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曾为渭南戏曲文化书写光彩篇章
渭南戏曲,上律天时,下接地气;响遏行云,纷呈华章;彰显文脉,厚重沧桑。打开这本厚厚的文化大书细细品味揣摩,就会清晰地发现,渭南戏曲文化是依附三条主线脉络繁荣发展的。其一主线是在这里形成的东路秦腔,它从秦地东府古同州出发,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后被定名“同州梆子”戏的它,终成为全国众多梆子剧种的鼻祖;其二发端于渭南地区华阴华县等的曲子坐唱、竹马小调,被迷倒的众乡亲把它做成了迷胡戏而风靡天下,因为它的优美却反被名人改名叫了“眉户”;第三条主线即生长流行于东府渭南这块神奇土地上的皮影,为渭南戏曲文化书写了精彩篇章。虑及前两主线人们以各种方式多有论述,而对第三种主线寡有提说,故拟在此简约地说说皮影对渭南戏曲繁荣发展的重大贡献。
(一)
渭南皮影历史久远。有人说起源于秦汉;还有人说,世界皮影戏源于中国,中国皮影源于陕西,而陕西皮影戏源于渭南所辖有关市县的乡间。这些说法都是历史学问的大课题,本文没有能力研究和续写。我们按照志书上确凿记载,只说“明清时期,陕西皮影戏箱的规模之大,制作工艺之精,班社剧目之多,音乐唱腔之美,均超前代”,特别是“各剧种皮影戏剧本和剧作大量涌现”。“仅阿宫腔皮影流传的脚本就有100多个”,老腔皮影剧本几十个,“渭南剧作家李十三的碗碗腔十大本在陕西广为流传”,同朝皮影和华州皮影戏的碗碗腔剧本和其它剧本轮番上演的都在百十本以上。
明清时期渭南皮影戏演出剧本像河水涨满不断溢出。探寻其中奥妙,很重要的因素是有一批文人加入创作。闻名于世的李十三就是个文人,原名李鹏,他39岁中举,因家道贫寒而设馆教书几十年,怀才不遇退而写皮影戏“十大本”,即“珮、配、庙、钗、钿、宫、莲、媒、驹、庵”。李的十四世孙李芳桂也是文人“亦颇好戏剧,对十大本几经加工提高日具影响”。史籍记载,在李十三之后形成了专门撰写皮影戏的一股文人力量,时称“渭北派”。如蒲城崔向余乾隆举人、嘉庆六年进士,授翰林院修撰,著《碧玉钿传奇》等,渭南张元中著《一笔画》等,渭南郭安康著《鹦鹉图》,澄城李荫堂著《金碗钗》,富平陈振中著《花魂惊梦》等,还有渭北无名氏文人创作《青素庵》、《蝴蝶媒》《凤箫媒》等。
以“渭北派”为主的这股文人创作力量着实不可小估。他们或因钟爱而专注写戏,或因仕途失意寄情皮影,或出于其他意图痴恋创作,然无论是出于何种动机与目的,他们的作为不单单推动了剧目数量快速增加,重要的使剧目内涵质量上升,皮影剧本的戏剧性和文学性大幅提高。从而产生了不少传统经典之作,有的剧本时至今日仍然是演出的保留剧目,有的被其它剧种移植改编成精品剧目久演不衰。时代标志性人物必属李十三老先生了,乾隆十二年(1747)他创作的传奇《春秋配》首次上演,嘉庆四年传入北京,从此便是戏曲十大本流行时代。
物换星移,即使到了当代,老先生的十大本中的《白玉钿》等仍还鲜活于戏曲舞台。《万福莲》先被秦腔人改编成《女巡案》,戏剧大师田汉又把它改编成《谢瑶环》,全国其他剧种竞相演出。《火焰驹》改成了秦腔精品,上世纪五十年代该剧被文化部推荐,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了秦腔舞台艺术影片在全国放映,这是秦腔第一部艺术影片。1958年2月14日,毛泽东主席在长春电影制片厂视察,适逢该厂拍摄秦腔艺术片《火焰驹》的陕西秦腔演出团,毛主席接见了部分演职人员并合影留念,这便成了陕西秦腔艺术活动史上的一件大事。这虽是本文的题外话,但也是有关联的。
除十大本外,那个时代其他作家的优秀作品也仍有在当今绽放光彩的。当看到戏曲舞台上的《桃园借水》或者叫《人面桃花》的,人们定会被那田园风光的场景,以唐诗意境演绎的爱情传奇和缠绵婉转的音乐所陶醉,这就是清代澄城文人李荫堂写的《金碗钗》本戏的片断。《金碗钗》就是活跃在当下戏曲大舞台上碗碗腔最经典的样板。
