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海鲜怎么选?盘点全球七大洲海鲜“当家花旦”巡礼
海鲜之于国人,并不只是美食,而是一种烹饪哲学。是养助益充的营卫论,是五味调和的境界说,注重奇正互变的烹调法,更讲究一种畅神怡情的美食观。随着烹饪的传承和演绎,由最深处衍生出一种情结,这种情结已经纠缠了上千年。
海鲜,古称“海错”,意谓海中产物,错杂非一,纵观全球,无论亚洲、欧洲、美洲还是非洲,海鲜都是祖辈们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至少在距今4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已懂得采拾贝类以供食用。
时至今日关于海鲜的食法,复杂烹饪有其写意的浓鲜意境,简单料理亦可传达出写实的香鲜体验。这就是海鲜,烹饪万变、可繁可简,唯鲜美不变。今天易哥带大家环看各大洲,了解这些靠海国家的海鲜 “当家花旦”。
亚洲
1、中国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产资源,但是随着近年来过度捕捞,中国近海渔业资源日显匮乏。很多以往常见的海鲜如今稀有价比黄金。
在中国大、小黄鱼、带鱼、乌贼被并称为四大海产,也被称为四大花旦。
大黄鱼:
大黄鱼,又叫大黄花鱼、桂花黄鱼、大先、金龙、黄瓜鱼等,是我国近海主要的经济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早期,我国野生大黄鱼资源十分丰富,据有关文献记载,我国捕捞黄鱼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世世代代,黄鱼都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然而自1956年,敲罟作业于福建传入浙江后,大黄鱼迎来了它们的灭顶之灾。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野生大黄鱼的价格从每斤几分钱暴涨至每斤数千元,大黄鱼从全国人民餐桌上的常见鱼类逐渐变为了珍稀濒危的物种。
如今我们吃到的大黄鱼,绝大部分都来自养殖场。而养殖大黄鱼多为粗放养殖,其养殖过程消耗大量的其他野生鱼类。据绿色和平组织统计,这种不可持续养殖方式产生一公斤黄鱼竟要消耗公斤7.1公斤,39种,4000多条被我们称为垃圾鱼的小型野生鱼类。在中国,养殖大黄鱼每年至少需要消耗40万吨幼杂鱼。
真正的野生大黄鱼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一鱼难求,在市场上几乎看不到它们的身影。物种的稀有造就了野生大黄鱼的高昂价格,但是想要吃野生大黄鱼看的是运气而不是花多大价钱。
小黄鱼:
小黄鱼,又叫小黄花鱼、梅雨、小先等。小黄鱼体形似大黄鱼,呈柳叶形,但是头、眼都较小,尾柄短而宽,鳞片较大;小黄鱼背部呈灰褐色、腹两侧呈金黄色。小黄鱼为暖温性近海底层集群洄游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
60年代开始,因为过度捕捞,小黄鱼的产量急剧下降。直到近二十年来,小黄鱼自然资源出现逆向增长,所以如果不控制捕捞强度,小黄鱼渔业也会和大黄鱼一样面临资源崩溃。
小黄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优质的食用鱼,富含蛋白质、糖、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是婴幼儿及病后体虚者的滋补和食疗佳品。
带鱼:
