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02日 星期日

卢世雄:秋 游 新 疆

一、夙愿已久

新疆,中国最辽阔的省区,占现有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有著名的天山、昆仑山和阿尔泰山三大山系,有广阔的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有世界上最美的草原、湖泊,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煤炭和稀有金属矿藏,更有众多能歌善舞风情独特的少数民族。从小听多了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玄奘取经历经千难万险的故事;熟读了“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的古诗;听惯了王洛宾《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的美妙歌声,激起对这片土地的神往。在大学时代读了包尔汗的《新疆五十年》,杨增新的《补过斋日记》,秦翰才的《左文襄公在西北》,斯文赫定的《西北考察记》和《大马逃亡记》等关于新疆的史著,对新疆的历史有了一定了解。总想在适当时候亲临新疆考察一番。

在我个人的人生历程中,也有几件关于新疆的故事时时徘徊在脑海之中。

我的外祖父在民国二十年代初,因家境贫困,在我母亲七岁时远走新疆谋生。不久因在沙漠大风中迷失方向,丢掉为主人送信的马匹而忧郁生病,病故在新疆,不知身葬何处。外祖父亡命新疆成为母亲一生的痛苦心事。

我的一个堂舅舅因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青年军而在运动中被开除公职下放农村劳动,在三年困难时期眼看全家人要被饿死,就带着一个未成年的儿子逃出家乡,一路历经艰险,最终逃到阿尔泰地区。在那里靠乞讨、挖野菜、开荒种地熬度饥馑。困难时期过去后他回到家乡,曾给我讲过那段艰难的岁月。我曾想有机会一定要看看外公、舅舅生死存亡的生活环境。

在文革停课的日子里,正值十七、八岁的青春年华,却整天百无聊赖的混日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一本叫《军队的女儿》的长篇小说,写年轻人在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与困难作斗争的故事,充满浪漫主义情怀。还读了诗人闻捷和散文家碧野关于新疆建设的抒情诗和散文,激起对新疆的神往和理想化憧憬,于是几个同学相约准备跑到地广人稀的新疆寻找出路,希冀到生产建设兵团当农垦战士或到克拉玛依当石油工人。曾克义同学打前站先赴新疆,结果因无法接受而返回,我们只好打消念头。

到临夏卫校工作后,与新疆几所卫生学校的校长通过“全国卫生学校校长论坛”年会认识,其中伊利卫校和昌吉卫校的校长多次盛情邀请到他们学校交流学习,有次“校长论坛”在昌吉州卫校召开,我却因州上有重要会议而未成行,派副校长去出席,留下许多遗憾。

我的妻子在未出嫁时有一个同村闺蜜远嫁到石河子市,五十多年未曾相见。她前几年从娘家来人中打听到我们的电话号码,多次来电话邀请到她们那儿去玩,盛情难却,我们夫妇准备寻机去看望一次,以了她们俩的心愿。

这久宿的愿望今年终于实现了。

二、同学情深

今年,时值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年。我们西北师大历史系1978级同学8月下旬聚会兰州,共庆入学40年,毕业36年。这次聚会,来的同学最多,有50多名,有从澳大利亚赶来的,有从深圳、上海坐轮椅撑拐杖而来的。王维克同学从乌鲁木齐因火车晚点,被耽搁了好几个小时夜半时间到达兰州。王维克同学在此次聚会中成为“明星”之一,因为他带来了保存四十年的日记,在聚会中满怀激情朗读了记录大学生活的片段,将大家的思绪带回到四十年前的那段激情岁月之中,引起满堂喝彩。

在游览张掖丹霞地貌的途中,我向他了解新疆的治安、气候和交通情况,并告诉他我已订好9月5日的火车票赴新疆旅行访友,维克表示热烈欢迎。8月29日晚我们在张掖火车站告别,他乘动车西返疆,我东回临夏去接妻子。维克回到乌鲁木齐后,每天给我发帖通电话,介绍新疆情况并说已经联系好旅行社和酒店。

