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 星期二

王石泪流满面,讲述人生至暗时刻

王石泪流满面,讲述人生至暗时刻

大家好,我是王石。

过去的几年对我、对万科都是非常特别的经历,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朋友也非常希望我谈谈过去两年我的一些感悟。

王石泪流满面,讲述人生至暗时刻

万科名誉董事长王石在北京水立方演讲。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1

生命源起,反思人生应该更多去表达爱

我们如何看待生命,生命应该是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我们往往谈到死,面对亲人离去,为什么不更多地讲到他们给我们带来的欢乐,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好的基因,让我们更好地继续生活下去,在他们身上获得力量,获得精神。

我们家里,尽管社会是父系社会为主,但家里是母亲说了算,母亲也比较强硬,话也不多,父亲是比较沉默。我的性格其实也非常羞涩,站在这样几千人的会场上,很多人说你不像很羞涩呀,人(即使)经过这么多磨炼,本身不可能进行转变的,只不过我现在比较会掩饰,实际上我现在在冒汗,规定今天晚上中间要中断,因为我如果继续讲下去我会冒汗,这个就掩饰不住了。

我因为出差经常全世界跑,箱子上贴着各种标签,那个箱子就是经历,一看这个箱子就知道你这个人去过什么地方。有一次,我回家多待两天,箱子放在家里。出差的时候,母亲把我不认识的箱子带到我面前,说这样就不用带脏兮兮的箱子出差了,她把上面的标签洗掉了。真是让我苦笑不得。

细想一下,我母亲八个小孩,工作上非常好强,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富裕,如何把日子过下去?我当了父亲之后我才知道我母亲的不容易。现在回忆起来,往往到了月底的时候,发工资前,我母亲就拿小本来算。就是这种情况下,我记得我结婚的时候,她送我一个毛毯,那个毛毯是真羊毛的,但是二手的。当时那个条件买一手的买不起,八个小孩大了之后,虽然都很独立,但母亲想表达心意,无论如何也要凑钱买个毛毯作为礼物。

有一个事情,让我感觉到了母亲对我的关心。这是多少年之后了,她已经退休,当时把她接到深圳和我住在一起。我经常出差,很少(与她)见面谈话,就是回来也是回来很晚,走得很早,基本上见不到面。有一天晚上我半夜醒来,我突然发现,门是开着的,我本能的想起来关上。这时候发现我母亲在半开的门缝里看我。我就问,有什么事?她说没有。当时我没有多想,就起身关门睡觉了。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半夜又醒了,睁眼一看,和上次的场景是一样的,我知道我母亲在看我,我就没敢动,我知道我这样一动,她一定就回去了,因为她怕打扰我,又想来看我。那时候我就忍着,我才真正理解一个母亲严厉的外表下,其实内心是对儿子很关心,这时候我才想起来母亲对儿子的态度。

当然,我的独立、自信的性格,也是深受我的母亲影响。小时候父母都很忙,基本顾不上我们。记得我九岁时,母亲就让我带着弟弟妹妹回东北姥姥家——辽宁义县。义县距离郑州足有2000公里,中间要转两次车,转车后还有15里山路。大家想想,那时我九岁,我弟弟妹妹一个七岁,一个六岁,三个小孩走到家时已经夜里12点,姥姥都急得不行了,但母亲从来不担心。就连我首次登珠峰,一家人心里都悬着,面对央视采访,唯有母亲说:不担心,有什么好担心的!这就是我妈!小时候就让我走南闯北,使我形成了非常独立的自主精神。

说到父亲就没有像和母亲这样的冲突紧张。我现在作为父亲,觉得似乎我也处在我父亲的位置上。因为羞于表达,我和我女儿讲,将来我走了之后,成为我女儿回忆我,成为遗憾。好在我现在意识到了,应该更多的、主动把内心对女儿的深情表达出来,这样才不会成为遗憾。当时我女儿就在旁边站着,看着我,这就是我和我父亲的关系。最本质的东西,羞于表达也可以理解,是不是我们民族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深沉的感情,不太善于表达。我觉得到了现在这样一个社会,到了互联网时代,高速铁路时代,交通非常方便,大家聚在一块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可能在你对面吃饭都拿着手机,我想说的是到了现代,想到家里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和亲人、朋友、社会去交往,(应该)更多的聚在一起,这样去交流,这样去表达。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父母子女相处一场,有时候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地久天长”。我们说到未来,实际上亲情、爱,这是永恒的,无论社会怎么变化,无论机器人怎么变化,作为生命,作为人类,爱,关心,父爱、母亲,始终是支撑人类往前走的最重要的动力。

2

认知自己,是人生最难的课题

团队里年轻的小朋友们让我自黑一下,别老显得那么“高大上”,别显得好像你王石什么都行,让我说说我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我的弱点。

让我自黑的话,从我的整个创业经历来讲,我本身树立了多少反对派,他们都在黑我,还需要我自黑吗?但是为了满足团队小小的要求,我不妨自黑一下。

比如我个子不够高吧,喜欢篮球人家也不带我玩儿;喜欢三级跳吧,腿却不够长,篮球的爆发力和三级跳的力量美无法发生在一个腿短的人身上。头发也不够密,现在更是如此;身体不够壮,腰不好,干农活干不过农村兵。

不过这些都也还好,没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真要说一个很大的弱项,我的语言表达实际上是我很大的弱点。中文表达其实都很羞涩,更别提英文了。

比如,我在深圳发展,要讲广东话。我专门参加两次广东话的培训班,都不及格,但是我敢讲。而且因为我在公司,我是董事长。开会我都跟他们讲广东话,我觉得大家都听懂了。实际可能没听懂我讲什么,但是不好意思说。直到有一天我到香港吃饭,用广东话点菜,点一个他记一个,他全听懂了,我很开心啊,我就很满意的看着我那个香港朋友,你看,我广东话怎么样。结果服务员就说了一句话,先生,你的国语怎么讲的这么差。那对我打击是太大了,我就很少讲广东话。那你要知道,讲广东话都如此,更不要说讲英文了。

但是我现在又经常需要我尽可能地在国际舞台说英语,我的团队们就经常胆战心惊的,每次我一讲完,他们马上就来疯狂地表扬我。怎么表扬我呢,我的秘书冯楠就会说:“老板,王总,我×英文你太棒了。”我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我当然不行。我都知道,我讲英文,他们就怕说错,就怕我说不出来。我脱稿说,简直就是玩儿心跳。所以我说我的秘书们就是一群戏精。

我第一次用英文讲演。是2001年哈佛亚洲论坛请我去。开场主办方就问我:“请问王先生,你是用英文讲演还是中文讲演呢。”我说当然中文了,好像我会英文似得。当然如果是现在那就没问题了。然后主办方就说:“王先生,我们建议你用英文讲演。”我说为什么啊,对不对,为什么呢?他说你看,给你的20分钟,你用英文讲演是20分钟,你用中文讲演就10分钟,因为你还要翻译。你给的信息量10分钟不到。我说好,我用英文讲演。这一说就说服我了,那就念稿吧,要不英文搞不定啊。好,那就专门安排了一个香港的讲演公司,当然准备文稿,英文嘛。我也顾不上,那时候很忙嘛,一直坐飞机到美国的路上,我一看,一个英国公司把一个中文稿翻译成英文,一个是他用了很多那种古典英文,我根本就没看过,用很大的那种从句。我说这惨了。

