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4倍“第一牛股”如何锻造?揭秘神奇“眼药水”背后的资金推手
“我们宣传做到位了,小散就不会卖,主力就收不到筹码,我们后面挂单就没压力了,涨停板会很快到来……”
2019年9月10日,《华夏时报》记者以“兴齐眼药”为关键词进行网络检索时,发现了群描述包含上述内容的百人QQ群。该群创建于2017年,但群描述中说的涨停板真的来了,尤其在2019年,来得十分“疯狂”。
Wind数据显示,自今年初到9月10日收盘,兴齐眼药累计涨幅约409%,剔除新股后,是两市涨幅第一高股。第二名是中潜股份,累计涨幅386.5%,其后分别是金溢科技(319%)、科蓝软件(307%)、中国软件(303%)、金运激光(300%)、九鼎新材(296%)、领益智造(288%)、沪电股份(265%)、韦尔股份(262%)。
不过,9月10日收盘时,兴齐眼药价格仅为85.21元,较今年8月28日盘中最高价97元已跌去不少。而近乎百元的股价背后,是该公司从“籍籍无名”到“突然爆发”。
其持续大涨的逻辑在市场有诸多争论,是真“牛”,还是“妖”,抑或成“疯”,兴齐眼药有些“真身难辨”。
基金大举杀入小盘股
9月10日,北京地区的一位股票操盘手王磊(化名)在看完兴齐眼药的盘面情况后,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该股是“庄股”的图形,但基本面上也有新品研发上市的预期。
走势似“庄股”,并不代表就有所谓的“庄家”操纵股价。不过,兴齐眼药股本结构的特点,值得散户投资者警惕。
特点一是小盘股。Choice数据显示,兴齐眼药总股本只有8243万股,流通股更是只有5349万股。盘子小,撬动股价的资金需求量就少。
兴齐眼药2016年12月上市,发行价5.16元,2017年3月股价一度被推到突破50元,但总市值也就40多亿元,流通盘市值约20多亿元。
此后其股价长期在20元上下浮动,2018年10月盘中一度跌至13.45元,至2019年初,即疯狂涨停的前夕,股价一直在10多元的水平,对应的流通盘市值不足10亿元。
特点二是有大户买入较大比例流通盘。Wind数据显示,富国基金买入了占兴齐眼药流通盘14.75%的股票。
从买入时间点上看,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21只基金全部在今年第二季度“杀入”。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30日,这21只基金合计持有兴齐眼药7892140股。其中,两只基金持仓超过100万股,分别是富国精准医疗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量1812723股,富国医疗保健行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1288576股。
值得一提的是,《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富国一只军工主题的基金——富国军工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也跟随杀入兴齐眼药这只医药股,该基金在21只基金的买入量中排第15名,截至6月10日时持有64100股。
同样在二季度杀入的,还有博时旗下的3只基金,易方达旗下1只基金,海富通旗下2只基金,长盛旗下2只基金,汇安旗下2只基金,中邮创业旗下2只基金,大成旗下1只基金,红塔红土1只基金,华宝旗下1只基金。
其中,持仓量最高的博时,合计持股1056685股,占流通盘的1.98%。易方达、海富通、长盛、汇安、中邮创业持仓量均为几十万股。
券商突然眷顾“眼药水”
基金大举杀入的第二季度,正是兴齐眼药突然爆发的时间段。Wind数据显示,该股今年4月股价翻了两倍还多。
具体来看,从4月10日到4月26日,兴齐眼药吃了10多个涨停板,股价从不足20元一路飙升至4月26日收盘时的64.53元。
某机构医药行业研究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兴齐眼药爆发的时间点来看,在4月10日附近,行业上,有美国“超级真菌”事件,医药板块涨势明显,个股层面,兴齐眼药发布了一季报预告,还发布了两款滴眼液产品获批的公告,可能也对涨停起到一定助推作用。
不过,记者注意到,兴齐眼药开启连续涨停可能与第一季度业绩关系不大。因为该公司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只有24.81%,归母净利润虽然增长141.52%,但规模只有106.2万元,而且当期的政府补助规模约为111.5万元。
而两款新药获批,一款是4月8日披露的溶菌酶滴眼液,另一款是4月11日披露的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但4月17日同样披露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获批的尖峰集团,并未开启涨停。
事实上,这两款获批的新药,似乎并未引起机构的关注,反而是另外一种悬而未决的仿制药研发进程受到市场重视。《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上市两年多一直“籍籍无名”的兴齐眼药,在4月份突然出现在两家券商的深度研报中。
两份研报均是关于阿托品药物对于近视防控作用的内容。西南证券分析师朱国广、陈进认为,低浓度阿托品治疗近视有望横空出世,或重塑眼科近视治疗市场:2016年, 海外一项为期5年、入组400名受试者的临床研究证实低浓度阿托品(0.01%) 对儿童及青少年近视延缓治疗具有明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项临床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眼科杂志《Ophthalmology》上,而国内多项临床研究也得到同样结论。
目前,在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已经有低浓度阿托品产品上市销售(每年费用约 3000-4000元),国内也有多家医院以院内制剂的方式应用于临床,因此,我们认为低浓度阿托品在国内将大概率获得正式药品批文,成为儿童及青少年的近视治疗的新方法。