从9月6日中午到达乌鲁木齐火车站开始,得到维克热情接待和周到陪游。我们到站时维克已经开车到火车站,但在出站过程中被只出不进的单行通道所限制,绕了很大圈子才在维克电话指引下遇合,让维克多等了许多时刻。坐上维克的铃木越野车先到达已经订好的酒店登记入住,维克已经准备了几种新鲜水果。因我们在火车上已吃过午饭,就开始游览乌鲁木齐市容。在暖暖的秋阳下,维克一边开车一边介绍沿途建筑和街衢风光,七拐八弯到了乌鲁木齐市著名的国际大巴扎。我原以为是一个杂乱无序的零售批发市场,其实是一处彻底重建过的新型购物中心。街衢整洁宽阔,所有店铺都在室内,既洋溢着浓厚的民族文化风情,又显示出秩序井然的现代商贸气氛。维克饿着肚子为我们导游解说和频频拍照。

晚上,维克请我们吃晚饭,我还以为是一顿我们三个人的便餐,到酒店入席,发现有他的大弟和几个好友,不但有丰富的美味佳肴和好酒,更有几位朋友的演唱,俨然是一次小型音乐晚宴。曾是维克学生的一位乐器高手用笛子、口琴演奏了好几首名曲,演奏水平很高,其中《花儿与少年》、广东名曲《步步高》和王洛宾的几首名曲被演绎得曼妙婉转动人心弦。还有一位退休的中学校长清唱了两首歌曲,高亢悠扬,甚是感人。维克的大弟是一位性格开朗、见多识广的豪放之人。每人至少喝了半斤白酒,酒入胃肠,气氛热烈。这些好朋友是维克的发小和在教育学院的学生。

第二天,维克抽出一天时间亲自驾车陪我们参观了新疆博物馆和乌鲁木齐市容。新疆博物馆极富特色,从天山南北发掘的文物及遗址展出中,突出一条主线,就是用史实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新疆各族人民共同的生活家园,张骞通西域开辟的丝绸之路是千年不衰的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大通道。还有几十具干尸及伴随出土的丝绸纺织品和残简文书,也使人收获多多。维克对每件展品如数家珍,一一讲述,吸引了许多从内地来的游客紧跟不舍,被维克的讲解所钦服而感叹不已。

在博物馆的大屏幕中,我们还发现维克在电视台和博物馆讲坛讲述新疆历史的精彩片段,更引起观众的喝彩。那几位紧追不舍的女游客硬要维克添加她们的微信,成为王维克教授新的粉丝。中午,维克把我们带到一家很有特色的新疆拌面餐厅,点了好几种拌菜,使我们品尝了最好的新疆拌面,实在爽口。晚上,维克兄弟二人又找了一家南方人开的餐馆,换个口味吃米饭炒菜。维克带来久藏多年的极品泸州特曲,我又当了一次饕餮之徒。

第三天,在维克安排下,我们夫妇参加一日游到天池。维克赶早将我们接送到旅行社集合点。在万里晴空中,我们领略了闻名天下的天山天池美景。从天池回来后我们准备自己出去吃点新疆小吃,但维克执意又请我们出去吃了大盘鸡。

第四天,维克又驾车带我们到昌吉州观光。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我曾给维克说过,全国三十个自治州中有两个回族自治州,一个是甘肃临夏,一个是新疆昌吉。所以他就特意安排了昌吉州之行,让我亲临实地比较一下两州的异同。汽车穿过乌鲁木齐市的许多街道向北而驶,很快就到了昌吉州市区。第一站是参观州博物馆。维克又一次成为讲解员,对昌吉州的8个市县、文物遗址和社会历史情况给予详细介绍。唐朝北庭都护府治所就在昌吉州的吉木萨县。然后又到民俗风情园,在那里看到几处大型砖雕影壁,刻工精细,图案丰富。上前仔细一看,原来是由临夏州青韵砖雕艺术公司承建的,两个州的文化艺术在这儿交流交融,颇有他乡遇故知之感。在乘车浏览了市容市貌后,又到葡萄种植园买了新摘的葡萄。

在回乌市途中,维克选择不走回头路,穿过著名的八一钢铁公司厂区,经过新建的乌鲁木齐职业技术大学和维克新购房的小区附近回到市里。晚饭由维克兄弟陪同,到乌市一家颇有名气的烧烤大排档。在维克朋友的安排下,品尝了最美味的羊脖子烧烤和产自南疆伽师县的王牌哈密瓜。陪坐的又是维克另外几位朋友。至此,我们已经吃到了正宗大盘鸡、抓饭、拌面、烧烤、囊饼等新疆美食和各品种的葡萄、哈密瓜等水果。如果没有维克的精心安排,我们享受不到如此正宗的新疆美食。后来,我们自己购买的哈密瓜半生不熟,吃的拌面质量较差。吃罢烧烤后,我们与维克兄弟沐浴着乌市初秋的习习微风步行返回酒店。一路欣赏夜色下的乌市灯光街景,叙说彼此三十多年来的工作经历,惬意至极。

