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日常景观
转眼间新学期就到了第四周,努力适应网上授课,将课件做了些调整,设定了新的作业要求。“亚洲都市与乡村更新”这门课的第一个作业,给出的题目是“我的社区”,作业要求是发掘、评价与定义所居住社区的价值,为本地人和外来客设计一份参观指南。
去市场时必经的沟渠,潮起潮落
隔着屏幕看着表情严肃的学生,问:“有问题吗?”沉默,然后有学生打开话筒,问:“可以选牛车水吗?”答曰:“如果你住在那里的话,当然可以。”学生抓了抓脑袋,摇头。遇到场地设定,很多学生会第一时间选择牛车水这类的历史区域,因为上网一搜信息满屏,可参考的资料很多!
向学生澄清,他们不需要花心思选社区,所要研究的就是自己所居住的社区!他们有点发愁。
自己身边的景观大概是最难研究的,被称为“日常景观”,与自然历史景观不同,往往没有鲜明的视觉效果可以浓墨重彩,没有绵长的历史可以缅怀抒情,没有戏剧性的事件可以扼腕叹息,生活让人对周遭景观熟视无睹,若无一双慧眼,大抵很难辨识出什么价值。
小贩中心的店铺
难度系数追加一等的是,即使是辨识出价值,你眼中的宝,可能掺杂了个人情感,对于旁人而言,是否有同样的意义?如何呈现个人情感渲染下的场景,让外来者能感同身受?这是课程所讨论的本地人体验与外来者期待间的平衡问题。
给出这么个作业要求,也是有感于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的现状。已经有大半年没有出国旅行,往日因为我们经常不在家总是命悬一线的绿萝,现在是一派生机蓬勃,让人觉得真是亏欠了它们许多,宅在家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体会家居的风景独好。
新加坡人赖以生存的食阁
如今的生活,旅行免了,运动还是必要的,餐馆少去了,生活所需还是要采买的,经常晃悠的是所在的社区,每周必去的地方是附近的超市巴刹。时常边走边想,周遭景观真的是很有新加坡特色,就连超市格局和摊位摆设都跟别的国家不太一样,究竟是哪里让人觉得不同?该如何呈现?
湿巴刹里的队伍
眼见着旅游业受到疫情冲击,政府鼓励民众在地旅行,探索本地旅游资源,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复苏。一些不为人知,或是为人所忽略的景观,甚至不同交通工具所能提供的景象,开始在报刊媒体中出现,让人看得跃跃欲试。略有遗憾的是,鲜少见到进入社区发掘生活之美的,日常景观真的是平淡无可谈?对于本地人而言,所生活的社区是怎样一种意象?
西海岸公园休闲的人们
碎碎念出了个作业,大概是做老师的好处,所思所想可以结合教学,转化为课题讨论和作业要求,满心期待学生的答案,不管结果是惊喜还是惊吓,至少一起尝试看见我们的社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