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新加坡人都受不了“甜蜜诱惑”? 连包装饮料也要分限制级

卫生部将推出新措施,强制加糖包装饮料需印上警示标签。(李国豪制图)

午餐时间,吃饱却未喝足的红蚂蚁很自然地走到摆满各式瓶装饮料的冰箱前。某个C开头的汽水,充满设计感的外形、亮丽色彩的瓶身很快吸引红蚂蚁的目光。

不假思索,红蚂蚁很快拜倒石榴裙底下,顾不得自己日益浑圆的腰围,很快结了帐准备享用里头盛装的甘露。

真甜。

红蚂蚁绝对没有受费。(示意图)

不过,卫生部未来准备推出的新政策,很有可能颠覆上述选购含糖饮料的思考模式。原本充满吸引力的包装饮料,可能会加入一个让人们内心忐忑的图像。让亲身拜服于可口饮料前的心里纠结,影响购买饮料的欲望。

未来加糖饮料必须加上警示标签

根据卫生部去年12月针对包装加糖饮料(pre-packaged sugar-sweetened beverage,简称SSBs)的四项减糖措施所展开的公众咨询,4000多份意见中有高达84%的人支持在糖分过高的不健康饮料包装上贴上警示标签。

有鉴于此,卫生部准备强制厂商必须在较不健康的加糖饮料包装前面,以颜色标签来分级健康程度,区别该饮料究竟是健康、中性抑或不健康。

包装饮料包括瓶装、罐装和铝箔包饮料,汽水、果汁、牛奶、优格乃至亚洲特色饮料如菊花茶等都涵盖在内。

各式加糖包装饮料都将涵盖在新规定内。(路透社)

值得留意的是,必须遵守这项措施的饮料是预先包装好的加糖饮料。咖啡店售卖的咖啡、茶等饮料则不在此列,无论你点的是Kopi、Kopi Gao、Kopi O还是无奶无糖的Kopi Kosong,除了自制力,没有任何标签会提醒你怎么喝才会更健康。

近年在本地大红大紫的各种泡泡茶,同样不受这项措施约束,微糖、半糖、少糖、全糖任你选,没有任何标签能够左右消费者的决定。然而,部分接受咨询的公众还是希望政府可以连这类现泡饮料也一并列入管制范围。

Kopi O(互联网)

国人糖分摄取量超标

《海峡时报》报道,国人去年每天平均的糖分摄取量高达60公克,远远多于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的每天不超过50公克的摄取量指引。

而201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本地人每天摄取的12茶匙糖量当中,超过一半是来自加糖饮料,加糖饮料对本地人过度摄取糖分绝对是“居功至伟”。

《南华早报》则报道,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新加坡有多达13.7%的成年人罹患糖尿病相关病症。

卫生部自2016年向糖尿病宣战以来的重点政策,2017年李显龙总理更是在国庆群众大会特别强调要对糖尿病宣战,可见政府对这项课题的重视。

如今,强制加糖包装饮料印上警示标签将成为“对决糖尿病”的重点政策。

席卷狮城的各式泡泡茶深受年轻人喜爱。(联合早报)

鼓励消费者和厂商双向改变

律政部兼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唐振辉今早(10日)在一个医疗大会上致辞表示,上述减糖措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以可持续方式改变消费习惯。

唐振辉指出,这项措施将可以鼓励消费者在资讯更完整的情况下做出消费选择,与此同时也能促使厂商减少包装加糖饮料的含糖成分。

不过,并非所有包装饮料都必须印上警示标签。

《联合晚报》报道,卫生部在文告中说:

“虽然标示会涵盖较健康到不太健康的所有加糖饮料,但只有较不健康的饮料才必须得贴上标签。我们也鼓励较健康的饮料这么做。”

不过糖分多少才算不健康、标签以什么方式呈现等细节问题,则有待卫生部进一步公布。

《海峡时报》报道,相关措施的细节将在明年公布,并预计在一到四年内开始实施。

唐振辉表示并非所有包装饮料都必须印上标示。(GOV.SG)