当晚在维克安排下我们参加了伊犁、喀纳斯湖七日游,发现在旅行社也有维克的朋友。结束旅游回到石河子市,准备到妻子闺蜜家中做客,可维克又利用周末休息驱车赶到石河子市,让我们推迟一天访亲,由他带我们感受戈壁新城石河子的美丽风光。先到纵贯石河子城的景观大道,在湖水荡清波的观景台上合影留念。又到石河子火车站,让我们熟悉回程坐车路线。

继而到南郊他第一次就业的生产建设兵团连部所在地,特意在一处“忠”字碑前下车参观。维克介绍说,这块“忠”字碑上原来绘的是毛泽东站在北戴河海滨的肖像,后来几经涂刷写了红色标语,但过一段时间后又会显出毛泽东肖像,几十年来屡涂屡显。当地群众认为是奇异现象,顶礼膜拜,视为文物。我仔细观察,发现第一次绘像的油漆质量高,不易脱色,以后粉刷的涂料质量差,容易脱色。返城途中又绕道从张裕葡萄酒厂石河子酒庄的门前、衡水中学石河子分校门前而过,气魄宏大,眼前一亮。回到市里又特意进入石河子大学校园停留片刻。石河子大学是211大学,在新疆仅次于新疆大学。因我们已参观过新疆建设兵团博物馆,这才作罢。每到一城,参观博物馆是维克导游的第一目标。

中午,维克又一次在石河子一家酒店盛情款待我俩。这是一次真正的家宴,作陪的有维克的两个弟弟和弟媳,尤为幸运的是见到了维克的夫人张珮珊。张珮珊是我们的师妹,西北师大1979级历史系学生。我清楚记得那时她的模样,三十六年不见了,这次见面感到特别亲切,感到她成熟稳健,岁月不曾风蚀她的模样,显得年轻优雅。这次我因感染带状疱疹没有饮酒,否则又是一次酒入旅肠的陶醉。饭后,维克与我告别赶回乌市,第二天他还有课要上,相约乌市再见。但因有疾在身,从石河子直接返回兰州,没有在乌市停留,实为遗憾。

这次新疆之行,我对维克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到维克同学是一位意志坚强、事业有成的大学教授,古道衷肠、人缘极好的君子朋友,兄弟情深、教子有方的家庭长兄,性格活泼、笔底细腻的同学才俊。

维克是安徽人,父母都是在解放初期到新疆工作的支边人员。在石河子长大,中学毕业后先到石河子生产建设兵团当农垦战士,后被铁路系统招工到甘肃酒泉柳园机务段工作,是名副其实的铁路工人。1978年参加高考,成为西北师大1978级历史系学生,有缘成为我们的大学同窗,也是我们班唯一的新疆同学。

维克大学毕业后回到新疆,被分配到新疆自治区教育学院,一直坚守在教学岗位,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以与生为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以不倦创新、专博兼通的治学态度,赢得同行、学生的欢迎钦服。除了历史专业的课程,他还在新疆几所大学开设了新疆史地文化、中亚五国概况等课程。2016年退休之后,仍然被四所大学聘请授课。教学之余,还在疆内的博物馆、电视台、文史大讲坛开设过讲座,成为新疆文史界颇有名气的教授。更为钦佩的是他对历史专业和文博事业保持者长久不衰的兴趣和钻研,坚持每年都要发表数篇学术论文或趣味文章,观点新颖、论述严谨、紧扣热点,充分体现学术性与普及性的统一,吸引多家刊物争相约稿。

