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米面行业该何去何从?
“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米面这个行业,让我纠结了很久。坚持做,没啥指望;丢了,又觉得可惜。毕竟这个米面小作坊传到我手里,已经有三代。”近阶段,仙居“米太太”米面小作坊的经营者崔天华颇为苦恼,为了改善小作坊的经营状况,三年前,他投入了200多万元购入设备,进行机器化生产,可如今米面市场不断萎缩,附加值又低,加之今年受疫情影响,小作坊的经营堪忧。
产量提高,市场却在萎缩
米面是我市常见的一种特色传统食物,也叫米干或面干。
崔天华介绍,台州米面的传统工艺是“双蒸双熟”,经过磨浆、压浆、搓果、蒸、搓软、压榨成丝、复蒸、松丝、晾干等工序,过程繁琐,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他说,过去他们一家人从半夜就开始忙活,一直忙到第二天下午五六点钟,产量也就300斤,但那时根本不愁卖。现在机械化生产后,只需一个人来操作机器,1个小时就能生产出500斤的米面,产量提高了很多,却愁卖。
主要原因是市场在不断萎缩。“现在吃米面的大多是对米面有情结的人,中老年人居多。因为过去浇头面大多是用米面来制作,用来招待客人,以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崔天华说,年轻一代,对米面则没有什么情结,现在食物丰富多样,可供选择也多。
“虽然劳动力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由于米面的附加值低,以低端市场为主,米面作坊的经营状况并没有很大的改善。”崔天华说。
现如今,市场大多是为半机械化生产的米面,批发价在3元/斤左右。纯手工的米面比较容易煮糊,易消化,价格起码在10元/斤以上,但市场上很难买到。
为了提高米面的附加价值,崔天华想了很多办法,他将一些蔬菜汁、玉米粉等掺入原料制作米面,但由于未加入一些食品添加剂,生产出来的米面入锅之后,会出现褪色。“这本是原汁原料加工制作的,但一褪色,消费者反而觉得是放了添加剂所致,就不会再次购买了。”
崔天华说,台州米面小作坊几乎都跟他一样面临着同样的难题。而让他最为羡慕的便是柳州的螺蛳粉,螺蛳粉和米面,几乎是同样的材料,但螺蛳粉却能卖到每斤三四十元。“防疫期间,我们米面几乎是销售停滞状态,螺蛳粉却卖得火。”
走出窘境,有很多事要做
螺蛳粉为何这么火?
螺蛳粉,原是夜市摊贩将米粉和煮螺两大小吃改良而成的米粉,但在全国的推广受到了“味道制约”,许多第一次品尝螺蛳粉的人都觉得“太臭了,无法下咽”。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让螺蛳粉一夜走红,随着知名度的提升,线下螺蛳粉实体店越开越多,螺蛳粉正式走出广西,走入全国消费者的视野。2013年,同方便面一样的预包装螺蛳粉在淘宝店上线,加快了螺蛳粉爆火的速度。
据广西柳州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柳州袋装螺蛳粉产值达到49.8亿元,上半年的出口总额是去年8倍。而根据《2019淘宝吃货大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袋装螺蛳粉共卖出2840万件。
螺蛳粉不但在国内很火,更是走出了国门。据海关统计显示,今年1-6月经海关检验出口柳州螺蛳粉28批,约750万元,是2019年全年出口总值的8倍。出口市场除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国家以外,还首次进入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
相比螺蛳粉,米面确实看起来是“弱爆”了。
米面缘何会陷入窘境,又如何解决呢?
“米面现在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产品比较单一,没有创新。此外,作坊主很少有品牌意识,销售渠道单一。”黄岩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科副科长王帆说,螺蛳粉火爆的经验,值得台州米面学习,针对米面行业的窘境,相关部门也在努力。
我市的米面虽大多产自大大小小的小作坊,但产值却不低。据了解,我市仙居、临海、黄岩、玉环等地都有一些村庄的村民集聚生产米面。其中,黄岩的高桥米面产业园区,米面年产量就有1000余万斤,占台州米面总产量的60%,年产值高达4000余万元。
王帆说,黄岩出台财政补助政策,鼓励食品作坊以行业协会、相应集聚村居为单位申请注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推动传统作坊食品品牌化发展。目前,“高桥米面”已成为区域特色品牌,“下浦郑米面”商标也作为“金字招牌”被广泛运用于相应产品包装上。品牌化后的作坊食品销量已提高20%以上,售价比同类产品高15%,经济效应明显提升。
在深挖文化元素方面,在高桥米面加工集聚区建设米面博物馆,以高桥米面为文化元素,已陆续开放米面主题公园、米面体验馆等,向参观者提供现场试做、试吃的实际体验。此外,也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如通过搭建“小作坊+连锁超市”、“小作坊+大型食堂(餐饮店)”、“小作坊+农贸市场”等多种订单销售模式,借力“淘宝网”“淘去来兮”等电商平台,促进小作坊食品产业持续发展。
、试吃的实际体验。此外,也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如通过搭建“小作坊+连锁超市”、“小作坊+大型食堂(餐饮店)”、“小作坊+农贸市场”等多种订单销售模式,借力“淘宝网”“淘去来兮”等电商平台,促进小作坊食品产业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还是要开发新品种,优化老工艺,树立优品牌。”王帆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