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 星期三

古代的舌尖

古代的舌尖


[ The sense of time ]

古味


提起古人的口中三寸,

我们这些明显比皇帝吃得好的现代人,

真是操碎了心。


我和做古董的朋友经常闲聊古代人生活水平。一想到古人不挑食,挑食就饿死,聊完天,我就觉得特别有优越感,吃泡面都香!


八卦古代烹饪二三事


不管有多原始,每个朝代都有餐桌上的魅力。先秦战乱里已经有肉脯吃,明代人除了生孩子,吃面也很有兴趣。当然,我们仍然可以大言不惭说 ,古代也许牛生肉Tatar也是高级料理,不必混充“新贵”。咱虽然觉得刺身的原味很好吃,但有了低温液氮处理,才可以放心吃。毕竟,生鲜得零下35℃的极低温下冷冻20小时,或者-20℃以下冷冻7天,那些寄生虫才可以基本在我们拉得死去活来前被杀死。放在古代,一个小小的痢疾就可以要了人命。


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眼前的每一盘菜,都是一摊子吃内吃外的历史。50万年前,老祖宗学会了用火,如今看来这微不足道的小科技,让食物连同人生的味道,温柔可爱起来。


随着青铜器的发明,人们有了吃喝的仪式感,“断割(刀工)”、“煎熬(火候)”、“齐和(调味)”,三者是当时的中国烹饪技术要素。但,我们仍然要给祖宗们一点研究吃喝的时间。秦始皇统一六国,最好的美味也不过是传说中彭祖(彭铿)为尧帝烧制的"雉羹"(野鸡汤)。唐朝是宇宙中心,连炸薯条也吃不上,因为“炸”还没发明。


古代的舌尖


我对古法味道着迷,收集大量国内外的吃喝老方子,《神婆私藏中古食谱》也做了快三十期了。我照本宣科地复刻收藏书籍菜谱里的古色、古香与古味,里面不乏“莲房鱼包”等自虐式中国古代名菜。一般过程性感,味道骨感,这让我想起金庸书中描写黄蓉做的“二十四桥明月夜”:“那豆腐却是非同小可,先把一只火腿剖开,挖了廿四个圆孔,将豆腐削成廿四个小球分别放入孔内,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鲜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却弃去不食。洪七公一尝,自然大为倾倒。这味蒸豆腐也有个唐诗的名目,叫作《二十四桥明月夜》。”


刷洗锅碗瓢盆的梦醒时分,我明白“莲房鱼包”与“二十四桥明月夜”,都没有普通豆腐肉丸好吃。我甚至告诉“神婆爱吃”的粉丝,愿意的话,里面请便加点鱼虾滑与火腿丁调味,保准鲜香四溢。


我有时候想,也许古人们实在是因为选择少,所以幸福,碍于条件有限,只能眼见为食,顿顿好吃。百年后,我们的后代也是这样想的吧?


美馔细节之美


我不能身临其境去古代吃,于是从书里与博物馆里见古代美馔的“世面”,那些顶尖的“讲究”,只能让我感慨现代的粗糙。有限的食材选择,让古人在“美”上不遗余力。文人雅士,可以不吃肉,但不能不美。


没有照片的年代,看画就很直观:《佚名丝路山水地图》东起嘉峪关,西至天方城,是帮助皇帝理解世界的宫廷内参;唐(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是唐五代时期夜宴的流程详解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如快照般呈现了北宋大城市生活。会玩还要看记录明宣宗运动项目的《朱瞻基行乐图卷》;当然,在《郎世宁乾隆围猎聚餐图轴》中,猎毕休整,煮食鹿肉的乾隆皇帝也不差;论礼仪,那还是《清人画颙琰万寿图像轴》里办寿宴的老太后赢了。


为做一个名叫“镜花水月”的古宴席顾问,我找古宴资料几乎找瞎了眼睛,那宴席刚好放在苏州博物馆的园林里,苏博的朋友好心赠送我一本明代文震亨写的《长物志》。而其实明代之前,筷子,这一吃货的基础作案工具,是没有真正定型的。跟我们这会正相反,商朝箸并不是吃饭的工具,而是用来捞有汤羹的菜的,当时吃饭的主要工具还是勺子。到明代,在讲究人家,箸(筷子)得象牙或者金银,连拨炉灰的“匙箸”都要紫铜的。装筷子的桶也必须考究,那叫“箸瓶”,“官、哥、定窑者虽佳,不宜日用,吴中近制短颈细孔者,插箸下重不仆,铜者不入品。”当时我就想,明人一定是靠美充饥的吧。