新加坡将成为全球禁高糖饮料首例

卫生部所作的公众咨询中也有71%民众赞成禁令、65%支持征收糖税以及48%支持禁售高糖饮料。

除了上文提及的在包装饮料印制警示标签,卫生部也打算推行禁令,禁止任何高糖分饮料出现在任何形式的,包括电视、电影、报纸杂志、巴士站和网络媒体。

不过,该禁令仅限于某品牌系列产品中糖分最高且最不健康的饮品。换句话说,商家还是可以针对自身品牌打,只要不触及相关高糖分产品即可。

一旦禁止高糖分饮料打的措施开始实施,新加坡将成为全球第一个禁止高糖分饮料打的国家。

至于卫生部提出四大减糖措施的另外两项,征收糖税和禁售高糖分饮料,则暂时不会实施。

《联合晚报》报道,卫生部称厂商强烈反对糖税和禁售令,认为相关措施既没效果,也会影响生意,因此最好还是维持现有的自我监管模式。

参与反馈的消费者也担心,糖税一旦实施,商家将会把上涨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甚至连不必征税的健康加糖饮料价格也会水涨船高。部分反馈意见也认为糖税是一种强硬和赚取利润的手段,并非真心为消费者着想。

禁售高糖分饮料则获得最少消费者支持。消费者认为这项措施过于极端,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即使真的禁售高糖分饮料,一些人也有可能通过食用其他加糖食品或以从国外购买的方式来规避。

东南亚各国开始对糖宣战

《海峡时报》报道,目前已有超过30个国家推行包装饮料标签措施,并取得不错的成效。其中,智利在推行该项措施一年半后,含有“不健康”标签的饮料销量下滑了25%。

不过,相对于新加坡准备在包装饮料添加标签和禁止高糖分饮料打,东南亚主要国家似乎更倾向以征收糖税的方式来向糖尿病宣战。

邻国马来西亚的含糖饮料税(汽水税)于今年7月1日正式开跑。

《东方日报》报道,含糖饮料税实施后,不少厂商开始调高旗下商品的价格,涨幅最高达到13%。

《星报》委托国际问卷调查机构YouGov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马国人愿意在含糖饮料税实施后减少喝含糖饮料的习惯。

其中59%受访者表示会减少喝含糖饮料,13%表示会停止喝含糖饮料。

泰国则是在2017年成为亚洲首个对含糖饮料课税的国家。

随着该政策已实施两年,泰国政府也在今年10月进一步加倍征税,以进一步纠正泰国人嗜甜的习性。

除此之外,文莱和菲律宾也分别在2017、2018年相继推行糖税。

当然,作为新加坡人的蚁粉暂时不需要担心糖税的问题。因为政府的立场非常清楚,即现阶段将以包装饮料印上标签和禁止高糖分饮料打的方式来“减糖”。

看来新加坡政府更倾向让新加坡人以自我控管的方式来达到减少糖分摄取的目标,这个政策走向和降低吸烟率的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

今年2月通过的烟草(与销售控制)修正法案进一步规定从明年7月1日起,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告图像,将从原本占盒子面积的50%增加到75%。

现有的警告图像占烟盒的50%面积。(海峡时报)

套一句唐振辉当时在国会的陈述:

“无论你是从从架子上或口袋中拿出香烟盒,无论你是放在手掌心或平放在桌子上,(有警告图像的)烟盒都会像是一则‘五秒钟的’。”

未来,国人把手伸向包装饮料时,也会发现一则“五秒钟的”凝视著自己,让你仔细考虑有关健康的问题后,再来决定做出什么样的消费选择。

至于部分,政府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禁止烟商打或促销。如今高糖分饮料对健康的影响也逐渐成为显而易见的普遍共识,也因此面临了相似的命运。

下一次,面对“五秒钟的”的凝视,多了一分忐忑,红蚂蚁或许就不会像这般毫无顾忌地陷入“甜蜜陷阱”了……

上一篇新闻

接手大排档被熟客批评记不住口味,女儿贴大字报:我不是我妈妈

下一篇新闻

遭狠批“别想靠脸吃饭” 陈邦鋆自嘲是最失败的模特儿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