哎呀,这时候第一站,我们第一站的时候是落在夏威夷,夏威夷之后就从西岸跑东岸,然后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州的商学院发出邀请说看到你的路程还经过我们费城,看能不能到我们费城来讲演一次。我说那好,没问题。然后第一站,到那安排的阶梯教室,越念声音越小,念到最后就像蚊子叫。这我才发现,我也知道讲演间也不能念稿,同样就发现我的脖子就硬了,根本就不会动了。你就知道我的念稿水平,本来英文就是坑坑巴巴,20分钟的稿念了40分钟。念完了,下面掌声。你知道那个掌声有两种(意思),一种掌声是非常精彩的掌声。还有一种是跑马拉松,最后一个跑回来的那个,掌声就起来了,你真不容易。哎呀,我才知道,我英文念的水平这么差。我想还有呢,哎呦,我这一路上从波士顿坐车到纽约,在路上我一直在念那个稿。我们那个团队,当时肖力,他说老板啊,我说啊?他说老板啊,别念了,临阵磨枪您也来不及了。看你这个速度,你已经来不及了。但是给你提示两点,他说咱们去讲演,讲演要交流。他说第一,反正人家也听不懂。你看,第一,反正也听不懂,但是你声音得大,老外一看你声音大,我×,这中国企业家,这么差的英文他这么大声音的在念,他说你声音大。我说这个建议好啊。你说让我改没法改,你让我声音大可以。他说第二个,他说这个讲演是交流,你声音大还不行,你还得念完一段,眼睛往上一抬。你不能僵着不动不行。他说你念完了停顿,抬起头,扫一圈。当然,你要找到一段。到哈佛了,讲演了。第一个是谁呢,第一个是当时的中国银行行长,他是留英的,站那20分钟,洋洋洒洒。第二个是许小年,留美的,脱稿,他不肯下来。然后第三个是我,我上去了,还没往下念呢。主持人说,王总,求求你了,你是不是还用中文来讲演?我说开始让我用中文讲演,我一看,please,give me a chance。下面哗哗的掌声。我就开始念,大声的。

你知道到最后鼓掌是什么鼓掌,鼓掌都是这样,欣赏的那种。一看就是和费城的完全是相反的。你讲中文,你那个翻译,你讲的再精彩,他懂吗,他也不懂。他听的再欣赏,能不能翻译出来,所以就是用英文,就是用我的这种真诚。我就是这个能力,本身我愿意跟大家用共同语言进行交流。

后来我再想,克服语音困难,最重要的就是想克服、敢克服,你还得脸皮厚,当然脸皮厚是一个过程。我们谈人的弱点,其实更准确地讲是如何认识自己。人这一辈子,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我觉得评价人一生到最后来讲,你会发现最大的悲哀来讲,没有认识到自己是谁,你觉得你很认识这个世界,你觉得你认识别人,实际上真正的问题是在于你不认识自己。

今天在场的各位,实际都是非常优秀、自信的人,但是大家趁这个机会,认真问问自己,真的完全了解自己吗?自己的天赋、自己的残缺、自己的潜意识里的那些未被挖掘的欲望?

对我们来说,全面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天赋,也知道自己的弱点,成功的人大多是靠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天赋,所以我一直都说: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人们在成功中获得自信和赞美,失败并非成功之母,失败次数多了就彻底失败了。能扬长补短的地方尽量扬长补短,能克服短板,并且把他短板变成优势,那就更牛×了。实际上,我正是因为认识到这一点了,知道自己对万物的认识还相当不足,我又是到了这个年纪,我才卯着劲在60多岁去哈佛、去剑桥读书。为什么?因为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我其实特别羡慕读书人的家庭,但是我自己的成长家庭就比较一般。正是因为小时候没有读书的机会和环境,我才在后来的人生中一有机会就疯狂的读书。我那个时候最羡慕藏书最多的大姐,大姐的榜样是居里夫人。我常常去偷大姐的书读。终于有一天,我爬到大姐那个书柜上“偷书”,我打开一看,里面看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住手!”被大姐发现了。

也正因如此,2011年我义无反顾地去哈佛,最难的也是攻克语言关。首先不是说交流人家听不懂你讲什么,你能不能听懂人家讲什么,就这个来讲,你要过这个关,我也尝试过,当然不是一个听懂听不懂的问题,你每天选择课程,做作业,基本很少是凌晨2点钟之前完成,早课是8点半,你这个作业2点前要完成,对你来讲压力很大,你曾经想放弃,之所以没放弃就是一个理由,因为后悔。我觉得我要放弃的很多,因为我这个年纪,如果放弃不可能有第二次机会。我到哈佛60岁去学习的时候,当然很多朋友表示赞扬,更多的是打一个问号,哈佛也有中文班?这个问题问的显然是专家级的,第二个问题更苛刻,哈佛有老年班?我一看这个,我就特别反感,这是在讽刺挖苦我,没想到这个激发我的激情,因为我在哈佛的压力非常大,我是这么过来的。

3

到文明的源头拥抱未来

话说回来,我为什么要这样和自己过意不去,我为什么要克服我的短板,因为我觉得过语言关对我们全球化,对中国企业家阶层非常重要,尤其在我们这一代出来的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像张朝阳、李开复,对他们来讲不是问题,在国外拿的博士,但是对我们来讲就是在国内,如果他们是海归,我们就是土鳖。我们怎么来过这一关?我们发现土鳖这一关创造了很多优秀企业家,但是如何往下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很大的局限性就是国际交流。我们在达沃斯、在一些会议上,会发现在世界华人企业家里,香港、新加坡、台湾、大陆,会发现在这个会议当中,刚才那三个企业家和国外在一起交流如鱼得水,会发现大陆企业家自成一体,你出去是为了交流,但是限于语言的障碍没有交流在一起。所以我就要和我的短板较劲,我就是要过这一关。

当然语言是一个工具,专门过语言关没有必要去哈佛,你可以更多的去了解东西文化的比较,更多了解西方文化。比如我选择的是宗教,作为体验,我到周末都要参加宗教的活动,去了解,去感受。但是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呢?你到了西方是了解西方的文化,你对西方了解不够,那么通过比较以后,你对你自己的文化了解够吗?如果了解够就很容易比较,如果了解不够怎么比较呢?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在哈佛的学术环境当中,如果不够,是不是要开中国传统文化的课?我上的中国传统哲学课在哈佛。通过这样的学习,你突然这种学习给你开了一个天窗,你到国外才知道中国的文化需要很多很多去了解,当然我这样的经历、这样一代的生长,对中国文化就是不接受主义的,但是真正到现在才发现,我本人是无法摆脱的,无法脱离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到了哈佛才感受到,你不仅仅要系统了解西方文化,还要更系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知道哪些是我们应该保留的,哪些应该是批判吸收的,而哪些应该是结合的。真正到了哈佛之后,才真正开了窗户,不仅对西方的了解,再一个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这个收获非常大。这是我为什么要去哈佛。

所以我们说回归未来,本身面对未来的我们要回归,就像我们对亲情的理解是这样,面对未来,亲情什么时候都是不可或缺的,他都应该增加它的温度。

我们现在来讲面对未来,我们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是一样的,我们中国人,我们这个民族,首先要对我们文化的了解,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进行比较,去人类文明的源头去拥抱未来,这个非常非常重要。

4

创业是一场生死战

胆识、目标、运气,一样也不能少

我是从32岁开始创业的。1983年,32岁的我来到深圳特发创业,之前我在省经贸委混得是不错的。第一笔单子是卖玉米饲料,我是和农民工一块儿扛麻袋的,150斤一袋的玉米,而且扛得很欢实。我们总说年轻人不要浮躁,就看能不能沉下心,放下身段,扑下身子,脚踏实地。对我,不仅农民工不理解,客户也很诧异。货源主任因为这样才赏识我,他说第一眼看你一个城市人,干活干得这么欢实,看你不像是被惩罚的,也不像是犯错误的。实际那一年,我已经33岁了。

