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7日 星期五

多次上银幕却默默无闻的50号护卫舰

1944年,太平洋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昔日强大的日本帝国海军主力要么战沉,要幺缺乏燃料出不了海,日本的外围岛链防线也被突破,大本营不得不考虑本土防守了。为了防止盟国登陆,显然需要敷设大量的水雷,可原有的布雷舰艇基本上已经死伤殆尽,于是海军紧急启动了一个计划,沿袭成熟的“测天”级敷设舰(日本海军对布雷舰的称呼)设计方案,建造9艘“神岛”型敷设艇。但由于资源缺乏,造船厂又几乎是天天接受盟国航空炸弹的洗礼,所以只有3艘(神岛、粟岛、彦岛)得以开工,其中1艘(彦岛)中止建造,仅有2艘竣工,而在战前竣工的只有首舰“神岛”号一艘。

多次上银幕却默默无闻的50号护卫舰

神岛号敷设舰,此时正在试航,没有武器

“神岛”号舰名来源是三重县志摩半岛伊势湾口的神岛,这座袖珍小岛面积只有0.76平方公里,岛上人口直到2000年也只有534人,不过岛上的灯塔历史悠久,颇有名气,在江户时代(即德川幕府统治时期)被封为“御灯明堂”。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的小说《潮骚》中的背景歌岛就是该岛的原名。现在是日本著名的恋爱圣地。

多次上银幕却默默无闻的50号护卫舰

神岛号装备的两种雷达:下为22号电探,上为13号电探

“神岛”号长74.5米,宽7.85米,吃水2.6米,尺度基本上与“测天”级一样,外形也颇为相似,但因为战事紧张,所以“神岛”建造时实际上在“测天”级的基础上尽量进行了简化以缩短工期,例如舰体不是通用的流线型,而是直接将没有精加工的钢板简单焊接,以至于船体居然呈直线;烟囱也是粗糙的六角形而不是椭圆形;主机则采用了当时也属于紧急制造的丙型海防舰所用的“舰本式二三号”蒸汽轮机,虽然仍为双机双轴,但提供的马力只有1900匹,最大航速下降到16.5节(30.6公里/小时)。油舱则沿用了“平岛”型的扩大化舱室,可载重油51吨,续航力3000海里(5600公里)/14节(时速26公里)。

多次上银幕却默默无闻的50号护卫舰

神岛级线图

“神岛”级的武器装备在日本敷设舰中是最强的,编制乘员94名,远超“测天”级的67名,这是因为她一开始就安装了大量的机关炮,包括五式40毫米65倍径单装机关炮2门,九六式25毫米机关炮双联装3座、单装4门共计10门(后来单装增加到7门)。电子设备对于这样不满千吨的小军舰来说是相当完善了,13号(防空预警型)和22号(水面搜索型)电探各一座,九二式水中听音器(被动声纳)1座、三式二型水中探信仪(主动声纳)2组。反潜武器为4座三式深水炸弹发射炮和8座深水炸弹投掷器,配备二式深水炸弹36颗,另外可携带120个九三式水雷;此外还有一个拖曳式扫雷具。这样多的“重型”装备也使得结构超简单的“神岛”号虽然名为“艇”,吨位居然飙升到800吨,超过了母型“测天”级!

多次上银幕却默默无闻的50号护卫舰

五式40炮原型为缴获的英军博福斯40炮

多次上银幕却默默无闻的50号护卫舰

首门五式40炮研制成功时的纪念照片

该舰的武器比较有特色,“神岛”号安装的五式40毫米60倍径高射机关炮是日本对在新加坡缴获的英军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进行仿制的产品。但是日本工艺技术不佳,无法仿制出合格产品,例如因为日本造不出同等质量的弹簧,导致后座行程比博福斯长,重量也更大,而且无法使用原版的4发式桥夹仅能采单发进弹,这无疑会导致实战中射速很难达到理论值;射高仅有3000米,而博福斯是7160米。该炮直到1945年5月才造出了2门,立即被安装在了“神岛”号上试用,而由于生产能力不足,整个战争期间,横须贺海军工厂只生产了15门炮、丰川海军工厂生产了20门。日本海军原计划供海防舰使用,但在战败前未有实际装设型号。

多次上银幕却默默无闻的50号护卫舰

九六式25毫米双联装高炮

九六式25毫米高射机关炮则是日本海军在二战中产量最大(约33000门)、用途最广泛的高射机关炮。炮身长1.5米,单装重量785公斤,双联装重量1100公斤,炮口初速900米/秒,最大射高5500米,有效射高3000米,最大射速260发/分钟,实用射速120发/分钟。装弹方式是15发箱式弹仓,俯仰角为-10度到+85度,可以使用穿甲弹、照明弹和燃烧弹。