明清以来皮影积淀了丰厚的剧作遗产,时光进入二十一世纪,初年有写省市编志者粗记,阿宫腔剧目600余本,老腔70余本,碗碗腔460多本,线腔剧目有据可查的200多个。渭南皮影等傀㒦戏剧目真是戏曲文化艺术资源的宝库。
(二)
皮影在关中东部天府之地生成之时就和音乐联系在一起了。要知道这块土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积淀,有着戏曲艺术和民间艺术生息繁衍的沃土和环境。当皮影在这个特殊氛围中和音乐配合“以歌舞演故事”的时候,便由灯影游戏技艺嬗变成“皮影戏”艺术了。渭南皮影戏生成之始,就表现出坚韧顽强的生命力。皮影戏阵营各方奋力探索自我发展规律,苦苦寻找艺术路径,直面生存竞争压力,埋头争斗,成就了曾经历史的辉煌。那最骄人的业绩莫过于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创新戏曲音乐,创造了异彩纷呈彰显自我特色的剧种,为戏曲家族加入了新成员,在中华戏曲百花园增开出几枝独具风采的奇葩。
渭南皮影成戏之初,各方各路班社演出“风搅雪”,什么戏曲音乐大家都唱。随着领头的秦腔音乐成型和发展,皮影戏唱的主声腔就是秦腔了。紧紧跟随秦腔音乐不断前进的脚步,以富平为中心一带土生土长的皮影艺人,他们结合当地方言土语、生活习俗、欣赏趣味对秦腔音乐不断探索和创新。他们感觉原始老秦腔太粗、多噪,便在唱调落尾加个“遏头子”,即“翻高遏低”,收到了“三放不如一遏”的艺术效果,遂取名“遏工小调”。
“遏工”没有就此停歇,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秦声戏剧生存竞争中,努力强化自我,博釆众长,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即通俗中见高雅,刚健中显委婉的新艺术境界,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遏工”不断自我完善,羽翼渐丰,成了一个独立的声腔剧种,它是秦声戏剧发展的一个流派,它和秦腔同宗同源,戏剧史专家称其为“北路秦腔”。因为“遏工”剧音乐的优美动听,喜爱它的人们便附会编造了“火烧阿房宫,宫女将歌舞带到民间”美丽动人的传说,“遏工腔”就便成了“阿宫腔”。不管咋样,富平一带的皮影戏造就了阿宫腔剧种。
从阿宫腔皮影戏之乡富平出发至渭南大地东南的大荔,这里古称同州府,方圆两百来里地都是其所辖。探究这里的皮影戏却是别有洞天。先说黄河、渭河、洛河交汇处的华阴三河囗,有个泉店村。它是汉代京师粮仓漕运的一个码头,码头上船工干活一人喊众人帮,敲击船板打节奏齐合力。日子久了,便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结构简洁明快、节奏铿锵有力的劳动号子音乐腔调。还有传说,守护京师粮仓基地的军旅士卒们,面对雄奇的华山,奔腾的黄河,虽思念家乡却以豪迈的情怀,昂扬的斗志也吼出了髙亢、粗犷、豪迈的曲调。生养在这里的皮影艺人吸收了这些来自各方的音乐营养,选择历史战争题材故事,模索再创作了和体裁相适应的以刚烈苍劲、磅礴豪迈为主的戏曲音乐,把他们综合表演在灯影亮子上,就成老腔皮影戏了,也就是老腔剧种开始形成了。
要说古同州这块广袤土地上皮影戏艺人真让人敬佩。当民间厌恶战乱、向往安逸,看多了亮子上战争故事演义,听久了古朴悲壮、粗犷豪放、激奋昂扬的老腔戏曲音乐,这些民间皮影艺人开始演出言情和人间沧桑的传奇故事,与时俱进地创作出清丽典雅、委婉细腻、厚实绵长的时新戏曲音乐。这时新的戏曲音乐相对老腔音乐而言,便被称为“时腔”了。
时腔皮影戏在渭河南岸流行传播,华阴华县等地自然地称其为“时腔”影戏了。当过渭河到了河北大荔朝邑一带,那里的同朝皮影戏把同样的声腔却称为碗碗腔,据说因为击节乐器为小铜碗而得名。后来碗碗腔的称谓得到各方的认可,碗碗腔剧种形成深得民众喜欢,流播地域辽阔,在各地还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陕西也分成了西路和东路碗碗腔流派。就我们东路碗碗腔来说,还有同朝派和渭华派之分,而在渭华一派中,有以渭河为界,河北一带与同朝派相近,河南一带与“二华”派基本相同。说这么多,就是在华山之阴,渭水之滨,古同州之时,这里的皮影戏孕育成就了老腔和碗碗腔两个姊妹一样的剧种,加上富平阿宫腔,皮影戏为渭南戏曲文化造就贡献了三个剧种。