我们现在觉得精巧到不敢碰的东西,都是人家吃吃喝喝的日常用品。而我们现在提倡的“实用之美”,好像真的只剩下“实用”。


这几天各种朋友都在讨论新出的iphone13餐桌上拍照如何好,其实手机釉色也有美学,譬如:月光白、珍珠白、象牙白...这些名字乍听是容易让人费解,“不懂黑是什么黑,白是什么白”。一旦细品,我们就不难明白韵味。任何我们看到的颜色,其实都是复合的,那细微独特性的美学根基,就是我们中国的瓷器。


釉色是与火较量之后,才有的奇迹。每种优美的颜色,都可能永恒而孤独,值得被铭记。明代钱塘有个名仕叫高濂,他说过汝窑的釉色:“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天青是一种暖暖的蓝色,带着雨过天晴的表情,可遇不可求。粉青更难得,遇见“天蓝”的概率就像中彩票。


我觉得更有“人情味”的是官窑里的“炒米黄釉”,大概是带了食物名字的缘故,对我来说,那个“炒”字里有烟火气,更可亲。那是窑温不足的产物,官员本来是要烧“粉青釉”的,意外烧成米黄。因为合格的实在太少,宋代米黄釉的正宫地位逐渐被认可,大概官员为了顺利交差,还斗胆给这种颜色取了个雅致的名字“苍莨色”,是新长竹子的颜色。结果,因为“美”,还保了命。


清代的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我觉得,他要是穿越到现代吃,这话要收回。


汉唐宋明清的一顿饭


两天前,我有幸参加了马爹利美食剧场的宫宴,盛邀来自中华南北的五位厨师,包括四位名厨与一位新秀厨师:中国意境菜的泰斗人物大董(左二)、“做菜顽童”王勇(中)、“川菜先锋”兰明路(右一)、“食材猎人”郭元峰(左一),和淮扬菜新秀周弋(右二)。


古代的舌尖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场“千年宫宴新赏”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石,从故宫博物院馆藏古画中寻找灵感,将五代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及饮宴文明融入马爹利美食剧场。


创意十足的主厨们用自己的作品,穿越时空,去理解千年美食文化的光荣与伟大,平凡与辉煌。纵贯汉唐宋明清之美,用现代写意技法再现简直美不胜收。他们以十手连弹共同创作这场上下流连千年的宫宴,倾献六道宫宴佳肴,分别为:丝路花语、火朣凤凰胎、乐绎蟹酿橙、茱萸戏星斑、福庆梅花图、和甜品“一甜千年”。


【汉】为中国的文人们赋予了长烟落日的东方美学,那么大董将如何用烹调之美表达苍茫辽阔的意境呢?


古代的舌尖


大董决定用不平凡的创意去展现2000年前的美食画卷,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过来的苜蓿,原产于伊朗,称作木草之王,有很特别的塞外大漠的味道。石榴籽如宝石般晶莹,与鲜核桃一起加橄榄油拌匀,红白色彩交织跳跃,让人不禁联想起汉代的歌舞咏。大董用调味后的沙拉酱在盘底画出圆弧,犹如长河落日,撒上石榴、核桃片,苜蓿苗带着淡淡的清香正好与酸甜浓郁的芒果球相互衬托,带着海洋的气息,也为这道菜增加一点现代的元素。最后,他撒上些柠檬皮,象征大漠中飘过的点点黄沙。


古代的舌尖

董振祥: 中国意境菜创始人 世界中餐业联合名厨委主席


古代的舌尖

丝路花语


大董师傅作为中国意境菜创始人,从十五岁习字,一手书法峻秀,如他的意境菜,乍看山水清丽,细品射石饮羽。我刚拜读完《大董中国意境菜烹饪色彩学》,感慨他是让中国味道和审美“走出去”、西式技法和食材“走进来”的代表人物。


