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这部交响诗富有抒情性、幻想性及浪漫主义的色彩

浪漫交响诗 写意风景画

——交响诗《黄鹤的故事》美学分析

向阳光

一、作品体裁

这首《黄鹤的故事》的体裁属于交响诗。何为交响诗?交响诗是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单乐章曲式,结构较自由。文学性的交响诗也称为音诗;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交响诗有时称为交响童话。交响诗,由李斯特于19世纪40年代末创用,他认为:“标题能赋予器乐以各种各样性格上的细微色彩,这种色彩几乎就和各种诗歌形式所表现的一样。”李斯特曾写作了《塔索》等10多部交响诗,他把交响音乐与诗歌联系起来。交响诗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写作手法以描绘性、叙事性和戏剧性相结合为特点,管弦色彩丰富。

二、乐曲简介

交响诗《黄鹤的故事》是施咏康1955 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1956 年4月22日首演于上海人民大舞台,同年夏天在北京由国家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第一届全国音乐周”上演出,得到一致好评,1957 年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三等奖(铜质奖),此后曾被不少世界著名交响乐团在十几个城市演出。

这部交响诗富有抒情性、幻想性及浪漫主义的色彩

施咏康

三、内容梗概

这部交响诗《黄鹤的故事》是施咏康教授根据同名古老的民间传说的意境写成的,并在《黄鹤的故事》总谱的扉页上写了一段文字,概括了故事大意:很早以前的江南水乡,人们和平而辛勤地劳动、生活着,在这些善良的人们中间,有一个豪爽乐观的民间艺人——老马,他常吹着愉快的曲子,以美妙的竹笛声为人们劳动后而娱乐,驱散他们的忧愁、带给他们以欢乐。一天,老马要远离乡亲,人们依依不舍。为了不使朋友们失去快乐,他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并唱道:“黄鹤黄鹤快跳舞,千万别去老爷府;在我的笛声下,给人们多跳舞。”艺人老马离去后,黄鹤从墙上飞下来,人们高兴地唱道:“老马老马好老马,画只黄鹤顶呱呱,黄鹤啊,给我们跳舞吧!”黄鹤高兴地为人们跳着舞。突然,丑陋愚蠢的官老爷闯进来,用暴力抢走了黄鹤。从此,黄鹤不再起舞,人们失去了欢乐。过了些时日,老马回来了,他那悠扬悦耳的笛声,使官老爷惊慌失措,黄鹤忽然展开翅膀飞动起来,迎着笛声冲出了老爷府,飞回人民怀抱。黄鹤从此永远和勤劳的人民在一起,重新跳起了快乐的舞蹈,人们为自己的胜利而欢乐。

四、美学分析

交响诗《黄鹤的故事》的结构,采用奏鸣曲式,音乐顺着故事情节的线索而展开。

第一部分:呈 示 部

引 子(第1—35小节)安静的慢板在轻柔平稳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双簧管与长笛先后奏出引子的主题(G宫调、2/4 ):

1 - |323 25 |3 - |5 - |5 - |5 165 |3 156 |3 30 |

平稳的和声,清淡的乐器组合,旋律舒展悠扬,把秀丽宜人的江南水乡与人们愉快地劳动、和平地生活的情景,描绘成一幅迷人的水墨画。

主部主题(第36—105小节)是艺人老马的主题(A徵调、2/4 ):

2 - |2 - |2 6 |61 25 |561 50 |061 2 |……

它明朗、清丽,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江南丝竹风格。先在竖琴与小提琴的伴奏下由中国竹笛(曲笛)清脆地吹出这一主题时,使人联想到这是艺人老马美妙的笛声。

这部交响诗富有抒情性、幻想性及浪漫主义的色彩

老马与人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乐曲在竖琴琶音与小提琴泛音的衬托上,利用乐器的变换交替,即音区音色的变换交接,由高到低,由强而弱,主部主题慢慢地消失。它仿佛在描述老马的离去。

连接部(第106—113小节),艺人离去表现了老马笛声逐渐远去,直至消失,以及黄鹤从墙上飞下来的情景。这是一个由钢片琴和竖琴奏出的幻想性华彩短句,纯四度双音的连续四五度跳进,音型华丽,充满幻想,仿佛黄鹤展开那漂亮的翅膀,从墙上飞舞下来,给人以进入仙境般的感觉。