(三)
渭南皮影戏所形成的这几个剧种,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来在穷乡僻壤的寡众中流播,可谓难登大雅之堂。他们红杏出墙老树红花之时却是新中国成立之后。1958年富平县剧团将阿宫腔传统剧目《鸳鸯谱》《玉瓶赠金》《锦香亭》搬上戏曲大舞台;以阿宫腔移植改编了秦腔传统剧目《赵氏孤儿》《王负义》分别参加了陕西省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和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
1956年朝邑沙底业余剧团试排了碗碗腔《献连环》,首次将碗碗腔剧种搬上大舞台。自1958年起,朝邑剧团改为大荔剧团。先后排演了碗碗腔《二度梅》《兵火缘》《蛟龙驹》《楼台会》,还有现代戏《朝阳沟》《一家人》《红岩》《刘胡兰》等;1957年12月华阴孟塬大队文工团试排了司石头、吕自省创作的老腔现代剧《深翻地》,将老腔搬上舞台。1959年华阴剧团排演的老腔传统剧《借赵云》参加了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
渭南几个皮影戏剧种成功走上大舞台,为渭南乃至陕西戏曲发展史浓墨重彩记下一笔。老百姓欣赏到了新腔新调,艺术家如获至宝,著名戏剧专业大团有了创作新资源和新空间,政府乃至高层热心关注倾情扶持。
1956年陕西省组织优秀专家创作,高质量地将碗碗腔传统剧目《金碗钗》《白玉钿》,由省戏曲剧院三团搬上大舞台。1961年由富平阿宫剧团和大荔碗腔剧团组成陕西省演出团,赴京演出了阿宫腔《王魁负义》《女巡案》《白蛇传》等,碗碗腔《二度梅》《兵火缘》《金碗钗》等多台剧目。在京40天的时间演出四十多场,中央领导周恩来、朱德、陈毅、彭真等多位领导观看了演出,受到了领导们的赞赏。陈毅副总理就碗碗腔和阿宫腔推陈出新的创作发表了语重心长的讲话和指示。首都《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连续发表了不少评论文章,碗碗腔和阿宫腔在京当时曾掀起一股议论热浪。1963年大荔碗腔剧团和富平阿宫剧团两次受邀分别去了山东、山西、内蒙和西北甘、青、宁等地巡回演出,所到之处碗碗腔和阿宫腔受到热烈推崇。
还值得一提的是,陕西戏曲史有个“三大秦班进北京”的美誉,说的是1958年11月由陕西省戏曲剧院二、三团和西安易俗社组成赴京汇报演出团带着秦腔、眉户、碗碗腔等优秀剧目汇报演出,其中精彩的碗碗腔剧目就是产生自渭南的《金碗钗》和《白玉钿》等。这次演出共42天,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情鼓励和戏曲界的好评。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观看演出并接见了演员。
在京演出期间,首都戏曲界对《金碗钗》唱腔音乐评价甚高。周恩来总理将剧组邀请至中南海为中央领导演出《金碗钗》,周恩来等领导对碗碗腔音乐及民乐伴奏十分欣赏,周总理跟演员李瑞芳还学唱了“九道弯”的唱腔。李瑞芳给总理介绍说,陕西地方戏曲碗碗腔发源于西岳华山山麓下华阴、华县一带,周总理听后觉得曲调很好听,就是名字有些绕口,于是给碗碗腔定名为“华剧”。他还兴趣满满地观看了碗碗腔主要伴奏乐器硬弦即二股弦的现场演奏。
鲜花既开,芬芳自香。虽有风寒,傲霜立雪。渭南皮影走上大舞台的剧种,虽说是老古董,然在当代舞台上依然充满活力。1983年长安创作的阿宫腔现代戏《两家亲》曾参加陕西省新创作剧目展览演出,省电台电视台录像向全省播出。1987年长安创作的阿宫现代戏《三姑娘》曾荣获陕西省首届艺术节金牌。1989年长安的阿宫腔《四季歌》现代戏参加文化部天下第一团会演,获优秀演出奖。到了2019年曾先生的《红梢林》阿宫腔现代戏成为建党一百周年的佳作。
