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月16日 星期三

新闻热点

新加坡两党议员联倡年假升级及公共假期扩增 力促工作生活双赢发展

在忙碌的都市节奏中,新加坡人是否仍旧面临工作与生活的失衡困境?近期联邦议员会议上,两位来自不同阵营的政界人士就休假制度革新展开讨论,聚焦如何通过政策调整助力基层劳动者实现身心平衡。

义顺集选区代表黄国光指出,早在1968年制定的七天年假基准,已无法匹配当代职场生态的变化。随着社会对家庭价值与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攀升,他认为政府有必要重新评估这项沿用近六十年的规例。数据显示,九成职场人士实际享有超越法定的休假资格,将底层保障提升至更合理水平,对企业发展压力可控。

针对前位工作者的工作特性,黄氏特别强调政策倾斜的必要性。这类岗位往往缺乏弹性制度支撑,更应通过强制休假保障获得必要的喘息空间。他援引渐进式调整案例指出,工作效能与休假时长并非对立关系,适度休息未必降低效率,反而有助于锻造更加高效的职场生态。

前进党秘书长潘群勤则从文化包容维度提出系统方案。她建议将11天公共假期扩容至14天,特别为三大种族传统节日增设纪念日,考量对象包括农历除夕、开斋节翌日和大宝森节。这与1968年为强化经济竞争力压缩假期的历史形成对照,折射出当代社会对重构生活重心的迫切需求。

更具突破性的"离线权"立法提案引发多方关注。该权益保障劳动者在法定休假周期及工时之外,得以断联休假不处理工作事务。此创新提法揭示后疫情时代职场生态演变趋势,直指过度负荷对家庭生活的深层侵蚀。值得注意的是,延伸政策建议。数据统计显示,低收入群体往往仅能获得基准假期,而灵活工时惠及面不足23%。

这项假期制度的双线革新提议,既回应基层改善工作条件的现实诉求,又彰显新加坡转型成熟经济体过程中的社会政策思考。随着劳资政三方在弹性工作准则(将于12月实施)等领域持续探索,休假制度的可能演进值得持续关注。

上一篇新闻

新西兰黑巧克力因未标注牛奶过敏原被召回,有效期至2026年1月

下一篇新闻

【家族内斗酿巨亏】CDL执行主席郭令明首度回应解雇长子郭益智

相关新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