副部(第114—175小节),舞蹈和欢乐场面副部是三部曲式,有两个主题,是黄鹤形象的两个侧面,着力刻画黄鹤形象的不同侧面,具有传奇性与幻想性。第一主题(第114—129小节),轻盈、抒情、优美,富有歌唱性。它建立在e羽调上,6/8 拍子:

253 3 2 |2 . 1 6123 |3 2 25321 |6 5 6 . |

这部交响诗富有抒情性、幻想性及浪漫主义的色彩

在铃鼓固定的节奏型×××× ×0×× 伴奏下,先后由小提琴,单簧管、长笛及木管与弦乐四次重复,表现了黄鹤边唱边舞的动人形象;第二主题(第130—157小节),热烈欢快、活泼跳跃,是由一个具有5 /8特点的动机653532 55 多次反复而成。但有趣的是伴奏的铃鼓与小鼓,却仍然是欢快而富有弹性的6/8拍子,两种节拍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描绘了黄鹤翩翩起舞的情景:即黄鹤的另一侧面——活泼欢乐的舞蹈形象,一个上下飞舞、欢腾跳跃的形象。接着是三部曲式的动力性再现,在经过转调进一步渲染这欢乐的气氛,黄鹤越跳越起劲、愈跳舞姿愈变化多端的时候,两个主题交织一起(第158—175小节),达至副部高潮:

216165 216165 |216165 216165 |165653 165653 |163632 632326 |

2 5 3 3 2 |2 3 16123 |3 2 5 35321 |6 5 5 6 |

后以螺旋式下行音调,使欢舞的场面渐趋平静,乐曲进入呈示部结束部。

结束部(第176—200小节),黄鹤不断变换舞姿,轻柔舒展。

在弦乐的× × ×× 旋转摇晃的拨奏上,由小提琴与单簧管,小提琴、双簧管与长笛对奏副部两个主题的变形。音乐轻柔多了,好像黄鹤又变换了一种舞姿。尽情地唱吧,尽情地跳吧,人们需要你,黄鹤!但是,不协和和弦的突然闯入,预示着代表封建恶势力的官老爷将破坏这一切,乐曲进入展开部。

这部交响诗富有抒情性、幻想性及浪漫主义的色彩

第二部分:展 开 部

引 子(第201—207小节),先前美妙的舞曲被一阵突如其来的、狂暴的不协和和弦打断,展开部开始,全部铜管暴发性地发出刺耳的吼叫,鼓钹齐鸣,弦乐和木管强奏出颤音和一掠而上的音型,描写了蛮横跋扈的官老爷突然闯进来。

中心部分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第208—250小节),长号和小号愤怒地奏出艺人主题的变形和黄鹤主题的动机,以及木管高音区来自黄鹤主题材料的伴奏音型背景,绘声绘色地描写了黄鹤的紧张与不安,惊恐与愤怒的场面情景。先前的那种愉快、活泼和明朗、抒情的气氛全然消失,留下的是一些不安的、惊恐的音响。音乐发展到第237小节时到达展开部的高潮。这里转入E宫调,3/4 拍子。由短笛和长笛尖锐地奏出副部第一主题的动机变形,表现出黄鹤的紧张与不安,同时伴以长号演奏的艺人老马主题动机的变形,显示了人们对老马的想念和潜藏着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

53 32 53 |32 53 32 |53 32 63 |32 63 32 |

|3 - 2 |2 1 - |

63 32 73 |32 73 32 |73 32 0 |

6 - 5 |5 5 - |5 0 0 |

这部交响诗富有抒情性、幻想性及浪漫主义的色彩

2.(第251—256小节),接下来是一个描写性的短句,使人联想到官老爷对着始终不肯为他跳舞的黄鹤一筹莫展的可笑情景。这是一段诙谐性短句,描写蠢相的官老爷。

3. (第257—299小节),节奏逐渐紧缩,由三连音变成连续出现的十六分音符,然后自由模进倾泻而下,官老爷闯来,用强暴的手段抢走了黄鹤(B徵调、2/4 ):

05 |5 05 |5 05 |45 05 |45 05 |3/4 45 32 12 |5

黄鹤从此不再起舞。这里是一段从黄鹤主题派生出来的插部性的抒情主题,尤似凄楚哀婉的悲歌。小提琴在中低音区以不同的调性演奏黄鹤主题的变形,加深了苦难和悲剧的情绪,是失去了自由的黄鹤怨愤压抑心情的写照(b羽调、2/4 ):

