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出版人手记/ 让《黑暗传》重见光明

文/周百义

出版人手记/ 让《黑暗传》重见光明

《黑暗传》

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究竟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史诗呢?这无疑是史学界和文学界共同遗憾和迷惘的一件事情。一百多年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断言:“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史诗,因为他们的观察方式基本上是散文性的。”但20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发现了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然而,国内外学术界仍很悲观:汉民族没有发现史诗。

但这个推断,被神农架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胡崇峻打破了。

胡崇峻祖籍浙江,祖上当过清廷的游击官,后家道中落,祖辈在四川贩骡马,以后便在神农架定居。他出生在这儿的深山老林中,后来读了中学,当过小学教师,因为爱好写作,得以到林区文化馆工作。1982年,他到大山深处散落的村落里搜集民间歌谣时,在神农架林区松柏镇敬老院张忠臣老人处,偶尔见到一本手抄的《黑暗传》。

《黑暗传》有3000多行,毛笔抄写,用七字一句的民歌形式叙述了史前至明代的重大历史事件,胡崇峻认为这个手抄本很有价值。过去,林区死了人,跳丧时有歌师唱,但都是片断,像这样完整的,还是第一次发现。他以此为线索,又走访了近200名深山里的民间歌师和会讲故事的老人,竟然搜集到9种《黑暗传》版本,有三万多行。包括《白暗传》《红暗传》以及与此有关的神农老祖的唱本,还有什么《玄黄传》《黑暗大盘头》《黑暗纲鉴》《混元记》等等抄本。

于是,胡崇峻废寝忘食,埋头其中,计划将不同版本的《黑暗传》系统搜集、整理,希望有一天将这部汉民族的史诗完整地贡献给社会。他边整理,边将片断刊发在《神农架民间歌谣集》上,结果得到了民间文学专家刘守华和中国神话学会会长袁珂的重视。刘守华教授认为:“《黑暗传》的发现证明汉民族有神话史诗一类的作品在民间口头流传。”中国神话学会会长袁珂先生读了刘守华的论文和《黑暗传》的片断之后,兴奋地说:“《黑暗传》的发现是个新的突破,汉民族也有了自己的史诗。”

神农架发现汉民族史诗的消息传开后,出版界很多人便开始联系胡崇峻,1995年,我从报纸上看到《黑暗传》要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出版的消息时,心里便有种“只恨相逢未嫁时”的醋意。但几年过去了,只听楼梯响,在图书市场上,一直未见《黑暗传》的踪影。

2000年,我到神农架林区去推销社里的图书,便生出去拜访胡崇峻的念头。

那是一个天气有些阴暗的下午,在新华书店同志的带领下,在一个山坡上,找到了文化馆家属院,见到了面容清瘦的胡崇峻。我这才知道,北京一家出版社答应出版的事儿一直没有落实。我心中窃喜,当即表示:如果北京方面中止合同,《黑暗传》我们来出版。

10天后,我接到了胡崇峻热情洋溢的来信。

“周社长:您好!感谢您的关心和支持。感谢您把我从陷阱里解救出来,《黑暗传》的出版真正有望。十多年的搜集工作,时间是漫长的。多半的宝贵时间,(我)爬山涉水,在神农架幽深的山谷中寻找,并到周边各县的偏僻山村去找……”

原来,因为投资方发生了变故,北京的那家出版社压根儿没打算出版。

出于对这本书的热爱,尽管社里管理工作比较忙,我还是亲自担任责任编辑,请临时来社里工作的朱忠运同志协助做编辑工作。经过几次的沟通,反复的调整,2001年,胡崇峻将整理好的稿子交到了出版社。这时,因为他过于痴迷《黑暗传》的整理工作,两任妻子都忍受不了他的贫寒和抛家不顾离他而去。

2002年的春天,《黑暗传》终于面世,国内外的媒体对此进行了长篇的报道。《今日中国》《今日北京》英文版均分别刊发了长篇通讯,新华社、中新社为此发了专电:

“这次正式出版的《黑暗传》共有5000余行,比1986年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内部印行的汇编本增加了一倍左右。全书共分为开场歌、歌头、天地玄黄、黑暗混沌、日月合明、人祖创世等几部分,内容更丰富,文辞更优美,史诗的形态展现得更为充分。”

此书的出版也引起了国内外一些专家的注意,讨论和研究《黑暗传》的论文陆续发布。新加坡出版社引进出版了英文版。2011年,作为民间文学,《黑暗传》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版人手记/ 让《黑暗传》重见光明

周百义

周百义 湖北省编辑学会会长,《荆楚文库》编辑部主任,原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长江出版集团总编辑。获韬奋出版奖,湖北省文化名人、出版名人称号。【编辑:袁毅】

上一篇新闻

张玉安:中国神话传说在东南亚的传播

下一篇新闻

2022-02-07读书笔记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