古代的舌尖


东起嘉峪关,西至天方城,《佚名丝路山水地图》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丝路风光。大董所烹制的前菜“丝路花语”,灵感来自于汉朝帛画和漆器的投影,渲染出大片的红、黄和黑色,热烈中带有苍凉,纷繁中秩序井然,诡秘灿烂的巫楚文化氛围,将汉朝驼铃叮当,风沙迷离的意境与想象,与美食美酒美器一并呈现于眼前。色相如繁花锦簇,入口甘甜清爽,异域香气参差有趣。此刻欣赏的乐声延承自古时立鼎而食的仪式,代表贵族豪人宴客前的最高礼仪。


古代的舌尖


多少人曾期待梦回大【唐】,走在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长安街头,睹丝路繁忙,盛世风采。万国来朝的盛世繁华,也带来了饮食发展的高峰,唐中宗时期的菜肴“凤凰胎”,便是以开放包容之风对食材的全新演绎,以鱼白做原料,以凤凰入名,整道菜玲珑剔透洁白如玉,也成为流传至今的美食传奇。


唐(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是残唐时期高端夜宴的流程详解图,在这种落寞的狂欢之前,盛唐时期的京城长安曾经盛行过一种名为“烧尾宴”的特殊宴会。士人新官上任或官员升迁,就以此招待前来恭贺的亲朋同僚。其中有一道著名菜式名为“凤凰胎”,这道菜玲珑剔透,洁白如玉,以凤凰入名,寓意吉祥太平——后人考据说是杂治鱼白,当时鱼子、鱼白、鱼鳔都是贵族才能享用的名贵食材。


古代的舌尖

火朣凤凰胎


郭元峰人称食材猎人,长于广东山区的他跟随父辈穿梭丛林山谷,搜寻珍稀食材,成就了他冒险敢为的个性。他带领我们寻味仿古,开启又一段美食冒险,重启凤凰胎的传奇。凤凰于飞,翙翙其羽,是美好的寄托,胎即肚,代表脚踏实地的朴实,这种天与地、虚与实的结合,赋予了这道菜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内涵和意境。


他想要的鱼肚是大小厚薄适中,软糯通透的,终于在海边的村落找到了正在晾晒的鳗鱼肚。优质花胶鱼肚如凤凰羽翼,以火朣本味酿制,剖入胎肚中,金华火腿熬制的汤底带来浓烈香气,鸡肉熬制的翠玉汤汁,最后撒上西班牙火腿粒。源于上唐的传奇美馔,在他的不拘与敢为中,汇聚山海的灵气,中西的精粹,于这道【火朣凤凰胎】中重启,大唐锋芒一世的风华似乎定格于盘中,流淌进我们的心里。


古代的舌尖

郭元峰: 深圳鹏瑞莱佛士酒店云璟中餐厅行政总厨


同样美不胜收的还有的在桌边如万花筒般绽放的宝花纹图样投影,这种在隋唐时期流行的团窠花卉图案,融入了当年贵重的矿物质颜料和金属色,比如朱砂、祖母绿、琉璃青,还有波斯金匠用来铸碗的黄金。


古代的舌尖


始于汉代的越窑在唐朝达到了工艺的精湛的顶峰,这款越窑鸟式杯,敞口微敛,弧壁渐收,高圈足外撇。杯外壁贴塑一飞鸟,头部高出杯口,伸展双翅,相对处饰鸟尾为柄。杯中相佐是马爹利蓝带,其精致细腻的花香,丰满、圆润、高雅的口感,都与丝路花语相得益彰。让人想起,当年天子御座前设有香案,朝臣要在弥漫着神奇魔幻的香气中处理国事。怎能不让人心驰神往,一眼万年。


古代的舌尖


【宋】人以一种清纯素雅的美学表达心中的喜悦,在崇雅之风的推动下,宋朝的工艺也在艺术的氛围中流转。其中一道蟹酿橙,充满着巧思,恰似一副宋朝美食地图。


宋代海洋贸易极为发达,水产品获得极为便利。在宋朝的时候,蟹被称为人间风尚,食蟹的风尚盛行一时,宋文宗就是食蟹的大腕,每顿都离不开蟹。苏东坡最爱的是霜降炙两螯,霜降指的就是秋天,秋风起,蟹脚痒,当秋色连波,大闸蟹进入最肥美的季节。