说到碗碗腔更是天籁之音,艺术珍宝。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为之专门成立过“华剧团”,现叫眉碗团。他们这个团的碗碗腔上乘作品在当代舞台屡屡不断,如《红色娘子军》《蝶恋花》《杨贵妃》到2021年表演艺术家李梅领衔主演的《骄杨之恋》都让观众倾倒。还有当今国内著名的艺术家们张艺谋、赵季平、陈道明、陈彦等倾情碗碗腔,他们都在各自的艺术大作中,不止一次地使用了碗碗腔音乐或其它宝贵资源。碗碗腔音乐丰满了他们的作品,而艺术家的作品又使碗碗腔的音乐档次和覆盖面更上一层楼。当有兴时之腔碗碗腔面世,老腔似乎又式微了。老腔只有一出传统剧《借赵云》之后便悄然走下大舞台回归民间,艰辛如初,老腔艺人黯然神伤。
时光到了新世纪2003年,渭南市文化部门指导老腔表演方式另走路子。老腔艺人随之开始了对老腔演出形式尝试改革创新,他们把皮影与演唱演奏剥离,从台后走向台前,使皮影戏转变为艺人直面观众的戏曲表演形式。他们从《古韵乡趣》开始探索,到《华山魂》表演积累,直到在北京人艺话剧《白鹿原》中的张扬。一路走来,老腔在新的时代完成嬗变,终和时代接轨,重新走上了更广阔的大舞台。当老腔响起,声振山川,气吞江河,粗犷豪迈,磅礴悲壮,即时令人血脉偾张,催人奋进。老腔一股旋风般地刮起,征服众多国人,他们直赞华阴老腔是来自黄土地的摇滚乐!
短短的十多年间,老腔受邀亮相多个省级卫视,登上中央电视台戏曲迎春晚会和权威的春晚,参加了2014年中央新春团拜会演出,中央多位首长观看。老腔2018年还在中非论坛为50多位国家元首表演。老腔着实出尽风头,也使渭南戏曲文化流光溢彩。
(四)
渭南戏曲是本地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有六个剧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属于偶人戏曲生成的为四种,而渭南皮影戏曲阿宫腔、碗碗腔、老腔等都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遗保护项目之列。当今民间艺术专家冯骥才说,“物质遗产是静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动态的、传承的、嬗变的。在这动态的演变过程中,对其影响最直接的是传人。”这就是说传承人悟性好,所传承的技艺水平就高。
传承人缺才气,技艺水平必滑坡。有幸的是渭南皮影戏民间艺术家人才辈出,各领风骚,代代薪火相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换句话说,渭南皮影孕育了出色的戏曲艺术家,造就了渭南戏曲文化遗产优秀的传承人。不说远的了就说近现代的,阿宫腔皮影艺人富平的段天焕,当看到阿宫腔一脉单传已到奄奄一息境地,他却逆势而上成立了新的皮影社。他领导皮影社深研阿宫腔艺术,琢磨皮影技巧,艰苦奋斗,真争得一方天地,在危机时刻赓续阿宫腔血脉。阿宫皮影参加了陕西省的会演,他创的“拉马”烟火技巧使同行竞相学习。他把阿宫皮影戏演到首都国务院怀仁堂,陈毅等首长观看,引得陈老总连连称赞。段天焕的阿宫腔唱功深厚,嗓音独特,一人包唱生旦净丑,能唱80多本戏。
阿宫腔要搬上大舞台了,他被聘为艺术指导和教练,和富平剧团同志一起克服困难,细心摸索,设法解决音乐唱腔伴奏的诸多技术技巧难题。先试排了阿宫腔传统剧《玉瓶赠金》《鸳鸯谱》,接着又排了《锦香亭》《王魁负义》《女巡案》等剧目,为阿宫腔成功走上大舞台付出了心血。
