和“狮头鹰”,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逃脱能力都比BF.7和BA.5毒株强。
12月24日,美国疾控中心CDC公布了美国最新新冠毒株分布图,显示BA.5毒株已经被淘汰,BQ.1毒株(地狱犬)正处于主导地位,但是也正在被后起之秀XBB毒株侵蚀。
XBB毒株(狮头鹰)最早在新加坡出现,4周前才开始出现,当时占比仅为2.7%,四周后,就暴增到18.3%。
12月30日,也就是一周后,XBB毒株已经占领了美国40.5%的新冠市场。
一个病毒的传播力如何我们用R0值(基本再生系数)表示,它指的是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在一个全部是易感人群的环境中,平均一个患者可以传染的人数。R0值越大,传播能力越强。
德尔塔毒株的R0值在5-6之间,北京流行的BF.7毒株的R0值可以达到10-18.6,而BQ.1毒株和XBB毒株的R0值都超过25。
专家预计,未来2-3周内,XBB毒株就将成为美国的主导株型。
3
当然,阳过获得的免疫力对新的毒株还是有一定的免疫作用的,也就是说,当BQ.1毒株和XBB毒株入侵的时候,只有一部分人会再次感染。
以色列得出结论,这个比例在20-35%左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再阳率”。
与我们的认知相反,容易再阳的人群,并不是老年人群体,而是20-29岁的年轻人群,老年人群体再阳率反而最低。
而最令人沮丧的是,病毒并不会到此就停止变异,还会有新的变异毒株出现。XBB毒株不适合你?总有一款适合你,让你反复再阳。
微博上已经有人爆料,明明已经转阴17天了,结果又发烧难受了,一检查又阳性了。
数据摆在那里,这才是科学的态度,而我们的“砖家”“张文宏们”,越来越不像一名科学工作者,而更像是一名政客。
严格封控的时候,大肆鼓吹新冠病毒的毒性、后遗症,吓唬不明就里的群众;一旦放开了,就反过来说新冠病毒的毒性已经降低了很多,甚至得出90%的感染者都是无症状的荒谬结论。
以我的想象力,实在想不通这个90%的数据从何而来,反而是身边的感染者90%都是有症状的,而且还有后遗症。
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数据显示,全球共有约1.45亿新冠患者留有后遗症,超过200种症状。
医学家把新冠后遗症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呼吸系统后遗症,循环系统后遗症,神经系统后遗症。
学过初中生物的的都知道,这三大系统基本涵盖了人体的全部器官。《柳叶刀》称,平均每名患者有9.1个器官被侵害。
通常,感染新冠后7-10天左右就会康复,短的甚至3天就康复了。
但是,有一些人,甚至感染3个月后还有症状,世卫组织将其成为长新冠患者。
根据世卫组织估计,约有10-20%的患者是长新冠患者,通常的症状有:疲惫、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认知困难、慢性疼痛、感官功能异常、肌肉无力等。
在长新冠的调查中,98%的患者表示长新冠症状限制了其工作能力,78%不得不削减工作量或更换工作,19%被迫完全停止工作。
4
近日,四川建院32岁博士王腾因感染新冠病毒高烧昏厥后不幸去世。
12月19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张君老师,也不幸去世了。
著名设计师、清华大学教授吴冠英感染新冠不幸离世……
这些是报道了的,还有多少是悄无声息地走了的,我们不得而知。
有“专家”说,去世的都是有基础病的。
有基础病是没错,但是,如果不是感染了新冠,即使有基础病他们也不会马上就去世呀!
感染新冠后,我们的身体变得很脆弱,病毒会侵蚀我们身体不同的部位,包括心脏。
阳康之后,短期内剧烈运动可能会给心脏增加额外的负担,引起心肌炎等疾病。
网上有消息称,有人感染新冠康复后马上去爬山、打羽毛球,结果不幸去世。
近日,河南一名刚30岁的女子阳后高烧4天,就在她以为痊愈的时候,却突然胸口疼得厉害,呼吸困难,不能走路。
女子到医院检查后,确诊心肌炎和心包积液,要进行穿刺手术。
早期心肌炎可能表现为疲乏无力、胸闷气短、心悸、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胸痛等;
轻度病毒性心肌炎则会出现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缓慢等症状,一般可通过心电图发现心肌缺血改变;
重度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可达70%~80%。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症状,坚持不住就要即使就医。
知名自媒体人樊登,在视频直播时提醒大家注意感染新冠后易引发的一种病症,叫做静默型低氧血症。
这种病,它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症状,烧得温度也不高,人就是有点犯迷糊。
但实际上,体内的血氧含量已经非常低了。
有的感染者迷糊中,摔一跤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樊登说,他父亲感染后,就是患上了静默型性低氧血症,只是稍微有点迷糊。
细心的家人就赶紧给老人戴上了血氧仪,测了一下,发现只有88的浓度(低于90就要赶紧去医院)。
家人赶紧把老人送到医院,一拍CT,医生说这太危险了,老人的肺部已经大面积变白了。
樊登提醒大家,家中有老人的尤其要注意,中青年也有可能发生。
它是这一轮疫情中,夺走人生命的直接元凶之一。
新冠病毒虽然不直接夺走生命,但是它往往是导火索,间接带走生命!
5
12月17日,中国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发表了一篇主题演讲,他提到:
结合全国今年现有数据,新冠肺炎病死率在0.09%—0.16%之间。
看着比例似乎不高,但按中国14亿人的基数计算,那么这个冬天将有12.6万至67.2万人死亡。
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新冠肺炎病死率达到1.2%,远高于吴尊友提出的病死率。
我们并不能机械地计算死亡率,即使只有0.01%,那落到个人身上也是一座大山,我们都无法也不能忽视每一个原本鲜活的生命。
所以,即使阳康了,也还是要注意疫情的防护。
勤通风、勤洗手,出门戴好口罩。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和睡眠充足。
适度的运动,增强免疫力,已经感染的尽量不做剧烈运动。
如果出现严重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该住院的住院治疗。
感染病毒的人,不要完全单独隔离,一定要有人照料,一旦发生抽搐、昏厥等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疫情终将退去。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我们都应该陪在爱的人身边,于爱中获得战胜病毒的力量。
马尔克斯写道:“凡是爱无法治愈的,药物也无能为力。”
在这场战疫中,愿我们都学会爱、得到爱,被治愈!
— E N D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