民谚有云:“冬至过,年关末,带鱼像柴爿(pán)”,指冬天的带鱼像木柴一样肥厚。带鱼体型侧扁如带、头尖口大、体表无鳞;带鱼呈银灰色、背鳍及胸鳍呈浅灰色、尾巴呈暗黑色。我国黄海、东海、渤海、南海都有分布。
我国的带鱼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带鱼属和小带鱼属中的白带鱼、短带鱼、南海带鱼和小带鱼4种。白带鱼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带鱼,也称高鳍带鱼或刀鱼等。白带鱼鱼体呈银白色,背面略呈暗灰色。它们喜欢生活在沿海地区,有时会进入河口地区。常在晨昏时,游近沿岸追捕小鱼,是既贪食又凶猛的鱼类。
捕捞带鱼一般从立秋开始,冬至过后、春节之前为旺汛。带鱼体内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中医认为带鱼有“暖胃、补虚”的功效。带鱼肉厚刺少,营养丰富,且为高脂鱼类,不仅能补脾益气、养肝暖胃、补气养血,还有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系统,预防高血压和心肌梗死的作用,是老人、儿童、孕产妇的理想食品。
乌贼:
乌贼,又叫乌鲗、墨斗鱼、墨鱼等,因遇到强敌会“喷墨”逃生而得名。乌贼呈球形,身体可分为头、足和躯干三部分,躯干相当于内脏团,内部器官都被一船形石灰质的硬鞘包裹着。乌贼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我国主要分布在台湾海峡以南海区。乌贼一般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沿岸浅水中,每年4~6月会从深海游向浅水内湾产卵,9月下旬开始游返南方越冬,主要以甲壳类、小鱼、其他软体动物为食。
乌贼的肉可以食用,并且肉质鲜美,富含营养。食用乌贼可以补脾益肾、养血滋阴、调经止带,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补食品。乌贼还是女性塑造体型和保养肌肤的保健食品。当然除了四大海产,这些海鲜也是中国海产的名角。
鲍鱼:
在古代西方,鲍鱼被称为“长生者”、“贝之帝王”;在中国,鲍鱼是传统的名贵食材,位居四大海味之首,今天鲍鱼仍然是世界名贵海鲜之一。近四十年来全球鲍鱼产业发展之迅猛、贸易之火爆,远超食客们的想象,其生产已经从野生捕捞转移至养殖,如今超过95%的鲍鱼供应来自于水产养殖业。这其中中国是世界养殖鲍鱼的主要产出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鲍鱼产出国,同时也是最大的消费国,在过去十年里,中国鲍鱼产量增长了四倍承担了全球近90%的增长量。
世界鲍鱼看中国,中国鲍鱼看福建,FAO 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鲍鱼产量12.8万吨,其中福建养殖产量10万吨,占比超过78%。除福建外,辽宁、山东、广东、海南也是也主要产区。中国主要的养殖品种为皱纹盘鲍以及皱纹盘鲍与盘鲍杂交选育品种,近几年中国鲍鱼产业除鲜活食材外,其产业结构也在升级,向加工品不断发展,同时产业做的越大越需要自律与规范,做出中国鲍鱼的品牌。
中华锦绣龙虾:
中华锦绣龙虾的身体呈青绿色,触角和头部为深蓝色,四肢黑白相间,还有不少黄色斑点点缀其中。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和浙江沿海,属于非常罕见的著名龙虾。近年来偶尔会有捕获,由于此虾非常稀少,兼备观赏价值,因此售价不菲,通常在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之间。一只重为5-6斤的中华锦绣龙虾在大海里至少需要生长几十年时间,周身具有无与伦比的天然色彩。