深圳最早开工建厂是除了一些制衣厂之外就是两个饲料厂,一个正顺康,一个金钱饲料厂(音),在那时候交通还是相对方便,你只要在铁路上车停了你就可以给他钱。

铁路上的车皮赚的钱。但是我能拿的车皮,一个月就是不会超过火车皮,你算算一个车皮是30吨玉米,150吨差不多是赚十七万块钱,那已经是非常开心了。汶川十个车皮,二十个车皮多多益善,当时就给外贸签订合同我是开头的,你来多少我都要,你来多少玉米我车皮不够,五个车皮赚十几万,二十个车皮赚多少钱,同志们那是1983年,在那个时候一个万元户不得了,我一个月十几万意味着什么,正在我风声水起的时候,我开始聘请了两三个民工,文化程度都没有上过初中,我白天带他们干活,晚上我就当教员给他们上课讲语文,讲数学。我记得很清楚,给他们上完课,光着膀子在记帐,生活创业阶段过的还是很愉快。因为大家认为非常辛苦,实际上为什么呢?是不是辛苦呢?当然辛苦,为什么我不觉得呢,因为十年前我从部队,我记得我当时在部队,我说过了,我母亲去我还坚决要回到地方,直到现在我体会到部队的生活,过了那种艰苦环境,除了蚊子咬不习惯,其他一切都很好,就是创业马上建了效果当然可以。在这个时候我已经是赚钱赚到三十多万的时候,发生了一个事情叫肥鸡丸事件,鸡饲料有致癌素。我养鸽子是用豌豆不是鸡饲料,我不养鸡了,眼睁睁的看到电炉里孵化出来的小鸡就是烧掉。

当时年轻的时候,(觉得)把牛奶倒到海里不可思议,但是到了深圳第一次看到,当产品销售不畅的时候,这样是一个最好的处理方法,养鸡场的小鸡没人要,这样你会发现饲料厂不要饲料,玉米也没人要了,就是原来都有订货合同,都不开许可证,北方准备很多车的玉米都没法送,但是同志们,我刚才说了,我签的合同是开口,你来多少车皮我要多少车皮就在这个时候,千军万马车皮一辆一辆开到深圳来了,收货货主深圳特发公司贸易部饲料组王石,后来改成饲料科了,我是科长。全来了我没有地方放,过去玉米来的时候饲料厂的车开到这儿等着,来了就交钱,现在没人要,那玉米全就堆上了。

那会儿正好是下暴雨,暴雨过后之后玉米用雨布改的,跟大螃蟹似的,雨过天晴里面冒泡,实际上是玉米发酵,那只好赶快雇民工掀开帆布,晾这个玉米,打开麻袋晾,我发现麻袋哪来的血迹,我一看手滴下来的,双手血迹斑斑一点不感到疼,那个损失让你更心疼,心疼的是钱。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整个我的车继续到,但是卸不下去了,仓库上、站台上全是我的货,这时候我接到紧急通知,深圳交通办公室紧急通知,那个人姓焦,这个焦主任大概退休了,通知我去。通知我干什么呢,由于你现在的货不能及时清,影响到深圳三十万人民的正常的生活,我说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因为你货卸了,来的大米面粉卸不下来,责成必须要三天把货清走,我欲哭无泪,往哪清?我记得忽然是有一个贵阳的,说要二十吨来拉货,二十吨我说我给你送,什么地方,我给他拉了200吨,大车都是八吨的货装十吨的,一辆辆往那儿开,给他吓死了,我要二十吨,你怎么给我来了上百吨的,我说你先不要付钱,我至少把货清了,整个清给他了,他没有仓库,八月份放假,把小学教室清出来,货往里堆,这时候还清不完,就很简单了,就找到了深圳的养鱼塘,把这个当鱼饲料卖,这是我一吨的钱是三千块钱,我卖的多少钱,我卖二百块钱。

卖200块钱,这是什么钱,相当于麻袋钱,总得给清走,后来之后我跟养鱼塘建立什么关系,他老问还有没有那个货,那是后话了。我记得很清楚清完了,清完之后我买了一个大西瓜,那个焦主任还对我抱怨,买个大西瓜向他道歉,谢谢你,因为你的敦促,我把问题解决了,要不然再过三天公安局来扣我了。

好,一算帐,我赚的30万赔进去,还净赔40万,我当时就做了一个决定,谁都没告诉,我的这几个小姑娘也没告诉,公司老总也没告诉,回到大连跟他们谈,你们还有多少玉米,他们说我们玉米仓位多了,现在香港深圳都不给发,玉米发不出去,我告诉他,你们都发给我,他说好,说这个钱慢慢付,我说怎么不发给香港人,他说香港人不给钱没有办法,你是国营的。我说你们还有多少货,我全要,他们喜出望外,他们说外贸已经定好车皮了,过去来讲车皮不够,现在是车皮发不出去,我说我全要,我说还有没有,除了这个车皮的。他说我们还有多少多少,我说我也全订下了。他说你订下我没有车皮,我说没关系,我海运。

大连、天津、青岛,玉米库存一扫而光,但是我首先讲货到一百天付款,因为他们也积压着,他们运不出去。再到广州,然后赚了,就这样船开始装货开始发货,装货期间发货期间一路上给我发电报,一封一封电报来我越看越紧张,我为什么订这些货,到这讲,我就赌,你香港人不可能不吃鸡,怎么可能一直吃鸽子,我就赌反正你吃鸡了就养鸡,养鸡就得要饲料,当你要玉米的时候发现谁都没有,就我有。当然这个逻辑没有错,问题在什么时候开始吃鸡你不知道,当然我希望我货到了,货到前你就开始吃,或者货卸下来一百天之内,因为我那个一百天就要付款的。我天天看新闻,我接个电报,这个船已经过了渤海,过了黄海,马上进入南海,我就希望暴风雨来吧,打沉,打沉了我有保险。但是尽管那年台风很多,但是这个航运期间还是顺利,就已经到了珠江口,再过两天就到了,我当时已经决定了走这条路。

就在这个时候,同志们,香港的《大公报》、《信报》给了一条信息,香港要吃鸡了,一方面急忙要从国内调鸡,再一个养鸡厂活蹦乱跳要养鸡了,养鸡就要饲料,但最重要是没有玉米。他说你玉米在哪,我说在仓库里,人家笑了,你哪有仓库,几百斤就把你弄的很狼狈了,人家要30吨,你给人运了200吨。

然后我就把船运单都拿出来了,我说移动码头,现在不是讲移动互联网吗,我们那是移动仓库,第一条到的船七千吨,两个大饲料厂分了,我记得很清楚,船到了村庄里,我要给他们拉到饲料厂里,他们没有船,那时候我记得农村里面很多都是个体户经营绿头车,在大公路上拉材料运土的,我说你们有多少绿头车跟我走,我给双倍钱。然后浩浩荡荡带着他们去惠州,把玉米拉到一个学校,浩浩荡荡到了码头,就看着一车一车的拉着玉米,运到饲料厂,一路上不是水泥路,一辆车一辆车的烟尘滚滚,天气非常好,蓝天白云,我在小山坡看着,看着我的车队哗啦啦一辆,哗啦啦一辆,那种实现感,从来没有感觉天这么蓝,云这个白呀,这一下来赔的钱抹平,净赚不记得了,至少300万,才把钱补平。

