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0日 星期二

新加坡2025财政预算案全面升级 补贴首次覆盖私宅居民提升生活福祉

2025财政年度预算案通过多维施策,系统性纾解民生压力,重点聚焦生活成本与住房保障议题,首度将保障型政策覆盖至私宅住户群体。

政策普惠性显著拓展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学者观察指出,本次预算案实现了多项制度改革,涵盖气候应对、老龄化关怀等关键领域,标志政府公共支出向中产群体延伸。较之往期仅组屋住户享有的水电费减免,当前措施展现出更强包容性。

私营部门研究专家穆斯塔法博士强调,建屋政策调整与补贴体系重构并举,在SG60国庆年份彰显全民共享发展红利的政策导向。其援引政府官方表述,各阶层公民都将获得参与国家庆典的实质获得感。

实践型学者许林珠关注住房公平议题,具体以适老化改造补贴为例,说明政府开始重新界定住房支持标准。该计划现允许私宅长者申请适居工程补助,反映政策制定者正通过微观视角优化社会福利框架。

社会政策研究组成员张家绮博士指出,居住于非政府组屋的中产家庭虽非绝对弱势,但同样承受物价波动带来的生存压力。本轮惠及该群体的SG60邻里消费券、家庭专项补助等,代表着社会福利体系精细化调整。

法律经济学者陈庆文评估政策意涵时提出,政府在世代公平与居住正义两个维度寻求突破。一方面重构退休保障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差异化补贴缓解大型家庭养育成本,但具体到释囚族群的就业支持尚未明确。

政策效能与可持续性探讨

专家共识认为,当前财政刺激方案建立在意外财政盈余基础上,中长期延续性存在不确定性。陈恩赐研究员特别呼吁强化退休收入管道设计,当前对持续性被动收入支持的制度建设仍有不足。

“政策制定已展现普适性考量,但需要警惕短期补贴形成路径依赖。企业主反映,部分援助计划的行权流程与申请标准仍显复杂。”——陈庆文副教授

安迪议员在议会反馈中表示,预算案践行“全民向前走”核心愿景,政策包容度扩展至如释放囚犯等特殊群体,正构建起真正的社会保障全覆盖网络。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60周年庆预算案是否影响选民选择?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三年新增5万组屋单位 等候期缩至三年单位占比提升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