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焦虑、愤怒、抑郁时,“可以离开现场,但不要自我折磨”


焦虑、愤怒、抑郁时,“可以离开现场,但不要自我折磨”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闫明:TMCC国际认证高级管理教练导师、清华、人大、北大EMBA特聘客座教、新加坡博维管理咨询首席管理导师

如何缓解焦虑、易怒症:动治寒、静治热;寒则动、静则热

新型肺炎疫情的爆发,绝大多数人都在家被隔离了一个多月,再加上复工期的一推再推,导致各种压力接踵而来,心理的压力、生活的压力、自身安全健康的压力等等,随之而来的是焦虑、易怒、抑郁等负面情绪日渐羽丰,面对种种严峻的挑战,我们唯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升自己的修为与综合素质能力,才能安全的渡过这道难关。接下来闫明就带领大家一起来谈谈缓解焦虑情绪的认知与具体方法:

一、动治寒、静治热;寒则动、静则热

动治寒:‘动’指行动,当天气很寒冷时,你要不停地蹦一蹦、跳一跳,你就不会感觉那么寒冷了。人的内心变化也是一样的,当你心寒失落时(这种情况,一般的反应是不想动,什么也不想干!),这时你更要勇敢面对、不断的行动,这样才能消除你内心的恐惧,并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其实当你真正去面对所恐惧的东西时,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了,这也告诉我们,你害怕什么,就去面对什么,因为真正值得我们的恐惧只有恐惧本身;

静治热:‘静’指内心,如果你去澡堂洗澡,池子里的水很热,这时你千万不要乱动,因为你越动就越热,反之,你静下来心不乱,反而能在热水里待得时间久一些。在心理上,当你烦躁不安时,要学会让自己的内心静下来(唯止能止众止),当你想通一些事情,你的内心才会变得阔达无碍,行动起来也会更有效率(不盲目)。

心寒时,多行动;躁动时,要回归本心,摒弃欲心杂念,不急不躁。

  •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人类绵延不绝、可以说欲望是生命的动力。这里的‘不欲’是指人不要有多余的欲望,否则多余的欲望将消耗掉你剩余的人生,专心致志的做好本职的工作,你的生活与事业自然会得到安定与发展。

人的欲望太多,一旦得不到,就会产生挫败感,进而影响人情绪的波动。所以自我情绪管理的源头是‘不欲’,人有所不求才能有所取,‘无求’之人才能遇事宠辱不惊、从容淡定。无欲则静。付出不图回报,但必有回报,只要你持续不断的付出,必定有着更大的惊喜在等着您。

人的心理需求平衡,欲望过多则心烦意乱,没有一点上进心则缺少动力,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把握你的心,不要让多余的不着边际的欲心杂念扰乱你生命的脚步。

懂得安静,才能与世界产生共鸣。

焦虑、愤怒、抑郁时,“可以离开现场,但不要自我折磨”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三、情绪没有好、坏之分

人不可能没有情绪,只是不要情绪化就好了。如果人没有一点情绪,除非人不在了,人只要活着就会有感知,有感知就会有波动,有波动就会有情绪,情绪就像人的脑电图一样,上下波动,只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就是正常的,可控的,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就有可能做出过激的行为、或者血压升高、心律过快等问题发生。
如果你希望感到快乐时,你就必须表现出快乐的举止。希望感到有成就时,你的行为就必须看起来很有成就的样子。人生就像是举止与反应的实验室,你的情绪正是印证你行为的一种反应。

焦虑、愤怒、抑郁时,“可以离开现场,但不要自我折磨”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四、中西药结合”情绪控制法

1、西医情绪控制法

并非环境本身使你生气,而是你对环境所采取的一种愤怒的反应。并非别人激怒你,而是你对别人表现出生气的反应。

西方人和中国人处理情绪的方式不同,西方人处理问题比较直接,喜欢从行为入手(行为—结果),用行动(行为举止)来影响自己情绪的变化,因为有某种行为举止就很有可能产生某种相对应的感觉,如你表现得很愤怒,就会有愤怒的感觉,反之,你表现得很开心,你就会有愉悦的感觉,西方人是从改变行为,从而改变感觉。西方人处理情绪的方式,就像西医一样,西医的作用是控制‘病灶’,而不能根除,西医有立竿见影的功效,但如果你不良的思维及生活的习惯不改变,一切都会是徒劳。下面我们就具体的介绍一下西方处理情绪的方式与方法:

情绪跟着行为走——“立竿见影”

你表现得越愤怒时,你就会越感觉愤怒,而且这种感觉会持续得更长久一些。现代心理学大师威廉.詹姆斯博士曾说:“一个人无法以意志来控制你的情绪。”但是你可以用你的意志来控制你的举止。同时,当你的行为表现出某种样子时,你的感觉就是那个样子。

换句话说,如果你希望感到快乐时,你就必须表现出快乐的举止。希望感到有成就时,你的行为就必须看起来很有成就的样子。人生就像是举止与反应的实验室,你的情绪正是印证你行为的一种反应。

因此,如果你表现愤怒的态度时,你就会有愤怒的感觉。那种利用机会发泄愤怒的说法,并不能使愤怒的感觉离开你。让别人看到你发脾气,只会使你让别人看笑话而已,因为那样就像把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果、你觉得发泄愤怒比你的友谊、爱情、信仰、信心以及对他人尊重的需求更重要的话,那么你就尽管发你的脾气好了。但是其后果通常是你非常不愿意看到的。