结果这一战成名,现在不是很多搞万众创业,那时候深圳至少一半企业开始做玉米,我一看我不做了,做什么,我一了解说现在办公用品不错,复印机、录像机、电脑。我那个饲料组升格为饲料科,我虽然不做了,我还兼科长。

这么多年回过头来看,这个生意对我意味着什么?第一个意味着作为一个创业家,一无所有的时候,有想象力,敢闯,不拘束,但是你发现遇见了一个你的赌博心理,我刚才描写了一个细节就是这个船开到进了黄海,进南海期间我的心态发现人性的黑暗,我希望船沉了,担心到了没人要,好在这次过去了。但是相当于一个侥幸心理,你的成功带有一部分的运气和侥幸。之后你会发现,你做生意基本是参杂着这样一个赌博和冒险,而且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更多会激发你这样一个想象力。我多少年以后公司上市,做了很多成功的生意。就觉得你做的生意出了问题全盘皆输。有这个思维方式,所以我觉得到深圳对我最大的挑战,如何克服我过去所谓的成功模式。你说这个成功模式为什么要克服呢,不好说,你以为赌徒好受吗,半夜睡不着觉,不知道明天怎么样,很难受的。我睡不着觉我得熬,作为一个创业者,创业者如何渡过难关,如何来做决策,除了我们说对于赌博这个赌性之外进行反思,我觉得有几个可以值得总结值得借鉴的。

第一个实际上我到深圳32岁,如果让我说,实际上创业从头做起来,对于我来讲虽然之前对生意不懂,但是应该说之前我当兵,当过工人,之后又当过技术人员,又在外贸做过,实际上这些东西对我都是积累,比如说对深圳当时的大环境,环境是比较清楚,作为城市人到深圳创业清楚,恰好我在部队的经历,确实是艰苦的环境气侯,这样经历过再到深圳去,我记得很清楚我的广州同事到深圳看我,正好吃饭时间,我就问他你吃饭没有,说还没有吃,我就一个方便面撕开就嚼,温的泡了很难吃,我说咱们聊这就是一顿饭,他觉得这你受的了吗,我说我在部队上,一开三百公里,晚上能不能吃上饭,比那个时候好多了,青山绿水,只要没有蚊子,就跟天堂一样。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要有储备,第二你要有目标。所以你只身到深圳来了,我刚才举的例子,民工甚至瞧不起我这个城里人,你怎么跟我们一块干。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鸿鹄之志是什么呢,就是你为什么到这儿来,你有一种抱负,你的抱负来讲,未来能做成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一定有两点,我如果做企业一定做成伟大的企业,什么叫伟大的企业?首先你是企业,企业要有产品,品牌、标准、信誉度,但这都够不成伟大。

所谓的伟大,我想在社会上的价值已经超越了他作为一个公司,生产产品、生产服务的范围,他的文化已经在整个社会有正向能力的往前推动。你比如说苹果的智能手机,乔布斯就是伟大的企业家,这个企业就是伟大的企业,当然现在来讲称不上伟大,在当时是伟大。

但是目标来讲,有时候到底你做什么企业都不清楚,所以我认为目标到底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你一定要有理想,因为你的目标是一直调整,一直调整。

第三个,实际上你发现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有时候你觉得是生意问题,实际上你要综合处理,去处理各种关系,至少还抱着希望,事件之后还要平衡关系。当然之后有任何你预想不到的情况会出现,我觉得情商是很重要。我的体会来讲,就是要有储备,再一个不能光看单方面。我想说的人不可能是面面俱到,不可能什么都能照顾到,很多人由于机会发展起来,你会意识到你的不足。你的不足完全是可以来靠组织团队弥补你的不足,比如像我这样的,我这么多年总结出来,实际上各个方面都是像当年。因为一个就是讲自黑的,就是不足,你通过团队,通过资源整合。最后你能不能做大,就看你能不能过资源整合这一关,尤其是对人力资源的整合。

第四,就是创业是需要承担风险的。创业初期往往遇到“赌博”的成分,你要有胆识,胆和识。但是企业做大的时候,"赌"就会造成很大的风险。

5

“放下”要闯三道关

理由、条件与创造新天地

1998年万科作为一家房地产公司,我们成为中国上市公司当中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但也就是那一年我决定辞去总经理职务。为什么这样讲呢?实际上在过去的经营的这么多年中,对我来说不是因为最大的房地产公司,而是因为你是房地产公司之后第一批的股份公司,整个这个过程当中因为这样的角色,成为全国的知名人士,甚至在1998年成为改革开放二十年,也可以说是人生进入了一个高峰。

但是我决定辞职,并不是从万科退休或者其他的东西,而是现代企业对未来的健康发展,我不应该继续在这个舞台上占更多资源,万一人生无常走了,突然走了,或者二十年三十年同样走。我觉得现在企业的建立更多的来讲是制度,是团队,是品牌,而不是个人的魅力。也就是说我现在的个身影响力越大,看起来是对万科越有好处,但反过来讲万一人世的变化可能会造成杀伤力,比如说同样一个电子公司,一家叫苹果,一家叫王安,王安因为更多的依靠创始人,另外一家是苹果,虽然创始人乔布斯轰走,而这家公司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一家是上市公司,一家已经消失了。相对万科商业上的发展,我觉得应该是从中心舞台退到二线是合适的,所以99年我就不再当总经理,并且安排了人选。

我记得我在做这个决定之前,明天就要宣布,我记得我宣布的时候,心情非常非常平静,而且宣布来讲,我说我给万科带来什么。

第一选择了行业多元化,选择了房地产。

第二个建立一个制度,建立企业制度。

第三个建立了这样一个团队。

第四个是品牌,所以我不再带第一线的工作。当天一切都非常平静,睡觉非常平稳,第二天早晨也没有什么感觉,来到公司,原来办公室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办公室,我一进来就说不一样,我的办公室再坐感觉不一样,我说人呢?照正常来讲,很多有关的业务经理什么的向我汇报,让我签字,可是冷冷清清我说人呢?他们在总经理办公室,我的地方没有了,会也不叫我了,我今天不是总经理,这时候我才感觉到了,就抓耳挠腮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我听听行不行,我还是董事长。第一次会议我董事长就冲过去了,我说这怎么开,强忍着,但是那个感觉确实不对,真正有点虎落平川的感觉。这一天过了,到下午了,老总就向我汇报工作了,他往这一坐我感觉来了,就是我们上午开的会,我们做了七点决定,第一是什么,第二是什么,第三是什么,我说你不要往下说了,你第四是什么,第五是什么,有人事先打小报告,我了如指掌。我说你不用说了,你第五点是不对的,第六年也要考虑的,我都没参加会议,你开什么会,我一清二楚。

之后每个礼拜就盼他们开完会向我汇报,到了第二个礼拜了,如法炮制,结果第三个礼拜了,郁亮又向我汇报,我发现不对了,过去汇报来讲,老总眼睛是放光的,现在他汇报好像是来讲,我就等着你来训了,我就等着你说,反正我们开什么你们都知道。我就觉得这不对,他眼睛无光的就汇报完了,汇报完之后期待着我来,我没打断他,我明明知道你这个不对,我就忍着,讲完了,他就等着,我也等着。最后他是董事长请给指示,我说我没指示,他一愣,说没指示,完全同意,这时候我就知道了,我得赶快和他们隔离,怎么隔离呢,登山去吧,出去的时间越来越长。其中有一个要实现我自己想作的事情,要不我和他们在一块我受不了。

