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6日 星期三

清明即将,雨夜漫想

即将到来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从昨夜开始,西安就已开始小雨迷蒙。今晨醒来,窗外已是一片湿漉漉的景象。从卧室窗户朝外看,映入眼帘的几株陕北柳“碧玉妆成一树高”的情景发生了变化,因为雨水和风的作用,已经不再那么精神抖擞了,有些是叶子背面在风中起舞,像露出点白色的脊背的感觉。

清明即将,雨夜漫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千年来,杜牧的两句诗道出了多少人清明时节的失魂落魄。每逢清明,我总会想起我的外婆。外婆是在清明节去世的。清明这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特殊日子承载着太多。

清明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有很多别的名称,比如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这是一个兼具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的节日。其实,除了我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清明即将,雨夜漫想

清明节融合了上巳节、寒食节的习俗。寒食节传说是因为春秋时期晋国的忠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在这一天一般吃冷食,不动烟火。寒食节比清明节早一两天,唐代开始,这两个节日就合为一个节日了。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古代人们洗濯去垢,消除不祥的节日。这一天,一般会郊外游春,春浴等。这种习俗在古诗中可以窥见一斑:晋代陆机写:“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唐代诗佛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等。

当然,我国地大物博,五里不同俗。即使同样是清明节,南北方习俗也不相同。我的老家陕西一个小村庄,每年清明节除了祭祖,也会做三色冷面吃,三色冷面即天然白色面条,用槐米染色的黄色面条,以及用野菜染的绿色面条。都是长条状态,人们取坟地里祭祖时,也会带点去。而我曾经在上海工作,一江西的同事曾经给我们带来过她的家乡清明节吃食:青团。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悠长的清香。

清明即将,雨夜漫想

据说这青团作为江南人家清明节的一道传统点心,距今足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每逢清明,家家户户都会蒸青团。古时候人们用青团主要作祭祀,现在祭祀的功能已经日益淡化,而是成了一道时令性很强的小吃。很多在外打拼的年轻人,趁着小长假回老家,只为了尝这一口家乡的味道。

清明节祭祖的活动是南北方都没有变化的重要习俗。有些地方这个祭祖活动十分重视,甚至可能十天或者一个月时间来做。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候叫寻春或者探春,也就是春日郊游。清明时节,春回大地,万物生辉,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真是郊游的好时光。人们趁着便利,扫墓之余一家老少也好在乡野间游乐一番。

清明即将,雨夜漫想

想起我的老家,每年清明都有三天连续庙会:清明前一天,清明当天,清明后一天。这在我的老家非常隆重。庙会举行在我们那儿人们推崇的一座圣山——尧山上。这座山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关中发大水,附近所有的山都被淹没了,唯独这座山,虽然不是最高的,但它浮在水面上,使得很多人们因此得救,这座别称浮山的山就成了我们那儿的守护山。

这座山在我外婆家所在村子后面。记得小时候,清明节几乎都会先到外婆家住一晚,再一大早和表弟妹们一起去赶庙会。庙会上会卖各种新鲜玩意儿,吃的用的一概不少。爬到山顶,再18弯下到山后面,就会看到一个已经修葺的不错的庙。我们叫做“娘娘庙”,据说是庇护我们那边的一个神。

清明即将,雨夜漫想

后来上学、外地工作,很多年不曾赶过庙会了。几年前,表妹从北京回来,我们一起去赶了庙会。我和表妹随着拥挤的人群挤了进去,模仿人家磕头上香,然后一人领到一根红毛线,我们那儿叫“褃褃”,据说可以辟邪。然后从庙后门出来。压根忘了小姨叮嘱的抽签,问表妹姻缘的事。

在这个雨夜,坐在西安家中,突然就想起一些关于清明节的往事。我们总被时光裹挟着不断前行,有时候都会忘记了曾经的梦想,自己的本心。不妨,偶尔让自己慢下来,让自己静下来,好好思索一下,我到底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到底要怎样才可以生活的更好。

上一篇新闻

护发像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海藻般的长发是最大回报

下一篇新闻

四祖寺重修奠基亲历记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