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设计师改行继承祖父摊位 煮出米其林猪什汤
(新加坡22日讯)中峇鲁猪什汤摊的31岁老板,六年前辞去平面设计师的工作,接手家族生意。他说:“不希望祖父多年来的汗水和泪水付之东流。”
据《今日报》报道,31岁的Thomas Koh是中峇鲁熟食中心许兄弟猪杂汤摊位的第三代接班人。创办人是高龄82岁的祖父Koh Kee Teo,在1955年他10多岁时靠着一辆手推车卖汤起家,后来把摊位交给儿子和媳妇父母接手。现在儿子都已58岁,媳妇也57岁了,孙子毅然辞去工作,决定接手这盘生意。
孝顺的孙子Thomas表示:“我不希望祖父这么多年的汗水和泪水付之东流,希望父母退休时,能够放心地把摊位交给我。”
Thomas Koh六年前辞职,回到家族经营的许兄弟猪杂汤摊位帮忙。左为Thomas的母亲。
每日工作逾12小时 叹小贩难当
他说:“当一名小贩比表面上看来难很多,需要很多体力,每天提10到20公斤的内脏。”
小贩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要准备熬汤的食材,还有清洗猪肚、猪肝、猪肠和猪心等内脏,再炖上八个小时。
这一家人的付出在今年9月得到了回报,许兄弟猪什汤入选了米其林必比登(Bib Gourmand)推介名单。
对此,Thomas最感谢老顾客的支持,他们从祖父那个年代一直捧场到现在,这群顾客都会在传统美食里找到满足感。
盼改善年轻人对猪内脏印象
不过,在快餐和咖啡厅林立的年代,已经很少年轻人会把内脏当成美食。Thomas认为,一般人可能对猪内脏还存有不卫生和不健康的刻板印象。
为了在年轻族群里建立形象,他利用在设计业所学的知识,设立了网站和社交媒体页面,让顾客了解家族生意,并不时上载关于摊位营业时间更动等消息。
虽然此举只带动生意小幅增长,但他仍乐观地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知道这个招牌,特别是在入选米其林必比登推介名单后。
摊位最受欢迎的其中一道食物是猪肠,他从小就看着祖父一条接一条地去除肠子里的脂肪。为了提高效率,后来改用德国和丹麦进口的猪肠,不仅没有脂肪,还很卫生,可以安全食用。
设计配料测量系统
Thomas还特别设计了一套配料测量系统,以确保每一锅汤的水准。
他说:“我希望可以有祖父的天分,他烹调时只是凭直觉就能估计要多少配料,但我的经验还不足。”
每周工作六天,休息日也不忘学习。他会在家里一边看烹饪节目,一边思考如何改进食物。他说:“即使和家人一起用餐,家庭聚会也变成商务聚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