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生活该慢慢,你那么急干嘛?

2007年8月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倡导放慢生活节奏的人,从慢吃到慢疗,从慢慢购物到慢慢休闲应有尽有。 近年来,从英国刮起了“慢活”风。慢活运动劝导人们放慢生活节奏,让精神和身心都得到放松,“慢活族”提倡 慢生活 , 慢运动 ,慢阅读。慢活并不是蜗牛化,而是追求平衡,该快则快,能慢则慢。放慢速度,关注心灵成长,动手劳动,注意环保。做个慢活族要适时地关掉手机、关上电视,空闲的时间可以做很多事哦,不过要做有意义的事。步行上下班,改掉性急的毛病,远离喧嚣的人群,同时也有益健康。

生活该慢慢,你那么急干嘛?

请人吃饭,中国人爱说“您慢用”;吃完饭送客,会说“您慢走”。现在,这些话成了单纯的客套:“慢”成了难得的奢侈。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吃饭、走路也都要加快速度。不久前,20多个国家的媒体纷纷报道了英国怀斯曼教授和英国文化委员会联合搞的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过去10来年,人们步行的速度加快了10%。

走路速度排名第12的伦敦,人们已经忙碌到了好像永远都在赶时间的地步。互联网永远不够快、前面的车永远太慢、商店里的队永远太长、该做的事永远也做不完……很难想象,榜首的新加坡和第四名的广州,人们生活的速度有多快。

汉语里,忙,这个字很有意思,左面是心,右面是亡。太忙了,心就死了。

在讲究生活的时髦人士圈子里,出现了几个关于生活的新名词和新群落:有追求幸福生活品质的“乐活族”;有崇尚活在当下及时行乐的“快活族”;还有呼吁品味生活放慢生活节奏的“慢活族”。 [1]

近年来,从英国刮起了“慢活”风。慢活运动劝导人们放慢生活节奏,让精神和身心都得到放松,“慢活族”提倡慢生活,慢运动,慢阅读。近几年,全球已有上千万人融入到“Slow Life”(慢生活)当中。慢活并不是蜗牛化,而是追求平衡,该快则快,能慢则慢。放慢速度,关注心灵成长,动手劳动,注意环保。在快餐文化的世界里,到图书馆慢慢看书,体会思考的乐趣。

做个慢活族要适时地关掉手机、关上电视,空闲的时间可以做很多事哦,不过要做有意义的事。步行上下班,改掉性急的毛病,远离喧嚣的人群,同时也有益健康。

生活该慢慢,你那么急干嘛?

慢活族8项注意

过惯了忙碌的生活,忽然来个急刹车,让节奏放缓下来,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下面是慢活族们为你介绍的慢活入门体验八法:

1. 关手机:现在的人们机不离身,忙碌得令神经紧张。如果你不能彻底抛开手机,至少应该适时地关掉手机, 把忙碌与休息时间区分开。

2. 每天只看一次邮箱:阅读大量邮件、删减垃圾邮件都使人精神紧张,而一有空闲就

去收邮件的人几乎可以算是一种强迫症了。不需要实时沟通的事项才会使用电子邮件,所以一天查一次足够了。

3.关电视:永远有比看电视更重要的事情。适当地观看电视,有益放松,而适时地关上电视, 却能省下许多时间过活。

4.戒冲动购物:把精神时间金钱都奉献给逛街购物, 钱和时间永远不够用。把钱和时间留给生活, 也可能更讨人喜爱。

5. 休假充电:每星期给自己放一天假,充充电, 趁机培养兴趣或闲逛, 放空自己,能令工作事半功倍。

6. 踱步:上班下班不妨以步行代替交通工具, 可戒掉性急, 也能为自己制造片刻宁静。而且有益健康。

7.小憩:闭目养神, 专注呼吸, 虽不用去冥想, 但也能达到舒缓效果。

8. 慢食:吃是生活的重要部分。戒掉快餐, 而且要细嚼慢咽。

生活该慢慢,你那么急干嘛?

慢活族VS快活族

慢活族最反感的是快活族追求的“quick fix”(原意快速修复,寓意及时行乐)。慢活一族提倡自己步行去家门口的农贸市场购买农民种植的胡萝卜,而不是开车去超市购买从非洲坐飞机运来的荷兰豆,既买到了应时产品,更减少了食物里程。

慢活族喜欢浏览独立的小书店,喝着咖啡、和店主辩论一番,然后选本心仪的旧书回家享受,而不是登录购物网站,鼠标一点,一筐书第二天就送上了家门。既会了朋友,也没有花更多的时间浏览网页。

快活族购物的张狂,让慢活族不屑一顾。但是,仍有很多人选择网上购书,网上图书的销量仍然逐年攀升。

慢活者认为,慢活才能享受人生。生活步调是个人选择,难说孰优孰劣。

“我不要房,也不要车,只要你和我喝一杯。”近来,“慢活”风开始在 白领 间风行起来。他们反对快生活,提倡慢工作, 慢运动 ,慢阅读。在快 节奏 的现代生活方式下,以宁静对抗浮躁。 放慢速度,关注心灵成长,动手劳动,注意环保。在欧美国家,宣称自己是“慢活族”的人已达1/3以上,而“慢活”的最佳状态是该快则快,能慢则慢。放慢用餐速度、周末晒晒太阳、到图书馆看看书。

上一篇新闻

东平人注意:关于延迟退休,这四类人受影响最大,有你吗?

下一篇新闻

任泽平:房地产是最坚硬的泡沫,全球经济和宏观政策走到十字路口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