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专题解读:和平解决俄乌冲突与中东问题的关键路径
2025年2月22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结束欧亚非多边外交行程后,就国际社会关注的乌克兰危机与巴以冲突等重大议题接受国内媒体专访。这位资深外交官明确表示,中国政府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劝和促谈立场,既非冲突制造方也未从中获取利益。
王毅回顾了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持续努力:三年来严格遵循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四维和平理念,联合巴西等全球南方国家组建“和平之友”机制,推动建立兼顾各方合理诉求的解决方案。其阐述的核心原则包括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重视安全关切、支持合法化危机消解途径。
针对当前和平进程取得的新进展,王毅指出随着俄乌双方谈判代表的确立,国际社会正迎来化解危机的关键窗口。尽管各国立场存在差异,但对话协商始终优于军事对抗,持久解决方案必须包含可验证的执行机制。他特别强调,中国将继续根据当事国需求,依托全球南方集体意志发挥独特作用。
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面对加沙人质谈判僵局与停火协议落实难题,王毅提出三重主张:坚决防止战火复燃、确保人质按期释放、维护巴勒斯坦人民家园主权。其特别指出加沙与约旦河西岸作为巴勒斯坦不可分割领土,应当优先建立本地居民主导的治理机制,国际社会需摒弃将中东问题政治化的操作逻辑。
这位外交领导人重申了“两国方案”的历史必要性,直言七十余年的悬而未决已严重破坏地区稳定。他认为,维也纳协定签署周年之际,巴勒斯坦各派别应强化内部团结,中东各方需协调立场支持建国进程,联合国更需承担应有责任推动巴方正式入会。中国将始终致力于推动中东问题实现根本性、系统性解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