如果你已厌倦你的愤怒独处的话(因为通常会演变到这个地步),那么试试这个办法吧:当它萌芽时就把它除掉。当你觉得胃部收紧,心跳加快,脑筋一片空白时,就赶快使它冷却。如果必要的话,你可以离开现场,但不要自我折磨。

上面的忠告从正反两面来讲,都是一样有效。表现出冷静的行为就会使你感到冷静,而愤怒就不再是你与他们沟通的绊脚石了。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习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绪。最终的目的使你必须以有效的方法控制愤怒,控制仇视心理或犯罪的心理,如此才能使你的人生过得更美好。

试试上面这些意见。如果有效,继续实行,如果无效,那就放弃,再继续试试其他方法。如果你能控制自己,使人生朝向更美好的方面前行,那就是成长。

焦虑、愤怒、抑郁时,“可以离开现场,但不要自我折磨”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2、中医情绪控制法

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你就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你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你就控制不了事情的结果。

中国人和西方人处理情绪的方式却恰恰相反,中国人处理情绪的问题,喜欢从观念、思维入手(思维—行为—结果),如:万象皆虚幻、达人须达观等等,所以,中国人处理情绪问题时像中药一样要温和的多,讲究的是从本源来处理,针对情绪来说,观念是源头,思维是入口,因为事情本来并不影响人,人只受对事情看法的影响,你受对事情看法的影响,远远大于事情本身对你造成的伤害。

“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

为什么中国人情绪化波动是比较大?

其一:中国人非常在意别人的感受和看法。又比较重视情感与人际关系。所以相比之下,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容易情绪化,情绪化波动比较大。

其二:中国人做事情都是变化的。因为他会看形势不同而不断变化,这个度就很难拿捏,我们经常会听中国人:‘我看看情况、再定,我再斟酌斟酌’,他要顾及各方面的情况,所以也比较容易压抑自己,不像美国人,有什么就直截了当的说出来,中国人不是的,中国人不喜欢说,喜欢做,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少说多做,如果一直压抑自己自然就会有反弹,压不住了,就会爆发。所以中国人更应该学会适当的减压,减压的方法有很多,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比如:跑步、健身、游泳、倾诉等方法。

福祸相依,这是我们先辈几千年留下来的智慧结晶。事情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人解读的角度和深度不同。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好事情中也隐藏着危险,坏事情中也隐藏着机会。我们会发现任何好的事情从长远来看未必就是福,任何的坏事情从长远来看未必就是祸。

焦虑、愤怒、抑郁时,“可以离开现场,但不要自我折磨”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五、控制情绪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中国人喜欢提升‘境界’来解决问题,西方人喜欢提升‘能力’来解决问题。

人类解决问题有两个途径:一、境界;即同一事物(或问题)的不同层面;二、能力;即同一层面事物(或问题)的不同纵深;境界解决的是存在问题,能力解决的是问题本身。境界层面更易发现‘问题’(关键性问题),能力层面更易解决‘问题’(问题本身)。所以,取是能力,舍是境界。

不管使用哪一种控制情绪的方法,最后的目的不会改变:即解决实际问题。不要为了调整自己的情绪而调整情绪,否则控制情绪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心态”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心态”是一种平衡,就像骑自行车一样,如果你不前进,还想保持平衡,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为什么,即使你什么都不做,也很难保持良好心态的原因。

我们要向天学习“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天是不断运行的,而且是永远不会停歇,所以君子应该像天一样自强不息,不断前进。在前行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色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没有关系,这些所谓的苦难,只会使强者前行的脚步更加坚定。我们前进的速度可以很快,也可以很慢,都没有关系,这些都是根据周围环境的不断变化而适当调整的策略。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六、敢于挑战、面对竞争

人生无时无刻,都在面对着挑战与竞争,但我们无须胆怯,因为正是这些挑战和困难,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当你回避竞争,你就是在回避生存的权利。加多宝与王老吉竞争,结果和其正没有了;360和金山竞争,结果卡巴斯基没有了;苹果和三星竞争,结果诺基亚没有了,这些都是回避竞争的结果。

我们看康熙大帝的时候,康熙在千叟宴上,感谢了太皇太后孝庄等很多人,最后康熙也敬了他的死敌们(即鳌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等),使他们逼着朕立下了这丰功伟业。

一个人或组织未来成就的高度,取决于他标杆的高度,这个标杆就是他的竞争对手。也唯有敢于与强者竞争,你才能够成为强者。

敢于挑战,面对竞争,我们的人生才会不断精进,并赢得幸福美好的明天。(本文为闫明老师原创,勿侵权)

点击关注闫明老师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焦虑、愤怒、抑郁时,“可以离开现场,但不要自我折磨”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精选推荐:富人思维:为什么富者更富,穷者更穷? 精辟精选推荐:管理者的三大心理陷阱:讨好、恃强、缺点(干货,转发了)精选推荐:管理哲学思想:领导就是抓人心,而人心的关键在于信任,精辟精选推荐:目标管理:为什么目标总是达不成,推进难,它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上一篇新闻

孩子情绪不稳定 或与偏食相关

下一篇新闻

留学生压力最大的一个月!10%英国人逃不掉,这心病怎么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