周总理曾赞誉南方某地“一本戏救活一个剧种”,生长于富平的著名编剧曾长安先生为阿宫腔接连写了《两家亲》等四部佳作,使阿宫腔在当代戏曲舞台上摇曳多姿。不止如此,曾先生满怀热情,不顾年迈多病之身,以顽强的意志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写出了研究阿宫腔的专著《阿宫腔—最后的玉兰花》。“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阿宫腔剧种的学术专著,对阿宫腔的起源、发展、表演、音乐、演员、剧目及重要艺术活动都作了详细考证与记述”,弥补了陕西地方戏曲研究阿宫腔的空白。
这本专著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以及对以后的影响不可估量。可以这样说,没有段天焕的接盘,就没有阿宫腔今天的赓续;没有曾长安的贡献,阿宫腔就失去时代风釆。
翻开历史,碗碗腔皮影在后来时月里占据了皮影戏的大半江山。尤其东路碗碗腔影戏班社林立,优秀碗碗艺人层出不穷,对戏曲文化的贡献也大。还是说点靠近现代的,有个叫杜升初的,艺名“一杆旗”,老渭南县人。早年随同州碗碗腔艺人学唱碗碗腔皮影戏,21岁起为渭南焦家班社领班,唱碗碗腔皮影戏长达50年。他天赋才艺突出,既是唱曲名家,也是乐器行家,更是编剧高手。他演唱自编的《燕子伐》《钗钏》《慎鸾交》多达40本,是被人称颂的曲译本。1951年以73岁的高龄到西安演出了《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红娘子》等戏,受到了西北文化部领导的重视,立即接他到刚成立的该部戏改处,很快抢救性地记录了他口述的30多个碗碗腔剧本。
要说到渭南谢德龙,他可是首屈一指的碗碗腔艺术大家。他唱碗碗腔声韵俱佳,弹得一手好月琴,他的净角道白被认为无人可及,擅生、旦、丑各类角色,人们赠他“红菊花”艺号。先前曾在华县领班演唱,活跃在渭北一带。
建国后1952年被特聘到西安德庆皮影社任社长,后又任西安市皮影社长。他挖掘、整理、演唱了200多本戏,接待过30多个国家的友人。他协助省戏曲剧院将《金碗钗》《白玉钿》等碗碗腔传统剧目搬上戏曲大舞台。他曾担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陕西省广播文工团艺术顾问,整理出来多部碗碗腔历史剧目,自己动手创作了不少碗碗腔现代剧目。还将《白毛女》《三世仇》《血泪仇》《朝阳沟》等现代戏移植成碗碗腔演出。长安书店将他写作的《大闹天宫》《碗碗腔选集》公开出版。他还向戏曲音乐工作者传授了不少碗碗腔音乐唱段,经戏曲音乐艺术家王依群记录整理成《碗碗腔音乐》。
东路碗碗腔有名的艺术家多了,如德庆皮影社的郝炳黎、李世杰,还有同朝皮影沙底村的张礼常等,大荔王逢堂曾被省戏曲剧院聘请当碗碗腔教练。可贵的是华州地区碗碗腔皮影当今仍然有十来个班社很活跃。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华县碗碗腔皮影多次参加全省全国的展演汇演,屡获殊荣。艺人们也多次应邀到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等演出,开展民间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现在经常从事碗碗腔皮影演出的40多名艺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有相当一部分出身于皮影世家。他们中的潘京乐、魏振业、魏金全、吕崇德、刘华、刘兴文、姜尚文、姜建合等十余人都是省级“民间艺术家”,对碗碗腔都有骄人的贡献。
说老腔是家族戏,其实早年也流行于华阴、华县、潼关一带。但是赓续老腔皮影戏血脉的主角确属华阴泉店张家族人。在老腔再次频临困境之际,又是张家的张泉生带头挺起老腔的脊梁。张泉生从先辈那里接手,藏有乾隆十年抄本《空城计》和乾隆十三年抄本《马王成圣》,这都是老腔最早的演出脚本。新中国成立后,老先生有了胸怀,他牵头成立了华阴县老腔皮影革新社,放开眼界,扩充演员阵容。协助华阴剧团,改革音乐唱腔,设置文武场面,分设角色把老腔传统剧《借赵云》搬上舞台,参加陕西省新剧种会演获剧种奖。老腔有影响了,逐渐开始扩大流行到蒲城、渭南以至河南西峡、陕县,后来又到了渭北、陕北、宁夏等地。无庸讳言,在以后的岁月里,老腔命运多舛,几于消遁。
