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月19日 星期六

解析新加坡房地产印花税比例变化:私宅占比为何仍六成?

2019年至2024年间,新加坡房地产印花税收入构成出现结构化调整。数据显示,组屋税收比例从9%提升至12%,非住宅资产类别占比增长3个百分点,而私人住宅则下降1个百分点,维持65%的主导地位。

这一趋势与2023年4月实施的印花税新政密切相关。交通部长徐芳达在回应梁文辉议员质询时表示,外资购置住宅成本升至60%的额外买方税后,私宅市场外资参与度骤降,但本地交易支撑其整体税收贡献。

市场结构转型

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专家程天富指出,高门槛有效抑制外资投机,促使商业投资转向办公楼、工业地产等非住宅领域。博纳产业首席执行官林永富补充,疫情期间组屋转售量突破3万套,使该板块成为稳定财源,反映住房刚需持续释放。

财政部公开信息显示,63.6亿新元的年度印花税规模占经常收入的5.5%,与房地产资产税合计贡献11.2%。公司税、消费税及个人所得税则共同构成经常收入的60.5%核心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税务部门未单独披露有地/无地私宅数据,统一归类为住宅单元。政府特别强调,三类房地产印花税——买方税(BSD)、额外买方税(ABSD)和卖方税(SSD)中,ABSD专用于住宅交易的独特性。

上一篇新闻

瑞士央行否定比特币储备货币可行性:波动大且存安全隐患

下一篇新闻

新德里重拳治理污染,4月起全面禁止15年车龄以上车辆加油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