这是一个终极问题:对许多企业家来说,不是企业离不开你,而是你离不开企业——因为你没有了自我,没有了存在感和价值感。其实,对每个企业家来说,放下都是早晚和必然的事情。人的生命包括职业生命都是有限的,最终你要放下,但是被动的。主动放下,才是对你的考验。

那我们就要来谈,我总结第一点来讲,很多企业家说我们也学习“放下”,不是我不想放下,是公司离不开我的,别说你这样一离开一个月,我离开一个礼拜就天下大乱了,我的体会来讲,实际上不是公司离不开你,是你离不开公司,这方面我是有体会的。如何是改变你的路径,这是不容易做到的,我相信我做到了。

但是一些人听我的劝,真的是放下了,但是效果并不好,真的公司就出了问题了。那我想在这里说一点,你要放下,不能你说放下就放下,没有准备。我在刺激总经理的时候,我在公司做讲演,我可能在这说就比较合适了,我说我不再当总经理了我不担心我给公司带来了什么,第一选择一个行业,第二建立一个制度,第三培养团队,第四品牌树立。但如果我们一个企业没有做到这些,我相信很多(企业)在选择行业时,比万科要优秀得多,因为我们走了一条弯路,多元化,最后才走专业化。很多公司一开始做的就是对的,这个选择行业上没问题,但是制度建设上,团队培养上,品牌树立上是不是做到了,如果没有做到,这时候你作为创始人,如何放手要有准备。恰好我的放手来说,我不是对万科的现状满足了,正因为我有一个理想,我想他做到伟大,就是他要创造一种文化,超越你本身公司行业影响,给社会带来一个正面作用。

那我们才看到,这是1999年的事情,现在已经2018年,到2017年万科经历了非常不平凡的一个特别的阶段,你看看,1999年我说的那番话,现在验证了,品牌、团队、制度所发挥的作用。所以要放下,首先来讲是要有准备,第二一定要和你放下目标是什么,我非常欣慰看到,在2017年6月份,这个就不再参加万科的活动。

6

人生应该怎样去面对艰难时刻

过去的两年很多朋友,都替我担心,是不是你经历的最艰难的时刻了,当然这个时刻非常非常多彩,但是要说就我的经历讲,觉得对于我心灵上的撞击、自我的体验,或者说黑暗时刻,至暗时刻是2008年,新闻媒体上的捐款门(带来的)的冲击,应该是远远大于这些打击。

2008年对中国来讲是非常非常特别的一年,5.12大地震,大地震发生之后万科通过董事会决定捐款二百万,很快其他的一些企业响应了,所以当时还不是微博,是博客上说(别人)捐款一千万两千万,你万科是不是捐款太少了,但是中国是一个灾害发生是常态(的国家),从长远的考虑做这样一个选择,尤其是作为钱来讲,实际上数量多少并不是作为一个衡量标准。比如说一个人捐一块钱和一百万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心意来讲万科员工要求每次捐款的最低的十块钱。

简单来说过去两年万科团队面临冲击,我们是同仇敌忾,另外也可能我做好了,明天开股东大会我们准备今天我们要按照万科的文化赶快去做。但是2008年的言论起来,甚至(有人)号召罢免,这种压力对我个人来讲冲击非常大。如果说我们刚才谈到的放下我是在什么上放下,到了一个小高峰,十年以后,到了人生另外一个高峰。2008年的时候,万科已经做到了世界最大的房地产公司,这样的情况下,整个因为捐款门,我很受刺激,虽然你的物理高度达到了珠穆朗玛峰,但是你的道德高度没有坟头高,显然情绪是来了。我第一次感到非常孤独,所谓的孤独不仅仅是网民,对我整个整体的一种不接受,整体的一种对我的负面的再认识。更重要的是我当时也是在中国的企业家当中也算是主要的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这个时候我发现是非常孤立的,甚至到了很多学者都觉得你们这样对王石太过分,那你知道我是什么感受。

甚至我做了最坏的准备是什么,第一有必要辞职我会辞职,主要因为我这个再发酵下去影响了万科股票活动,再发展下去影响消费者买他的房子,甚至万科当时2008年,万科年轻人已经占了主要市场,显然我们更多理解是这些年轻人,如果他们集体闹情绪辞职,我刚才说了三个原因之一都不会辞职。

但是如果不是这三个原因,我因为觉得受到了委屈,甚至觉得个人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所以没有这三个原因之一的发生,我不会辞职,但是会不会继续引火上身有可能。我记得当时有朋友劝我,说你这个时候最好辞职,辞职并不等于会造成非常轰动的效应,之后会重新评判,可能是成为著名的历史事件,我说你扯呢,往哪想,我说我就是这个公司的董事长,我不想去创造什么历史事件。当时至少舆论场没有感觉谁来替我说话,只要舆论场一替我说话,立马就有棍子打上去,就只差物理上肉体上的棍子打到我身上。但是时间很快,到了国丧日,你会发现年轻人那种情绪。因为他们需要一个情绪发泄的出口,如果没有出口,我就是出口,后来有了别的出口。但并没解决当时对我心理的冲击,因为已经把你贬低的什么不是了,你的高大形象什么都不是了。

但是这个心理调整应该说是,那时候很有意思,正好是一个社会组织专门拍一个万科的环保公益片,跟着我拍的,当时我的情绪,我当时心理的变化全记录下来了,觉得拒绝道歉。现在事后来看,既然我是作为企业家的身份,我对股东对万科的员工,对市场负责的话,显然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应该道歉,不但道歉,而且要迅速道歉,而且还有和其他公共关系进行处理,但是我没有做。我如果说那个帖子本身没有错的话,那是不合时宜的时候说出来的,应该是最大的失误,我没有及时把它当做一个公司的公共关系来进行处理,贻误了战机,当意识到再处理的时候根本来不及了。

反而另外一个企业家,实际上在我发生两年之后,发生了类似的事情,马上舆论转到他身上,当时我松一口气,我说肯定是转移了,没想到这个企业家三下五除二就抹平了,又回到我身上。所以作为一个企业来家最大失误不是我说了什么,而是失误之后(因为)我个人情绪化的问题当时不那么理解,还这么坚持。我再回忆一下为什么感到孤立,我和我的团队都有点对立,你要采取一些合法的措施,我就不采取,事后我看了片子才知道,他们在后面商量,董事长这么大情绪怎么办,因为他们更多不是说对我有什么情绪,现在做一个公共关系要处理,你董事长要表一个态非常重要,但是我就拒绝。到了年底,我才有一个感恩的心情来说,那年经历了几个不平凡的事情,说了三个感谢。其中一个感谢就是感谢我那个帖子之后这些网民对我的铺天盖地的攻击也好,谩骂也好,真的意识到了应该怎么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这个社会环境,我应该怎么做,作为一个企业家,不是作为一个自由人,不是作为一个在家无业的游民,而是作为一个企业家,就是自你说完之后,说没有任何经历,我不能这样来认知自己。

当然,多少人把你骂成那个样子,你还是有点小灰色心情,但是之后慢慢才发现,就是你真正做人,整个这个社会是宽容的,不会因为他整个还是历史来看,不会因为你的表现。这个现在说来那样的经历对我是非常非常宝贵的。

