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7日 星期一

贵阳日报头版:钦州,南海之滨崛起“南方大港”

贵阳市场上的一只只肥美的大蚝,很可能有着广西钦州的"生活经历"。内陆河流与海洋交汇点的水体咸淡适宜,大蚝最喜欢,钦州海湾因此孕育了全国70%以上的大蚝幼苗,还年产20多万吨商品大蚝。

钦州的魅力和吸引力,不仅在此。

钦州位于南海之滨,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海陆交通枢纽、西南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100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曾构想过"南方大港"的未来。

一个世纪,白驹过隙。边陲滨海小城钦州1983年撤县设市,1992年建港,一步步发展壮大。

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如今钦州是国际物流的咽喉之地。钦州港通过码头、铁路,对接国家交通大动脉,成为贯通西部内陆、融通粤港澳、联通东南亚的海陆交通枢纽。

2019年上半年,钦州港货物到发量超5700万吨,集装箱到发量达126.9万标箱。港口的客户中,贵州的货运量不大,增幅却是最快的。

建"南方大港",梦想照进现实。从"通"到"畅",从"一条线"到"一张网",以钦州港为陆海交汇门户的大通道,正日益清晰地铺展在西部大地上。

百年圆梦 建成"南方大港"

11月18日,广西钦州保税港区集装箱码头上机器轰鸣,大型卡车来来往往,五颜六色的集装箱通过10余米高的岸桥运送到货轮上。

更远处,几艘绞吸船抛锚于海面,将设备伸向海底,努力挖掘海床,以每天约30万立方米的速度,开掘一条30万吨级的深水航道。

穿越两千年的时光,一队西汉商旅满载丝绸和瓷器,从安州出发,向遥远的东非海岸驶去。这条中国最古老的远洋贸易航线,史称海上丝绸之路。

隋朝时期,安州改名钦州。至此,钦州在中国海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贵阳日报头版:钦州,南海之滨崛起“南方大港”

"然而,改革开放初期的钦州,依然是一个有海无港的小渔村。"广西钦州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黄陈飞说。

1992年,全国港口建设突飞猛进,钦州市举行"万人捐款",干部职工和市民自掏腰包筹资2000多万元自建码头。1994年1月,两个万吨级码头建成,从此,钦州加快了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步伐。

黄陈飞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1998年毕业后进入钦州港工作,成为一线港口工人。"来的时候,钦州港还没有集装箱。"他说,2009年集装箱泊位试投产,当年体量仅10万标箱,今年已实现300万标箱,10年时间增了30倍。

现在的钦州港,已建成30万吨级码头及航道,建成投产公用、工业泊位超过100个,其中包括39个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港口吞吐能力达1.2亿吨;港口吞吐量由1994年的12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1.0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由2005年的2.5万标箱增长到2018年的232.4万标箱。

黄陈飞说,目前钦州港已开通至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缅甸等地的26条班轮航线,面向东盟的集装箱干线港正在加快培育。此外,针对贵州等地出口小宗货多、时效性强的特点,开通"天天班"航线,及时把货物送往香港等航线更丰富的港口,为贵州货拼箱、拼船。

目前,钦州港拥有8个10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年设计集装箱吞吐能力达420万标箱。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进,西南地区的贵州等地,正把钦州港作为新的重要出海码头,其中贵州今年前9个月通过钦州港进出的货物,相对上年同期增加了700%以上。"今年我们将完成7号、8号多用途泊位的改造,将其建成集装箱专用的半自动化泊位。"黄陈飞说,"我们还计划建设两个20万吨级集装箱专用全自动化泊位,年内完成前期工作。"

贯通西部内陆、融通粤港澳、联通东南亚,钦州港这个"南方大港"已经逐渐成形。

海铁联运 货运"无缝衔接"

11月18日上午11时,在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一辆蓝黄相间的火车头缓缓行驶,直达作业区。不到5分钟,它完成了与空车厢的驳接,随后反向开往就近的火车站,协助远洋而来的货物从钦州港登陆中国市场。"班列延伸到港口,开进码头,智能通关后,与作业区的最近距离从5公里骤缩到300米,打通了海铁联运的‘最后一公里’。"钦州车务段钦州港东站副站长黄龙宝说。