王勇等来了宋朝名菜蟹酿橙的最佳时机,好的蟹青壳白肚金爪黄毛,在宋朝的时候蟹的做法已经有很多了,水煮、油炸、生腌。在当时蟹酿橙绝对算得上是一道创新菜,橙揭顶,去瓤,留少许蟹膏肉,蟹无形但味悠长,宋朝厨师已经做到极致。王勇怎么用全新的蟹酿橙去勾画宋的风雅。


清河郡王张俊在招待宋高宗的豪华宴会上,端出蟹酿橙作为第八盏下酒菜;在文士食谱《山家清供》中,蟹酿橙则独占一个篇章——其味香而鲜,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兴,风雅得很。


王勇师傅从业30年,从粤菜、宁波菜、本帮菜到创意菜,他行走江湖不惮于变化和尝试,各种各样的经验经年累月地埋在金沙厅的厨房里,自然而然地开出了自己的花色。万法皆可学,无式不可用。王勇有人叫他国宴大厨,他却更喜欢“做菜顽童”这个称号,他说:“食材是厨师的玩具,面对玩具我们的心应该是自由快乐,厨师不仅仅是个工作,而是乐在其中的享受。”


古代的舌尖

古代的舌尖

乐绎蟹酿橙


王勇玩味一道传承800多年的蟹酿橙,是百无禁忌,唯玩尽心。即便是经典如蟹酿橙,王勇亦能演绎出新意。新鲜肥美的大闸蟹拆蟹取肉,熬制蟹油炒蟹肉提取蟹的香味,以米醋等调味。脐橙酸甜适中,与蟹肉相互衬托。带子是海味珍品,用火烧激发出带子淡淡的香,加入酱汁,手工搅拌,放入切成细丁的带子。他用带子和鱼肉打出的白膏是如玉雕般的皮囊,内里包着手拆新鲜大闸蟹和醋。两种材质的碰撞带来跳跃的口感,将香橙蟹肉包入其中,入温水养熟,湖鲜和海鲜就这样不期而遇。微有酸甜爆浆,橙醋芳香,几丝菊花瓣,更合宋人赏菊食菊的传统。


古代的舌尖


宋朝点茶熏香插花追求至纯的美,他的创作理念就四个字,简单自然。这次亲自以宋朝风情的点茶技法,拿起茶粉罐,通过金燕钵具,将茶粉撒入杯中,呈现叶子图案。拿起盘中毫针,蘸取小瓶中的茶汤,在杯中勾勒出线条,心诚有为,宋代文人墨客的风雅之乡。


古代的舌尖

王勇: 杭州西子湖四季酒店中厨行政总厨


相配的是北宋钧窑天蓝釉盏托,碗与托连烧,碗口微敛,瘦底托盘,圈足中空,里外均为天蓝色釉。配上以宋朝点茶工艺打制的马爹利鼎盛,饮酒做茶,其馥郁芬香与蟹酿橙相得益彰。


光影配色随之吹来宋朝风雅,朱砂、石绿、三青、粉白......取色于宋朝工笔画艺的螃蟹爬出了中国审美高峰的气度。


古代的舌尖


【明】代,辣椒随郑和下西洋,而花椒进了中国。兰明路是川菜名厨,14岁踏入厨艺江湖,从四川乡村的土建灶台,到新加坡国际酒店的豪厨,他说自己走了最野的路,学了最杂的艺,豪情万丈为了心中无法割舍的麻辣川味。今天兰明路带我们踏上川味寻根之旅,探寻辣在川菜中的前世今生。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顿午饭,多道辣菜,据说他儿子朱棣更是最爱辣白菜。可见明朝皇室对辣的热爱。实际上,辣椒是迟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才传入中国。明朝的大多数皇帝想吃辣,厨子们得通过其它方式,例如花椒、胡椒、蒜、芥末、茱萸皆可以制造辣味。


辣椒进入四川盆地也不过200多年,在它漂洋过海从南美洲来到中国时,川人就有了赏滋味,好辛香的饮食习惯。对辣味的追求来自另外一种神奇之物,这个就是茱萸,在辣椒没进入中国之前,我们前人用的辛辣就是茱萸钟提取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李煜感叹冉冉秋光留不住,茱萸在古人的诗词里总是带着秋的伤感愁绪。