这个刚才说到的至暗时代,最宝贵的是什么呢,我怎么应对的呢。我想我自己体会当然这是至暗了,很多来讲还不是那么至暗,我觉得人还是要有点乐观情绪,不管结果怎么样,甚至觉得过不去了,你一定要试一试。你至少今天晚上能睡好,你一定要有那种做企业家承受压力的能力,这是我的一点体会。也是这么多年练出来了,越是危机面前,越是压力面前也睡得着,这是第一点体会。第二点体会一定要把最坏的想到,什么叫最坏的,刚才说的当中,最坏的结果会让你成为烈士。因为我不会跟有情绪的人在情绪上,甚至有人劝你赶快撤离,无非就说人总要死的,你不情愿这样死。但是最后这个生命的偶然性这样的结果你得做好准备,你还是不能承受的,所以最坏的结果,而不是你不敢想这件事儿。

第三个就是有没有竭尽一切办法解决它,我刚才讲因为想不通闹别扭,这是错误的。当然之后采取了更多的措施解决它。那有没有尽力去解决,最后解决的结果怎么样。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有可能解决不了,你也可能解决得了。但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尽力了,你失败了你不会后悔,因为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反过来讲,如果没有尽力,是你心存侥幸最后失败了,你会后悔,为什么当时你不再努力一下。我觉得最困难的时候,你不要想一定结果会怎么样,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尽到最大的努力,最大努力失败了,那就是没运气,能力不够,那就是命运的事儿。但是你没有努力最后失败你一定会后悔。最后一点,就是要有正确的面对磨难的态度,要把磨难转化成人生的财富。

7

合理饮食,让身体更健康一点

活动进行到现在,肯定很多人都很关心,王石,你下一个阶段到底要做什么?前面两个阶段讲得是我人生的前两个33年,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下一个33年要做什么。

我们这一代是从供应时代过来的,传统来讲,父辈和我们的经历是比较接近的,到创业我始终保持着节俭的习惯,当然很重要的是饮食。很快公司知道了老板的个性和习惯,吃饭的时候绝对不可以点到吃不完菜。我记得1988年,我的一位新秘书,第一次我们去吃工作餐。一般不是业务上的应酬如果在一块吃饭都是我买单,但是那次吃完饭之后,那个新秘书叫孙路,我就跟孙路说这顿饭你买单,他当时还挺惊讶,然后说好,我买单。我说你知道你为什么买单吗?是因为你点多了,浪费了,这次让你买单就记住了,如果下次过剩了还让你买单。从此,公司在吃饭上就比较克制。

还有一次是公司新提了一位集团副总,我们记得有一次公司办公会议之后吃饭,当然办公会议吃饭是公司报销的,显然新上任的副总很知道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问题不在这里,问题是点菜点的太少了,过剩不行,但是太少了不够吃,我当时并没有反应过来。其中有一个老总叫徐刚,负责零售的,他就说:服务员,给我拿一小瓶酱油,然后服务员拿酱油来了,酱油瓶打开就倒在米饭里一搅开始吃了。大家一看就明白了,很明显是菜不够。我一看,我说再加两个菜。显然他做这个动作是向我示威吗?也算是,但是主要示威的是新提的副总,意思是你是马屁精,拍马屁不能这样拍的,不能让我们没菜吃。当然,我这种习惯一直保持着。

关键问题是你的社交,你在其他场合,别人请你,是你没法控制没法把握的,你就看着一道菜一道菜上来。刚开始是来一道菜吃一道菜,上这么多菜是浪费,吃多了是更大的浪费,肯定对身体不好,所以之后我每次去应酬之前,先看菜单有多少菜,我选自己喜欢吃的,其他的我就不吃。有一段时间很多主人都不适应的,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就知道王石这个人很挑剔,实际不是挑剔,实际是因为量太大。

为什么颁布八项规定呢?就是来反对限制这样的吃喝之风,但是那是硬性规定,我们应该从更深的层面来反思。为什么我们这样一个节俭的民族到现在温饱解决了就开始大吃大喝?无非一个是面子,因为过去来讲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饱,过年的时候才能有肉吃,过年的时候大家才能饭饱酒足,我们现在习惯吃饭就像过年,如果不像过年的话就显得你非常吝啬,所以现在是天天过年,天天浪费。

所以我也想借这个机会说一个我的感觉,给一个简单的数字,2013-2015年,光中国的餐饮业一年浪费的粮食至少是1700万吨,相当于至少3000万人一年的口粮。我们现在讲环保,讲生态,地球上的资源支撑不住人类消费的资源,但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在餐饮上就这样浪费,我们是应该来改变饮食生活习惯的时候了。

当然很多人会说不要浪费就把它吃掉,像你选择这个不吃,那个也不吃,我说这是因为我能吃的我也能消化掉。很多人说不要浪费就打包,我再讲一个故事,就是我的一个表妹,她毕业之后到深圳创业非常成功,她和她同学结婚,她结婚的时候我去了,看到表妹夫一表人才,很瘦,上海人。没成想,过了几年,他们家也生了小孩,我再见到他的时候,我一楞,一个人圆滚滚的,滚瓜溜圆,我说你怎么了,你怎么变得这么胖,是打什么激素了,他说我没有什么病打什么激素,我说你怎么这么胖,他说我是一家之主,剩饭我全吃。我一听就明白了,我就跟他说,我告诉你,剩饭是不能吃的。他说为什么?我说你是现在这个样子是不是和吃剩饭有关系?他说是;我说你是不是怕浪费?他说是,我说你怕浪费会造成更多的浪费。他说为什么?我说你现在跟过去比舒服吗?他说没有过去舒服。我说再往下"三高"就会来了,你为了怕浪费造成身体的过胖,可能糖尿、肥胖、三高都会来了,医药费比你怕浪费那点要高得多,所以我建议你以后剩饭一定不要吃。第二,通过这个方法才知道下次做多少,不要浪费。他说不够怎么办?我说不够很简单,你备用着几斤挂面,不够了下一个挂面,阳春面,一碗、两碗都没有问题。一年过后之后,我再见到他又回归到原来的样子。

所以我们在餐桌上要有一个革命,我们是物质供应不足的民族如何转化到物质极大丰富或者是温饱问题解决了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怎么适应餐桌的饮食习惯,应该来自于一场革命,这个革命可以说非常难,也非常简单。如果说简单,因为我做到了,为了你的健康,为了你的美,身体健康、美就可以做到了。但是也非常复杂,因为中国人的面子,在中国已经形成了这种习惯,所以又简单,又复杂。当然我不能指望在这里跟大家一提、一号召,大家都改变了,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我做到了,你做到了,有更多的人做到了,一定会感动上帝。

老三篇的《愚公移山》讲了,只要我们坚持去做,虽然是无望的事情,但是你抱着希望去做,它会感动上帝,所以让我们一起来做感动上帝吧,这是我想说的中国到今天的饮食应该要进行一次革命,或者我们要进行一次改良。

当然它不仅仅是减少的问题,还有一个如何科学餐饮的问题。比如现在摄盐量太高,摄油量太高,如果说摄肉量太高的话,这个我可能有点疑惑,我也曾经相当一段时间几乎成了素食主义者或者简单吃点鱼,或者比赛之前、登山两个月之前吃牛肉,猪肉基本不吃,鸡肉也很少吃。吃什么呢?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蔬菜,现在我知道了,碳水化合物会转成糖的,糖别太多了,所以如何科学的摄取,你一个人能够消耗多少都是有限的,但是吃什么不吃什么不是自己想当然,现在科学已经进步到分子生物学的层面,分析你需要什么、配合什么都没有问题,当然很多人会说,这样的生活太没趣味了。我想说的不是让你每天喝菜汁,不是这样的。我们人类本身的基因是饥饿基因,就是长时间是吃不饱的,所以你不要吃饱,只吃七成就够了。第二,吃什么?要讲究现在营养的配餐结合起来,这是我今天想传达的第一个信息。