2017年,舟山渔民曾经捕捞一只锦绣龙虾,据传有人开价30万。由于中华锦绣龙虾珍稀难遇,早些年就被市场开始炒作。历史上最为昂贵的中华锦绣龙虾是在2014年,一渔民在浙江温岭石塘海域捕捞到一只色彩斑斓的中华锦绣龙虾。据现场的目击者称,这只龙虾当场被人以60万的价格买走。
2、日本
日本人喜食刺身,非常注重新鲜度,新鲜便是日本水产品的最大优势,其海鲜当家花旦绝对离不开顶级的刺身食材。
金枪鱼:
金枪鱼是一个大家族,金枪鱼是大洋暖水性洄游鱼类,主要分布于低中纬度海区,集中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尽管金枪鱼分布广泛,但是将金枪鱼推送到世界级顶尖食材名单中,日本“功不可没”,日本消费了全球80%的蓝鳍金枪鱼。正所谓“成也日本,危也日本”。
在金枪鱼大家族中最为名贵的蓝鳍金枪鱼身长一般为2米左右,最长可达4.5 米,体重可达680公斤,是金枪鱼中体型最大的品种。
在日本最顶级的金枪鱼是大间金枪鱼。如果说蓝鳍金枪鱼是所有金枪鱼中的最高逼格食材,那么产于青森县的大间金枪鱼就是蓝鳍金枪鱼中的桂冠产品。日本人认为,只有在冬季,只有在大间,只有通过一本钓而获得的蓝鳍金枪鱼才是金枪鱼中的极品中的极品。
寒鰤鱼:
你可能还没有去过富山县,但不一定没有吃过富山的“寒鰤鱼”。
寒鰤鱼以富山冰见市沿岸捕获的冰见寒鰤(氷見寒ブリ)最为高贵,因为经过此处的鰤鱼洄游最长,脂肪和肉质较其他寒鰤鱼也更好,但是它们只有每年11月至12月间,在冰见外海出现几次而已,因而冰见鰤产量很有限,是非常珍贵的食材,是全日本最为驰名的鰤鱼。
以至于全日本贩售鰤鱼的料理店都以冰见寒鰤为招揽客人的旗帜。在日本的古时候作为上等品进献给将军、天皇食用。
河豚
不吃河豚,焉知鱼味?吃了河豚,百鲜无味。这种集鲜和毒于一身的神秘食材也是日本顶级刺身料理的王牌之一。
其中虎河豚是河豚中的王者,用它制作的生鱼片被认为是日本“冬季白身生鱼之王”。成年野生虎河豚,大者体重可达4公斤-8公斤以上,体长70cm左右,肉白而脂肪少,是最佳河豚食材,但毒性也最剧。冬季是虎河豚最美味的季节,尤其是12月至2月的河豚,由于即将进入产卵期,其肉色之晶莹、肉质之鲜美都达到了极致。
日本牡丹虾
日本牡丹虾为全球海虾之极品,因其鲜红色泽而在华人誉为“牡丹虾”。虾身体色红褐,虾头两侧有条状白纹,虾身亦有圆点白斑。
主产地在岛根县以北的日本海一侧等地。富山虾最受推崇的,逼格比较高的寿司店之首选。其特点是色泽艳丽,肉质甘甜肥厚。辨认富山虾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其头部,富山虾的头部是高高隆起的,且带有白色斑点,另外富山虾的身体上带有鲜明的红色横纹。
蟹类
松叶蟹 :
日本附近蟹类资源也相当丰富,其中毛蟹、松叶蟹、花咲蟹等也是不可多得的人间美食。
鲍鱼:
在日本有三大名鲍,分别是网鲍、吉品鲍和禾麻鲍。
其中网鲍为三大名鲍之首,是最高级的干鲍。也是品质最优良,个头最大的干制鲍鱼品种,此鲍产于日本千叶县(房総),其肉质肥厚、滑润,呈深咖啡色,外形椭圆,底边广阔平坦,底部有清晰的珠粒,尾部较尖。
网鲍外形呈椭圆状,为深咖啡色,边细,枕底起珠,底边广阔平坦,尾部较尖,肉质大而肥厚,用刀切后,其截面有网状纹路。
3、 印度
印度鲭鱼:
印度鲭鱼几乎完全透明,像幽灵一样在海中穿梭。除非它们离你很近,否则你很难相信它们是一种鱼。
印度鲭鱼一般生活在较浅的沿海水域。它们更喜欢表面水温高于17摄氏度的环境。成年印度鲭鱼喜欢栖息在沿海海湾、海港和深泻湖地区。
南美白对虾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东太平洋暖水水域,从墨西哥州索诺拉南至北秘鲁 ,野生南美白虾多集中美洲沿岸海域,其中厄瓜多尔沿岸密度较高!