古代的舌尖

兰明路: 上海明路川餐厅联合创始人兼主理人 中国烹饪协会名厨委副主席


兰明路师傅用辣椒结合茱萸,创作的这道“茱萸戏星斑”,即使当年擅于行乐的“朱瞻基”们也会羡慕不已。兰明路师傅对川菜创新有 15 个字的总结: 四川的味道,世界的食材,国际的表达。他以茱萸、花椒等腌制东星斑,轻煎至熟,皮脆肉嫩,鲜香味美,又以四川传统的泡菜酱汁、嫩姜、烧椒佐之,滋味持续缠绵,辛香隽永。看似西式摆盘,入口全是四川味道。


猪油加热后放入茱萸小火慢熬,再倒入器皿中静置,深藏于茱萸中的辣味开始慢慢浸出,一缸猪油等待着在时间中升华,茱萸液挂上鸡蛋面糊炸至酥脆。接下来另一位川味密码登场,烧椒酱,烧好的二荆条加上豆豉、皮蛋、蒜末等等调味,味味叠加且又不争不抢,恰到好处。这个坛子里藏着四川人家里又一个美味的秘密:泡菜、泡姜、泡辣椒、泡萝卜,切碎用猪油炒香,加入鱼骨汤,成为浓稠的泡菜汁。川菜的特点会在调味上下很大的功夫,所以说川菜是味觉上的艺术。


东星斑改刀后放入茱萸辣油中,低温浸熟,茱萸独有的味道慢慢从表皮渗透至鱼肉中,再入煎锅煎出香味,剥离出的鱼皮油炸定型,淋上熬好的泡菜汁,搭配皮蛋烧椒酱,点缀上油炸的茱萸叶和鱼皮。这一道茱萸油浸东星斑带着川菜跨越千年的热烈,辣味之源浓酸于盘中,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代的舌尖

茱萸戏星斑


伴随这道辣味料理的是粉蓝金釉杯,也适合同为蒸馏酒体的马爹利傲创。 这只小小的酒杯使用了五种不同的釉质——杯身和杯口的两种不同蓝釉,内部和底部的两种透明釉,内部的金釉,是现代陶瓷工艺技法的体现。


古代的舌尖


灵感来自于明代青花瓷的纹饰如波浪般,托举着星斑之盘。来客恍若置身于青花山水之间,画意疏朗,色沉而不浮,心神却要随之摇摆。


古代的舌尖


【清】朝满族入驻中原,北方游牧民族的豪放之气随着清军入关也被带进了紫禁城,带上了皇家的餐桌。豪放这是我第一个想到的词,这一次领略一下大口吃肉的爽快。猪肉是清宫祭祀祭品的重点,寓意着神圣和吉祥,只是此猪非彼猪,这是来自西班牙伊比利亚的黑猪梅花肉,带着天然橡木果的香气,油脂丰富细腻。用酱汁腌制48小时使其入味,放入75度水浴低温煮两个小时,将黑猪肉特有的香味和营养牢牢锁住,再入烤箱高温烘烤5分钟至表面焦脆。指点兵马的大清婉约之美自然需要交融食材的意境知会成型,这道由名厨董振祥融合异国食材打造的【福庆梅花图】,带我们走进清宫廷美食的意义。


古代的舌尖

福庆梅花图


清朝的皇帝偏爱瓷器,珐琅,显示帝王的尊贵与华丽,他把这些丰富的色彩运用到这道菜品的创意里去。意大利米用淡奶油和芝士调味,与南瓜泥搅拌成南瓜饭,以南瓜饭打底,摆上烤好的黑猪肉,搭配上泡菜味的紫色花菜,色彩绚丽的橙味胡萝卜,最后淋上由马爹利干邑和熬煮的黑猪肉原汤调制的酱汁。这一道炙猪肩白肉配意大利醋栗南瓜饭,当西方的食材披上清朝皇家的色彩,绚丽华贵,酒香伴着肉香,带着思绪渐渐飘散开,似乎又将我们带回檐牙高啄的紫禁城。


清代的皇帝最爱猪肉,乾隆四十七年除夕宴,食材清单上,绝大多数都是猪肉。同时皇家典礼宴请,也会将猪肉作为重要食材,并在隆重场合分给群臣,由皇帝和大臣一起享用。大董师傅受邀以猪为食材,重新创作一道主菜,将当年只有清代皇帝和大臣才能享用的猪肉料理呈现给食客。实际上,这道中西结合的料理,即便当年的皇帝也无福享用。