今年的《新疆人文地理》期刊已经刊载了他的两篇文章,一篇是《新疆美名的前世今生》,从汉代西域名称论起,述及清末新疆之名的落定,将新疆域名的演变过程作了科学考证,最终确定新疆之名的含义是“故土新归”,校正了“新拓之疆”的谬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另一篇是《汗血宝马——神马当从西北来》,从武威出土的铜奔马入笔,追溯到伊犁出产的乌孙马、中亚大宛的汗血宝马,使天马的来龙去脉清晰可诉。他对历史专业的恪守还表现在一往情深的博物馆情结。文物是有形历史,他对新疆每一处古代遗迹都熟悉详察,对疆内各地博物馆的藏品特点如数家珍,对每一位疆外来客如有时间都要带到当地博物馆参观讲解。说老实话,这种专业激情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已经少有了。

维克有很高的情商,重情厚谊,人缘极好。维克身边有一帮彼此交心重义的朋友,这些人中有中小学时代的同学,有他教过的学生和曾在教育学院进修的中学老师,也有在工商界、文艺界、工矿企业打拼的义气朋友。维克以他的诚实厚道、幽默风趣吸引着这些朋友,有事相互出力帮忙,无事小聚偷乐。一旦有外地客人来,维克一呼应者甚众,其乐融融,气氛热烈,无功利之谋,多义气之谊。人缘在于付出,维克很大气,虽然依靠工资和几个代课费维持生活,但不吝钱财,慷慨买单。有机会到果园菜地,总不忘多买一些分送朋友。他非常珍惜同学之情。内地同学一到新疆,他就拨冗接待,曾接待过刘洪远、王美英、王淳、张栋、窦塬坪、王希恩等同学。对我们夫妇的接待更是热情周到,十分投入,我感到远超亲兄弟,感激之情永铭难忘。

维克是兄弟中的老大,兄慈弟悌,手足情深,妯娌和睦,关系融洽。维克的父亲去世多年,老母亲精神很好,每周子女们都前去探望。我在新疆的那几天,维克的二弟从乌市陪到石河子,一陪到底。他性格如维克一样豁达开朗、待人诚恳、洒脱干练。维克的三弟性格文静、忠厚朴实。三兄弟之间充满阳光,坦诚无隙。在石河子与维克一家共进午餐,气氛热烈,毫不见生,张珮珊与他们亦很轻松愉快。维克说,兄弟三家,经常聚会。同气连枝,呵护至诚。我暗自忖思,这其中作为长兄的维克以身示范发挥着带动作用。维克的儿子也很优秀,大学毕业后远赴美国从事电子信息工作,今夏在美国成婚,维克偕张珮珊专程到大洋彼岸去主持,以尽父母之责。

我在喀纳斯湖游玩时感染了带状疱疹,在石河子就开始治疗。维克知悉后不断打电话问候,返回兰州后还数次问询治疗情况,并不惜花费时间把我们在新疆的留影制成相册发到“历史春秋”同学微信圈,并在每张照片下加了风趣幽默的文字说明。

西出阳关有故人,同学友情深天池。维克,亲爱的兄弟,你留给我的印象如火焰山一样热烈、天山雪一样纯洁、喀纳斯湖一样清澈。有了你,我夙愿已久的新疆梦终于圆满。我期待有机会在兰州接待你和你的家人!

三、新疆印象

到过伊犁的人都说,不到新疆体会不到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虽然行色匆匆、浮光掠影,但撞入眼帘的壮丽景色,时时都有震撼魂魄之感。

新疆的自然环境给人的感觉是辽阔苍茫、雄奇壮美。逶迤千里的天山,冰雪皑皑,雄伟壮丽。从乌鲁木齐到伊犁,抬头望去都是天山,峰顶白雪,山麓森林。苍茫辽阔的戈壁滩上到处是密集的风电网群和石油井架。草原上植被茂盛,草长齐腰,缀满鲜花,骏马奔驰,牛羊成群。天池、赛里木湖、喀纳斯湖水深百米,澄净清澈,周边洁净如洗。每一块绿洲上都是棉田、果园、葡萄架和瓜田,果实累累,一望无边。伊犁河谷景色如江南,喀纳斯湖的山谷中白桦叶黄,似有西伯利亚风光。