多次上银幕却默默无闻的50号护卫舰

粟岛号,和姐姐相比其命运非常悲惨

“神岛”号1945年2月在佐世保海军造船厂开工,7月30日即竣工,工期不满半年!可以说在当时的极端困难情况下,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当时大势已去,一个星期后苏联红军进攻东北,本土防卫战略已经失去意义,没有东北资源的日本诸岛根本坚持不了多久。很快日本宣布投降,“神岛”号服役后基本没干什么正事,只是待在横须贺军港内打发时间。9月15日,日本海军宣布将其除籍,改做复员军人输送舰使用,忙于将海外的投降日军接回本土。1947年10月3日,完成了运输使命的“神岛”号作为赔偿移交苏联,而她唯一的姊妹舰“粟岛”号则同时移交给驻扎在中国青岛的美国舰队。财大气粗的美国佬根本看不起这艘战时紧急生产的处理品,几天后就将其凿沉了事。

多次上银幕却默默无闻的50号护卫舰

50号护卫舰

1955年4月15日,苏联海军将旅顺基地转交中国,这也标志着百年来外国驻军史的终结。与基地一起移交的,有三艘苏联从日本获得的赔偿舰,包括两艘护卫舰和一艘布雷舰,这艘布雷舰就是“神岛”号,她于1956年10月31日加入中国海军,编入北海舰队护卫舰七大队,命名为“50”号护卫舰,舷号391。这是个非常奇怪的事情,因为中国海军的军舰当时都是用城市名或地名来命名的,不知道为什么却用数字来命名这条舰。

多次上银幕却默默无闻的50号护卫舰

50号护卫舰在电影《甲午风云》中扮演的北洋海军军舰

多次上银幕却默默无闻的50号护卫舰

50号扮演镇远号铁甲舰

多次上银幕却默默无闻的50号护卫舰

50号扮演镇远号铁甲舰

多次上银幕却默默无闻的50号护卫舰

50号扮演日本海军吉野号巡洋舰

多次上银幕却默默无闻的50号护卫舰

50号扮演吉野舰

北海舰队长期没有战事,在训练和巡逻之余,“50”号护卫舰开始干起兼职来,这个兼职就是演电影。1959年,该舰在黑白电影《赤峰号》里担纲主角,扮演了打击国民党海军的“赤峰”号军舰。1962年,该舰又在彩色影片《甲午风云》中又客串了北洋海军“镇远”号铁甲舰和日本联合舰队“吉野”号防护巡洋舰,也是片中唯一同时扮演中日双方的一艘军舰,而且也是戏份仅次于“致远”号扮演者“延安”舰的二号主角。

1967年11月26日,第“50”号护卫舰进旅顺4810厂改装为布雷舰,由于“文革”期间的动乱,工厂的正常工作被打乱,因此直到1972年6月23日才改装完毕,编入旅顺水警区服役,舷号改为“800”,主要使命为布雷、反潜;其它使命为巡逻、警戒、护渔护航、抢险救灾。

多次上银幕却默默无闻的50号护卫舰

50号布雷舰退役前的照片,这时终于装上了57主炮

改装后的“50”号舰标准排水量605.3吨,正常排水量667.95吨,满载排水量763.4吨。舰长74.4米,宽7.92米。最大航速19.77节。经济航速12节。续航力2500海里。双车单舵。武器:57毫米双联装高射机关炮两座,37毫米双联装高射机关炮两座,25毫米双联高射机关炮两座,5管反潜火箭炮2两门,深水炸弹膛式发射炮两门,深弹投放架两具。全舰140人,其中干部21人,战士119人。干舷高:舰首3.6米,舰尾1.7米。前指挥台高7.4米。前桅高(水线至雷达帽):17.5米。装柴油114吨,滑油9.7吨,淡水63.5吨。龙骨1根,肋骨122根。

50号舰在改装之前的武器是前后76毫米单管炮,副炮是37毫米双联高射机关炮。改装后准备把主炮换装成更新式的57毫米炮。但一直没装上,前后主炮的位置只有炮座,没有炮。原因是没炮可装。受文革的影响,那时包头炮厂每年生产合格的57炮管,仅能装十余门炮,只能优先装在新下水的驱逐舰和猎潜艇上,哪儿轮得到老掉牙的50号舰呢,因此装炮时间只得一年一年往后挪。

多次上银幕却默默无闻的50号护卫舰

电影《赤峰》里的50号舰

写到此处扯点题外话。有一次夜间航行,一个水兵到后甲板吸烟(舰上规定吸烟地点:会议室,厕所,洗漱间,后甲板),隐隐约约听到在一角落里有说话声,天黑,看不清人,他就寻声凑了过去,走近一看,原来是后主炮班的几个弟兄们,他们每人穿着大衣,挤在一起,在角落里避风。他奇怪地问:都挤在这干啥呢?答曰:值更。又问:值啥更?又答曰:炮更。我说:连炮都没有,值什么炮更?对方大声答曰:那也得值!然后,在场的人都沉默了。从中可以想见艰难时期海军普通战士的拳拳之心。

1979年下半年,50号舰的57毫米炮终于装上了,但这时的它已经垂垂老矣,80年代初就退出了现役。

上一篇新闻

踏上征途,英国海军城镇型轻巡洋舰在世界大战前的服役经历

下一篇新闻

既扮演过北洋海军,也扮演过日本海军的一艘军舰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