梅花肉是老饕们的挚爱,一只猪身上仅有 20厘米长,肥瘦相间,久煮不老。伊比利亚黑猪运动充足,它的梅花肉更是弹嫩多汁。大董师傅以特制酱汁将之腌制 48 小时,再以 75 摄氏度水温低温慢煮两个半小时,肉质已酥嫩,再炙烤出焦香,妙不可言。盘边再配以南瓜饭、橙味胡萝卜及紫色菜花——真正是福寿双全的设置。


福禄葫芦杯配的是过冰的马爹利 XO,冰醇润滑,唇齿间留下的无花果和胡桃香气,拥抱着炙烤后肉脂芳香,让人感受到大香槟区的雄劲和细腻。


沿袭乾隆大帝宽广审美维度的福禄寿纹饰,亦在光影变幻中,诉说时代的更迭。


古代的舌尖


甜,美也。中国积淀千年的美食文化中,甜所代表的并不只是五味当中的一味,甜食带来的不止是味觉上的愉悦,更拥有幸福平安的精神寄托。周弋是一个80后新生代厨师,从小在扬州长大的他自然流露着扬州的清雅之气,也有着80后的自由随性。父亲是淮扬菜大师周晓燕,他却另辟蹊径的出国学习西点。淮扬菜精、细、雅,就像中国的水墨画,西餐立体而艳丽,就像西方的油画,在他看来美没有界限,食也没有国界,唯一说服你的是自己的内心。所以回国后他在扬州创立山餐厅,希望在中西融合中不断攀登高峰,超越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国色天香。


古代的舌尖

周弋: 扬州迎宾馆山餐厅主厨兼主理人


“鲍螺”不是海鲜,而是一道已经失传的甜点,一道形如螺丝的甜品,出现在唐朝张怀太子龙的壁画里,南宋文人的笔记里,明朝生活美食家张岱的《陶庵梦忆》里。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说:苏州人把乳酪与蔗糖霜和在一起,“熬之滤之漉之掇之印之,为带骨鲍螺,天下称为至味”。这是一道近似泡芙的甜点,串起千年,它曾经出现在南宋人的笔记里,出现在《金瓶梅》西门庆和李瓶儿的爱情故事里,更出现在乾隆时期宫廷宴会里。青年厨师周弋把扬州的青山烟波水草幻化入全新的“鲍螺”中,海螺状的日本柚子甘纳许,搭配海螺状的沙棘甘纳许,筛上日本抹茶粉,装饰树莓碎和胡椒叶,以酸揉甜,覆以甘苦,点缀甜辣,“一甜千年”,竟是四味毕至,成为完美的收官。


古代的舌尖

一甜千年


宴后,李舒老师打趣说的,清代猪肉不是清代工艺吃到的,因为清代宫廷里的猪肉是完全没有调味的,所以这顿饭我们吃的一定比皇上吃的好,因为我们有马爹利。沈爷(著名美食家沈宏非老师)深以为然,他说“千年新赏”重在“新”字上,子曾经曰过,“温故而知新”。他说:“几道菜有亲切的陌生感,当然有些是熟悉的陌生人,比如王师傅的蟹酿橙,因为自从南宋古籍里发掘,每年蟹季都会做。对我来说是全新味道的是兰明路师傅的茱萸,因为从前是听说,第一次吃到这样的辣。这道菜timing很好,重阳插茱萸的日子,第二天变成吃茱萸的日子。马爹利用液体的酒给我们普通人激情,用无形的香气——品牌给了厨师灵感,希望马爹利给予厨师源源不绝的灵感。”


古代的舌尖


另外,席间搭配了马爹利四款臻选酒款:马爹利鼎盛、马爹利蓝带、马爹利蓝带傲创和马爹利XO。


古代的舌尖


我回味各时代的宫廷酒具器型,更配合了纯饮、冰饮、加热,甚至于用宋朝点茶手法打制等令人耳目一新的饮酒方式,人自醉。


古代的舌尖


神 婆 问

你喜欢哪个朝代的吃的?


古代的舌尖


“白兰地,

葡萄酒的灵魂。”

——法国谚语


Food Bless You!

中国国际美食博览会顾问

《神一样的餐桌》制片人

上一篇新闻

黑龙江黑河十大特产有哪些

下一篇新闻

马云承诺每年帮我们种1亿棵树,六年过去了,你的树真的种下了吗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