南美白对虾野生产量少,但是它耐高温、耐低盐、生长快、抗病力强、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成为世界上公认的优良养殖品种之一。如今,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国家已经非常之多。其中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白对虾养殖国之一。
4、越南
巴沙鱼
是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 是湄公河流域中一种特有的优质经济鱼类。巴沙鱼养殖主要集中在湄公河三角洲,养殖池塘深度在4-5m,采用纯投料的精养模式,8两以上可以上市,一年可养两茬。养殖过程中病害少,甚至不需要增氧设备,流水养殖或每天换水20-30%,亩产量可达26吨。
黑虎虾:
黑虎虾,原产于东南亚的越南,泰国,缅甸,身体富光泽茶色,背部带铁锈色纹理,体态优雅。其甲壳密集,外壳清晰鲜明,晶莹剔透。而产自产于越南湄公河与南海洋流交际之处的饱满黑虎虾,肉质尤为鲜美甘甜。那里的水域天然无污染,矿物质含量丰富,造就了越南黑虎虾营养丰富,肥美无比的特点。
越南小青龙
主要产自越南。在印度、印尼、南非等海域也有产出。规格为2-3两每只,大的为5-7两。出品时最适合做蒜茸蒸,肉质鲜嫩无比。卖相美观、时尚高级餐厅必备食材,深得总厨青睐。在各式宴会中,小青龙总是得到充分的应用。在下半年宴会集中的季节,小青龙与红龙无疑是聪明的总厨选材的首选。
青蟹
青蟹广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亚热带海域,包括中国东南沿海、日本、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夏威夷、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非洲东南部与红海等区域。
锯缘青蟹性情凶猛强悍,尤其野生青蟹体格壮大,蟹壳宽度经常超过20-25公分,主要以鱼虾贝类等软体、和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脾气暴躁稍有不慎就会自相残杀,尤其在繁殖季节其攻击欲望更强,因此有“能与虎斗,虎不如”的说法”。
而来自于东南亚地区如印尼、斯里兰卡等出产的青蟹也毫不逊色,其中被新加坡贡为“国菜”的辣椒蟹更是首推青蟹为食材,其中就以斯里兰卡的青蟹为最顶级食材。
北美洲
1、美国
阿拉斯加帝王蟹:
阿拉斯加帝王蟹由于长期生长在冰冷的深海,肉质不仅肥美饱满,而且具有无与伦比的绝佳口感。肉质细腻,鲜甜。带有大海自然的鲜美气息。
阿拉斯加帝王蟹在市场上的知名度较高,白令海、阿留申群岛海域和阿拉斯加湾是阿拉斯加蟹类捕捞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白令海水域。阿拉斯加的海域寒冷,最适合帝王蟹的生长。在美国,帝王蟹只产于阿拉斯加,故又称阿拉斯加帝王蟹。阿拉斯加的帝王蟹有三个种类:红帝王蟹、蓝帝王蟹、金帝王蟹。捕捞季节在10月到次年的1月,11月、12月为捕捞高峰。帝王蟹的个体较大,一般6-10磅,最大个体可达24磅,同龄的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大。
阿拉斯加出产的这三种具有商业价值的帝王蟹。红色帝王蟹个体最大,数量最多,大约占阿拉斯加帝王蟹总产量的70%以上。蓝色帝王蟹因其腿端显著的黑色而区别于红色帝王蟹,两者个体大小几乎—样,且通常以相同价格销售。
波龙:
主要产自北美大西洋沿岸,美国、加拿大都有分布,它们生活在冷水海域,那里有许多岩石为它们提供庇护,也有丰富的鱼、小型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作为食物,缅因州是美国波龙的主要产地。
珍宝蟹:
