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躲避过敏源 不如“训练”免疫激发自护力

金羊网讯 记者庞倩影 实习生马达报道:过敏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正不断上升,目前已影响到全球30%至40%的人口。近日,2019年亚太儿科过敏、呼吸和免疫学大会召开名为“生命早期过敏‘防大于治’”的议题讨论,为解决婴幼儿过敏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

在10月10日主题为“对生命早期牛奶过敏预防与饮食管理新视角”的卫星研讨会上,达能纽迪希亚全球特殊营养品领域医学及科学总监Udo Herz教授指出,当前多项临床研究显示,益生元与益生菌组合——共生元(Synbiotics)能够帮助肠道菌群的适宜定植与生长,从而有助于免疫调节能力的发育,达到过敏预防的效果:由短链低聚半乳糖(scGOS)和长链低聚果糖(lcFOS)(按照9:1的比例)所组成的独特的益生元组合,模拟了母乳低聚糖的分子大小、分布、含量和功效,能够帮助肠道菌群的健康发育,降低过敏风险。

以这种益生元组合,搭配短双歧杆菌M16-V(来源于健康婴儿肠道的有益菌)组成的共生元,在临床试验中被证实可以降低湿疹发生——这为预防婴幼儿过敏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户。

据了解,婴幼儿过敏性问题的发生是自身免疫发育不平衡的信号。新研究表明,适当的环境条件和营养供给,可以帮助婴幼儿免疫系统得到温和的“训练”,让身体逐渐适应这些物质,不过度反应,最终获得最佳的“耐受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肠道菌群对免疫系统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对免疫耐受性的发展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儿科教授李碧华在研讨会上提出,“通过营养来调节肠道的措施达到口服耐受,是当前新的研究热点。在婴儿出生早期的4至6个月中,母乳喂养可以帮助优化肠道微生态,建立起适宜的免疫力。但如果无法实现母乳喂养,可以选择补充益生元和益生菌作为替代方案。”

近年来,食物引起的过敏性疾病呈上升趋势,过敏性疾病低龄化加剧。中国婴幼儿过敏性疾病高发也开始引起各界关注。其中,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幼儿最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此次大会也有22位中国顶尖儿科专家参与其中,一起探讨了中国婴幼儿过敏预防的新思路。

上一篇新闻

止痒高手、高手、高高手

下一篇新闻

临床前研究显示母体可将过敏传递给后代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