西南证券在研报中称,兴齐眼药低浓度阿托品已经获批临床批件,预计该公司大概率成为低浓度阿托品的国内首家获批企业,而首家获批企业凭借3至5年的市场独占期,很可能取得未来市场的50%的市占率,峰值销售规模或将达数十亿元。
而兴齐眼药有两项有关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的研发项目。其中一项,根据该公司1月29日公告,已经获得有关部门同意开展延缓儿童近视进展的临床试验。
不过,招商证券则在研报中指出,低剂量阿托品在中国台湾、新加坡、印度等地区非常流行,但是目前中美都没有批准用于控制近视的适应症,从美国临床来看,获批需要在2022年以后,美国获批进度可能影响国内该适应症的批准,此外, 低剂量阿托品抑制眼轴增长效果需要进一步明确。
百人QQ炒作群
2019年5月14日,深交所一纸问询函,给兴齐眼药高歌猛进的股价“浇了盆冷水”。当日,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在发给该公司的2018年报问询函中,捎带问询了兴齐眼药4月9日以来的连续上涨原因,要求后者核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5%以上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直系亲属近2个月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 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情形。
次日,兴齐眼药开启了连续七个交易日的下跌,此后不断震荡,一直到7月初,股价始终在50多元上下浮动。但从7月5日开始,该股再次出现连续涨停。
而诡异的是,涨停前一日,7月4日,该股消息面似乎并无利好,相反却有明确利空。当日收盘后,兴齐眼药发布公告称,其于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审批意见通知件》(下称《通知件》),根据《通知件》,兴齐眼药申报的注册分类为3类的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不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不批准本次注册申请。
不予批准的理由是,本品参照中国台湾上市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进行仿制研发,但经过参比制剂遴选专家会议讨论认为,中国台湾麦迪森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安全有效性不充分,故由中国台湾麦迪森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不能列为参比制剂。
这款没有获批的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于2018年8月申报审批,主要用于睫状肌麻痹。
9月11日,《华夏时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兴齐眼药,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没有获得批准的这款硫酸阿托品,与今年1月份公司披露获得临床许可的,不是同一款药品。
1月获得临床许可的是注册分类为2.4类的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与此次被否的注册分类为3类的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相比,前者用于延缓儿童近视。
至于未获批准的药品后续该怎么办,前述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政策上是如何安排的还不清楚,如果说未来又重新申请注册了,或者拿到批文了,会及时对外披露的。
7月4日后,兴齐眼药又走出一波上涨行情,到8月28日时,盘中站上了97元的高点。此后该股小幅回落,但截至9月10日收盘,仍高达85.21元。
在此期间,兴齐眼药7次登上龙虎榜。其中,7月8日,机构仍继续加仓,7月11日、7月12日、7月15日、7月29日、8月15日,买入和买出的主力均为营业部,8月30日,卖出五席中三席均为机构。
兴齐眼药今年很多阶段略显不合理的疯涨的原因,除了基金和券商的“加持”,还可能有哪些其它因素?9月10日,《华夏时报》记者检索到一个群组名为“兴齐眼药 300573”的QQ群。
群组描述中有这样的内容:“兄弟姐妹们,空闲的时候,还是不能忘了去各论坛各软件论股做宣传和拉人,前期宣传特别重要,我们宣传做到位了,小散就不会卖,主力就收不到筹码,我们后面挂单就没压力了,涨停板会很快到来,那时候就是检验我们宣传做得够不够的时候了……不然,我们建这群就没什么意义了……”
群内成员共184人,其中,广州13人,杭州11人,广东36人,湖南15人,浙江14人,其它地区119人。《华夏时报》记者多次以散户身份申请加入该群,截至发稿时,未获通过。
广东一位股票操盘手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现阶段,不建议散户投资者介入兴齐眼药,首先是股价太高,其次是“筹码已经开始上移了”,是主力出货阶段,踏不好节奏,很容易亏损严重。
巧合的是,在兴齐眼药股价居高不下的2019年,该公司IPO的3年限售期即将在11月底陆续迎来期满。
来源:华夏时报
版权说明: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众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投稿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com.cn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