8

久违了,生命的愉悦感

第二,光饮食控制住是不够的,比如像我这样来讲不是因为饮食控制就是这样,很多人都想问我有没有腹肌,要我脱吗?休想。锻炼来讲就是所谓的体质力,体质力就是锻炼出来的。

说到锻炼,我是一直喜欢运动的,踢足球踢到45岁,我还想踢,但是有两个问题,和年轻人碰撞的时候,他没事,我倒了;追球,球停住了,我停不住,还会继续往前跑,所以到了这个年纪跟年轻人没法比。但是我还喜欢体育场的竞技状态,所以我改成裁判,我发现裁判跑着跑着也不能像裁判那么灵活了。

我55岁放弃了(足球),当然登山、飞伞、风帆等等在你们看起来高大上的运动我一直在进行,一直进行到剑桥,我划赛艇是2010年,到了剑桥已经是2013年,他们知道我划赛艇,就安排到大学的赛艇俱乐部。大学赛艇俱乐部有两个,一个是公开级的,一个是轻量级的。第一个训练就把我训练爬下了,和20多岁的年轻人一块上各种器械,我想这是惩罚我呢?是不是院长安排的(人)不好推辞,硬把我逼走,所以我咬牙跟着他们训练。

训练下来之后,我的小腿抽筋了,我是骑自行车来的,后来发现自行车不能骑了,一瘸一拐推着自行车。但是这个时候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我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吹口号。一般什么时候吹口号?就像谈恋爱一样,很愉快的时候吹,我明明肌肉抽筋怎么吹口号呢?我才发现,我现在是一种久违的愉悦状态,多少年都没有了,十年前才有的。下次再训练的时候,我就把我的感受告诉我的教练,教练听了之后笑了笑,就说是因为一种肾上腺素,一种只有无氧运动的训练才能激发出来你的肾上腺素,或者是巴菲肽起作用,它会刺激你,会把你整个神经系统激发出来。我们一般来讲有氧运动激发的只是你的肌肉,只有你的骨髓。我说为什么呢?他就讲了,因为到了你这个年纪,你们都避免做有氧运动,按照现在老年的运动,欧洲人、北美人到了65岁以上,女性到了60岁以上,必须加大有氧运动。我以前没有听说过这个,所以才真正认识自己这个年纪应该怎么样,我如获至宝地翻到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如何逆生长》,就是使得你年轻。

在哈佛、在剑桥不但是头脑上、精神上的洗礼,发现我身体的另外一种训练方法也让我获得了新生,逆生长。

饮食是让你健康的,不能阻止衰老基因,癌症细胞的打开,只有那种无氧运动。无氧运动有氧运动最形象的解释,刚才说的。什么叫无氧运动、有氧运动,用数字概括,200、220减去你的年龄达到的心跳就是无氧运动,180减你的年龄的心跳达到的心跳就是有氧运动。年轻承受度就高,这就是区别。形象的比喻什么叫有氧无氧运动,大草原上羚羊吃草,豹子捕捉他,羚羊发觉就跑,这个跑的距离就是一个有氧运动,豹子追的时候也是有氧运动,加速到最后几十秒之间的,两个之间谁快一步,都是生死攸关,如果豹子抓不住,他的小豹子可能就没有下一顿饭,而羚羊抓住就丧命了,那样一种竭尽全力的就是无氧运动。显然在那个生理的化学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所谓的有氧运动就是什么呢?就是氧气透过血液进行燃烧脂肪,这就是通过肌肉释放,释放动力这叫做有氧运动,什么叫无氧运动就是已经是脂肪燃烧到极致了,但是速度还需要增加,这时候葡萄糖燃烧,这两个就是有氧无氧在一块,但是无氧持续时间非常短,但是非常短就是生命攸关的,我们一说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老年人很容易摔倒,无氧运动解决的问题就是神经系统的,神经系统调整激发协调能力平衡能力,也就是有氧无氧,为什么久违的愉悦感,因为年轻的时候处于那种状态不觉得。

我今天想说的是,不仅仅我们如何通过饮食健康来保持一种健康营养的摄取量,减少浪费,避免浪费,更多的是如何科学的、合理的来锻炼自己的身体。

9

下一个33年愿景,生命力的美

当然,这样来吃,这样来控制,这样来运动,为什么?就是为了体型好一点,这个很重要,但是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就是跳广场舞是不够的。当然个人的偏好我就喜欢打麻将,如何健康长寿,如何做更长的事情。

这个状态就是你的愿景非常重要,我们看的片子,褚时建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我看到他的时候,第一次和他面对面的时候他已经74岁,不承想90了,发现如果我们第三个人生阶段我们想有所为,想有事情开始,像我说的两点非常非常重要,这个体现的是美。美的生命力是什么?大自然的力量,生命的力量,到最后美是什么?美是可以用数学来描述。比如银河的形状是漩涡体,万科的经验过去十年数据显示出来是斐波那契曲线,数学上就是你的经济增长率不超过35%,这就是非常美的。向日葵里面的是曲线,宇宙也是一个曲线,所以这就是美,用数学来表现出来。我们说的美不是青春才是美,而是它是适合这样规律的,他到老年了还很年轻是不正常的,儿童有儿童的美,老年有老年的美。

什么美?原来形象的就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定是风吹的,皱纹各方面,脸上显出生命的沧桑、生命的张力,但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追求的张力,形象上胡子拉碴,也可以不穿西装,穿着冲锋衣。我登山那几天还是有点肥的,带上一个帽子,像土匪。登山的想瘦特别难,反弹非常厉害。后来到了哈佛熬夜,就67公斤、66公斤、64公斤、62公斤,再往下降就有问题了,不是神减肥,那是消耗的,消耗不单是体力的,脑力的消耗。人家一见你瘦了,怎么又瘦了?实际我现在控制体重在64公斤。还有第二个变化就和登山没关系了,就是脂肪变节了。如果你说做没做整容什么东西,我说挺像整容,人鱼线出来了。你说大肚子怎么办?再一个比如说盲人歌手没感觉到他不美。美,就是生命力。

如果咱们不要再说的那么高调,我们现在一个长寿社会,并不等于健康的长寿社会。我们至少来讲不给后代添乱,我们长寿必须要健康长寿,我想基本上能说服你自己的理由,像我这样的建议来做,就是不给后代添麻烦。

10

人之为人,追求美好,美美与共

站在这个节点上往前看,我希望自己的第三个三十年,能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公益环保事业上。今天想和大家介绍几位曾经影响了我的公益理念的朋友。

要点十:公益不是施与受,而是平等的关注与互相的给予

我想介绍的第一位朋友,是一名拉萨的孩子。他改变我很多。

很高兴看到今天的久美上了他心仪的大学,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还记得15年前的他是什么样子的。那是2003年,我被朋友带着去参观一位德国女士开的盲童学校。我想,可能是让我去捐钱吧,心里带着一丝丝"给予者"的优越感。孩子们唱歌欢迎我们的到来。领唱的男孩就是久美,他纯真、激情而富有表现力的嗓音令人联想到意大利盲人歌手安德烈波切利。

在之后的交谈中,久美抓住我的手不放。他用手把我的脸从上到下细细摸过一遍,笑着说,"叔叔,您是个好人!"那个刹那,我心里打了一个激灵。一个世人眼中身有残缺的孩子,却是那么的自信,对世界的看法是那么的美好、积极。虽然眼睛看不到,但他比我还自信!那个刹那,他像一棵向日葵一样,扬起的笑脸给予我许多能量。我一下子从自以为是的捐赠者的心态上降了下来。所谓慈善、公益,也不仅仅施与受的关系,不仅仅是给钱给物,更是平等的关注和互相的给予。

11

我也可以变得更高尚一些

第二位影响我公益看法的人,是北京大学生物系的潘文石教授。潘教授是我国自然保护事业的先驱,大熊猫研究的大腕,常年扎根野外做调查、搞研究。2004年我们启程去北极的时候,潘教授来首都机场送行。他一向是不在这种场合露面的。他来机场干什么?

