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民间故事:金锁匙开咸菜瓮
本期将为大家讲的是从熙公祠主人陈毓宜的故事。一个由赌徒“升级"为富翁的传奇人物。
陈毓宜(1872_1902)潮州潮安彩塘金砂乡人。青年时出洋马来西亚柔佛州,后移居新加坡。当地人称陈旭年(英文译音),柔佛王封他为"甲必丹"(华侨领袖)话说,陈毓宜少年嗜赌如命,整天有钱没钱都在花会摊上。母亲病逝时无钱办丧事,便去汕头姐姐家报丧,其姐翻箱倒柜凑了一百银元,谁知回家后,他将其母的丧葬费都输光。
其后又骗其姐向人借来的五十元,结果可想而知,又输光了。只好把母亲的尸体用破草席包好,到掩埋流尸的"水鬼地"埋起来。
输光其母丧葬费后,乡亲们都疏远陈毓宜。不但借贷无门,就连讨点咸菜下饭,人家也说未开瓮,不肯给他。穷途未路的陈毓宜,当时
17岁就决心出洋海外谋生。由于没脸到汕头再见姐姐,所以在没有旅费的情况下,溜上开往南洋的红头船到柔佛。
开始,他和乡亲们在原始森林,一斧一锄开山垦荒。饱尝人间艰辛,很快改去了赌博的恶习。
后来,到锡矿做工,他在劳动中发现矿脉但认为时机未到没有张扬。做好记号后便改行卖布,等到柔佛苏丹经济危机,出榜重赏发现新锡矿者时,他才借口土地公托梦给他,而献矿领赏。致富后,陈毓宜结识柔佛贵族阿布峇加(华侨称他为天猛公,据说其母是潮州人),并与他结拜兄弟。
这个会讲潮州话的华裔贵族后来成为柔佛苏丹,便把境内十个港口卖给陈毓宜,柔佛是马来半岛上最大的土邦(新加坡原是柔佛的一个小岛),由于大批华侨拥入柔佛和开发。这十个港口都发挥效益,故此,当时39岁的陈毓宜便成为马来半岛最大的港主和首富。
当陈毓宜成为马来半岛的胡椒和甘蜜(一种可作皮革柔软剂的植物)最大种植园主时,他发现这部分产品的销路被英裔控制。如市价大跌会导致破产,故在1885年开始,把事业重心南移。
参加新加坡的开发,他在新加坡吊桥关,水仙门和皇室山开有广丰,宜丰,宜隆和谦丰等大商号经营布匹和百货。还响应清政府号召,给国内灾区济赈,并把儿子送回潮州读书。
他致富回乡后,以前看不起他的乡亲,都拿着猪脚和鸡蛋来贺喜。他吩咐管家,每户只收两个鸡蛋。除回赠布匹和南洋土产外,还送给当年不肯给他咸菜的十户近邻,每戸一枝二两重金锁匙,给亲邻们去开咸菜瓮。
他还说,当初,你们如肯给我咸菜,不怪我败坏乡风,我也无去南洋,去争这口气。这就是以德报怨金锁匙开咸菜瓮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