主要产自北美大西洋沿岸,美国、加拿大都有分布,它们生活在冷水海域,那里有许多岩石为它们提供庇护,也有丰富的鱼、小型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作为食物,缅因州是美国波龙的主要产地。
太平洋比目鱼:
北太平洋大比目鱼,即阿拉斯加大比目鱼,是鲽鱼家族中体格最大的。大比目鱼的特色在于其雪白的肉质和温和的口味,深受餐厅及食客喜爱,其市面上的产品为冷冻的产品,整条或鱼片,也有取出内脏的三去产品。太平洋比目鱼因其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等营养特点,雪白的肉色,富有弹性的质地而闻名。其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矿物质,低脂肪和低钠,深受健康美食爱好者的喜爱。
2、加拿大
螯龙虾:
也是俗称的波龙,范围从北美缩小到加拿大,最高品质的野生龙虾往往盛产于加拿大东海岸大西洋海域。其中以纽芬兰、拉布拉多、新布伦瑞克省、新斯科舍省等地区最为知名。
最早的龙虾烹饪方式可能是传统的大西洋龙虾烹制方法,是将龙虾放到加盐的水里简单地煮熟,再裹上融化的奶油酱后食用。随着螯龙虾成为世界各地“网红”,龙虾的做法也越来越多样化。
皇后蟹(雪蟹):
雪蟹又称皮匠蟹,在加拿大称为皇后蟹,是目前最大的蟹类资源,雪蟹生活在水温较低的海域,体型较大,足长而肉质丰满,蟹肉略甜。市场除了可以见到鲜活雪蟹外,还可以见到在捕捞地加工熟制并冷冻的冻品蟹腿和整只雪蟹。雪蟹的主要食用部位是蟹腿和肩部肉块。除了加拿大,灰眼雪蟹在阿拉斯加、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等地都有分布。
象拔蚌:
加拿大象拔蚌以自然的方式采捕于卑诗省大陆沿岸及温哥华岛和海达圭四周的海岸。广阔崎岖的沿岸海域、冷冽纯净的海水使其成为加拿大最珍贵的贝类特产, 这类蛤蜊通常将自己埋在海床沙土里深达1米,能够成长至重达 4.5 公斤。
北极甜虾:
北极虾个头最小,成虾体长约7cm,体重体重7g左右,但是北极虾却是其中产量最大的虾种,占到全球冷水虾产量的90%左右。其产区广泛分布在北极圈附近的北大西洋、东北冰洋以及北太平洋深200米-400米左右的纯净冷冽的海水中。
因此受产区分布影响,北极虾主要捕捞国家有加拿大、格陵兰、丹麦、冰岛、俄罗斯、挪威等国家,这其中加拿大纽芬兰海域产量最大,近70%的产量从加拿大出口到中国,多数是中等规格的熟冻产品。
3、墨西哥
红龙:
墨西哥红龙,也俗称红龙、墨龙、墨红或加州刺龙虾,主要分布在北美加利福尼亚州蒙特利湾至墨西哥特万特佩克湾,墨西哥为红龙的主产国。
墨西哥红龙一般长30厘米,最长可至90厘米,商捕平均重量为900克,通常雄性龙虾要比雌虾大,全身呈红褐色,足上有刺,有一对很大的触须,但没有大钳。其形态与澳龙相似,最大的特征是尾巴上有一些中断的凹槽。在墨西哥及美国,红龙虾都是商业及娱乐的重要渔获。
古巴:
花龙(小蜜蜂)
古巴龙虾,俗称小蜜蜂,也被称作刺龙虾、眼斑龙虾、加勒比刺龙虾等,在南北美洲居民眼中是大自然馈赠的珍贵礼物。花龙主要生活在近海暖水海域,从巴西至北卡罗来纳州水深达90米的地方,包括整个墨西哥湾及加勒比海、巴哈马及南美洲东部,甚至在西非也见到它们的踪影。虽然它们分布在整个墨西哥湾,但在北方的一般只栖息在水深33米的地方,由于是暖水虾对水温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受季节性水温变化的影响,其在古巴、佛罗里达半岛南部及整个巴哈马和加勒比海是花龙的主要栖息地。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其捕捞活动就已经开始,美国、古巴、巴哈马群岛、巴西等国家和地区是其主要的捕捞国家。其中一直以来古巴是大量捕捞花龙的国家之一,但近年来捕捞量逐渐下降。
南美洲
1、阿根廷
红虾:
红虾分布在大西洋西南海域,从巴西延伸到阿根廷海域,此海域表层水富含磷酸盐、硝酸盐和硅酸盐,自北向南递增,是世界上已知的营养盐丰富、有利于生物生长的海区之一。这里水域纯净,海域污染小,水温较低,饵料丰富,生长周期较长。其中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海岸阿根廷红虾分布密度最大。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阿根廷红虾的饱满个大、肉质细嫩。