这也让钦州港在中国海运港口中,成为唯一真正实现"海铁联运无缝衔接"的港口。

今年6月30日,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成投运,由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广西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这家公司的股东,来自中铁联集、广西沿海铁路公司、中远海运集团、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钦州临海工业投资公司、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6家公司。

钦州中心站建成以后,连通祖国西南的铁路大动脉,从钦州一路向北,穿高山、越峡谷,过草原、通戈壁,连接贵阳、重庆、成都、昆明、西安、乌鲁木齐等地,形成了一个覆盖西部省份的铁路集装箱骨干网络。

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广西公司副总经理黄广来说,与过去相比,铁路场站作业能力增加了六倍,港口与铁路之间的物流成本降低了20%以上。"在运输时间上,按照传统途径,货物从重庆经上海抵达新加坡需要25天左右;现在,从重庆经钦州港到新加坡仅用7天左右。"他说。

为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铁路部门下调了北部湾港发往西部地区的海铁联运货物运价。目前,发往重庆、成都方向的集装箱运价降低了30%。"这相当于一个集装箱就减少了2000多元运费,降幅很明显。"黄广来说。

对海铁联运货物,钦州港采取免除货物提柜费、降低堆场短运费、延长货物免堆期等多项优惠和保障措施,港口进、出集装箱常规收费分别下降了80%、40%。

贵阳日报头版:钦州,南海之滨崛起“南方大港”

三港抱团 实现"1+1+1>3"

广西拥有1595公里的海岸线,是中国西南地区最近的出海大通道,一直在谋求海洋的突破。但由于海港和内河港较多,同质化竞争激烈,加之基础设施落后,广西北部湾畔的海港"多而不强",来自四川、重庆、贵州等地的货物,大多选择距离较远的广东湛江港出口到东南亚国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决定把广西建设成为西南地区的出海通道,并全面建设与之相关联的铁路和公路。目前,随着兰新、兰渝、黔渝、黄百等西部干线铁路建设的推进,一个涉及西部12个省份、通往广西北部湾港的最便捷出海大通道的轮廓正逐渐显现。

自力更生建港后,钦州也陆续迎来一个个大好机遇:1996年,钦州港开发区上升为省级;2008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广西钦州保税港区;2010年11月,钦州港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

其中,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的设立,对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作为我国西部沿海唯一的保税港区、我国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之一,该保税港区由码头作业、保税物流、出口加工和综合服务四大功能区组成,先后获批整车进口口岸、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口岸、粮食进口口岸、肉类进口口岸、水果进口口岸和毛燕进口口岸。

钦州港上岸的毛燕,将被运往中马钦州产业园,在园区的燕窝加工贸易基地加工、销售。这个中外合作建设的国际园区,利用毗邻海港的成本和政策优势,以及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消费、生产互补性强的特点开办。坐落在1000多海里外的马来西亚关丹港的马中关丹产业园,是它的"姊妹园"。

这种模式被称作"两国双园",是在"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背景下,"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国际产能合作典型。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韦文飞说,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按照"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钦州保税港区实现跨越发展。今年1至10月,钦州保税港区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达5987.33万吨,增长31.85%。

这只是北部湾港开放发展的一个缩影。广西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研究院副院长雷小华说,北部湾港拥有防城港、北海港(铁山港)、钦州港三大天然良港组成的港口群,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但由于三港地域、货源相近,形成"小而全"局面。

2009年12月,广西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铁山港)实施整合,统一使用"广西北部湾港"名称。北部湾港三港整合后,开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的"四统一"管理模式,实现"1+1+1>3"。

随着三港统一调度和各联检部门与港口信息实现共享,港口散货和集装箱卸载效率较整合前提高30%以上。"跨区域整合三港,形成合力,北部湾的下一个100年值得期待。"雷小华说。

(原载《贵阳日报》12月9日)

来 源:钦州日报

责 编:黄文力

审 核:罗立彬

上一篇新闻

12个月应用分发量接近翻倍,AppGallery做对了什么?

下一篇新闻

关键时刻,来澳洲留学,到底值不值?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