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士兵战俘首次公开投韩意愿 韩国确认公民身份将援引国际法支持
韩国政府就两名朝鲜籍战俘明确表达赴韩意向作出官方回应,根据宪法框架及日内瓦公约规定,将为寻求难民身份的朝鲜士兵提供必要法律保护。该表态首次通过乌克兰战俘营直接采访得以验证,披露五人小队仅剩一人的战斗细节。
据《朝鲜日报》2月19日报道,26岁资深侦察兵李某与21岁步枪手白某在接受专访时披露,其部队自去年10月起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参与实战。李某描述出征前被误导为"海外军事研修",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接受两个月训练后即投入前线,亲身经历无人机袭击导致四名队友阵亡的惨剧。
值得关注的是,朝鲜部队在俄作战期间实施严密监控机制。每支500人部队配备1-2名保卫部官员,除管控战场动向外,更通过虚假宣传强化敌对意识,其中包括"韩国操控乌克兰无人机作战"的不实信息。
李某揭示的家庭困境引发重视:出发前三个月便切断与科学家父母的所有联系,担心因被俘经历导致家属遭受政治迫害。这位计划退伍后赴平壤理工深造的伤员,展示出强烈投韩决心:"保留80%赴韩意向,优先申请政治庇护"。
首尔方面明确表示,依据现行宪法框架,所有朝鲜籍现役人员自动享有大韩民国公民身份。法律处理将遵循双重原则:既严格遵守日内瓦公约禁止强制遣返条款,又需确认战俘真实意愿。虽然已向乌克兰政府通报立场,但目前停留在"意愿核实"阶段,暂未启动正式移交程序。该谨慎态度源于对朝方可能采取报复措施的担忧,特别是朝鲜政府屡次以"叛国罪"处置战俘先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