51 6 |65 56 |3 - |51 6 |65 56 |3 . 3 |4 2456 |16 56 |3 - |26 56 |3 . 2 |12 6 |6

音乐逐渐明朗起来,出现了木管明亮的旋律。预示着:光明终归要战胜黑暗!黑暗的结束,光明即将来临。音乐情绪逐渐发展到了高潮,最后,由竖琴演奏华彩乐段,结束了展开部。

这部交响诗富有抒情性、幻想性及浪漫主义的色彩

第三部分:再 现 部

再现部是从远处传来艺人悠扬悦耳的笛声开始。

主部(第300—375小节),老马悠扬的笛声再现后,官老爷愚蠢奸诈的形象更加滑稽可笑,其主题动机一再出现,但黄鹤终于在老马的笛声指引下,振翅冲出老爷官府,飞回人民的怀抱,和人民一起尽情地欢乐歌唱。

副部(第376—433小节),当歌舞场面非凡热烈,这段音乐达到高潮时,出现了由小号和长号用特强的力度相互模仿着黄鹤的第一主题动机,而木管与弦乐则以黄鹤的第二主题流畅地伴奏,即黄鹤的主题在小提琴上再现,继续高歌欢舞,黄鹤的舞蹈越来越热烈,人们的情绪也越来越高涨。这副部旋律是自由翱翔于蓝天的黄鹤高唱的凯歌,也是人们祝贺黄鹤回来的欢呼。

这部交响诗富有抒情性、幻想性及浪漫主义的色彩

华彩段(第434—435小节),散板,经圆号的过渡,出现中国竹笛独奏的华彩段落,体现了艺人乐观的形象,描述了老马欢快乐观的性格与人民对他的爱戴,也象征着人民希望永远得到和平幸福的生活。

结尾部(436—501小节),最后,恶势力失败了,人民胜利了, 在十分欢腾热烈的欢呼声中,收束全曲。整个交响诗极富于抒情性与幻想性以及浪漫主义的色彩,如一幅写意风景画,充满诗的韵味。

这部交响诗富有抒情性、幻想性及浪漫主义的色彩

五、作者介绍

施咏康(1929— )作曲家。浙江镇海(今宁波)人。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小热爱音乐,1948 年入陶行知主办的育才学校音乐组,跟谭抒真、杨秉荪学习小提琴,并开始练习作曲。1949年秋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师从贺绿汀、丁善德、邓尔敬、桑铜等(1950 年发表第一首作品《送粮山歌》),六年学习生活结束后,于1955年7月本科毕业留校任教,接着被送去中央音乐学院跟苏联作曲专家勃里斯·阿拉波夫教授进修,一年后返回上海,在母校作曲系任教,这年暑假以上海代表团成员身份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周”(《黄鹤的故事》演出获得好评),并被吸收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为会员。交响诗《黄鹤的故事》1957年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音乐创作比赛三等奖。

这部交响诗富有抒情性、幻想性及浪漫主义的色彩

1961年参加文化部艺教局在北京香山召开的“香山教材会议”,并被确定为编写管弦乐法教材,1963年破格提升为讲师,同年夏天参加中国音协创作组深入海南岛一月余(组长吴祖强),“文革”期间(1970年5月至1977年10月)曾借调到上海歌剧院歌剧《白毛女》剧组任专职作曲,1977年重回上海音乐学院任教,在上海音乐学院长期从事和声、曲式、配器及作曲教学,先后任上海音乐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配器教研室主任及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委员、器乐组副组长。1979年开始担任研究生课程,是年冬天第二次率中国音协创作组(任组长)赴四川、云南深入生活。1983年12月调广州任星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兼任广州市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音协广东分会副主席(第三、四届),广东省交响音乐学会会长,《音乐创作》特约编委,《冼星海全集》编委,曾多年担任广东省高等院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委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组长(1986至1993年)。

这部交响诗富有抒情性、幻想性及浪漫主义的色彩

曾任文化部首届交响乐比赛评委(1981);

文化部第三届艺术院校青少年学生小提琴比赛副主任评委(1988);

文化部艺术学科第四批申报硕士学位专家初审会评委(1989);

曾任上海国际音乐比赛预选评委(1987);

全国第一、二届少儿小提琴演奏比赛评委会主任(1989、1993);

由广州市府、市委及中央电视台主办的“95中国星海音乐周”应邀任艺术委员会委员;

1998年1月授广东省文联之聘任华南文艺成人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1年曾随中国音乐家代表团出席在香港召开的亚洲作曲家大会;