新世纪初年张泉生后辈张喜民和张家传人王振中,带领张家众兄弟举起传承旗帜,把老腔唱响在新时期的大舞台上,焕发老腔新生机。人们为老腔的表演欢呼,也为张喜民和王振中老腔的激情演唱而惊喜。张喜民嘹亮昂扬,激奋豪放;王振中浑厚隽永,苍凉悲壮。两人倾情演绎,相得益彰。老腔因他们生辉,他们因老腔成功。他们和张家众弟兄把老腔唱遍大江南北,唱到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在美国就唱遍12个州。
张喜民是老腔张氏家族第十代传人,从1962起跟随父亲、祖父学习华阴老腔,从初学到现在已经60多年。他虽天生好嗓子也苦学苦练,一大早就到村子后面山坡上练嗓子和弹月琴,在不长时间就掌握皮影戏各个行当的基本音调,他注意学习熟悉剧目人物的历史故事,琢磨剧中人物以及和人物情绪相符合的音调。15岁他就开始演出,主唱《借赵云》《封神榜》《罗成征南》等。1963年还成立过“喜民班社”为群众田间地头演出。他追求的风格是坚守老传统唱法,保持原生态的纯朴,讲究吼得字正腔圆。张喜民终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王振中,艺名白毛,他也是张氏老腔的传承人,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幼年家境贫寒,只上过三年学却爱读书,白天干农话晚上学戏,也拜过师学艺,他的学艺之路却充满艰辛,受过白眼和讥讽,但不为所动。他天资聪颖,自学成才,能编剧本、能谱曲能演唱,还能制作皮影。他对老腔有特殊的领悟力,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对老腔音乐唱腔作了不少改革,丰富了老腔演出效果。王老先生对老腔的建树颇丰,他编写、改编、移植、创编、谱曲、演唱老腔剧目不胜枚举。这里只举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的几件事,1980年根据张玉枫的华山神话故事他独创老腔剧目《回心石》演出。这个时候他参与了《中国民间音乐集成》老腔卷和迷胡卷的编稿工作。
1982年演出的老腔《木阳城》在国家音乐会上被录成电视艺术片。他为湖北剧目研究室改编演出老腔《碧游宫》,湖北电视台播放了。1984年陕西第一次民间音乐会他唱的老腔《访白袍》获二等奖。1989年应邀参加中国音乐会第二届年会他唱的老腔《陈宏逼宫》夺一等奖。1993年他唱的老腔获陕西“华山杯”戏曲二等奖,西安电影制片厂为他摄制录像,在中央台播发了多次。1993年芦苇编剧,张艺谋执导,葛优主演的电影《话着》,聘他作老腔配音和戏曲指导。1995年西影开拍芦苇编剧,陈道明主演的《桃花满天红》,他用老腔配音配词,参与了有关场景演出并饰演了一个乡绅角色。王老先生真可称得上民间老腔戏曲艺术大家。
渭南皮影戏自产生以来,就是一块艺术瑰宝。它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如皮影戏人物的雕刻造型艺术在全国就首屈一指。皮影戏多年来一直就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足迹几乎遍布五大洲四大洋。笔者在此文中仅表述了皮影戏在声腔表演艺术方面的成就,因为单皮影戏的声腔艺术也是博大精深的。
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渭南皮影戏几个声腔剧种在成为了国级非遗保护项目后,艺术生态改善,新鲜血液不断涌入,薪火相传。皮影戏昔日曾有过的辉煌将会再现。
写于西安疫情封城期间 2022年1月5日完稿
作者:崔晓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