新疆交通发达,出行便利。过去听说从乌鲁木齐坐汽车到伊犁需要一周时间,令人望而却步。但现在交通状况极大改善,高速公路畅通各地州市县,望而生畏的果子沟有宏伟的大桥和隧道连接,即便在雨雪天也无障碍。各地市都有机场,大部分机场都与内地有航线,乌鲁木齐机场是国际机场,航线通阿联酋、俄罗斯、中亚各国和东南亚泰国、新加坡。火车也通到阿勒泰、伊犁、喀什、和田,在北疆、南疆各有一圈环形旅游专线,都是双层卧铺,从乌鲁木齐到阿尔泰、伊犁、喀什可以一天到达。机场、火车站、汽车站都是无缝对接,换乘极为方便,尤其在各大景点都有景区摆渡车,出入十分方便,且秩序良好,基本上没有黑车蒙哄游客的现象。

新疆的城市建设步伐之快令人惊叹。乌鲁木齐市已超过兰州成为西北地区第二大都市,东西、南北高架桥纵横贯穿市区,桥面与地面街衢等宽,极大畅通了市区交通。地市县城建设得新颖漂亮极富特色,地方与兵团共建同享。克拉玛依因石油而兴起,精致发达,现代化程度极高。石河子是生产建设兵团最早建成的戈壁新城,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行道树多是海棠、苹果、山楂等开花结果之树,春天一片花海,秋天果实累累,无人随便采摘。古城伊犁面貌一新,俨然是一派都市风格。据说南疆库尔勒、喀什也建设得十分漂亮。新疆大小城市都有充足的绿地、公园、广场和人工湖,为市民提供了充分宽广的游憩场所。

没有去过新疆的内地人总担心社会秩序不良,安全度不高,其实经过这几年的大力整治,特别是经过常抓不懈之后,新疆成为全国最安全、社会秩序最稳定的省区之一。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广大群众都热爱祖国,珍惜团结进步的大好局面。只是个别地方因贫穷或文化教育(特别是普通话和汉语教育)落后,容易上当受骗,被极端恐怖分子蛊惑。现在国家在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和文化教育上下了很大力气,投入巨大的资金和人力支持,群众的思想觉悟正在不断提高。我们在伊犁惠远古城维吾尔族民俗村参观,赶马车的维吾尔族大叔十分热情祥和,村内的维吾尔族儿童见到游客满脸笑容的喊“欢迎”。同样是回族自治州,在昌吉州很难见到高大的阿拉伯式清真寺。我让开车的老同学注意发现清真寺,结果最终见到一处清真寺且很简朴……

在新疆我接触到许多甘肃乡亲,大多数人因生活所迫出走新疆,他们在那里与当地各族人民群众友邻而居,艰苦创业,生活得安定幸福。尤其是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基本上都上了大中专学校,文化素质高眼界宽,加上父辈那里传承的艰苦奋斗精神,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很出色。在伊犁、阿勒泰的接地导游中有两个民勤、民乐籍的年轻人,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知识广博,普通话流利,工作很专业。有位从积石山县出去的孤儿,投亲靠友到石河子,在一家路桥公司开车,因诚实勤恳,深得老板信任,他自己也信心十足。刚刚三十岁出头,已经结婚生子,还在当地最好的小区买了房子,夫妇俩都有车。只是遗憾因家贫没能上大学。

幸福不会从天降,樱桃好吃树难栽。新疆的今天,是各族人民群众,尤其是生产建设兵团的老军垦将士奋斗出来的。在石河子我参观了军垦博物馆,又到石河子南山下的兵团最早的地窝营地博物馆参观,看到当时的生产生活条件,那种艰苦令现代青年难以想象。“八千湘女上新疆”,上海女知青扎根戈壁开荒原,她们在十七八岁时满怀激情和憧憬,在戈壁滩住地窝子、啃冷馒头,冒酷暑经严寒,挥锹扶犁,战天斗地,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身献子女。那一座座戈壁新城,那一块块棉田果园,那一道道清渠流水,无不记录着她们的汗水、血水甚至生命的奉献。到新疆,如不了解生产建设兵团的艰苦创业历史,不亲临实地体会当年的艰苦环境,是一种缺憾。

新疆,神奇的国土,壮丽的山河,灵魂受到洗礼的地方。我只游走了北疆,如天假以年,我还有决心到南疆一游,领略更加神奇的大漠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

2018年11月于兰州

上一篇新闻

上海要在闵行建方舱医院?假!沪又有医院院区停诊!11号线延伸段恢复运营?辟谣!这些场所继续关闭!

下一篇新闻

济州岛|去了N次都不会腻的神仙地方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