1984年应邀再次赴香港参加“香港艺术节”;

1988年赴澳大利亚的悉尼和坎培拉音乐学院访问、讲学,次年以团长身分率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访问捷克斯洛伐克(执行中捷文化协定)。

这部交响诗富有抒情性、幻想性及浪漫主义的色彩

主要著作有交响诗《黄鹤的故事》、管弦乐《第一交响曲·东方的曙光》、圆号协奏曲《纪念》、小提琴与管弦乐队《幻想叙事曲》、大提琴与乐队《回忆》、弦乐四重奏《白毛女》(与朱践耳合作,此曲专为尼克松首次访华上海文艺晚会而创作)、大提琴与钢琴《渔乡曲》、《叙事曲》、钢琴独奏《序曲》、《简易变奏曲》、影片配乐《羊城暗哨》、《今天我休息》等。以上曲目均已出版线谱、总谱或灌录唱片。1981 年应邀参加“亚洲作曲家大会及音乐节”的活动。技术理论专著《管弦乐队配器法》2011年已第十一次印刷,印数达三万二千册,被许多音乐院校采纳作为“配器法”课教材。这里,特别要说明是:交响诗《黄鹤的故事》于1957年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交响乐比赛三等奖(铜质奖),曾为不少世界著名乐团在近二十个城市演出和广播,如莫斯科、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德累斯顿、柏林、波恩、科隆、温哥华、新加坡、香港、美国等,日本NHK电台常广播(1998年4月“雨果”已出版CD唱片),不少世界著名指挥家访华时指挥此曲,如前苏联的阿诺索夫、芬兰的汉尼克宁、德国的西·盖斯勒等,国内外报刊载有不少评价文章,被称为“中国交响乐的第一只春燕”。施教授在五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培养了一大批学有成就的作曲家、指挥家、教授、音乐院校业务领导。被《中国艺术家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名人录》、《世界文化名人辞海》等许多辞书收为辞条。

向阳光简介

这部交响诗富有抒情性、幻想性及浪漫主义的色彩

湖南临湘人,大学文化,中学音乐高级教师,国际作者作曲者联合会(CISAC)会员、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会员、中国二胡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湖南省音乐评论家协会理事,“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获得者、中国音乐学院艺术水平考级优秀指导老师、《音乐教育与创作》专栏作家,曾被聘为湖南省教科院音乐评委、湖南理工学院音乐系客座教授、《乐苑园丁的歌》《花语》杂志副主编。先后在国内外发表文艺作品、音教论文1000余首(篇) 。《沁园春·国庆感怀》《西江月·祖国六旬赞》《清平乐·党诞九秩感赋》《鹧古天·颂十八大》《捣练子·盛世召开十八大》等40余首诗词、15条语录荣获全球华人联合会(HRA)、世界华人作家协会金奖、特等奖;《美丽临湘·组诗》(26首)荣获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最佳奖;《中华辉煌》等2首歌词获湖南省文联一等奖;作品荣入《全球优秀华人诗歌颂典》《古今中外名家语录精编》等6部诗歌铭言集。《献给老师的礼物》等8件作品参加了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举办的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系列大展并获铜鼎奖;《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春江花月夜>赏析》等2篇美学论文荣膺“世界学术贡献奖”金奖;《摭论素质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等10余篇论文被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教科所、中国教育学会评为一、二、三等奖; 8篇论文蝉联湖南省教科院一等奖; 4首歌曲获全国征歌大赛金、银奖;《我的中华》《我们拥抱春天》等50余首歌曲入选《全国教师作曲家歌曲集》《中国当代优秀校园歌曲》等8部歌集。著有《音乐文化与素质教育》《中国音教十家优秀歌曲专集》声乐套曲《临湘组歌》(十乐章)等10余部。此外,他辅导学生参加全国音乐知识大赛50多人次获一、二等奖,3次被中国音乐家协会音教委授予一等园丁奖;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音乐考级、省市“三独”比赛100余人取得良好成绩,10多次获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岳阳市教育局“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他40余年来为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院、西音、川音等10余所院校输送了大批音乐专业生。多次获临湘市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嘉奖证书。艺术成就及代表作入选《湖南文艺六十年·音乐卷》《中国音乐家名录》《中国专家大辞典》等20余部历史存卷。

上一篇新闻

“绝色女神”莫文蔚新加坡开唱,杨采妮、张柏芝现身力挺

下一篇新闻

山海间|龙口城市文化印记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