阿根廷鱿鱼:
阿根廷鱿鱼是商业捕捞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属于柔鱼科滑柔鱼属,大小和日本鱿鱼比较相近,一般在33cm左右,主要分布在阿根廷西部海域,阿根廷和乌拉圭共同水域的大陆架和大陆坡,捕捞时间在3月-8月,43°S-44°S之间北巴塔哥尼亚大陆架,捕捞时间是12月-2月,还有福克兰群岛附近海域,捕捞时间为2月-7月,生活的水域最深可达800米,主要吃些螃蟹和小虾。
2、智利
三文鱼:
智利是全球第二大西洋鲑鱼(三文鱼)生产国,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三文鱼产自智利。智利三文鱼在纯天然环境中养殖,出口高质量的产品,以不同形式及口味出品:烟熏、鱼块、切片及真空包装。其以高含量的Ω-3不饱和脂肪酸而为大家熟知,富含丰富的维他命B让人保持充足的精力。智利三文鱼以其精致的口感和品质而闻名,以其鲜艳的肉色、柔软而香浓的口感而出类拔萃,可以做出各种美味菜品。
智利海鲈鱼(银鳕鱼):
智利海鲈鱼也就是我们国内常谈而对高档海鲜——银鳕鱼。其体型较大,平均捕捞规格为91cm,在智利其年均渔获量为3800吨左右,一年分为上下季捕捞期,上季为1-5月,下季为9-12月。智利海鲈鱼蛋白质丰富,肉质鲜美,是高端经济鱼类之一,尤其在美国深受欢迎。由于美味可口市场需求很大,面临过度捕捞问题。其出口方式为冷冻、冰鲜、熏制。
智利岩龙虾:
智利前缘镜龙虾(岩龙虾)肉质滑嫩,口感鲜甜、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高于大多数的淡水和海水鱼虾,氨基酸组成优于肉类,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而体内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8种必需氨基酸,还含有脊椎动物体内含量很少的精氨酸。由于实施严格的捕捞限制其年均渔获量为93吨,主要出口形式为活鲜产品,全年可捕捞。
智利帝王蟹:
主要分布在秘鲁、智利和阿根廷海域,主产地则是智利。鲜活时呈橙红色,蟹壳上的刺长而尖,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其肉质极为洁白鲜美。年均捕捞量为6200吨左右,捕捞季为7-11月。
红鲍螺:
智利红鲍螺被称作餐桌上的软黄金,捕捞自地处美洲大陆最南端的智利深海,与普通鲍鱼相比,其个头大,肉质饱满,是无污染的顶级食材,毫不辜负他的美名,清香甘美,肥而不腻,其鲜之味让人惊艳。另外智利野生马蹄鲍,形似马蹄,肉质肥厚嫩滑,营养价值高!其年均捕捞量为1050吨左右。
大洋洲
1、澳大利亚
西澳红龙:
澳洲岩龙虾是美食爱好者公认的龙虾至尊,与其他龙虾有着天壤之别。西澳岩龙虾也称西澳红龙或天鹅龙虾,主要分布在西澳海岸。
西澳红龙有五对步足,嘴部周围还有6对细小的须,外壳颜色从棕红到淡粉色,随着生长不断换壳脱落。其中甲壳平均长度8-10厘米,体重最大可达5.5公斤。小红龙同南澳龙虾在外形上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
南澳岩龙虾:
南澳龙虾和纽龙属于同一种龙虾,甲壳颜色较西澳龙虾鲜艳从深红到橙色,但是甲壳表面粗糙不平体侧两端布列黄色的斑点。主要分布在新南威尔士北部,南至塔斯马尼亚岛,南至澳洲西部。
其肉质晶莹饱满,剥开后有着透亮的色泽,而烹饪后肉质则变为不透明的白色,口感紧实滑脆,富有弹性,味道非常浓郁。
澳洲皇帝蟹:
澳洲皇帝蟹,海鲜中的上品,蟹中之皇。皇帝蟹体大肥重,一般甲宽可达60厘米,足展1.5米;重量平均在2公斤到5公斤,是世界上最重的螃蟹,体重可达36公斤,但是其生长周期缓慢,要生长十年左右才有七八斤重;其甲壳较为坚硬,呈红白色,甲壳扇形;螯足粗壮,通常双钳一大一小,钳指黑色。产区主要在南澳塔斯马尼亚岛、袋鼠岛附近水温在2-5℃的海域。生长栖息在20-820米水深的岩石和泥底的大陆架边缘。其中110 - 180米水深的海底是最丰富的产区。
澳洲皇帝蟹主要市场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及欧美。尤其在中国鲜美的肉质丰富的营养外加中国文化对红色特有的情节使其在国内成为高档海鲜的“皇帝”。由于本身娇贵,皇帝蟹使用航空专柜从澳洲阿德莱德起飞转机或直航国内。
澳洲雪蟹:
澳洲雪蟹产自西澳、南澳和塔斯马尼亚地区,捕捞区FAO57。其通体雪白,有着雪一样漂亮的蟹身,雪白的背部、雪白的腹部和四肢,故得名“雪蟹”, 雪蟹无论如何加工也不会变红。看起来全身晶莹剔透,故又名“澳洲水晶蟹”。 澳大利亚雪蟹生活的水深范围为500m-1200m,一般捕捞的成熟雪蟹都已生长13-15年,最长可生活30年。寒冷和深度造就了这些螃蟹特殊的鲜美风味。
澳洲香槟蟹:
比较稀少的一种蟹,主要分布在西澳大利亚南部水域。目前只有纯野生的,还无法进行人工养殖。这种蟹主要是被出口到中国。它的外形是淡金色,蟹壳上长满了尖刺,颜色近似香槟,所以澳洲人干脆直白的叫它“香槟蟹”。这种深海长大的蟹肉质都是非常细嫩的,颜色又如此特别,上桌后绝对是一道非常吸引眼球的美食。
澳洲鲍鱼:
澳大利亚的海域辽阔,水质纯净,优越的自然环境为鲍鱼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里出产的鲍鱼个头较大,肉质肥厚,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有名。澳洲大鲍鱼可用于清蒸、爆炒、刺身等菜式,味道非常鲜美、口感弹牙,一口吃下去真是无比的满足。
2、新西兰
纽龙:
新西兰岩龙虾与南澳龙虾属于同一种类,纽龙背甲暗红色或橙色,淡黄色的腹部,它们生活在大陆架 5-200米深处的珊瑚礁及其周围。在浅水区域(通常小于30米深)捕获的龙虾往往颜色红而明亮。成年甲壳长度可长达23厘米,在非捕捞区域可以成长到8公斤。最小法定甲壳长10厘米(雄性)和9厘米(雌性)。
从寒冷纯净的沿海水域打捞上来的纽龙,鲜度活力无与伦比。新西兰岩龙虾以其轻爽、微甜的丰富口感,紧实新鲜的肉质著称。海产加工厂执行严格的食品安全制度,从打捞开始直到运至市场确保达到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保证消费者吃到的每一只纽龙都有质量保证。
黑金鲍:
新西兰鲍鱼生长在南纬40度以上靠近南极的海域,这里无任何重工业,并且远离污染源。零污染的和谐生态环境,使这片人间净土孕育着世间最顶级的海鲜产品。这里是野生黑金鲍的独一产地,澄净的冷海水和天然的特殊海藻给黑金鲍的生长繁殖提供了绝佳的环境。偏冷的海水导致他们生长得非常缓慢。
通常一只黑金鲍的重量平均在600g左右,捕捞后用原装海水暂养可以存活一个多月。黑金鲍的壳很薄意味着和其他品种鲍鱼相比更有肉。新西兰黑金鲍肉占总重量的40%-50%,其内脏平均重量占比也有20%多,因此其可使用部分可达70%。
深海鳌虾"
南极深海鳌虾,生长在南极和新西兰之间的Auckland(East)、Central(East)、Southeast(Coast)、Southeast(Chatham)、Sub-Antarctic这五个150米-1000米的深海海域中。这些海域清澈、冰冷的海水,赋予了南极深海鳌虾天然、纯净的自然特性。
由于水质清澈冷冽,深海压强大,南极深海鳌虾生长特别缓慢,我们吃到的南极鳌虾基本都在10龄以上,由于生长周期长且繁殖力较低,因此新西兰政府严格控制南极鳌虾虾的捕捞配额,每年捕捞不到600吨,全球供应极为短缺。这些虾大部分出口到日本、中国和欧美国家,即使在新西兰餐馆也非常少见。
青口贝:
