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月18日 星期五

新闻热点

新加坡私召车三年锁定期:为何抑制投机行为成为行业关键?

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近日出台新政,要求企业新注册的商用私召车必须维持载客营运至少三年,期间不得转作私家车或转让给个人。此举引发当地学界和行业热议,普遍认为其核心在于遏制拥车证炒作、维持交通市场稳定。

政策发布于2月19日,覆盖新注册车辆及从私人转商用的存量车。社科大学商学院专家指出,现行制度中德士与私召车存在监管不对等现象——德士数量受配额限制且无法转为私用,而私召车业者却可借市场波动抛售车辆。这种机制助长了一些公司过度竞标拥车证,通过短租平衡成本的方式变相抬高市场价格。

"三年周期既给予企业调整车队规模的弹性,又能有效抑制投机行为。" 大学副教授沃尔特·特赛拉分析称,过短的锁定周期难以约束炒卖,而十年以上又可能阻碍行业发展。该期限设定使私召车牌照价值预期趋于平稳,间接保护从业司机权益,减缓德士牌照持续流失的趋势。

车辆租赁专家史贵能透露,市场上存在部分贸易公司利用转售机制抬高拥车证价格的乱象。新规实施后,这类企业将失去快速套现渠道。本地最大私召车运营商Grab回应称,其自有租赁服务仅面向职业执照司机且不涉及转售,预计政策影响有限。而康福德高则表示支持监管方向,强调稳定车队配置对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行业观察显示,市场两端呈现差异。拥有5000辆运营车辆的Lumens公司刘总坦言,新规更有利长期经营者扩大优势;但中小型租赁企业同样担忧,废弃车市场流动性受限可能增加业务复杂性。新政将如何重塑市场生态,仍需静待执行初期运营数据的验证。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终身学习支持升级:40岁雇员可申领3000元培训津贴

下一篇新闻

柔新经济特区引资加速 新加坡工商总考察230企探商机

相关新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