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新加坡政府组屋
最早的新加坡政府组屋
何谓组屋:它是由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承担建筑的公共房屋,为大部分新加坡人的住所。
组屋历史
1959年新加坡刚脱离英国而自治,还没有从马来西亚分离,但已经由李光耀为首的人民行动党管理。那时的新加坡失业率高,很多人挤在贫民区,居住在非法搭建的棚屋,社会极不稳定。
来自网络
李光耀明确表示,“我们将全力以赴去达到我们的目标:使每一个公民的家庭都拥有自己的家”。1960年成立建屋发展局,负责规划、建设和管理,旨在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短缺问题,“只租不售”面向中低收入家庭供应组屋。
来自网络
新加坡独立建国后,一系列种族危机事件和政党斗争使得新加坡政府意识到“有恒产者有恒心,只有在新加坡有了不动产,军队和士兵才会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而战”。于是李光耀提出“我们的新社会,居者有其屋是关键”,自此掀开了新加坡住房自有的序幕,HDB的供应模式也从租赁逐渐转向销售。
购屋条件
组屋从一房(厅和卧室为一体的组屋,现已不建),到公寓式组屋和双层组屋(复式)。新房只供给新加坡公民,并且有家庭收入顶线限制;永久居民和收入超过顶线的新加坡公民则可以在二手转卖市场上购入组屋。在组屋购入后,一般必须在屋主住满五年后才可转卖或整套出租,但出租部分房间不受限制。每个完整的家庭只能同时拥有一套政府组屋,单身人士符合一定年龄限制也可购买组屋。政府同时提供低收入家庭购屋津贴,如果子女结婚后购买的组屋距离父母家4公里之内另有津贴,鼓励家庭互相照顾。
购买政府组屋的首期和利率都有特别优惠,可以使用公积金的普通户头来购屋和偿还贷款。政府采用多层次、阶梯式住房供应体系 “中低收入靠保障,高收入靠市场”,形成廉租房——廉价组屋——高端组屋——私人住宅架构。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为了民族间的和谐,每个组屋区对售卖给各种族的比例是有一定限制的。
住房条件
新加坡政府组屋价格低但品质一流,住房宽敞。拿一个普通家庭的四或五房式组屋来说,居住面积(不是建筑面积)大概在110-120平米左右,三卧两厕所两厅。记得来新加坡买第一套组屋时我爸妈刚好在这,我老爸曾经管过基建,所以对房屋结构,装修标准门清。他就曾夸奖新加坡的房屋建造质量真好。
达士岭组屋就是新加坡现代组屋的标志,七栋50 层高的摩天大楼,分别由第26 层和第50 层的高空天桥相连。以后会介绍几个新加坡网红组屋群。
社区环境
组屋区公共设施齐全,有儿童游乐场,停车场;商店,食阁和巴刹(菜场)都近在眼前。
社区医院,图书馆,运动场和社区联络所(街道办事处)也都建在组屋区内。组屋楼栋间和通往车站的路途都修建有盖走廊,方便居民在下雨天不用打伞。
首批组屋
1960 年10月, 第一批七层楼高的廉价出租组屋大牌45,48,49,在Stirling Rd 落成。
2013年修建了一批政府排屋式组屋(我也是第一次知道)
现在第一批组屋里的住户已经很少,周围高楼林立正在新建的组屋与这几栋历史组屋相映成辉,告诉人们这座城市国家的发展历史。
寻找美食
荣获2019新加坡米其林一星的实惠园(Shi Hui Yuan)就在附近的熟食中心内,走路6分钟500米。 美玲巴刹与熟食中心(Mei Ling Market & Food Centre),地址:159 Mei Ling St, Singapore 140159
实惠园
(Shi Hui Yuan)
荣获2016&2017米其林1星,有位食客向我推荐双丝面,我们尝试了牛肉面和鸭腿面。
这里还有一家”新记海南鸡饭“也很有名,虽然没有星,但2009年荣获城市小贩美食奖,现在有五家分店,当年的纳丹总统也来此光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