新西兰青口贝生长在新西兰日照充足的纯净近海海域,汲取海水中的养分,成长为贝壳圆润、肉质饱满的海鲜珍品,青口贝在捕捞上来后几个小时内进行速冻处理,最大程度保证口感和营养,无论是奶白的色公贝,还是杏红色的母贝都能带来美妙的视觉享受。青口贝外壳长可达260mm,宽110mm,野生的青口贝小的时候外壳呈鲜艳的绿色,长大之后往往呈暗紫色或者黑色,养殖的成年青口贝一般呈绿色到黄褐色,它们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内壳边缘有一圈绿唇。
长寿鱼:
长寿鱼是一种深海鱼类,产地分布较广,生长区域南纬45度到南纬65度之间的海域,但主要捕捞自新西兰海洋山脉溪谷750米至1200米低温深海海域。据FAO数据统计,新西兰的捕捞量占全球捕捞量的90-95%。它色彩独特,体表淡红但腹部却呈蓝色,捕捞后身体逐渐变为橘红色,是新西兰海洋渔业的极品珍宝。
长尾鳕:
在中国取其音译及吉祥的寓意被叫作好吉鱼。好吉鱼产自世界上最大、最深、最遥远的西南太平洋、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海域,这里海水纯净冷冽盛产最纯净的野生海鲜。好吉鱼属于中、深层水域鱼类,栖息深度很广,稚鱼甚至可以栖息于河口区及湾内,以鱼类、乌贼及甲壳类为食。
欧洲
1
英国
面包蟹:
英国面包蟹,产地为苏格兰、北海海域,又称黄金蟹,生长于大西洋海域苏格兰北部200米水深以下,纯天然生态海域,几乎不受任何环境污染的影响。黄金蟹是深海野生,生长期一般为12年---18年,蟹壳坚硬,蟹脚长有比较尖利的蟹毛,美味的同时所含营养成分丰富。
海鳌虾:
不同于新西兰的南极深海鳌虾,英国海鳌虾主要分布于东大西洋,挪威海至葡萄牙对开海域,苏格兰、爱尔兰海鳌虾大多都是从挪威至冰岛之间的挪威海域通过拖网捕捞而得。
2、法国
生蚝:
生蚝,最出名的莫过于“法国生蚝”,被誉为是全球口味最丰富的蚝。不仅因为它们味道鲜美,也因为它们味道复杂,如同红酒般需要品味欣赏。法国生蚝有30多个品种。其中以贝隆生蚝以及吉拉多、马兰仕、安素兰等品种最为上乘。
吉拉多是法国厨师圈子最推举的生蚝,被誉为“生蚝中的劳斯莱斯”,肉肥美、结实而呈弹性,咬下去有脆口感觉,味道鲜甜浓郁。
3、挪威
三文鱼:
挪威是最早进行大西洋鲑鱼养殖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三文鱼产出国。多年来的养殖经验传承使其对三文鱼有了更透彻深入的研究。
挪威三文鱼肉呈鲜明的橙红色,且脂肪分布俨如大理石并具有清晰的白色条纹,鱼肉紧实鱼皮光滑,经指尖的挤压后会迅速反弹,其肉质富有弹性并口感滑润是刺身、寿司以及各式烹饪的绝佳食材。
北极鳕鱼:
挪威北极鳕鱼在鳕鱼类中久负盛名。北极鳕鱼是挪威除了大西洋鲑鱼之外的重要渔获之一,它是真正鳕科鳕目的鳕鱼类。在国外的高级餐厅中,我们能见到的鳕鱼菜式,多由它来挑大梁。
帝王蟹:
生活在巴伦支海沿岸及南部5-400米的水域。俄罗斯与20世纪60年代将帝王蟹从太平洋俄属海域引入巴伦支海,从此帝王蟹栖息地向东西方向扩张。目前资源由挪威和俄罗斯共同管理,尽管帝王蟹是宝贵资源但是为防止其扩散到新水域,尽量将其限制在东经26度以西水域。
非洲
1、 南非
南非龙虾也叫南非棘刺龙虾,主要生长在西南非海域。从纳米比亚开普敦十字岬开始沿着南非西海岸直到非洲大陆最西南端,同时沿着好望角转而沿着南非南侧海岸线至伊丽莎白港,都是南非龙虾栖息的天堂。
但是近年来,南非龙虾因其美味而畅销,同时成长相对缓慢,过渡的捕捞开发,使其物种数量下降明显,南非政府部门不得不启动一些列可持续渔业管理机制,以保持龙虾的可持续供应。
孔雀鲍:
南非鲍鱼(在香港称又叫孔雀鲍)也是非常珍贵的品种,南非人称它为Perlemoen(“珍珠之母”)。南非鲍鱼是仅能在南非海域找到的3种珍稀鲍鱼品种之一。
南非鲍鱼是慢性生长的生物,贝壳色泽浅而鲜明,肉质肥厚,鲍板宽阔,裙边繁密且较为尖锐。以四头为例,成熟期要8年。它们为夜行性、藻食性。受精卵经过10天时间便能孵化出小鲍鱼,经过3年才能长成10厘米大小,一般商业规格为17厘米。
由于孔雀鲍韧实,炆煮太久会变韧,只宜花汁煎,鲜美之馀又吃得出韧劲。六头的南非鲜鲍,隔水蒸后再淋上以鱼豉油及蚝油煮成的汁酱,鲜味十足。新鲜南非孔雀鲍鱼,鲜脆可口,令人一食难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