潘教授交给我两样东西,一个是北大崇左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的旗帜,希望我带到极点去。此外还有一封信,信的大意:他非常佩服探险的英雄行为,他觉得探险是对大自然的尊重,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等精神是一致的,他衷心祝愿我们成功。

飞机上读这封信,信中话语让我两耳发热,我知道自己身上没有教授所说的这种精神。作为一个户外活动爱好者,我肯定不会有意破坏环境,但是我仅仅把户外探险活动当作张扬自己个性的行为,从没想过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正面的指向,教授的溢美之词让我羞愧难当。潘教授,才正是因为这种研究自然、保护自然的精神,常年安身野外,放弃了可以享受的一切。他的行动,和我仅仅为了张扬个性的行为,完全是两回事。

我是个明白人,我能读懂老教授的言外之意:你是一个公众人物,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以高尚的行为带动整个社会!“我也可以变得更高尚一些!”我暗下决心,再也不能为了张扬而张扬,应该尝试把自己的户外探险活动与公益活动结合起来。“探险有极,公益无限”,在接下来的探险活动中,我都尽量赋予其一个公益主题,南极,为拯救白头叶猴进行募捐;珠峰,零垃圾登顶……

如果说潘教授的信让我意识到自己可以做更多环保的事儿,参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则让我受益良多。阿拉善是企业家发起的环保组织,现在国内环保领域很有影响力。2004年6月,我受到首创公司董事长刘晓光邀请,前往内蒙古阿拉善月亮湖参加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成立大会。说实话,那个时候我的参与是很被动的,但是参与之后,发现这么多天南海北的企业家聚到一起,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治理沙尘暴,那么热烈的讨论,那么的富有激情。虽然有地域、文化、性格的差异,但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可以说,我在阿拉善是个受益者。我在这里学会了妥协,学会了包容。那么多企业家,都是老板,谁做谁的主?开会得有规则,决策要讲民主,在这里,我们采用罗伯特议事规则实现程序民主。还有,为了让事情进展下去,有时候必须要把分歧放在一边,不妥协事情就进展不下去。

12

妥协,我是受益者

我做过阿拉善第二任的会长,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刘晓光。晓光是阿拉善的灵魂人物。刚刚加入阿拉善的时候,我觉得他总是和稀泥,好好好,对对对,谁说的都没错。等我当了会长之后,我才体会到,这是大智慧。搞公益、搞环保,得让大家坐下来一起做事儿,必须得有共识才能推动事情的前进。

今天,晓光已经离开我们一年多了。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瞬间。但一个人生命的宽度和厚度是可以书写的,晓光用他的生命厚度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是我们前进路上的光。

今天,阿拉善的几位会长都到了现场,请他们上台!

13

行动,就会有奇迹

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万科当初在四川援建的遵道学校,第一批亲历地震的孩子已经成长起来了。

看了这个视频,我特别的开心,和2008年12月31日学校落成的时候,我戴着红领巾去敲钟的那一刻,一样的开心。遵道是一个千年古镇,机缘巧合,万科按照九级抗震标准援建了这所遵道学校。当时万科管理层就下定决心,不能建完学校之后一走了之。我们既然来了,就要坚持,万科要嵌入这个学校的生长之中。十年来,从硬件到软件,从师资培训、交流到孩子的奖学金、工作机会,万科在这个学校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遵道学校已经从当地成绩倒数的学校,变成数一数二的,孩子们也获得了很好的成长。这十年不经意的坚持,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这和万科管理团队,尤其是郁亮、解冻等的努力分不开的,他们每年都会去三四次遵道学校。今天解冻也来到了现场。

14

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企业家的“天下为公”

如果说遵道学校是万科一个企业的坚持,接下来想和大家分享的联合国气候谈判,则是一群中国企业家的坚持。

因为登山、探险,很早我就亲身体会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乞力马扎罗的雪山顶已经看不到雪,珠峰的雪线也在不断地后退,而南极,竟然没有想象中那么冷。这一切,都是因为气候变化的影响。作为企业家,我们应当做些什么!我最早去参与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是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代表近100位的企业家发表了《北极宣言》。从2013年开始,我连续六年参与了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在中国角举行中国企业家日边会活动,向世界发出中国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声音。我们所代表的企业,从2009年的近100家,扩展到2014年利马的2000多家,2015年巴黎的1万多家,到2017年的45万家,随着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国企业家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15

公益事业中的女性榜样

企业家做环保、做公益,洛克菲勒家族是成功的典范。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洛克菲勒家族第四代成员、纪录片制片人苏珊洛克菲勒女士,与我们分享。

谢谢苏珊。在这些年参与环保公益事业的过程中,我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公益环保行业里,女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个行业里不仅有更多的女性从业者,也出现了更多的女性领导人。她们以女性的智慧、坚忍和柔韧,推动着公益事业、环保事业的进步。下面,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环保界的几位女性领袖,并向她们致敬。有请:

联合国清洁炉灶项目负责人Rahda

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 吕植

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陈一梅

16

致敬公益人

公益之所以叫公益,是发动所有人为公共利益而行动。而这个发动工作,更需要专业的公益团队、机构和从业人员去做。从扶贫到教育,从气候变化谈判到自然保护,从政策倡导到公众参与,再到推动公益行业发展,这么多年我认识了许多值得敬佩的公益人,请允许我把他们介绍给大家。

17

“善食家”倡议

谢谢这些公益的同仁们。也谢谢在场的观众们耐心听我讲了这么久的话。借今天这个机会,我还想和大家分享一个长期以来关于粮食的思考。

我注意到,虽然我们现在进入了物质极大丰富的消费时代,但是我们的饮食习惯似乎还保有从前短缺时代的影子,喜欢铺张浪费、暴饮暴食。无论是公司聚餐还是朋友聚会,吃一顿饭十几道菜、几十道菜地上,主菜之外还有主菜,主食之外还有主食,根本吃不完!我现在碰到这种情况,就坚决地不吃那么多。

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课题组2013-201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作为我们的食物来源,农业使用了70%的淡水资源和30%的全球能源,占用了33%的土地,产生了20%的温室气体。浪费食物就相当于浪费了我们投入农业生产的宝贵的水资源、土地和能源。

为此, 我愿意和在场的各位公益同仁一起发起一个倡议,我们不仅要做美食家,而且要做"善食家"。所谓善食家,就是在饮食方面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我们选择适量、健康和均衡的饮食,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善待自己。”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我们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食物,从容地享受食物,就是善待他人,善待所有参与到整个餐饮供应链上的人。我们进行可持续的餐饮消费,在我们的生活方式中重新审视人与环境的关系,善待自然。

文章来源:新京报

上一篇新闻

每日一练(人文科技20题)

下一篇新闻

西安石油大学一行参加广西巴马垃圾处理催化水合制燃气项目学术交流会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